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语录”成为新东方老师的前提必须是认同新东方精神。
“俞敏洪创造”2007年,一部名叫《士兵突击》的军旅剧火爆荧屏。剧中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诸多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老A队长袁朗要挖许三多,许三多告诉他:“我是钢七连第4956个兵。”
老A选拔时,高城要给马小帅放水,马小帅说:“七连的人不干这种事!别以为我来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
钢七连是个什么样子的连队?钢七连有5000人,其中1104人为国捐躯。建连50余年,番号几经改变,钢七连曾经几乎全连阵亡,差点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3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107名烈士的遗愿在这3个平均年龄17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有的连因为某为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因为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烈而骄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钢七连的人是活在烈士的希望与荣誉之间的,不抛弃,不放弃,就是钢七连。
钢七连的精神在那首没有曲子的连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就是钢七连那首没有曲子的连歌:
一声霹雳一把剑,
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
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钢七连的精神与传统使这部电视剧荡气回肠,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一天是七连人,终身都带着七连的印记,即使七连最后改编了,在形式上不存在了,也没有任何人忘记自己曾是七连人,依然充满了勇气和信心地“活得和以前一样认真”。于是,这里有了史今,有了伍六一,有了许三多。成才遗忘了七连精神,被退回去“找到这些枝枝蔓蔓”,最后,终于成为了最有前途的成才。优秀的钢七连造就了这些优秀的兵,而这些兵也让七连精神永不磨灭。
钢七连的精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就是企业归属感的重要性。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态度、意志,能够极大的鼓荡全体人员的干劲;认同一种精神,一个集体才能够焕发无穷的战斗力,才能够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群体。
老师是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老师只有认同一种精神,才能够焕发出自己的最大的热情和活力来激励学生,才能够迸发出最大的能量。所以,俞敏洪坚持认为:“成为新东方老师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认同新东方精神。”
俞敏洪曾经用一个故事来诠释新东方的精神。这个故事的由来还有点小插曲。2000年,锋芒毕露的钱永强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到了新东方,一贯坚持“耶鲁标准和眼光”的他开始挑新东方的“刺”。新东方文化成了他的一个话题。钱永强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哲学,而新东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不能算是哲学,只能算是一句口号。
俞敏洪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如果自己的团队中有人不认同新东方精神,甚至否定新东方精神,以后的合作恐怕就会打个折扣。所以,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新东方精神,这样才能够为新东方精神所感召,愿意为新东方的事业奋斗。于是有了俞敏洪的这个故事: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条路,一下雨,这条路就被水冲出一条沟,这条路不宽不窄,中间必须垫一块砖头,你才能走过去。不垫砖头,你就过不去,有时候你一怕,很容易就掉到沟里去了。所以,每次下雨的时候,我都要捡一块砖头,垫在沟中间,来往行人方便多了。新东方就是这么一块砖头,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他奋斗最艰难的时候,最疲惫的时候,我们给他垫一块砖头,他不至于掉到沟里去。我们就是这块砖头,这块垫脚石,让他们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沟坎。新东方确确实实帮助过无数学生跨过这个沟坎,给了他们力量,给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方向,做到这一步也就够了。我不要在雨中给他一架直升机,让他飞到阳光灿烂的地方去。我只要在这泥泞里,给他垫一块砖头。如果新东方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就满足了。如果学生回过头来看,新东方确实给他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时候,在他过沟坎的时候垫过一块砖头,没有让他摔倒,继续往前走,我觉得新东方就可以满足了。”
在俞敏洪看来,“新东方精神”就是一块泥泞道路上的砖头,一块垫脚石。认同了这个理念,就认同了新东方。
俞敏洪不仅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法来诠释什么叫做新东方精神,还通过一些制度来强化员工对于新东方精神的理解。在新东方,每年要至少召开三次培训大会,所有老师都要上台阐述自己对于新东方精神与理念的理解和感悟,新东方还会给老师发许多有关奋斗、理想、劳动的书籍,例如英国伟大的教育家、现代成功学的开创者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传世名著《品德的力量》,要求写读后感,读后感写得不好或者不写都要扣工资。
对于这些外人看起来有点偏执的做法,俞敏洪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就是把教育精神和经营结合起来,新东方到现在还是比较成功的,其实每一个厉害的大学校长,尤其是在国外你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哈佛还是牛津,都是把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宗旨结合起来的,你可以发现世界上最富有的是大学,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那种被企业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经营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更能不离不弃、共渡难关。新东方人有了对新东方精神的认同,对于新东方学校的归属感,所有的人都为新东方而努力工作。在非典期间,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毫无怨言,冒着危险来继续上课和工作;在新东方宣布停课后,新东方的所有人员仍然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脸上没有一点恐惧的表情,会议没有一个人缺席,没有一个员工戴口罩,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新东方总公司的财务部和审计部的人员一如寻常地在已经传出有非典患者的办公楼工作;《新东方英语》杂志编辑部的全体人员都在为下一期杂志紧张工作;新东方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员工,都纷纷请战,表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让别人喜欢你,让别人认可你,让别人信服你,才会和你一起战斗,一起努力。员工有了归属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员工才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看待。
“创业宝典”公司在挑选员工,员工也在挑选公司。一个员工最终选择留在一家公司时,薪酬、升迁都不会是终极目标,因为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独当一面。员工最看重的是对于企业的归属感。
企业需要员工的“归属”来积聚向心力,同样对于员工来说,他们也需要这种“归属感”来满足自身对“安全感”的追求。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为了确保竞争和发展,就会有另一种情况随之产生,那就是企业的流动性会相对增大,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创业实战”只有当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员工感到自己的理想能与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才会有事业成就感、有与企业一起发展的渴望,才使员工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价值会在企业的运营中得到实现,才能使员工决心将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以企业的利益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这一点,对于尚处于打拼期的创业者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够使员工有企业归属感呢?
合理的薪酬制度
归属感是一种感情的依恋和融入,但任何感情都有其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现实的、稳定的物质待遇,归属感就失去了根基。薪酬是最直接的现实回报,只有有效地满足了员工对于薪酬的基本要求,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良好的发展前景
没有发展前途比不满意的薪酬更让人难以忍受。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应尽可能地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成功,这样会使员工感觉受到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职工增强归属意识,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精神感化
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信任、尊重,以及企业努力为他们营造的公平、融洽的工作环境;要让员工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创业者要与员工多交流,多沟通,融合成一个共同追求、共同发展的团队,从而使员工感受到工作单位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和归属感。
共同参与企业经营
员工总是渴望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创业者要提供许多沟通渠道让员工得到资讯,并鼓励员工提问及分享资讯;让员工参与对他们有利害关系事情的决策,这种做法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及处理事情的务实态度。当员工有参与感时,对工作的责任感便会增加。
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就会产生高度的信任,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并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更会让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