“一瞜强过十眒”(“强”,方音读如ɡióu;“眒”,读如“秦”)这一句闽南民间谚语,是比喻见识深广,老经世故,对人事观察判断准确无误。
“瞜”(方音读如nióu),据《集韵》注释为微视也。即眼睛稍为斜视一下;“眒”,《集韵》亦作瞋,引目也。即集中视力而视。土司木司用绳线测歪正,谓之“垂眒”。
这一句谚语说的是巧匠与劣匠在施工上的差别。巧匠目如准绳,寸尺丝毫不差;劣匠即用绳墨(俗称“墨斗”)界定,刀斧锯凿之下,还常常失于平直误差。于是就有“一瞜强过十眒”这一谚语出现。
伯乐因为专心致志于相马,甚至把见到的一切都当作马视之,于是有“所见无非马”的故事。他的相马术锻炼得十分精明,与常人比相马,伯乐只要目睭“一瞜”,强过他人“十眒”(指反复观察审视)。
生活中常碰到这样的景象,有人说话处事,喜欢作诈,明明他很想吃饭,却给人说不饿不饿;明明很想当一官半职,却在人前到处宣扬做官有什么好处?无欲则刚嘛!明明很会耍权,却处处责人弄权……骗人的话在口中流露,自己习以为常,不觉得在说假话骗人,可对听者来说,人家“一瞜”便知道他在玩什么手段,只是不去揭穿而已。
“十年动乱”中林彪一伙制定出什么人都可以“炮打”的方案,高呼“敢把皇帝拉下马”。可有人要“炮打”江青、“炮打”林彪,居然会成为“现行反革命”,这自然也是一种骗,明眼人“一瞜”便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当下假货充斥,广告引诱,群众并非木石,“一瞜强过十眒”也!
要拼才会赢
《南史》:齐明帝曾警戒他的儿子东昬侯曰:“作事不可在人后。”这是叫他的儿子做事要搏拼,要主动,要有先见之明,要有一股朝气、冲劲,不要死气沉沉,事事步人后尘。
闽南俗语“要拼才会赢”,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它和“爱拼”截然不同,切勿混为一谈。
“要拼”是自强不息的表态,是意志力的行动,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的形貌,是生活中勇于承担、勇于奋进的风节。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谓“弘毅”,就是要有刚强坚忍这种大的意志力。曾子这句话,是号召“要拼”。因为人所承担的事体很重大,而且所要走的路很辽远。
“爱拼”是一种对地位的渴求,对金钱的渴望,对名利的憧憬,它常不考虑上下左右,仅以自我出发,有时甚至仅为了宣泄情绪。应该说,“爱拼”是心理上饥荒的表现。
闽南俗语“要拼才会赢”流播到台湾,居然在现代今天,被嬗变与“爱拼才会赢”等量齐观。对此,旅居在台湾的老一辈诗人黄清源先生著书说:“……虽然‘爱拼才会赢’,但是‘爱拼的’合于义理吗?行事之前要想一想,非法的事情决不要拼,为人要知分戒贪婪……”(见黄清源著《缘诗三百首》第221页,台湾文而出版社1999年3月1日版)。可见在台湾的老一辈对“爱拼”和“要拼”的理解,还是心中有数的。
《人民政协报》2000年6月7日发表一篇“新华社电”,附题是:“一个财力年仅1000多万元的小县却上报投资近十亿元,而且相互攀比,纷纷争‘先行’、抢‘第一’。”毫无疑问,这是属“爱拼”之风的影响。
应该说,“要拼”一般是稳扎稳打,而“爱拼”则多半有急躁冒进,头脑发热之嫌。
壁边草遇着弹斜雨
闽台俗语“壁边草遇着弹斜雨”,是比喻虽然所处环境恶劣,但是也有意料之外的偶遇,犹如“时来风送滕王阁”,“灶下焦桐遇蔡邕。”
春秋时候,有一个叫宁戚的想去见齐桓公。因为家庭穷困,不能如愿。有一天,宁戚正在喂牛,做梦也想不到齐桓公刚好外出迎客回来。宁戚觉得机会来了,就扣牛角作悲歌。齐桓公听到,认为他是奇士,就把他录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陈的境遇:当时陈蔡两国,“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兴:站立起来)……”孔子的弟子子路十分悲愤,说:“难道我们的学识和修养还不够吗?不然为什么会落到此等绝境呢?”孔子却弦歌不衰,还说:君子才能够坚定信仰,才能够守穷。这话还有一层涵义是:要看什么人才有资格承担这种逆境,只有君子才有受逆境考验的资格。“小人”自然没这种承担力,死生之际,便会原形毕露。《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就是记述这一事件,并成为科举制度中士子必读必背的课目。许多优秀的试卷论文,是从这里启发下获得钦点。
孔子在陈,后来如何呢?还是天不绝人之道,“壁边草”毕竟有“弹斜雨”的机会。其后是“楚昭王兴师迎孔子”,才挽救了孔子及随从弟子这一班人马的绝境。
“壁边草遇着弹斜雨”是闽台民间脍炙人口的俗语,笔者也深有经历:“十年动乱”中,余被委弃山村绝粮,母子两人,相对而泣。岂料天无绝人之路,在关键时刻,一则有同难者送番薯干……再则是数十年没通音讯,也不知其地址的南洋姨夫,居然在那风雨飘摇的“年兜”日,邮传送来人民币伍拾元……“壁边草”终于在这“弹斜雨”中获救。
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崇拜天道,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天道”就是客观真理。那些违背天道、为所欲为、逆天而行的“四人帮”,到头来毕竟要被粉碎。
得着缠头
闽台俗语形容获得人家什么好处,谓之“得着甜头”,或“吃着甜头。”“甜头”这个词,与古代的“缠头”这个词不但谐音,而且其所指涵意也一样。显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甜头”,应该是从“缠头”这个词嬗变过来的。
古时启蒙读本《幼学琼林》云:“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说的是笑的时候,就像花朵在眼前一样漂亮;跳完舞之后,得到许多缠头报酬。”《幼学琼林》这句话,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妓》这一首诗中。看得出“缠头”是唐朝士大夫给歌女报酬的口头禅。
宋.程大昌所撰的《演繁露》载:“唐代,宗(豫)诏许大臣燕子仪于其第,鱼朝恩出锦三十疋,为缠头之费。”鱼朝恩性黠惠,至德中屡监军事,加开府仪同三司。代宗(豫)避吐蕃东幸,朝恩悉军迎扈,号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恃勋恣横,求取无厌。鱼朝恩在这里“出锦三十疋”作为“缠头之费”,分明是慷国家之慨。后来,“因有异图,帝令左右缢杀之。”
《辞源》对“缠头”作了这样注释:“唐时宾客宴集,为人起舞,当此礼者,即以彩物为赠,谓之缠头。如仆固怀恩为中使骆奉仙(仙,亦载为“先”——笔者注)起舞,奉仙以缠头为赠是也。”
骆奉仙(先),以宦者事代宗,历右骁卫大将军,数从征伐……
可以发现:唐代歌舞场中与现代“KTV”小姐得“小费”无异,一是用锦,一是用钱,说来说去都是一种报酬。
“缠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居然嬗变为“甜头”。看来,不管是“缠头”,还是“甜头”,其内涵一也,都是以“利头”作注脚。于是“吃糖仔”被视为“小可事”,人的品格、品质易位,不被自爱,“见利忘义”者不断曝光,却还是前赴后继。
闽南许多俗语,由于多种原因,附会者有之,误解者有之……假如我们沿着中华文化这一绚烂多彩的足迹去寻觅,新的发现一定不断出现。
——原载《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