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7960400000022

第22章 “揉面团”和建设团队

“俞敏洪语录”开始的时候,团队就像面粉,一拍就会散。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往里面加水,揉啊揉啊,慢慢地就会成为面团,就很难散了,甚至越揉越黏,到最后这个团队就分不开了。

“俞敏洪创造”三国时期,刘备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人员上,都无法和曹操、孙权相提并论,甚至无法和当时的大多数诸侯相比。但是,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刘备,却最终占据荆楚,雄踞巴蜀,建立了蜀国。

刘备能够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刘备拥有一个出色的团结的团队。刘备手下武有关张赵马黄,文有卧龙凤雏,正是这股团结一致的力量,使刘备获得了成功。

但是刘备团队并不是一点矛盾也没有,但是刘备能够很好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使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做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关羽张飞见诸葛亮年轻,便有了几分轻视,刘备从中多方调解,经过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之后,才使关张对诸葛亮再无轻视之意。马超刚投奔刘备之时,心高气傲的关羽不服气,多次要入川与马超比个高低。又是刘备从中多方调和,劝说关羽以荆州大业为重,避免了一场内部斗争。

正是由于刘备能够将团队建设放在第一位,所以才有了蜀国的强大。

如果我们将俞敏洪和刘备做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性格都比较宽宏大量,都能够以团队为重,最终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往前发展。

新东方开始的时候是俞敏洪的个人事业,但是随着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团队建设事情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各种利益纠纷都出来了,内部矛盾开始显现。

俞敏洪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揉面团”,这一点倒和刘备有几分相像。“揉面团”的秘诀是“面多兑水,水多兑面”,他和刘备一样,“兑”得是“人情加利益”。

俞敏洪曾经对《三国演义》很着迷,他专门思考过刘备为什么能够称霸一方,他发现,刘备之所以能够最后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最重人情,用人情来聚集人才。刘备有一句话很有名:“妻妾如衣袖,兄弟如手足”,由此足见刘备对于人情的看重。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出了幼主阿斗,刘备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是将阿斗往地下一扔,反而对子龙是关心备至:“为了这竖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举动把赵云感动得感激涕零:“主公……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由此可见刘备在人情上下的功夫,所以手下对于刘备都忠心耿耿,最终建立了蜀汉。

最初,俞敏洪是用“人情加利益”来“揉和”自己的团队。他将徐小平、王强等好友从美国拉回来,将自己的事业一份为五,徐小平负责留学咨询,王强负责基础英语培训,杜子华负责英语听说培训,包凡一负责出版,何庆全负责写作。可以说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颇有点“大碗吃酒,大碗吃肉”的作风。他曾经总结过自己的“用人之道”:

我干新东方,在利益和人情之间找平衡点,利益放第一位,我给你的利益超过其他地方给你的利益,你就下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我当时意识到只有手下有老师就什么都行。第二,给你利益的情况下,在给你人情,你就会很舒服,就不会到别的地方去了。当时,我的人情比较低级,就是请老师吃饭,喝酒,出去玩。

但是随着新东方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吃多吃少的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了,纷争、矛盾、冲突、攻伐开始了。仅仅用“人情”已经无法“揉”好这块面团。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王强多次提出要辞职,而另一驾“马车”副校长徐小平也支持王强。“人情大于天”,但是在“利益”面前,人情显得是这样苍白和无力。

俞敏洪曾经反思过:“当时我的‘人情’比较低级,就是请客吃饭、喝酒、出去玩儿。我们是哥们,我们是兄弟。我当时就是在这个浅层次上,用利益和人情调整关系的,还没有走到调整王强、徐小平这类人物关系深层次的路子上去。”

“面团”中除了“人情和利益”,该加入新的东西了。

面对内战纷纭的局面,经过长期的博弈,新东方建立了新的薪酬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了期权制度。在这期间,俞敏洪阅读了好几十本现代企业管理的书籍和企业家传记,拜访各路名师,写出了新东方企业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一系列设计文案。俞敏洪深有感触:“如果没有什么制度设计,自己都搞不清什么方向,说什么都等于零。”

面对度过难关的新东方,俞敏洪感慨万千:“这都是吵出来的,哪里能够说得服?其实很简单,任何一个个国家的制度化,都是一个不断的互相摩擦最后健全、再摩擦再健全、螺旋上升的过程。公司也是一模一样。规律都是相互争、相互吵,最后吵到不可开交的地步,然后产生规矩,很少有机构说我把规矩全定好了,任何东西都可以放进去,不用变。”

这,也许就是老俞“揉面团”理论的精华所在。

“创业宝典”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是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有精明的领导,能干的队员,统一的目标,和谐、协作的氛围;要有团队的利益、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健康、公平竞争的意识。具备这些才能发挥集体的最大能量,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支柱,一个好的团队会使企业事半功倍,快速发展;一个矛盾重重大的团队无疑会使企业分崩离析,走上失败的道理。

但是万里长城不是一天修起来的,一个好的团队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建立起来的。一支好的团队要经过很多的磨合才能够形成。好的团队要经过千锤百炼,要经过各种考验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在面对这些考验的时候,只有不断的调整自己和团队,就像“揉面团”一样,不断地加入新的东西,摒弃一些过时的东西,最终,就会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创业实战”一个团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很完美的,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磨合,无数次的碰撞才能够建立起来,是在“血和火的战斗中”建立起来的。用俞敏洪的话,“那都是吵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够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呢?

要有共同的愿景

所谓“共同愿景”就是团队中大家公认的、符合实际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凡事都要有目标,目标一致、协同共进,就如航行于大海的巨舰,有智慧舰长的正确指挥,有勇敢船员的协同配合,在这艘巨舰上每一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斩浪的巨大动力。

控制团队规模

创业时期的团队规模一般以4~8人的团队最佳。一些专家认为团队的规模一般要少于8~10人,如果这个项目需要较多的人来完成,可将小组分为多个团队。但如果团队有较高的凝聚力,也可以适当超过这个数字,当然这个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要有好的领头人

领头人的意识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好与差。好的领头人要有较高的威信,要能够模范遵守制度、要公平公正,勇于承认错误,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够带领大家更好的前进。

注重合作

团队应以合作为主要的目标,而不应看重某个人的能力。注重合作是团队的核心,建立团队的目点就是合作,在一个基本的“认同点”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面。就像新东方一样,每个人都负责一块,但是相互之间有相互协作,组成了一个共同体。

自主意识

在团队中,小组的每个成员的角色都是不同的,若小组成员没有自主意识,不能进行沟通(最主要的是主动地沟通),那么即使是在技术上的顶尖人物,也不会有好的成绩,除非每个人各做一套。

有效沟通

一个团队最大的能力发挥莫过于把团队所有成员的智慧加在一起,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变成团队的智慧。但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每个成员之间都能深度交流,把大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多的思想。要达到深度沟通关键是克服“习惯性防卫”意识,作为开发过程的实际经验,表现出以下结果,一个团队的沟通方式异常的重要,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并不适合每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沟通方式。在沟通上一定要“破冰”,崇尚诚实、崇尚真正,要与沟通的对象有感情的交流,平等的交流,深度的交流,透彻的交流,使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

建立健康的竞争合作格局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合作没有竞争就会缺乏争先创优、事争一流的锐气;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就会发挥不出团队的集体优势,好的团队应是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团队的竞争应是健康的、良性的,是合作共享的竞争,是共同奋斗、自我超越的竞争。团队的合作是深度沟通,成果共享的竞争。

想要自己的团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就需要作为团队成员的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所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大合作力度,增强团队精神,这样的团队才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