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7933200000072

第72章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守仁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能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人屈指可数,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是其中之一。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而且能够率军作战,是罕见的全能大儒。他的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据记载,他的远祖父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自幼便非常聪明的王守仁,学文习武都比较勤奋,读书也不限于四书五经,但是他的思想也有点怪癖,行为也有些不循规蹈矩。

十一二岁在读私塾时,他问老师,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告诉他,读书考取功名。他补充说,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成年之后,王守仁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在考中进士后他走上了仕途。

此后,他先后在刑部、兵部、吏部任职,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才干,还对之前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别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驾崩了。小皇帝刚刚即位,朝政被宦官刘瑾把持,王守仁因反对其专权,被廷杖四十,贬到贵州龙场。

环境的变化和内心的动荡,使王守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先知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次思想转变,被史上称为“龙场悟道”。

当地人敬重王守仁的学问,为他修建了龙冈书院,于是,王守仁便安心待了下来,开始收徒讲学,乐此不疲。在这安静且困难的环境里,王守仁的学说逐渐成为当时主流的哲学思想,也就是后来的“阳明心学”。

在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命题。“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学的逻辑起点,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心”便是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又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归宿。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肯定人的能动作用,认为知和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践,如果不去实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道。

在方法论方面,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误的,应该是“致良知”。人们应当用自我的“心之本体”,即“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潜在的能力,否定用现成的规范和教条来束缚身心,主张人们将道德准则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良知代替私欲,破除“心中贼”。只有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拯救个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当时正值明朝中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贪官污吏肆意横行,农民起义不断涌现,明代潜伏已久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明朗。“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王守仁为大明王朝想出的药方。

王守仁晚年的时候将自己的学说总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王门四句教”。

王守仁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以弘扬“圣学”为己任,一生诲人不倦。在教学实践中,他总结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学习要循序渐进、身体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等观点。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与自主的治学精神,为学生确立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项准则。

作为我国“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创立的“阳明学派”是明代中后期一个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学派,成为我国理学发展的又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