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7952600000020

第20章 新西兰文学概述

小引

新西兰是大洋洲的重要国家,新西兰文学与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轨迹具有相似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经历了殖民主义时期,然后才走上了独立之路,所以它们的文学都经历了由殖民地文学到民族主义文学,再到国际化的追求之路。

新西兰英语文学开始于19世纪。随着白人移民的到来,新西兰英语文学开始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呈现出本土特色,在世界文学丛林中享有一定的声誉。新西兰英语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殖民地时期(1840—1906),开拓、发展与丰收时期(1907—1945),当代时期(1946—)。

学习本章,应把它与澳大利亚文学联系起来,而且还要了解英国文学与新西兰本土的毛利人口头文学等内容。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南部,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变成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地,1947年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从1642年亚伯·塔斯曼发现新西兰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要了解新西兰文学,需要追溯到新西兰的毛利人文学那里。在荷、英探险家先后到达新西兰之前,以及在欧洲人开始移民新西兰的一百多年间,也就是在1642年到1777年之间,毛利人一直是新西兰的主人。他们本是生活在中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约公元950年漂流到新西兰,约1350年波利尼西亚人中的毛利人迁移到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定居。当时,他们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从事着农牧业、狩猎、采集活动,并兼有雕刻、编织手工业。

毛利人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学是口头文学,因此在传播与发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毛利人的口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奇、民间故事和民谣。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宗教信仰、历史传说、语言文化及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毛利神话中的“创世记”的故事就映射出世界各民族神话中的同质性:主神伊奥是创造天地之神,她的儿女又创造了世间万物,大地母亲对子女的宽容体现了毛利人女性崇拜的遗风,而死后回到大地又获得新生是毛利人对生命轮回的解读。《英雄玛乌伊的故事》也是一篇底蕴深厚的神话故事,玛乌伊出生后被误投大海,在海中他重获生命和力量,暗合了“水是生命之源”的人类意识。玛乌伊征服太阳的故事与中国神话“后羿射日”颇为相似,他为人类盗来火种又使人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因为毛利人本来也是移民,心中沉淀着对故土文化的印记,所以毛利人的传奇故事的主题多是对故乡和部落的追忆,但岁月侵蚀,冲刷了故乡的具象,留下的是灵魂回归的理想乐土,因此毛利人口头文学中的传奇,是理想化了的毛利人历史的写照。毛利人的民间故事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一样,也主要涉及生存问题与道德标准,其中常有贪婪的女巫、巨蜥或怪鸟,这映射出早期毛利人为生存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艰辛。毛利人民谣常在重要节日和庆典上吟唱,主题包括爱情、聚会、战争、采集、婚姻等。许多民谣由于曲调简明、声情并茂、朗朗上口而代代相传,保留了较多的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

新西兰英语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殖民地时期(1840—1906)

殖民主义初期的新西兰英语文学,由于人口少,几乎没有读者市场,因此当时的作家争相描绘的也只是这片“新土地”、“上帝的故事”里的“野蛮人”的生活、风土人情、鲁滨逊似的奇异故事等,用以满足欧洲读者强烈的猎奇欲望。这类文学图书往往荒诞不经,危言耸听,观点也比较偏颇,文学价值不高。梅杰·斯托尼(1816—1861)的《塔拉纳基——战争的传说》是新西兰的第一部英语小说,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它把毛利人描写成容貌丑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嗜血成性的食人生蕃。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艾尔默夫人的《远方的家》(1862),描写的是早期英国移民的艰难生活、曲折经历和远离大陆世界的思乡情绪;本杰明·法杰恩的《雪中行》(1865),以南岛黄金潮为背景,描写了淘金者的美好梦幻和悲惨结局;巴克夫人的《新西兰的牧场生活》(1870),描写早期移民的生活艰辛与种种遭遇。反映毛利人生活状况的小说,有艾米莉·马里亚特的《毛利人中间》(1874)和R。P。惠特沃思的《毛利侦察兵》(1887)等,它们比较真实地描绘了早期移民生活和毛利人的风俗习惯,对今人研究新西兰民族文化和历史无疑是有价值的。诗歌方面,C。J。马丁(1839—1906)的《马丁乡土诗集》较好地反映了移民心态,表达了开拓者理想主义的情怀。

在殖民主义后期,由于南岛金矿的发现,殖民拓居的相对稳定,畜牧业和小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经济的繁荣,许多作家表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并提出了描写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他们为小人物的遭遇发出了愤怒的呼喊和抗议,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劳苦群众同严峻现实的深刻对立与冲突。乔治·夏米尔的《哲学家迪克》(1891),安·威尔逊的《两个夏天》(1900),威廉·鲍克的《白人踩过之后》(1905),威廉·撒切尔的《故人的土地》(1902)和《长生不老丹》(1907)等,就是这方面的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斯坦斯·克莱德的《异教徒的爱情》(1905)反映了妇女解放问题,哈里·沃格尔的《毛利姑娘》反映了毛利人白人婚后的种种问题。

二、开拓、发展与丰收时期(1907—1945)

1907年,新西兰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桎梏,成为英国的自治领。民族独立唤醒了民族意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一大批知识分子从民族利益出发,要求有自己的文学。于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西兰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小说和诗歌,逐渐摆脱了英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建立起具有新西兰民族个性与特点的文学。这一时期,一些作家以1830年至1860年间白人移民和毛利人争夺土地的战争为主题进行创作,一方面谴责白人的惨无人道,另一方面也歌颂毛利人粗犷耿直、善良友好等优秀品质。毛利人远不是旧石器时代混沌未开化的原始人群,也不是无足轻重的蝼蚁之辈,他们是新西兰一个不容忽视的民族,从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爱和互助精神。这也是新西兰在开拓发展时期的时代精神。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西兰形成了阶级分化。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无情地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揭露饱食终日的资产阶级的吝啬、贪婪和残酷及其帮闲文人的伪善和浅薄,并对贫民大众给予深切的同情。这些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主要有威廉·撒切尔(1860—1942)、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琼·德万尼(1894—1962)、约翰·李(1891—1982)、罗德里克·芬利森、约翰·马尔甘(1911—1945)和弗兰肯斯·萨吉森(1903—1982)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有一定的生活广度与艺术深度。其中,约翰·马尔甘193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孤独的人》,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新西兰人当时的困境:主人公约翰逊听说新西兰是一个理想的国度,所以战争结束后就从英国来到新西兰,但他发现这里不仅荒凉,而且事业上也一事无成。令他深思的是,当他回到英国后,他也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孤独的人》是马尔甘一生唯一的作品,是作家生命的绝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誉为“新西兰最杰出的作家”和“英语世界的契诃夫”,她1920年出版的小说集《幸福》,记录了她不幸的婚变和动荡的生活,倾诉了她反对社会不公、同情弱小的思想。她的小说都是以19世纪90年代经济萧条为背景,描写从城镇到乡村的满目疮痍,唯有深山里的毛利人,在山溪边搭起帐篷,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到天明。罗德里克·芬利森是最早认为毛利人社会比白人社会更为可取的作家,他用抒情的笔调,表现了毛利人的慷慨热情、豁达大度和耿直善良的品性。被誉为“新西兰文学之父”的弗兰肯斯·萨吉森的短篇小说更有深度,更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而且他的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对后来的新西兰作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小说主人公通常孑然一身,在动荡的社会中漂泊,在彷徨痛苦中寻求。作家通过对新西兰人面临的历史、文化、经济多重困境的分析,解读了新西兰人的民族心态,因为每一个新西兰人都面临新旧文化和传统的挤压,要严守过去的套路或重构全新的标准皆不太可行,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寻求融合产生新枝。这一时期,新西兰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如玛丽·贝瑟尔(1874—1945)、艾琳·达根(1894—1972)和查尔斯·布拉什(1909—1973)等。总之,这一时期新西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在创作技巧上也逐渐成熟,并且也注重把新西兰岛国的文化传统与欧洲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三、当代时期(19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经济也日趋稳定,新西兰的文学社团、社会团体和研究机构也大量涌现,于是新西兰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1947年新西兰文学基金会的成立和1950年《陆地》杂志的出版,使长篇小说创作有了很大发展。A。P。盖斯凯尔(1913—?)、珍尼特·弗雷姆(1924—)、R。H。莫里森(1922—1972)、莫里斯·达根(1922—1972)、诺埃尔·希利亚德(1929—)、莫里斯·沙德博尔特(1932—)和克里·休姆(1949—)等,是比较优秀的小说家。其中,珍妮特·弗雷姆为新西兰小说赢得了世界声誉,曾多次获得文学奖。她1968年发表的《雷恩伯德一家》(1969年再版时更名为《澳洲居室里的黄花》)极富象征意蕴。主人公雷恩伯德是一个英国移民,遭遇车祸后被误诊已死亡,当他苏醒后发现失去了工作,而且亲友与社会都不再接纳他。这使人联想到美国作家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丹尼医生的命运。作家通过荒诞的情节和痛苦的非理性,向读者提出了存在的定义和存在的价值标准问题,揭示了无法获得身份认同的生存困境。

诗歌创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并逐渐形成了本土风格,涌现了弗勒·阿德科克(1934—)、艾伦·柯诺(1911—?)、C。K。斯特德(1932—)、霍尼·图法里(1922—)等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清新自然、细腻动人,传达着不同的观念,不但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还同毛利人的文化复苏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戏剧作品也出现了不少,艾伦·柯诺的《月亮切面》(1959)和布鲁姆·梅森的《新西兰树》(1960)有一定影响。

当代时期的新西兰文学一个最大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对毛利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大批毛利人也离开贫瘠的乡村山地,涌入大都市。于是,雇佣的矛盾、种族矛盾、生活方式的矛盾都反映到了新西兰的文学创作里来,从而出现了诺埃尔·希利亚德的《毛利姑娘》这样肯定毛利人的价值和文化传统的好作品。

20世纪60年代,毛利人作家开始崛起,他们对从前白人作家对毛利人的书写进行了反拨,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毛利人的生活状况和性格特征。著名毛利人女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1939—)于1979年出版了《月亮睡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莉佩克是一位毛利姑娘,她成年后嫁给了一位白人青年,虽然夫妻恩爱,互相尊重,但莉佩克总感觉到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作为毛利人的后裔,莉佩克毕竟保留了毛利民族的种族记忆和文化积淀,文化断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婚姻就可以解决的。另一位毛利族女作家克里·休姆(1947—)发表的《骨头人》(1984)从多方面反映出文化冲突的后果。小说的男主人公乔是毛利人,女主人公克勒温是白人和毛利人的混血后裔,他们收养了一个白人孤儿西蒙。三个不同种族的人建立的家庭,由于民族认同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冲突不断发生,他们的肉体和精神都不堪重负,西蒙住进了医院,克勒温重病在身,乔也进了监狱。小说的喜剧性结尾表明作家期待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毛利人的诗歌创作也涌现了代表性诗人,霍尼·图华里(1922—)最为著名,他的作品既吸收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借鉴了西方文学的长处,有人评价他的英语诗歌“闪烁着毛利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述特色”。

思考题

1.毛利人的口头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2.新西兰英语文学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