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流血泪之谜
1994年2月2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附近的港口城市齐维塔威基亚,格雷戈利一家院中供奉多年的一尊只有55厘米高的圣母石像双目流出了血泪,此讯不胫而走,短短几天内便轰动了整个意大利。
雕像的主人格雷戈利时年32岁,是一名电工。由于圣母像流泪,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使得他无法安宁生活。迫于无奈,他只得在门前挂起了“谢绝参观”的告示,自己和家人都搬到了亲戚家去借宿。
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意大利的历史上,圣像流泪、淌血已发生过多次。仅圣母像淌血的现象,在意大利从南到北就不下20起。有关专家对这尊圣母像的血泪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圣母眼里流出来的竟然是人血。
4月3日,罗马圣心医学院所属的杰梅利医院又对这尊雕像进行了CIT扫描检查,看石像体内是否有什么“暗器”。最后,医生按照惯例,在诊断书上写道:“体内未发现异常。”此时,宗教界人士、齐维塔威基亚市的主教也就此事对记者发表讲话,证实说他和其他几名朋友亲眼看到这尊圣母像流满血泪。一时间,齐维塔威基亚市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为了安定人心,以免造成恐慌,齐维塔威基亚市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圣母流泪一事他自己没有看见,但是如果有人愿意相信,他也不反对。对于圣母奇迹给本市带来更多的游客和经济收入,他则表示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针对石像流泪、流血这种现象,意大利报纸介绍说:利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可以在雕像的眼睛上装上一种化学物品,只要雕像一动就会有液体渗出。一些意大利著名人士介绍说,只要意大利社会一出现动荡,这类现象就会多起来。然而种种说法,却无法解释石像为什么流出的是人血。
同年4月9日出版的意大利《晚邮报》上为此发表一幅漫画,形象地借此讥讽时政,在该漫画中,主审法官面对泪流满面的圣母像说:“你别光是流泪,你倒是说话呀!”
不久,一个由意大利神学专家和圣母学者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对此事展开了调查,以求对圣母流血泪的真相作出解释。从事后各地报刊所作的反应来看,这一调查最后还是没有结果。圣母石像为什么会流血泪这一谜底,最终也未能大白于天下。
黄河“几”字形的成因
黄河有一个令人十分注目的特点,就是在流程中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黄河为什么是“几”字形呢?这要从河流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来解释。
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每一条大的河流都是由一条主流和若干条支流组成的。河流里的水,主要来自天上的雨水,此外,还有地面水和地下水注入河流中。这样,每一条河流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就不会是笔直的。河水所经之处,左右两边的流速也不会完全相等,有的地方河岸坍了一些变宽了,有的地方则被树木、石头或其他杂物堵塞,流速都会发生变化。另外,河流两岸的组成物质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坚固,有的不坚固。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河床弯曲。河床一旦弯曲,就会愈演愈烈。这是因为水流方向直指凹岸,而且还有表层水从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从凹岸流向凸岸的横向运动,使凹岸更受冲击,而凸岸的地方则流动慢,力量较弱。这样,在凹岸一方,泥沙比较容易被冲走,河床较深,河岸也较陡;凸岸因为水流较缓,泥沙不但不会被冲走,反而在这里堆积了起来,越堆越多,使凸岸越来越凸。河道便越来越弯曲了。
黄河的弯曲也不外乎以上的原因。但黄河能成“几”字形弯曲,则有它独特的原因。大约在50万年以前,黄河流经的地方并没有大河,只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样密密分布。大约5万年之前,陆地大变动,先是秦晋高原的小河和湖泊串通起来,形成南北走向的一条大河,又向北伸展切开了分水岭,和内蒙古至宁夏的一段东西走向的河流汇合,形成一条“Z”形河流。不久,“Z”形河流不断壮大,并以更大的声威向上游发展,打通了贺兰山和桌子山之间的一些小河,把宁夏一带的水系纳入黄河。这样,“几”字形就基本形成了。后来,又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形成了今天这条从巴颜喀拉山发源而到山东省垦利县入海的大黄河。这个“几”字形,却一直保持着,没有改变。
美洲的地下隧道之谜
1942年5月,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8个月后的一天,罗斯福总统从繁重紧张的日程安排中抽出时间,会见了刚刚从墨西哥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返回的戴维·拉姆夫妇。
戴维·拉姆夫妇带来消息:他们终于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墨西哥地下隧道的白皮肤印第安人。与此同时,希特勒派往南美的间谍,也在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地下隧道及隐藏在其中的秘密。据拉姆夫妇回忆说,当他们横穿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密林时,突然被一伙人包围。这些人的面貌与当地印第安人没什么两样,只是皮肤呈蓝白色。他们并不想伤害拉姆夫妇,只要求两位不速之客按原路返回。
拉姆夫妇很早就听说过,在恰帕斯州的腹地存在着早已荒废的玛雅人城市,在这些城市地下分布着构成网络的隧道,其中隐匿着数量巨大的财宝。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查清这种传闻的真相。
在戴维·拉姆之后,人们又逐渐了解到一些有关神秘的墨西哥地下隧道的情况:在马德雷山脉两侧科里恩德斯以东约121千米处,遗留着远古时期的地下城市。在那些建在地面上的废墟里,每天的午夜或黎明时分,都可以听到像敲响巨鼓的声音,甚至在远离这里的太平洋上也隐约可闻。当地的印第安人认为,这令人恐惧和不安的鼓声是从宏伟的地下寺庙传来的。
研究了美洲地下隧道的传闻后,学者们注意到,在亚洲,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的西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地下隧道有关的传说。不过,更多的考察报告及证实地下隧道存在的证据,还是来自美洲大陆。
在西班牙人入侵美洲100多年后,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发现了中美洲危地马拉的一条地下隧道,它似乎与南美洲库斯科地下隧道相连。它位于普乔塔一个住宅区下面,像是用水泥加围而成,绵延至台克班的住宅区,长度约50千米,此后,一位犹太旅行家斯蒂芬斯,通过一位老祭司找到了一处洞穴。从这里进去,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从危地马拉西部到达墨西哥。在隧道中,他见到了用石头凿成的一座座尖顶拱门,斯蒂芬斯认为,这是美洲大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谜,今天在南美秘鲁的库斯科市附近发现的地下隧遣人凡向北可以直接通往利马,向南还可以通往玻利维亚。
从地图上看,库斯科距离利马约600千米,而库斯科到玻利维亚边境约450千米,也就是说,蜿蜒在安第斯山脉地下的隘道长达1000千米以上。
这些己发现的地下隘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性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地下隧道,待将来科技发展,人们掌握足够的技术手段再来开掘,秘鲁政府已将被发现的地下隧道的入口封闭,并严加看管。
对于美洲地下隧道的存在人们已不存疑问,现在人们期待的是,一旦彻底揭开地下隧道之谜后,我们也许能把早已失落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重新捡回,并了解南美洲的古代人类为什么和用什么手段开凿出规模如此浩大的地下隧道。
地上为何长“白毛”
在古代,许多地方在地震之后,地上就会长出白毛。
在我国地震历史资料中,关于地生白毛的记载很多。例如,公元535年12月,南京地震之后长出二尺高的白毛,公元548年10月,江南地震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公元788年3月,长安地震后长出一尺多高的毛,有黄色的,有白色的;公元832年3月、公元1180年6月、公元1475年5月,地震还发出声音,并生出像头发一样细的一尺多长的白毛。公元1499年5月、公元1502年7月、公元1505年10月,浙江、广西等地多次出现地震之后“白毛遍地”的现象;公元1506~1510年,云南、浙江、河北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地震后生白毛”的现象;公元1691年4月,“福州地震,泥土生毛”;公元1785年3月,“福建南安地震生毛”。从这次地震以后,就很少有地震后生白毛的记载了。
科学家们通过翻阅大量的地震历史资料发现,这种白毛大多在南方长出,而在北方却很少见。并且这些白毛在春夏季容易生长,秋冬季却很少有,它们绝大多数是白色的,但也有少量的黑、黄、红毛长出。
科学家们认为,不管怎么说,地震后长白毛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现在为什么见不到了呢?为什么会地生白毛?这种白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材料,一时无法解答。有人设想,如果白毛是一种竖立的丝状物,可能与地震时产生的静电作用有关。但这也只是一种设想。
“地生白毛”这一现象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亚洲的“魔鬼三角区”
1982年以来,在亚洲海域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百慕大三角区的“魔鬼三角”。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日本的野崎岛海域和香港、吕宋、台湾之间的海域。
在野崎岛海域,1970年1月6日,曾有一艘叫“索非亚P”号的利比里亚万吨油轮,在航经该海面时,船体不知什么原因折成两段沉没。2月7日,利比里亚1.5万吨的货轮“安东尼奥斯·狄马迪斯”号也在野崎岛海面神秘下沉。2月10日,6万多吨的“加利福尼亚”号矿石运输船也在这一海域遇难失踪。前后只1个多月,在同一海域,竟有3艘万吨巨轮不明原因地相继沉没,而这里是没有礁石的深海,这种灾难性的事件在世界航运史上是不多见的。
更可怕的是香港、吕宋、台湾之间的“魔鬼三角”海域。
1980年5月中旬的一天,马尼拉南港海岸自卫队无线电控制室突然接到一艘叫“海松”号货轮的求救信号,说它在吕宋岛北方、台湾南方的海面遇难,但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它的简短、急促的呼救信号突然中断。据说,当天这个海域天气晴朗,波浪不惊,海面平若明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艘货轮突然失踪呢?
1980年12月16日,“安吉陵明星”号货轮,从马尼拉驶往台湾途中,也是在“海松”号最后发出求救信号的不远的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救援的船只前往搜索时,竟连这艘船的任何油渍、碎片或船员尸体也没找到。
1981年2月16日,“东方明尼空”号1500吨改良式货轮从香港开往马尼拉途中,也是在这个海域的圣佛南多西北600海里处,突然向东方航运公司马尼拉办事处发出求救信号,但信号很快中断。当搜救船赶到时,该船连同船上30名菲籍船员都下落不明。
亚洲“魔鬼三角”海域类似的船只神秘失踪事件不胜枚举,但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继续探索。
海光和海水开花
在茫茫海上航行,人们经常会遇到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海光和海水开花。
当夜幕笼罩海洋的时候,有些海面上会出现大面积的海光,有的闪闪烁烁,像流星一样,有的火花四射,像火珠一样。有时像爆发的焰火,有时像一个个齐整的几何图形,有时像探照灯射出的光芒,有时像旋转着的光轮。当轮船前进时,周围就激起无数的火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龙”。
海水发光的现象常常迷惑着海员们。例如,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遭到25米高的海啸巨浪的袭击。当海水退出5千米时,人们看到水底发出一种淡青色的光,还在黑夜里清晰地看到远处村落的轮廓。后来,浪涛再度袭来,天空映现出粉红色,有个渔民在巨浪中驶行,看到波峰上的闪光,像电灯光那样明亮。
1909年8月11日半夜间,“安姆布利亚号”轮船向科伦坡驶去时,发现东南方向有亮光,开始时海员们以为是城市和港湾的灯光呢。后来,亮光越来越强,方才看清楚这不是什么城市灯光,而是海洋发出来的一条光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舰队驶往日本群岛时,遇到了海光,错误地以为那里有日本舰队,受了一场虚惊。
1975年9月2日傍晚,在江苏省朗家沙一带,海面上发出微微的光亮,波浪起伏着,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翻腾不停,一直到天亮时才慢慢消失。第二天晚上,亮光重又出现,更加强烈。以后几天,逐天增强,到第七天,海面上出现大量泡沫,当船只驶过的时候,激起明亮的光,水中还闪烁着许多珍珠般的发光颗粒。几小时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古巴岛附近有个“夜明海”。入夜以后,海水自放光明,面积约有10平方千米。轮船驶过,在船舷甲板上即使不点灯,照样能够看书读报。“夜明海”为什么发光?原来,这里丛生着各种海生动植物,死后历久变为磷质,积聚一起,从而发出强烈光芒。
诗人们对海光作了生动描述:“谁家烟火掠飞过,不是灯光,胜似灯光,玉树琼花逐海洋。”其实,海光不是火,而是一些会发光的小生物耍的把戏。主要有细菌和单细胞的鞭毛虫等,还有一些水母、鱼类也能发光。这些生物体内长有发光细胞或发光器官,内含荧光酶和荧光素,在海水搅动等外界刺激下,发生氧化作用,就会发出光来。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海光是海水中微生物发出的荧光。可是,为什么只在局部的地方出现这些发光现象呢?而且这种光为什么又具有多变而奇异的形状呢?
德国科学家库尔特·卡尔列对此作了解答。他说,海光和多变形状的形成,同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波有关。地震时,海水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反应,由此而发光,地震波是促使海水压力变化的一个原因。观察表明,在海水振荡最厉害的地方,海光特别明亮;反过来,海光越弱,甚至消失不见。在有各种不同振荡强度的水域里,海光就最奇异美妙。
海水开花是指海水表层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颜色和透明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浮游生物很多时,会把海水“染”成深绿色,有的会使海水成为黄色、褐色、红色等。
海水开花现象在世界各大洋及其边缘海中各不相同。
在极地附近的海域里,当鲸鱼爱吃的甲壳动物大量繁殖的时候,常常把海水“染”成红色或玫瑰色。
在太平洋、大西洋的一些海面上,以及北冰洋的巴伦支海中,散布着一种硅质类海藻,具有矽质骨架,海水开花就是由它们造成的。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海水开花是由单细胞藻类繁殖而形成的。波罗的海的夏季,蓝绿色的水草大量繁殖,每当风平浪静的时候,远望海面,仿佛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深绿色草原。
在北冰洋的冰面上,还有更有趣的“冰上开花”景象。原来,冰上长着多种硅藻,特别是角刺藻大量繁殖时,使冰面变成了黄褐色。
海水开花同季节有关。在热带,冬季也会出现,而在温带和寒带,大多在春秋两季。海水开花严重的时候,生物密集得使轮船的吸水孔堵塞,给航行带来很大困难。
恐怖的草海
在世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海区的东邻广阔海域,也曾发生过轮船沉没、飞机坠落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而且,这片海域要比百慕大三角海区大得多。这片海域中长满了绿色的水草。当年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经过这里时,整整与水草搏斗了3个星期才逃出这片“水上草原”。他们给这片草海起了个名字叫“萨尔加查”,葡语的意思为“腌了的海”。后来,“萨尔加查”就成了这片海区生长的海草的名称,我国则称其为“马尾藻”,称这片海为“马尾藻海”。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从卫星云图上看到,马尾藻海是一个椭圆形的海区,位于北纬20~35度、西经20~60度,也就是东起亚速尔群岛,西至巴哈马群岛和安的列斯群岛,面积约为450万平方千米。许多科学家认为,马尾藻海恰好处于大西洋北部环流的中心,那里就像台风眼一样,是一个风平浪静、水流微弱的海区。英国的约翰·H·雷瑟博士对马尾藻海的水流稳定还提出一种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马尾藻海是由于浅海区的暖水团漂到大洋中较冷的深水层上,形成一个迅速改变温度的飞跃层,飞跃层将大洋中的冷暖水团明显隔开而互不对流。因此,马尾藻海的海水稳定,表层海水几乎不与中、下层海水发生混合,浅水层的养料便没办法更新。浮游生物在马尾藻海的表层无法旺盛繁殖,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海兽和大的鱼类也无法生存。这里便成了死气沉沉的海区。
可是,这一望无际的海草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认为它是从西印度群岛沿海地区漂来的。它们原先附生在海底的礁石丛间,后来被一场飓风冲碎而漂浮过来。但这一论点于1930年被美国的巴尔博士所否认。他发现海草是漂浮生长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曾有过贴附在礁岩上生长的一段生命史,而且这些海草总产量达到好几百万吨,显然不可能是从沿海海床漂移过来或者由什么船运过来的。但巴尔博士也没有说出这些海草是从哪来的。
看来,轮船在该海区失事,是误入马尾藻海所致:海草缠住了螺旋桨,使轮船不能动弹,困在其中,甚至失去控制而造成倾覆或碰撞沉没。但是,飞机在这里遇难又如何解释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这大片海草时有时无,因此给这片海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神秘恐怖的翻车带
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州立公路上,离麦克蒙14.5公里处,有一个被司机们称之为“爱达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车带。当正常行驶的车辆一旦进入这一地带就会突然被一股人们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抛向空中,随后又被重重地摔到地面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重事故。一位名叫威鲁特·白克的汽车司机就是经历过这一恐怖抛车事件的幸存者,每当他回忆起那次历险都会感到心有余悸。他说:“那天天气晴朗,我所驾驶的两吨卡车一切正常,当我行驶到那个鬼地方时,汽车突然偏离了公路,‘腾’地翻倒在地。”
据统计,在这同一地点,已有17条性命被以同样的方式断送掉。人们感到奇怪的是,这段公路与别的地方公路相比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同样是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然而它所造成的死亡率却是其它路段死亡率的4倍。
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令司机感到提心吊胆的恐怖之地,走到这里的司机一般都会绕路而行,因为驾车来到这里的司机往往会感到脑袋昏昏沉沉,如同没睡醒似的,从而导致了大量车祸的发生。
在中国的兰(州)新(疆)公路的“430”公里处,也同样发生这种情况,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莫名其妙。一辆好端端的、正常运行的汽车行驶到这里,有时便像轮船进入百慕大一样,突然无缘无故地翻了车。这种车毁人亡的重大恶性事故每年少则发生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尽管司机们加倍小心,但这种事故仍不断发生。
难道是“430”公里处坡陡路滑,崎岖难行吗?不是。“430”公里处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视线也十分开阔。那么,如此众多的车辆在前后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连翻车,究竟是什么原因?
起初,有人分析可能是道路设计有问题。为此,交通部门多次改建这段公路,但翻车事故仍不断出现。
后来,有人观察发现每次翻车方向都是朝北,以此来推测“430”公里处以北可能有个大磁场。但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还只是一个猜测,但不管怎么说,“430”公里处成了一个中国的魔鬼三角区,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怪肉的真相是什么
1999年5月中旬,从北京丰台区马家堡地下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球状怪物,引来众多群众观看,一时间各种猜测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发现了“怪物”,有人说发现了“怪肉”,也有人说这是菌类,究竟是什么呢?
科学家对“怪肉”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从外表看,怪物整体近于球形,直径约60厘米,重量约30公斤,表皮粗糙,棕红或锈褐色,似松树皮,被剥开的部位皮层近革质,似牛筋,内部乳白色似肥肉,有韧性,含水量很大,手指压此物稍有柔软感。
科学家首先取内外层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没有发现真菌所具备的细胞组织结构,也没有发现任何孢子及Melzr反应。科学家推测,如果是有生命的物质,必然有蛋白质和核酸细胞遗传物质。所以又对其作了“260”和“280”紫外线“吸收峰”试验来测试。结果没出现典型的“吸收峰”,说明没有核酸的存在。再取样用“蛋白显色反应法”作蛋白质测定,结果无任何显色反应。
据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它不是真菌类生物,而且属于非生命物质。
1982年在内蒙古河滩上曾发现过这样的“怪物”,其重量达23.5公斤。1992年8月,在陕西周至县也曾发现过类似的怪物,从外表看其色泽、质感、形态均很接近。经西北大学组织生化、生理、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真菌、医药等方面13位专家研究鉴定后,将其结果发表在该大学校刊上。在题为“关于‘不明生物体’”的文章中,把这一怪物定为“大型粘菌复合体”。文中描述,该物体表面结构凹凸不平,质地较硬,呈褐色并有密集脉纹结构,内部呈白色,结构细腻、鲜嫩、柔软,且具有韧性。经动植物专家鉴定为非动植物。但该物具有呼吸和生长能力,且含蛋白质和核酸,实属生物。经内部和表皮显微镜观察后认为,该生物体是以多种粘菌和粘细菌等形成的粘菌复合体。该复合体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他微生物为食,以纤维素、甲壳质为营养,故认为该生物体是以粘菌为主体的特大罕见粘菌复合体。当时这一罕见粘菌复合体的发现和报道震惊了我国真菌界以及粘菌研究者。
除此之外,1993年7月,河北省某村民打井时,也发现重达10公斤左右的“怪肉”,有人认为此“怪肉”是三种真菌的共生物,有人则认为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述的“太岁”或“太岁菌”。
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依然没有研究出它到底是菌类,还是其他的非生命的东西。它的化学成分又是什么呢?后来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化学专家又到现场观察并取样分析,结果认定,此物含有多种醛类和酸类,但不含生命物质“氮”。据此有人认为它是化学物质,但是却无人知道这些化学物质究竟是怎样聚合在一起的。
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来自天山雪源通过坎儿井的流水潺潺,山麓地带村民聚居,葡萄瓜果青翠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处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形成了今日的火焰山。
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宽10千米,高度为400~500米,最高处海拔为851米,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塔”,意思是“火红山”。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它真的像《西游记》所描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2.1亿~7000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沙石泥土都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把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火红底色。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有自然环境作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焚风盛行,是我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砂砾成堆,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滩的映衬下,火焰山红色山体分外醒目。盛夏时节,晴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焰缭绕,好似熊熊烈焰。当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燃,又似火云蒸腾,人们也会把这红色的山看做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的。当然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幻觉。
撒哈拉大沙漠“绿洲”之谜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到红海海边,纵横于大西洋沿岸到尼罗河河畔的广大非洲地区,总面积大约有800万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米至300米之间,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还不到100毫米,气温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摄氏58度。
撒哈拉大沙漠当中,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水草丰盈的地方,被人们称做“沙漠中的绿洲”。所以,“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
那么,撒哈拉大沙漠从古至今难道一直是这样荒凉吗?经过人们艰苦的探索,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还真的是一片绿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们也曾经在这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一代灿烂文化。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的“绿洲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9世纪中叶的时候,德国一位叫巴尔斯的探险家,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曾经意外地发现了几处古代的文化遗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巴尔斯正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行走着,前边出现了一处高高的岩壁。巴尔斯抬头一看,只见那高高的岩壁上好像刻画着许多岩画,就急忙走了过去。等到巴尔斯走到岩壁跟前,看见那上边刻画着好多图案。这些图案当中刻画的有马、有人,竟然还刻画着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画得特别清晰。巴尔斯的心里感到非常惊讶巴尔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记住了这件事情。
不久,巴尔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水牛的岩画。这时候,巴尔斯的心里开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里既然有水牛的岩画,就是说这里曾经生活过水牛这种动物,否则,人们不会凭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画在岩壁上。既然这里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说明这里在远古时代一定会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么能活呢?既然这里有水牛,这就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一定有游牧民族在这里居住过。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话,撒哈拉大沙漠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个绿洲了。”
后来,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犀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岩画。他还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这种动物。巴尔斯感到更加兴奋。因为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会有水牛、河马!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在远古的时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决不会像现在这副样子,到处都是沙丘和流沙。
于是,巴尔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成了前骆驼期和骆驼期,来标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的鲜明界限。后来,考古学家们都普遍采用了巴尔斯这种对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期。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法国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质学家曾经到了阿尔及利亚奥伦南部。他在那里也发现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画。经过仔细认真地考察,法拉芒觉得巴尔斯把撒哈拉的历史分成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非常合理。这时候,法拉芒还发现这些古代洞穴壁画里边,早期的作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画当中忽然就没有了水牛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法拉芒认为,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肯定是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源没有了,撒哈拉才逐渐变成了沙漠。这样,撒哈拉地区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没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里的人们当然也不再去刻画它了。
1956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叫亨利·诺特的科学家曾经带领着一支法国考察队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山脉和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进行考察。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艰难跋涉,最后饮水用完了,大部分队员生了病,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诺特决定呼叫飞机前来救援,放弃这次考察计划。没想到,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诺特和队员们立刻忘记了渴,忘记了累,忘记了病痛,动手发掘了起来。结果,他们除了找到了一些古代山洞,还找到了一条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里,他们找到了大约三万件壁画作品。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一看,哎呀,这些壁画作品的色彩太丰富了,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赶紧拍照的拍照,制作拓片的制作拓片,兴奋地忙碌了起来。
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从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国的巴黎以后,立刻对那些壁画的照片和拓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后,他们认为,这些壁画生动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区有绿洲时代的社会风貌。
这些壁画当中,有古代游牧部落围剿野生动物的狩猎场面。那些野生动物的形态刻画得非常逼真,让人一看就能够认出来是大象、狮子、野驴,还有什么河马、犀牛、羚羊。它们被猎人追得拼命地奔跑着,那模样特别疯狂,看上去就好像要从画面上跑出来似的。
这些壁画当中,还有不少专门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体显得很高大,最高的约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显得特别长,腰却很细,肩膀很宽,那模样非常像现在非洲黑人的身体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后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点,就跟现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装饰在身体上的标志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学家觉得这些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种族的模样。这就说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著黑人创造出来的。
这些壁画当中,有些作品刻画的是宗教仪式。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那时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在壁画里边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这就说明水牛那时候可能在人们的生活里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就把水牛当成一种特别神圣的图腾崇拜的东西了。
那么,这些壁画是什么年代创作出来的呢?亨利·诺特他们用放射性碳14的测定年代方法表明,这些壁画大约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创作出来的。亨利·诺特他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显得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都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千年了。这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自从亨利·诺特他们有了对撒哈拉地区的重大发现和考察结果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纷纷走进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进行科学考察。这些科学家们不仅在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而且还在利比亚、尼日尔、马里、乍得和苏丹这些国家的沙漠里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盖的范围和现在的沙漠地区几乎一样的广远。
撒哈拉地区的绿洲时代是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撒哈拉的绿洲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它的沙漠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就是说,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画里边,那些水牛、河马和犀牛的形象开始逐渐消失了。这就说明,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时候,撒哈拉地区所有的壁画几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区的史前文明也就开始彻底衰落了。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和研究,估计这也许是由于那时候的水源开始干涸了,气候开始变得特别干旱了,要不就是发生了饥荒和疾病。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的草原逐渐变成沙漠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下的雨迅速减少,一部分雨水落到干旱的土地上以后,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干了;另一部分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量不多,也就滞留在了这里,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就形成了沼泽。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变化,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就变干了,这样就慢慢形成了沙丘。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变化得更加坏了,风沙也越来越猛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劲儿地砍伐树木,没有节制地放牧,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经过科学家们测定,山洞里边的骆驼形象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经过科学家们艰苦的探索,撒哈拉地区的“绿洲之谜”就算初步揭开了。不过,科学家们对一些问题还是有点解释不清楚。科学家们看着这些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不由地产生了一个疑问: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刻画了那么多的岩画,可是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刻画的呢?
有的科学家说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的一种岩石叫路石色页岩,能画出红、黄、绿一些颜色来,而且色彩十分艳丽。再说科学家们曾经在那些山洞里边发现了一个调色板,就是用这种页岩制作的。这个调色板上还残留着一些储石页岩的颜料。在这个调色板旁边,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小石砚和磨石这样的调色工具。所以说,生活在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的人们也许是先用一种特别锐利的陵石,在岩壁上刻出野生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轮廓来,然后再把储石页岩做成的颜料涂抹上去。
这个问题不管科学家们解释得正确不正确,反正总是有了一种解释。可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撒哈拉地区山洞里的那些岩画经历了好几千年,可岩画上的颜色为什么没有怎么褪色,还是那样艳丽呢?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开,成为又一个难解之谜。
另外,撒哈拉大沙漠地区那些山洞里的岩画,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特别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诺特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阿哈加山脉东北面有个叫塔西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那里边有一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画。当时,亨利·诺特看着这幅壁画,怎么看怎么感到纳闷。原来,这是一幅半身人像,刻画着人物的头、肩膀、两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就是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人物像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而另外一只眼睛却长到了耳朵边上,那模样显得特别怪诞、特别滑稽。当时,亨利·诺特越看越觉得壁画上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刻画的,于是给这个人物起了一个名字,叫作“伟大的火星神”。
后来,好多当代的人们看了这幅人物壁画,都感到特别惊奇:“哎呀!它的表现手法,怎么会和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现手法那么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们除了惊叹以外,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撒哈拉地区那些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呢?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这些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撒哈拉大沙漠的气候奇观
非洲大陆几乎1/3为撒哈拉大沙漠所占据。这个地区有一些特有的气候奇观。
幻雨
沙漠上空有时有冷空气流动,乌云聚集,喜降阵雨。但是由于低空极度酷热、干燥,雨点不到落地就蒸发掉了。人们称它为幻雨。
雨蒸风和沙暴
撒哈拉的沙暴是和西蒙风联在一起的。其过程如下:晴空万里、骄阳如火的沙漠中,天空中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高而不连续,时有时无,这就是“沙漠之歌”。声响之后,沙丘的顶峰开始活动,热空气把沙粒卷入高空,形成巨大的黄色沙粒,顶天立地,旋转不已。太阳由暗红到颜色消失。霎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黄沙打在脸上,如针扎一般,甚至刺破皮肤渗出血来。沙暴开始了,把鸡蛋大的石头吹得满地跑,把沉重的驼鞍抛出几百米外。被风暴卷起的沙粒从高空中迅猛地砸下来,使人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每当沙暴肆虐,穿长袍、缠头巾的当地阿拉伯人,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顶着风,弯着腰,迅速走到附近的背风地方躲避。沙暴一般只两三个小时,当然也有刮上一两天的。如果探险队遇到这种天气,就会十分危险。
干雾
当沙漠上空风很小,空气中又布满尘埃的时候,就会出现干雾。这时能见度极低,甚至连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都会迷失方向。所以,撒哈拉人按习惯在道路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垒起一堆石块,作为路标,以防迷路。
奇怪的“枪声”
沙漠在夏季的中午气温常在50℃以上,沙面温度高达70℃~80℃;然而到了晚上,狂风呼啸,温度可降到0℃。岩石由此热胀冷缩,很容易发生崩裂。住在沙漠的人晚上听到的岩石崩裂声,好似雷鸣,又像战鼓,也像枪声,不了解的人听了确实感到恐怖。
神奇的“子母”河
新疆北部有一条河,叫“额尔齐斯河”,穿行于阿尔泰山区,是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惟一河流。这条河全长3000多千米,大部分在前苏联境内,我国境内只有上游一小段,长约500千米。
这条河神奇之处在于它能促进人畜生育。鸡、鸭、鹅喝了这条河的水以后,能多产蛋。长期不孕的妇女坚持饮用这里的水能够怀孕生育。例如,60年代初期,新疆可可托海矿区一名炊事员,婚后20年没有孩子,他把妻子接到矿区,不到2年时间,他妻子就一胎生了一男一女,这俩口子万分高兴。50年代初期,可可托海矿区有不少前苏联专家,他们在前苏联生活时,有好几个人的妻子长期不育,到这里生活几年后,都有了孩子。他们高兴地说:“中国真是一块宝地,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我们多年不育的夫人来到这里就生了孩子。”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曾有过关于“子母河”的描述,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那么,额尔齐斯河中上游的河水为什么这样神奇呢?原来,这条河中上游属于高山严寒地区,雪水是额尔齐斯河的重要水源。雪水中很少含有“重氢”。从医学上讲,重氢对妇女生育是有很大害处的,所以,常饮高山雪水,有利于妇女生育机能的恢复。
鄱阳湖的沉船事件与北纬30°有关吗
中国的鄱阳湖,碧波荡漾,浩瀚万里,水天相连,广阔无垠。它养育了世代安居在这里的湖边人,但是,在这里也发生不过无数次船翻人亡的事件。
1984年9月,江西省组成探险队深入鄱阳湖的凶险水域——老爷庙水域考察。这支考察探险队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和有关科研人员组成。他们以严肃的科学研究态度对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探测。首先,考察队在老爷庙东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内,建立了3座气象观测站,来测度老爷庙周围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通过一系列考察、测度和对当地渔民的走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老爷庙水域内所发生的沉船事故,没有任何先兆,船和船上的人几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遇狂风恶浪,狂浪扑来时伴有风雨、狂啸和船体的碎裂声。四周漆黑一片,五指难辨。
狂风恶浪持续时间短,从浓黑的雾气弥漫、巨浪袭击吞噬船只到湖上风平浪静,只有几分钟。
考察队经过多次测算、反复查阅沉船事故记录,发现老爷庙沉船事故多发生于每年春天的三四月,在这个时候,无论白天或夜晚,过往船只常面临被巨浪吞没的危险。另外,出事的当天,往往天气晴朗,晚上繁星点点。而在阴雨天却从未发生沉船事件,这似乎成了谜中之谜。考察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考察队从当地的大量资料中查阅到艾德华·皮尔的回忆文章。文章除了叙述他于40年代中期在鄱阳湖“魔鬼三角”打捞日本沉船“神户5号”时所经历的险情外,还特别在文章中强调说:“事后,我经过多次测试才明白,‘魔鬼三角’处于北纬30°的危险区域,这是个令世界探险家都感到可怕的数字。”
在地球北纬30°附近,有许多神秘而巧合的自然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北半球的几条著名大河,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都在北纬30°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附近。
在北纬30°附近,山川怪异、奇观绝景比比皆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湖、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蛾眉山都是奇异幽深的神秘境界。
北纬30°不仅是飞机经常出事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著名的自然之谜: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之谜、死海形成之谜、百慕大三角区之谜、美国圣克鲁斯镇斜立之谜、中国四川自贡大批恐龙灭绝之谜,等等。
北纬30°,是那么怪异、奇绝,而又令人恐怖。
为什么北纬30°附近会出现这些怪异现象?它们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某种内在联系?这是个无法猜透的谜。
考察队又对“魔鬼三角”水域底下方圆十几平方公里进行了搜寻,没发现任何异常。老爷庙水域深一般是30多米,最深处为40米左右。湖底除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鱼蚌外,未发现任何沉船,甚至连一块船骸都没有发现。那么千百年来在这里沉没的千百万余艘大小船只,都去了哪里?考察队员陷入迷惑之中。
一个个疑团,让我们无法看清鄱阳湖“魔鬼三角”的真正面目。
百慕大三角为什么频频发生灾难
百慕大三角区是大西洋里的一个海面面积约10平方英里的三角区。由于在这块海域及其上空不断有轮船飞机奇怪的失事,因而被人们称为“魔鬼大三角区”。
从1609年最先记载的英国“冒险号”在这里失踪,到1969年接连6架飞机失事近有2000人死亡,在这300多年中,在百慕大三角区发生了多起失踪事件。
前苏联人和美国人在百慕大三角区先后发现了特殊的海上漩涡,漩涡长达几百公里,很像大气中的旋风,其深度可达几千米。
有人认为,由于低聚力场的作用,使一定形状大小的轮船和飞机受到摧毁,还会干扰罗盘正常示度和无线电的正常通讯。
有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存在异常重力场。可能在海沟下的地壳内聚集着许多非同寻常的超重物质,这种物质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拉紧海沟,使海水下陷,从而也把飞机、轮船吸入水里。
有人认为是漩涡形成的“凹面镜”聚集熔化了船只与飞机。晚上虽没太阳,但飞速漩涡会引起电磁扰动,使飞机、船只失事。有人认为是时空飞跃。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根据穿过三角区时时间变慢、雷达荧光屏消失而推断飞机、轮船离开了我们的时间,陷入时间陷阱而消失。
有人认为金字塔磁场或金字塔暗洞在作怪。考察发现,三角区有两座高200米的金字塔,金字塔变成磁铁吸沉了飞机与船只;有的说塔底有两个巨大的洞,流速惊人,使机船驶入洞底。
有人认为外星人在那里安装了强大的能源点和信号系统,这种装置至今仍在运转,不断地击毁飞机、船只,干扰仪器或人的感官。
还有人认为与黑洞有关。他们断定大约6世纪中期,一个巨直径大约30英里的陨石从太空飞来,掉在三角区,像一块磁铁慢慢在海底滚动,它产生的极强内吸力能把光吸进去,飞机、船只等自然也是有去无回了。
但是这些说法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至今百慕大三角还是个未解之谜。
罗布泊是游移湖吗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人们虽经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于是科学家们对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产生了争论。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壳,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它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试图冲破层层阻碍穿越大沙漠,完成对罗布泊的考察,然而成功者并不多。就是仅有的几次成功考察,却在罗布泊确切位置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最先引起罗布泊是游移湖争论的是俄国探险家H·M·普尔热瓦斯基,他在公元1876年曾到罗布泊考察,发现罗布泊位于塔里木河口的喀拉和顺境内,比我国地图所记的位置还要往南,大约有纬度1°之差,而且,他所见到的湖泊是一片淡水湖,芦苇丛生的大沼泽地,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鸟类。而北罗布泊(即中国地理文献所记载的罗布泊)的水都已干涸,变成盐滩,十分荒凉。
普尔热瓦斯基的观点发表后,在国际地质学界引起了争论。
德国的李希霍芬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普尔热瓦斯基所考察的也许并非是中国清朝地图上的罗布泊,真正的罗布泊还在普氏考察的北部。
以后英国的斯坦因、瑞典的斯文赫丁等先后到罗布泊地区考察,认为争论的双方都没错,而是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从此就有了罗布泊是游移湖的说法。斯文赫丁还推测了罗布泊游移的原因,他认为罗布泊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塔里木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泥沙沉积在湖盆,使湖底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方向移动。过一段时期后,被泥水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罗布泊像钟摆一样,南北游移不定,而且游移周期可能为1500年。
1923年,被普尔热瓦斯基和斯文赫丁发现的罗布泊突然消失,成为沙漠,鸟儿飞走,芦苇枯死,那些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和居民也离开了用芦苇编成的小屋,迁往其它地方。原来,罗布泊又戏剧性地回到了它以前呆过的老地方,即古代地图上所标的位置。
到了1930年和1931年,瑞典、中国勘察队来到中国地图所标的罗布泊,发现那里水面长约188公里,宽50公里,深5米,大约有2000平方公里。1945年,罗布泊水面又扩展为3000平方公里。1959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在罗布泊北岸考察时,还见到烟波浩淼水鸟成群的情景。他们还曾泛舟湖上,甚至抓到了一条大鱼。
但1964年,罗布泊开始干涸。1973年,美国大地卫星对该地区拍照,证实罗布泊已完全干涸。
而我国地质学工作者认为,是河流上游的农垦引水灌溉造成了罗布泊水源枯竭,而并非是罗布泊游移他处。
1980年,我国的科学考察队又两度穿越罗布泊,对那里的地貌和古水系作了详细的考察,考察队队长夏训诚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罗布泊最低处为778米,喀拉和顺最低外为788米,相差10米,水往低处流,不可能发生罗布泊倒流喀拉和顺的现象。塔里木和孔雀河下游入湖口处,河流夹泥沙较少,短时期内不会产生大量泥沙堆积,抬高湖底地形,而使水往较低地方流去。这次考察中我们看到,干涸的湖底皆为坚硬的盐壳,用钢锤都很难敲碎,不易产生风的吹蚀作用,而使湖底重新降低。我们还从干涸的罗布泊湖盆中,进行钻探取样,这些样品通过孢粉和年代测定表明,湖底沉积物不同层次都有香蒲、莎草等水生植物孢粉的分布,说明历史时期罗布泊一直是有水停积的,湖水从未离开罗布泊。根据碳14年代测定结果,湖底沉积物1.5米深处,为3600年左右的沉积。说明3600年以来,湖泊的沉积作用一直在进行着,而不像斯文赫丁推测1500年左右就会形成10米以上的沉积物。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和运用现代航测资料认定,罗布泊是游移湖的提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罗布泊水体从未发生倒流入喀拉和顺的现象。
由此看来,罗布泊曾是否是游移湖又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夏威夷群岛的排列为何呈直线
夏威夷群岛位于北太洋中部。1778年被一支美国商船队发现,现在它已是美国的第五十个州。这个群岛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岛屿和海丘组成,这些岛屿和海丘都是由火山形成的。可是现在整个群岛中只有东南的夏威岛上有5座现代火山,其中正在活动的,只有冒纳罗亚和基拉韦厄2座,其余的火山早已不再活动了。
夏威夷岛上的火山,外貌又扁又平,好像平卧地面的巨盾一样,山顶就是火山口。火山喷发时,火山口内常会出现熔岩湖。在基拉韦厄火山口中,有一个熔岩湖名叫“哈里摩摩”,意为永恒的火焰之家,面积有10万平方米,湖中岩浆有10多米深。
据研究现代绝大多数的火山,不是分布在地壳板块汇聚的边界上,就是分布在板块分离的边界上。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却深居在太平洋板块的内部,而且这里的火山活动十分频繁,火山喷出的岩浆数量也大得惊人。
更为奇妙的是,夏威夷群岛的大小岛屿差不多排成了一条直线,而且火山的年龄从东南到西北一个比一个年纪大。东南端的夏威夷岛是仅有70多岁的现代火山岛,而西北头的火山岛屿却已4000多万岁的高龄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夏威夷群岛为何呈直线排列,这些疑问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争论。
奇异的自然现象
存在于自然界的空中现象有时又确实难以判明其存在性质。1982年6月18日和1984年4月9日夜晚,我国空军飞机和日本民航客机分别发现天空出现过半圆形的巨大“云团”,泛出白光,随后光芒渐暗,以至完全消失。巨云出现前只是一个月亮大小的光球,但瞬间急剧膨胀开来,犹如炸弹爆炸般猛烈,不过未闻任何声响。两次事件的实际过程大同小异。事后调查表明,在巨云出现时地球上既没有进行任何核试验也没有任何激烈的地壳活动迹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怪样云”的出现为神奇怪象的研究增添了一层新谜。
素有“自然界怪球”之称的“球雷电”更是让科学家感到惊奇和疑惑。前苏联一架伊尔18型客机在1200米高空飞行时,突然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火球钻入飞机驾驶舱,它伴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消失了。几秒钟后,它却难以置信地通过了密封的金属舱壁,在乘客座舱内重新出现。火球在惊慌的乘客头上缓缓飘浮而去,到达后舱时火球一分为二,裂成两个发亮的半月形,随后又合二为一,拼成完整的球体,并带着不大的响声离开了飞机。飞行员发现机上的雷达和部分仪表由于“球雷电”的干扰已出现故障,被迫驾机紧急着陆。做地面检查时,发现仅在球雷电,钻入和钻出处的飞机头部外壳板和尾部门各留有一个空洞,而飞机内壁却不见丝毫损坏,同时也未伤及舱内乘客。
最新一次奇异的“球雷电”事件发生在我国湖南省隆回县,当地一对农民夫妇及其女儿在睡梦中竟被一个穿堂入室并闯入睡房的火球所击毙,一家3口统统化为灰烬。据男主人的父母说,事发当晚,电闪雷鸣,一个拳头大小的绿色光球,猛然击碎窗户玻璃窜入他们的卧室,在床上飞舞滚动,他们的手脚顿感麻木灼热。光球最后飞舞到他儿子的房间,其儿子、儿媳和孙女全部焚为灰烬,床上的衣被等物也全部烧毁,而床柜、床脚完好无损,床边的物品也无损坏痕迹。越发奇怪的是放在床边的大立柜,外面无任何损坏痕迹,而柜内所有的衣物杂品却全部烧成了灰末。
科学家目前比较接近的观点是把“断层光”和“球雷电”看成是具有共同成因的自然现象,即都属于等离子体火球的不同表现,甚至有些学者把所有的UFO现象都归结为等离子体火球的活动。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自然中确实存在着为科学家所说不清楚的大气现象,无论造成这些大气现象的原因是来自天上,还是出于地下。不过,这里一定包含着不为人知的奥秘。
神奇的国外岩洞
岩洞可谓是大自然营造的自然地下宫殿,而有的岩洞的神秘奇异更令人惊叹和不解。譬如,在印度尼西亚西比路岛上有一个能健身治病的洞穴。患有关节疼痛或神经衰弱的患者只要在这里穴居十天半月,疾病便不治而愈。岛民利用这个洞穴开办了一家医院,洞穴内设有40多张病床,这个洞已经使7000多名国内外关节炎或失眠症患者恢复了健康。
又如,印度安得拉邦贝卢姆村附近,有一个人间罕见的重叠连环洞,此洞全长2.1公里。这里洞中有洞,一洞套一洞,大洞之中共有三层重叠的洞,最底层的地洞尽头是一个湖泊。
再如,在委内瑞拉古艾纳郊外,有一个奇特的洞穴,它在每天上午的11点就开始喷吐烟雾,每次两个小时,喷烟的次数、时间和数量年年如此,人们始终弄不清这是什么原因。
此外更令人称奇的是,秘鲁普诺省贝列斯塔村,有一个会唱歌的洞穴,清晨,从洞穴内发出阵阵悦耳动听的风琴声。中午,洞内敲锣打鼓,热闹异常。傍晚,横笛悠扬,时高时低。如果阴雨连绵时,洞穴就会“表演”女声独唱,其“嗓音”娇柔,令人百听不厌。
在尼加拉瓜圭纳附近的丘科米尔镇,有一个直径345厘米的洞穴。上午,洞口呈椭圆形,下午却又变成了不规则的长方形;到了深夜,又变成了正方形;次日凌晨,又还原成椭圆形。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在印尼某地,一位叫海纳的杂志女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岩洞,洞中光线微弱,进入小洞口后,里边有一大长圆形巨洞,有如在巨形鸡蛋壳内,四壁上布满细密的小方孔,小方孔中透出暗蓝色幽光。当一踏上有小方孔四壁的中间地段时,洞内立刻打破宁静,有类似拉风箱的鼾声,接着嗑瓜籽的喳喳声、剧烈咳嗽声、砸夯式的脚步声、还有刺耳的哭声、怪笑声、叫骂声、哀嚎声……这些怪声是从脚下的小方孔中发出来的。难道四壁是收集这些人间噪音的收集器不成?由于惊慌,这位名叫海纳的记者失足滑入了巨洞中央,此时除上述噪声外,又增加了野兽声、风雨声、重磅炸弹声、雷声等通通响起。细听起来,里边有驴叫声、马嘶声、猪嚎声,此外,还有汽笛声、马达声、警报声、枪炮声等。这些噪音的响声越来越大,由80分贝到120分贝、140分贝,很快就超过人耳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最后这些声混合在一起,成为名符其实的噪声发生器。有人说这个洞是专门由某些神秘的人来制造的,它的目的到现在还不明确。
在印尼,一个岛上还有6个奇怪的山洞,当人或动物走到离洞口还很远的地方,便被一种莫明其妙的引力吸进入洞中。就这样失踪的人和动物已有很多,是什么力量形成如此特性?还有待人们去破解。
沙漠开花之谜
在秘鲁南北狭长、宽度仅30~130千米的滨海区,地面广泛分布着流动的沙丘,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超过25℃,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南部低于25毫米,气候炎热干旱。但有的年份降水量突然成倍增长,沙漠中会长出较茂盛的植物,并能开花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沙漠开花”。
那么,沙漠为什么会开花呢?海洋气象学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所谓的“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因为它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但每次都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所以美洲人给它取了个原意不错的名字“圣婴”——“厄尔尼诺”。
然而,“厄尔尼诺”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它一旦发生,一般要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它除了使秘鲁沿海气候出现异常增温多雨外,还使澳大利亚丛林因干旱和炎热而不断起火;北美洲大陆热浪和暴风雪竞相发生;夏威夷遭热带风暴袭击;美洲加利福尼亚遭受水灾,大洋洲和西亚多发生严重干旱;非洲会大面积发生土壤龟裂;欧洲会产生洪涝灾害,我国南部也会发生干旱现象,沿海渔业减产;全国气温偏低,粮食会大面积减产。
1982~1983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它使世界上1/4地区受到危害,全世界经济损失估计达80亿美元。
“厄尔尼诺”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在赤道南北两侧,由于常年受到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了两股自东向西的洋流。从太平洋东部流出的海水,靠下层海水上涌补充。由于下层海水较冷,因此太平洋海面的水温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的“翘板”。太平洋东部秘鲁沿海的鲶鱼和海鸟多年来乐居在这一较冷的海域之中。从东向西流去的两股赤道洋流在到达大洋彼岸后,有一部分形成反向的逆流,再横越太平洋复向东流去,这股暖性的逆流叫赤道逆流。但是,有的年份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突然变弱,使得南赤道洋流也变弱,太平洋东部上升的冷水减少,而更多的暖水随赤道逆流涌向太平洋东部。这样,太平洋海面的水温的“翘板”就变成东部高西部低了。
然而,“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还是一个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
最后,夏威夷大学的地震学家沃克指出:自1964年以来,五次“厄尔尼诺”的发生时间都与地球的两个移动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发生地震这一周期现象密切吻合。但它们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还有的科学家提出“厄尔尼诺”与一种叫“南部振荡”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体系有关,从而影响了南半球的信风强弱。一个名叫70GA(热带海洋和大气层)的国际性研究计划正在探索“厄尔尼诺”之谜。
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认为“厄尔尼诺”可能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他们对照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资料发现,只要地球自转年变量迅速减慢持续两年,而且数值较大,就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减慢,跟随地球一起运动的海水和大气在惯性力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向东的相对速度,这个速度在赤道附近最大,据计算可以使赤道附近的海水和大气获得每秒0.5厘米和每秒1米的相对速度,使得原来自西向东的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导致太平洋东西岸水温的变化。目前对“厄尔尼诺”的研究已广泛使用气象卫星、海洋调查船、浮标机器人等先进手段。还有一些科学家已转向地质研究,即从一些沿海河口淤泥堆积现象来分析在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厄尔尼诺”遗迹。
地光形成之谜
1983年12月29日晚9至10时左右,在辽宁省铁岭县鸡冠山乡一带出现一道绿色的强光,由西向东跳动着。西边龙王顶村和离此村20千米外的岱海寨村等地有许多人也看得非常清楚。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铁岭县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天晚上天空状况的分析,认定这种绿光属于地光。地光是一种低层大气发光现象。地光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带状光、条状光、片状光、球状光、火状光和柱状光等。地光的颜色也是五光十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有。通常看见的地光有的蓝里带白,很像电焊火花,非常刺眼;有的红似朝霞,映满天空;有的形如彩虹,五颜六色;有的犹如一条光带,划破长空;有的又似一团火球,或沿地翻滚,飘忽不定,或腾空而起,悬在半空。但绿色的地光还是极为罕见的。
地光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年来,这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由于地光通常是在地震发生前后出现的,所以有人认为地光与地壳的组成有密切关系。高频和低频震波都有可能引起地光。
有的科学工作者认为,地壳中的岩石能够产生很强的高压电场,从而使空气受激发光。
有人认为地光可能是由超声波激发空气而产生的。
有人指出,深层地下水的流动也可导致大地电流的产生从而引发地光。
还有人从大气静电场强度的变化和大气中带电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研究探讨地光产生的原因。
也有人指出,地光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它的成因也绝不会是惟一的。
目前地光起因之说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还需要气象专家继续探究。
岩石中的生物之谜
1835年修建伦敦——伯明翰铁路时,考文垂有一段深4米的红沙岩需搬移。当一块红沙岩被吊起装车时,落地跌个粉碎,其中一块碎石飞到车上,碎石上的一个凹窝里有一个活着的蟾蜍。当蟾蜍刚露于空气中时,其皮色呈深棕色,但10分钟后变得近乎漆黑。这只蟾蜍比其同类显得小些,但很肥胖,看上去“受了压迫”,正大口地喘气,头部好像受过伤。蟾蜍被小心翼翼地重新放回凹窝里,用泥土封住。尽管如此,它仍在4天后死去。
1818年,地质学家克拉克博士为寻找化石,挖洞至2英尺深时,在岩壁上发现一批海蝾螈的活化石,它们与当地生存的种群不同。其中有三只保存得很好。克拉克小心地把它们从岩石上取下来,放在纸上,在阳光下晒,这种蝾螈居然活动起来。其中两只很快便死去了,第三只却看上去生命力很旺盛,克拉克把它放进水池,这小家伙很快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1851年,法国布卢瓦的一位工人从一块重14磅的燧石中挖出一只蟾蜍,人们发现蟾蜍在呼吸,并跳出凹窝想逃走。工人们把它逮住,连同凹窝送往当地的科学团体。在科学院里,这只蟾蜍连同燧石一起被安置在地下室的青苔床上。黑暗中,这小动物躺着,一动不动,一有光亮,它便想跑。如果把它放在燧石的边缘,它便钻回到自己的窝里,把腿放在身体下面,并特别留神那条初次移开燧石时受过轻伤的腿。
据科学断定,约一亿年前,世界最后一批翼手龙消失了。但修筑圣迪兹——南希线铁路时,一批法国工人在半亮的燧洞里劈开一块巨大的侏罗纪石灰岩,突然岩石中跑出一只怪物。只见这怪物伸了伸翅膀,深沉地嘎叫了几声,便倒在他们脚前死去。这只翼长10.7英尺的动物的膜状翼旁长有四条腿,似蝙蝠。长爪,嘴里有两排尖齿,皮似黑胶,厚且多脂。怪物立即被当地的一位学古生物的学生断定为翼手龙。经考证,这怪物所躲藏的岩层与历史上翼手龙活动的地层一致,那个禁固着这条飞龙达亿年之久的石岩凹窝与它的身状大小正好一样。
岩石中存在着几千万年前活动物的报告屡见不鲜。但对这类现象的解释众说纷纭。一种比较科学的解释是:岩石是坚实的,但仍有肉眼看不见的缝隙,可渗进水、空气等,所以,在岩石中有可能存在着活动物。
“死亡谷地”的可疑迹象
死亡谷地在哪里?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印度河流域。约5000年前,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后来才改名为摩亨佐·达罗(印度语“死亡谷地”的意思)。近几年来,死亡谷地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原来,它的上空频频出现黑色阴影,阴影中影影绰绰还有不少人在晃动。
摩亨佐·达罗是怎样成为死亡谷地的?这还得从古印度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所描述的大爆炸谈起。
“空中响起几声震耳欲聋的轰鸣,接着是一道耀眼的闪电。南边天空一股火柱冲天而起,比太阳更耀眼的火光把天空割成两半,空气在剧烈燃烧,高温使池塘里的水沸腾了,煮熟的鱼虾从河底翻了起来。地面上的一切东西:房子、街道、水渠和所有的生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这就是《摩诃婆罗多》描绘的摩亨佐·达罗城遭到浩劫时的惨景。因为叙事诗完成于公元前1500年,而惨祸至少是在公元前3500年发生的,《摩诃婆罗多》只可能是古籍抄本或再抄本。因此,有人对其中的描写爆炸的细节一直感到怀疑。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班纳吉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摩亨佐·达罗城遗址,这才初步查明了城市毁灭的真相。
班纳吉想寻找古代史诗中描写的摩亨佐·达罗原址,可始终未能如愿。一天,他带领考古队渡过暴涨的印度河,来到河心一个草木葱茏的小岛考察。
他们在土层下发现了一块熔点约15000℃、残留着放射能的奇怪的熔岩,考察队员们意识到奇迹就要被发现。果然,不久以后,人们在厚厚的土层下找到了史前文明遗迹。这些遗迹包括繁华的街区和防御设施,以及砖砌的排水沟。更重要的是,在遗迹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精致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证明生活在公元前4000年的印度人民已拥有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和农业,懂得金属加工,如炼铜、炼锡、炼金和炼银。
经过仔细发掘,考古学家在城堡遗迹上找到发生多次猛烈爆炸的证据。爆炸中心1平方千米半径内所有建筑物都成了粉末。离爆炸中心较远处,人们挖到许多人的骨架。根据这些骨架存放的姿势,可以看出当时摩亨佐·达罗城的居民丝毫没有觉察到逼近的危险。像往日一样,一些人正沿街散步,另一些人则在家休息。猛然间灾难降临了,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一座繁华的城市就从地面上抹去了。
在考察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摩亨佐·达罗城焚烧后的瓦砾场,看上去极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地面上残留着遭受冲击波和核辐射的痕迹。死亡谷地是不是核爆炸造成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核爆炸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器时代,印度、巴基斯坦哈拉巴文明时期的古人,不可能造出代表先进科学技术的原子弹。其他一些学说,如远道来访地球的外星球宇宙飞船的袭击和失事之说,又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研究陷入了僵局,人们开始注意古往今来的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书中,曾不止一次叙述出现在夜空的“发红的战车”,美洲印第安人传说中出现在空中的圆形吊艇,日本民俗中流传的“喷出耀眼光焰的幽灵大船”,这些都极大地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类似的奇异事件还发生在公元前1503年古埃及法老王图特摩斯三世22年,那年冬季第三个月的一天,下午6时,天空出现了一个明亮的火球。
1910年9月21日,美国纽约市市民也看到了100个飞行在城市上空的大“萤火虫”,这些“萤火虫”在空中飞行达3小时之久。
1984年的一天晚上,前苏联乌德摩尔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萨朱鲁尔斯基区的乌德摩尔梯国营农场耕地上空,屋宇突然被照亮,从高空炫目地撤下了一些雪亮的光球,这些小球弯来曲去,盘旋着平稳降到地面,光亮如白昼。在20千米的半径里,变压器和电线突然发生了放电现象。
近年来,前苏联一些科学家试图用物理化学理论来解释这类现象。他们认为:在宇宙射线和电场的影响下,大气层内产生了有化学活性的微粒,这些微粒聚集成团,像雪球一样越聚越大,形成直径不等的球体在空中到处游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理化学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在许许多多微粒形成的球体中,有些球体能长期存在,它们不放出能量,不发光,与明亮的天空背景相比,颜色显得很深,外形却又像橄榄球。因此,有人把它称作是燃烧的黑色球状闪电。而有些球体则能发出明亮的白光或萤光,它们久久地留在地球表面,沿着古怪的轨迹迅速地自由自在地游动,最后变暗了,熄灭了。前面提及的纽约上空出现的“萤火虫”和前苏联乌德摩尔梯国营农场上空的“亮球”都属这种情况,人们把这种微粒球体发光的现象称作是化学荧光现象或干脆称作球状闪电。
科学家们认为,黑色球状闪电存在的时间长,密度大,它们中只要有一个爆炸,就会引爆其他无数个球状闪电,形成类似核爆炸中的链式反应。爆炸波到达地表时,毁灭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据测定,黑色球状闪电在爆炸的刹那间,中心温度可达15000℃,这个数据完全符合摩亨佐·达罗地区提到的岩石的熔化温度。科学家们还测定出,发生在“死亡谷地”的那次大爆炸中至少有3000个直径为30厘米的黑色球状闪电和1000多个球状闪电参与。
人们发现,黑色球状闪电爆炸后,空气中会出现大量毒气。这些毒气可能就是导致摩亨佐·达罗城居民猝死的原因。
1983年8月12日,墨西哥的博尼尔教授在扎卡捷克斯天文台摄下了世界上第一幅黑色球状闪电的照片。如今这类照片已增加到100多幅。
科学家还认为,要使现代的城市不成为当今的“摩亨佐·达罗”,就必须和黑色的球状闪电作坚决的斗争。所幸的是,人类已经能利用化学制剂初步征服这种可怕的自然现象。
话得说回来,这种物理化学理论目前尚未得到科学界的一致认可。有人就提出这样的看法:既然黑色球状闪电是造成摩亨佐·达罗城毁灭的主要原因,那么该如何解释废墟中存在的放射能和古堡上空存在的人形图案呢?这确实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
山谷为何会吞噬生命
死亡之谷,顾名思议就是能吞噬生命的山谷。在人类与动物赖以繁衍生息的地球上,有不少能使人和猛兽鸟类丧生毙命的地带,如意大利、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前苏联境内都有令人毛骨悚然恐怖的“死亡谷”。
美国的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之间,它是一条长达220公里,宽6至26公里,面积约1408平方公里的大谷。死亡谷两侧是顽石突兀的峭壁,险象环生。1841年,美国有一支寻找金矿的勘察队因迷失方向而错入谷中,结果不可思议地突遭死难,几乎全军覆没。1949年,又有一支探险队偶入谷地,也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杀,只有几个人侥幸逃脱。然而,没有多久,他们就莫名其妙地一一死去,死者连死因都无法查明。后来,曾有数批探险人员前去揭谜,但多数也屡屡葬身谷中,死亡原因至今未晓。
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虽未发现新的线索,但却发现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这个凶险莫测的死亡之地竟是鸟兽的“天堂”。据统计,在这里大量繁衍着二百多种鸟类、十几种蛇类和一千多头野驴。各种各样的昆虫多如牛毛,它们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着。至今,谁也弄不明白死亡谷为什么对人这么凶残,而对动物却如此宽容厚爱。
在前苏联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内也有一个死亡谷。它长二公里,宽一百至三百米。地势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少地方天然硫磺嶙峋地露出地面。这里像墓地一般死寂,到处躺着狼獾、狗熊以及其它野兽的尸体,阴森恐怖得令人毛骨悚然。据统计,这条死亡之谷已吞噬了近三十条人命。许多科学家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考察探险,但其结果不得而知。有的说罪魁祸首应是积聚在陷阱中那使人窒息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也有的说是烈性毒剂氢氰和它的衍生物,各种说法都有。奇怪的是,离死亡谷只有百米路之远的地方,有几户农民生活着,却依然平安无恙。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条死亡谷。与美国的死亡谷相比,情况恰恰相反,这里的死亡谷对人类是挺“和善友好”,受害的只是那些飞鸟走兽。据科学工作者统计,每年在这里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达三千六百多头。
在印尼的爪哇岛上,有一条更可怕的死亡谷,谷中有十个大山洞,每个洞都似乎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无论是人或走兽,只要站在或途径距离洞口6到7米远的地方,都会被一股无形的魔力吸入洞内,且一旦被吸入则无法逃逸。现在,每个山洞里都堆满了人和各种动物的尸骸。山洞何以具有吸擒人兽的力量呢?被吸入的人或动物是因活活饿死还是慢慢中毒死亡的呢?原因至今无人知晓。
蛇岛为何只有蝮蛇
在我国辽宁省旅顺西北的渤海中距老铁山角约30公里处,有一个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的岛屿。这里地势险峻,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215.5米,有很多海蚀洞穴和灌木丛草。由于在这个岛上有许许多多的蝮蛇,因而,人们把它称为蛇岛,也称小龙岛。
蛇岛以蝮蛇的数量众多而驰名中外。当你踏上蛇岛,你就会发现,无论在树干上或草丛中,也不论在岩洞里或石缝内,处处都有蛇。它们有的盘踞在那里,有的正在爬行,还有的张口吐舌,好像要吃人似的,露出一副凶相。这些蛇会利用各种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当它们倒挂在树干时就像枯枝,趴在岩石上时又好像岩石的裂纹,蜷伏在草丛间时活像一堆牛粪。
这种蝮蛇别称“草上飞”、“土公蛇”,是爬行纲蝮蛇科的一种毒蛇,长60~70厘米,大的可达94厘米。头呈三角形,脖颈细;背上是灰褐色,两侧各有一处黑褐色圆斑;腹部为灰褐色,上面有黑白斑点。多生活在平原较低的山区,以鼠、鸟、蛙、蜥蜴等为食。我国除云南、广东、广西沿海未发现外,其他各地也都有少数的蝮蛇,而惟独蛇岛数目极大。目前据统计,蛇岛上的蝮蛇有14000多条,并且每年增加1000多左右,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小小的孤岛上为什么栖息着这么多的蝮蛇?为什么它们的种类只有一种呢?
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考察研究后认为,蛇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蝮蛇的生存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蛇岛面积虽小,但和台湾岛、海南岛等岛屿的形成基本一样,都是第四纪时从大陆分离出去的“大陆岛”。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植物种类等方面,蛇岛和旅顺、大连地区的情况都差不多。岛上的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砂砾岩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裂缝,这些裂缝既能积蓄雨水,又为蝮蛇提供了良好的住所。
其次,蛇岛位于暖温带海洋中,气候温和湿润,是东北最暖和的地方,对植物生长的昆虫、鸟类繁殖极为有利。更重要的是该岛处于候鸟南北迁徙的路线上,同山东荣城、江苏盐城、上海崇明岛等候鸟栖息地连成一线。每当春秋两季,过往的候鸟有几百万只,树木茂密的蛇岛便是它们“歇脚”的好地方。由于蝮蛇有一套守株“逮鸟”的本领,它鼻孔两侧的颊窝是灵敏度极高的热测位器,能测出0.001℃的温差,因此只要鸟停留在距离蝮蛇1米左右的枝头,他们就一定能准确无误地把它逮住,成为一顿美餐。“植物——昆虫——鸟雀——蝮蛇”,构成了蛇岛的生物链。
另外,岛上土壤相当深厚,土质结构疏松,水分适中,宜于植物生长和蝮蛇“打洞”安居。蝮蛇天生怕冷,洞穴为它们提供了过冬的条件。同时,岛上人迹罕至,也没有刺猬等蛇类的“天敌”,对蝮蛇的生存很有利。蝮蛇是一种卵胎生的爬行动物,繁殖能力较强,母蛇每次可产10多条小蛇。在生的多、死的少的情况下,蝮蛇的数目日益增加。
如果说上述分析何以解释蛇岛为什么有这么多蛇的话,那么,这些蛇竟是清一色的蝮蛇该作何解释呢?
有人认为,蛇岛的面积很小,可供蛇类吞食的东西有限,捕食鸟类也并不容易,往往还会遭到老鹰的袭击,对于那些食性狭窄、自卫能力又很弱的一般蛇类来说,难以在岛上生存,而蝮蛇的食性相当广,猎食和自卫能力也很强,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蛇岛上只留下单一的蝮蛇。
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反驳,蛇岛周围海域共有5个小岛,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差不多,为何其它4个岛上没有蝮蛇,而只有蛇岛上有这样多的蝮蛇呢?看来,这个谜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的进一步探寻。
美国死谷的走石
美国加州的死谷是全美国最低、最热、最干燥的地方,然而它的名胜区却是个异常奇特的地方:山上长满松树和野花,山顶白雪皑皑,山下沙漠一望无际,其中有盐碱地和不断移动的沙丘。
在死谷众多自然奇观中,最吸引人的要算是“会走路的石头”。这些石头分散在龟裂的干盐湖地面上,干盐湖长达4.8公里,被称为“跑道”。
石头大小不一,外观平凡,奇怪的是每一块都可以在干盐湖地面上自行移动,并在地面上留下长长的凹痕,有的笔直,有的略有弯曲或呈之字形,长的可达数百米。
石头怎么会移动呢?众说不一,有人说是超自然力量在作怪,有人说与不明飞行物体有关,有人则认为是自然现象。
加州理工学院的地质学教授夏普用整整七年时间进行研究,自信已经找出其中奥妙。他选了30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逐一取了名字,贴上标签,并在原来的位置旁边打下金属桩作为记号,看看这些石头会不会移动。
除了两块外,其余的都改变了原来的位置。不到一年时间,有一块已移动多次,共“走”了258米,另一块九盎斯重的石头,则创造了一次行程最远的纪录:207米。夏普研究了石头的“足迹”,并查核当时的天气情况,发现石头移动与风雨有关;移动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这是有力的证据。干盐湖每年平均雨量很少超过六厘米,但是即使微量雨水也会形成潮湿的薄膜,使坚硬的黏土变得滑溜。这时,只要附近山间吹来一阵强风,就足以使石头沿着湿滑的泥面滑动,速度可高达每秒0.9米。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死谷的一个干盐湖地面上,许多石头留下了数百尺长的滑动痕迹,有的笔直,有的拐弯,有的绕圈子。
石头能走路的谜底虽然已经揭开,但这种奇景却依然令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因此到这儿来旅游的人接连不断。
青海“魔鬼谷”
该“魔鬼谷”位于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一个山区,它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谷地平均海拔约3200米。这个谷地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金山,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虽然地处内陆,但林木繁茂,牧草秀美。然而,这个看似理想的天然优良牧场,一遇天气变化,便会变成阴森恐怖的地狱,平地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林被烧得身焦枝残。附近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均将此谷视为禁地。偶然有误入其中者,往往遭雷击而绝少生还。
为了揭开“魔鬼谷”的奥秘。青海省地质科学工作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对这一谷地进行实地科学探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地质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有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体外,还伴生分布有30多个铁矿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由于这里的地下岩体和铁矿带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气放电,形成炸雷。
“魔鬼谷”的奥秘虽然已被揭开,但人们仍对它非常感兴趣。
护珠塔为何斜而不倒
比萨斜塔以斜而不倒闻名于世,但我国的护珠塔也是这样的。它位于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马山上,建于1079年,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高约30多米。底层三分之一的砖已没有了,整个斜塔仅靠不到三分之二的底层砖墙支撑着。现在护珠塔向东南倾斜近7°,有人认为它比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得更厉害,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斜塔。
塔虽倾斜,但历经狂风暴雨、台风地震,却始终屹立于天马山巅,斜而不倒。但其斜而不倒的原因却众说不一。
第一种是当地传说,塔是向东南倾侧的,而在塔的东南面有一株银杏树是一位仙人在五百年前种的,树虽枯死,但它依靠神力,对护珠塔遥相支撑,使塔不倒。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护珠塔建在沉陷不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软,西北方向土质较硬,塔于是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浙江一带多东南风,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使护珠塔迎风挺立,斜而不倒。
第三种意见认为与建筑材料有关,古代用糯米汁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据说用这种粘合剂来建筑,时间愈久愈坚固。加上古代建筑技艺的精湛,使护珠塔能够浑然一体,塔砖不致于一块块塌落下来。
1984年5月,为了抢救这一座珍贵的千年古塔,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积极组织力量,对斜塔进行全面抢修,组织专家制订方案,贯彻“外貌不变,斜而不倒”的原则。在抢修时,发现塔身上部虽倾斜,但埋入地下的塔基却没有动,所以形成了塔斜而不倒的独特现象。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塔不倒呢?
护珠塔斜而不倒的原因到底是哪一种,还不能确定。
不断长高的喜马拉雅山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及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早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三叠纪,还是烟波浩淼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直到距今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冲撞,使古地中海东部的海底发生强烈的挤压,才导致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中升起。
经地质学家们的测量,喜马拉雅山目前的高度为8848.12米。它在第四纪的300万年中约上升了3000米,平均1万年上升10米;而最近1万年,它却上升了500米,即一年上升5厘米;至今,它还在以不易被人察觉的速度缓慢上升。
那么,喜马拉雅山将如此无限制地不断增高吗?如果不是,它又于何时停止呢?它的最终限度又是多少呢?
有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的增高是以岩石和泥土的“叠罗法”形成的。当层层加码时,下面的岩石承受上面的压力逐渐加大,这必然存在一个极限,一旦达到这一极限,底下的岩石就要“粉身碎骨”,高山也将土崩瓦解,毁于一旦。那么这一极限究竟是多少呢?一些研究者通过计算得出,地球上山脉的高度极限为1万米。
由于地球上所有的山脉,包括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都没能达到这一极限,因此,它们都将平安无事地屹立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
喜马拉雅山究竟能长多高?一方面,它自身在“日长夜高”,而且增长的速度在缓慢上升;另一方面,科学家给它定下了一条最高界限。喜马拉雅山能承受这一最高界限吗?最终要解开这个谜,还需要研究者深入地探讨。
为何黄河拐九十九道弯
黄河以母亲河居称的同时也以它夸张的曲折度而闻名于世,因此它有“黄河九十九道弯”之说。
它在青藏高原上,就绕着积石山,做了一个180度的大回环。到了甘肃以后,它没有按照通常的习惯向东流,而是舍近求远,继续北上,流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两侧,先向北,后向东,而后向南,又来了个180度大回环,在陕西的潼关拐了一个90度直角,向东奔入大海,形成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河道的走向有两处令人不解。一处在陕西与甘肃的交界处,这里,黄河本来可以自西向东流进渭河,却被一座不高的山岭——鸟鼠山分隔开来。另一处在内蒙古托克托(即河口镇)以东到凉城一线,这里黄河本来可以顺直地向东流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再流往天津入海,却偏偏南下,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
因此,人们推测,在遥远的古代,黄河可能是从渭河东流入海的。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条河流绕过鄂尔多斯高原,在托克托向东流入岱海盆地,进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在天津流入渤海。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直到今天也可以看到,渭河宽不过百十米,两岸却有两层高高的阶地,每层阶地相对高差都在20~30米以上。阶地是当年河流留下来的遗迹。当爬上高高的二道塬时,距离渭河岸边已经有好几千米。凭今天渭河的水量,不管怎样也不可能造成这样宽阔的河谷。
人们推测,大约在距今2000多万年到500万年的新第三纪时,黄河本来是沿着它的支流洮河上溯,再穿过鸟鼠山,进入渭河的。由于后来鸟鼠山一带发生地壳抬升,阻断了古黄河上游与渭河的联系,它只好改道北上,流入当时的另一条河流,也就是今天的黄河。至于托克托黄河弯曲的原因,大概也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吧。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推测,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证据,以至直到今天黄河为什么有九十九道弯也仍是一个谜。
黑竹沟之谜
黑竹沟位于四川省峨边县彝族聚居的小凉山中的一处叫斯合的山谷里,那个谷被称为死亡之谷。那儿是一片方圆约2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充满了神秘色彩。
黑竹沟有片杜鹃池,人称公杜鹃池;哈曲乡有片杜鹃池,人称母杜鹃池,它们遥遥相对。当地彝胞说,如果公母杜鹃池都传出呜呜的哭声,天气就要变阴、下雨。问起公母杜鹃池的由来,甚至当地人也不知道。
黑竹沟的关门石是个恐怖地带。彝族猎手或牧羊人来到跟前,便不敢向前走。据说谁进去了,就永远出不来。1950年初,国民党胡宗南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谁也不清楚。
1986年夏,川南林业局与峨边县联合组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队,一行12人,外加背东西和带路的彝族同胞21人,进入黑竹沟。还没到关门石,彝胞的两条猎狗就自己逃掉,彝胞们说什么也不走了,他们打响“呵咪”呼唤猎狗,结果狗没唤出来,却呼唤出一团团的烟雾,倾刻遮天蔽日,几分钟后又奇迹般消退。面对如此险恶而又扑朔迷离的景象,调查队只好撤下来。
黑竹沟里有大熊猫。但这些熊猫不爱吃竹子却爱吃羊。熊猫吃羊与别的野兽不同,只吸血、脑髓和肝脏,吃饱后就头枕着羊的断肢在羊圈里抱头大睡。彝胞们知道熊猫是国宝不敢加害于它。孩子们进山也都结伴而行,害怕受到熊猫伤害。本属素食性动物的大熊猫为何改素吃荤呢?而且,珍稀动物大熊猫,在这里不仅发现黑白相间成条纹,还有黑白颜色呈圆形花纹的,其花纹大如碗口,不规则分布,当地人称为花熊猫。它究竟属于熊猫的一种,还是大熊猫的新品种,还在考察之中。一位老猎人说,这一带的大熊猫数量也超出原来的估计数量许多,仅一条沟就有二三十只之多。
黑竹沟的神秘现象还有许多,但每一个都让人费解,直到今天也都是一些未解之谜。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首先,关于河流正源的确定标准,学术界的意见就各不相同。有的赞成以水流最长者为正源;有的主张视河道上下游的一致性,以形似干流的自然延长者为正源;有的说应该以水量大者为正源;有的主张依照历史习惯,维持人们长期以来的普遍看法,而不去轻易变更;更有人将河谷形成较早者推为正源;此外还有强调流域面积大小或发源地海拔高低等等。
由于上述原因,长江、黄河源头到底在哪里,说法不一也是理所当然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对长江进行了考察,将木鲁乌苏河和楚玛尔河分别定为长江的南、北两源。1976年和1978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进行了两次江源考察,又把格拉丹冬雪山下的沱沱河定为长江正源。但1986年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完成了科学考察漂流的壮举后,却提出另一支流当曲的长度比沱沱河长3.7公里,而且流量是沱沱河的三倍,流域面积是沱沱河的1.7倍,所以长江正源的位置被当曲取代。但是这一看法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事实根据。
关于黄河源头也是说法不一,仅不同年份出版的《辞海》对其就有不同的叙述:
1947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之噶达素齐老峰,亦曰阿尔坦河。”1965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脉达泽山东麓约古宗列渠。”1979年版:“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1987年《辞海·中国地理分册》,又鉴于黄河源头的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现状,而闭口不谈谁为正源,而只注明“上源马曲(约古宗列渠)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达泽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
那么,长江、黄河的源头到底该如何确定,应有怎样一个标准,还有等待人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大陆为何都是三角形的
也许大部分人对大陆的形状及朝向并不十分了解,那么你仔细地观察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差不多所有的大陆都是北部平宽,南部两侧向内收缩,最后成为一个三角形。惟一的一个例外是澳大利亚,它的三角形的顶点朝向北方。
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于是,人们在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碎块学说”,以此来解释大陆为什么是三角形的秘密。
碎块学说认为,每个大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碎块拼合而成的,大者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小者只有几平方千米。大陆块的形成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经过多次拼接最后才完成的。科学家研究得知,北美大陆的北半部是由100多个陆块拼合而成的。而亚洲的西伯利亚,甚至面积不大的日本,也是由多个地块组合成的。我国地质学家测出,中国山东东西两部分就是由一块年龄大约为25亿年的地块与一块十四亿年的地块粘合而成,其粘合年代大约在距今1.9亿年的侏罗纪。
科学家推测,陆块漂移可能都是先裂后拼的。据大陆漂移学说,陆块还没有裂开之前,统一大陆处在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当统一大陆发生破裂,并开始漂移时,可能先要向北移动。在移动途中,一定要遇到其他分离的陆块,彼此碰撞、拼接。因为陆块向北移动,北半部分可能遇到的分离陆块的机会要比南半部多。这样就形成了各大陆北半部多为平直的三角形的边,南半部则为比较瘦长的形态。至于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是一个特例,可能是因为澳大利亚在移动中曾经发生过旋转。
一些学者认为,碎块说有点儿牵强,偶然的成分太多。支持碎块说的人们争辨说,如果没有陆块从南向北迁移,怎么会出现北半球大陆比南半球大陆多许多的情况?
迄今为止,大陆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角形的108塔群
108塔位于宁夏青铜峡水库西面峻峭的山崖上,因塔数而得名,因此又称百八塔。百八塔座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19奇数排列,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塔的底座为砖砌八角形顶弥座,塔身似覆钵,塔顶如宝珠,高2米左右,是一种实心喇嘛塔。最上一塔,形制特大,以下逐层按比例缩小,远望能观塔群全貌,很符合视线的透视原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真称得上是别具一格。
传说,这里曾是穆桂英的“天门阵”、“点将台”。其实,108塔是佛家惯用之数,念佛108遍,数珠108颗,晓钟108响。这里的108塔,估计与佛教密宗《金刚顶经》中昆卢庶那108尊法身有关。但真正的缘由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