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孩子自制力差,他们会因此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父母去惩罚他们恐怕不是明智之举。想要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通常不会主动想起去收拾玩具,父母就要求他去做,可是他可能觉得这并不重要。
如果说父母因此而惩罚他,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即使他去做了父母要求做的事情,也是非常不情愿的。如果亲子互动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等孩子年纪大一点,孩子会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另外,年纪小的孩子自我评价还没发展好,他们的自我评价是完全建立在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上。如果全心全意经常接受父母的负面评价,对他们的自尊心是一种创伤,很难想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个自信的人。所以家长要慎重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评价。
尽量少地批评和尽量多地表扬会让孩子受益无穷。家长完全可以采用积极正面的方法,运用“强化定律”的正向强化,也就是“奖励”手段,鼓励孩子重视并发展正确良好的行为。洛克菲勒的家规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想法。
奖励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像。我们都知道,马戏团的动物就是被强化训练出来的。现在,人们通过巧妙运用奖励的方法,甚至教会动物去完成实际上应该由人类完成的高级技艺。在美国,一只鸽子学会了如何检查流水线上移动的半导体零件。它能仔细检查每一个经过眼前的零件,把有缺损的零件从传送带上叼衔出来,为此这只鸽子能够得到一小把麦子作为奖赏。这些成本低廉的麦子,就能保证这只勤劳的鸽子整天端坐车间,全神贯注地工作。
奖励无所不在。其实,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某种奖励强化的体系上。作为成年人,我们每天工作,在同末或者月末,获得工资报酬;勋章颁给勇敢的士兵;纪念奖杯给成功的人士。回报使负责任的努力变得值得,这就是成人世界运转的方式。
不幸的是,我们的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奖励的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在了“溺爱”或者“贿赂”什么的。这跟我们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东方人号称情感含蓄,称赞是不肯轻易出口的,怕表扬了会让孩子骄傲。这样做非常遗憾,我们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想像一下,某一天,当爸爸下班回家,孩子帮爸爸把拖鞋拿过来。爸爸高兴地说:“哇!今天宝宝这么乖呀,把爸爸的拖鞋都拿好了。谢谢!”爸爸于是亲了亲他。第二天,当爸爸回家时,孩子又帮他把拖鞋拿过来了。宝宝偶尔拿拖鞋的行为,因为爸爸的称赞而被强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不要吝啬自己的称赞和奖励。当孩子自动做了某件事情,比如你洗盘子、倒垃圾,请给他们恰当的称赞,给我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这些鼓励对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非常有效。奖励就是那么神奇,远比惩罚和威胁更为有效。
当然,随心所欲的奖励不会令你达到目的,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要让奖励式的强化方法取得全部效果,必须遵守若干具体的原则。
总之,家长要正确运用奖励,才能使奖励有效,有效果!如何运用实质性的激励法
实质性的激励法也是孩子们都期望的,例如好吃的、玩具、CD唱盘、钱等等。做父母的在运用这些奖励的同时也需带着几分感激与鼓励“苏,这是你的奖金,这个星期你的家务做得不错,这是给你的奖励。”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世间哪有不盼孩子有出息的爹妈?这浓得化不开的爱心,这对孩子翘首以待的企盼。所以,有些家长常常恨铁不成钢,一旦孩子作业有错,特别是当孩子考试成绩较差时,有些父母就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挖苦、讥讽孩子“你真笨,笨到家了!”“你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长大只能收破烂!”“看你这副死木头疙瘩脑袋,能把人气疯!”等等。小小的孩子,那点可怜的自信心,哪能经得起这般的摧残?
实际上,自信心如同孩子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坚定自信心的孩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智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一旦对自己失去信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做父母的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一个眼神,也应仔细斟酌,绝不说挫伤孩子自信心的话,绝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还给他脸色看,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更可说明呵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因斯坦这位20世纪的科学巨人,幼年时他的智力并不出众,3岁时还不会说话,6岁上学时被认为是“差劲的笨瓜”,老师给他的竟是“智力迟钝,话也说不清楚,成不了才”,爱因斯坦的爸爸妈妈却不这样看待孩子,他们相信孩子,也努力去呵护孩子的自信心,他们常常高高兴兴的带儿子去郊游,以开拓他的视野,培养他的探索精神,他们常给孩子一些独特的玩具,想方设法去发现孩子身上常人“看不出的东西”。
一次,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谁了没有想到,他竟对罗盘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父母肯定了他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就这样爱因斯坦头脑中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假如:爱因斯坦遇到的父母也是天天说他“笨瓜”“迟钝”,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天才,恐怕也会将自信心丧失殆尽,从而将天才扼杀于摇篮之中吧。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家长可根据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采取激励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大体有以下几种:
(1)目标激励法: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做到人小志气大,鼓励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循序渐进。
(2)榜样激励法:一是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如何锲而不舍、刻苦攻关的故事,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难与易、努力与不努力、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二是家长要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来影响、感染和带动孩子,如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在家庭要讲伦理道德,在工作岗位上要有职业道德,使孩子直接受到教育,不要老是沉浸在打麻将、看电视、酿酒等吃喝玩乐之中,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3)嘉奖激励法:当孩子思想、学习有进步,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受到学校表彰,有时为邻居或同学做了好事,受到同学们的夸奖,家长除了要在口头上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外,还应将孩子的证书很好悬挂或存放,以示光荣和珍惜,促使孩子保持旺盛的上进势头。
这种激励法有人说是“顺毛儿捋”,效果较好,但也要“戗毛儿”,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及时指出,切忌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家长应本着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训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犯了错误,如何改正,今后如何避免,不再重犯。
传统的家庭教育大多拘限于严格管束孩子,细微照看孩子。在这种观念支持下,家长成天只知道叫孩子如何乖乖听话,如何只能这样不能那样。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如果说在过去时代尚能有些凑效,那么在现今就实在不合时宜了。遗憾的是而今仍有许多家长甚至学校教师还在沿用那套旧的教育方式,实际结果十有八九事倍功半;而若强化那种严格管束的家教方式,往往事与愿违,产生出许多负面后果。这种现象从教育心理学观点看,是没有适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
所谓心理需求,是行为主体自身按其思想意愿情绪正常需要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不同年龄群的人有不同的心理需求,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是同其特定的年龄心理特点相关的精神、文化、情趣的需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物质需求和生活行为需求。
家长对处于急剧发育成长变化的学龄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客观科学准确的把握,是现代家长对子女实施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
教育是一个双向理解、贯通和配合的过程。教育者要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目标,收到预期效果,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如何营造家长和孩子之间和谐融通的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和关键阶段,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相处。要做到家长跟孩子心灵相通、协调相融,家长必须主动适应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用恰到好处、合理适度的方法,使自己跟孩子之间保持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这里所说的适应自己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是按照学龄儿童特定的心理、生理特点需要而正常产生的青少年共同的心理需求;第二,是针对自己子女的个人爱好特点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只有把共通性的心理需求和差异性的心理需求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找到科学定位,才能真正实施我们所说的适应孩子心理需求的家庭教育,也才能产生高效的家庭教育。适应并适合孩子心理需求进行家庭教育,要求家长对孩子既不是严格管束,无微不至,也不是任意放纵,撒手不管。这应作为现代最值得推崇的教育理念,最应该探索的教育模式,以开辟家庭教育的新天地。处于生理、心理急速发育阶段的学龄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爱玩,不甘静寂。
孩子一方面求知欲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对新鲜的外在世界异常冲动。家长适应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就要懂得,孩子不光要学习,还要玩耍。孩子需要在一种轻松、愉快和舒畅的情境中学习,且伴有各种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
家长不能让孩子成天或长时间地耐着性子坐在课桌前一味地看书学习,要充分照顾孩子玩乐的心理需求,积极主动地关心并安排孩子的玩乐时间和由孩子自主安排活动的时间。如果家长不了解或不适应孩子这一心理需求,一味地要求孩子勤奋刻苦地学习功课,就势必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
一般说来,家长更多的是基于对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需要,要求孩子以学习为主,打下坚实基础。殊不知要使孩子达到这一要求,家长无论如何必须处理好孩子学习与玩乐的关系。家长跟孩子形成双向融和互动的关系和机制,教育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创设了宽松适度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学习之余获得了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充分地玩耍娱乐,因此,孩子的身心自然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也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稳定的心理、愉悦的心情;同时,孩子通过自由自主地活动,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趣。
孩子对新事物新知识反应敏锐,接受迅速,家长要因势利导,给以积极关注和热心支持。青少年处在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初涉人世,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的一切感受特别新鲜和敏锐,适应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家长要用心观察,时常关注,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支持和鼓励孩子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