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秘境追踪
7975600000034

第34章 世界文明之谜(2)

复活节岛巨雕是谁的作品

雅各布·罗格维恩将军率领荷兰海军的船队,朝着中南太平洋上一座海图上未标明的岛屿前进,突然发现,许多身高9米的巨人正守卫在巨大城墙上。这番情景使他大吃一惊。

当船驶近岛屿时,罗格维恩才松了一口气。原来,那些巨人是石雕像,而岛上的居民和正常人一样大小。第二天,罗格维恩将军带着登陆小分队上了岸,他们发现,所谓“要塞”只不过是放置雕像的一个个平台,平台上立着半身石雕像,这些雕像都有长耳朵,围着红头巾。这天正是1722年的耶稣复活节,于是罗格维恩把这个岛命名为复活节岛,随后就率船队离开了。

约50年后,欧洲人又登上了复活节岛,又过了100年,人们才开始进行深入考察。这时,雕像不再像罗格维恩见到的那个样子了。由于部落之间的战争,大部分雕像已经从平台上塌到地面上来,一直保持到今天。

人们发现,石雕是用拉诺·拉拉卡死火山口的火山岩雕成的,一共超过300尊。石料采自火山壁,不知雕好后是怎么把它们运下来、直立在平台上的。

火山口里还有大约400尊未完工的雕像。有的只有不多的斧凿痕迹,有的则几乎已经可以搬走。人们还找到了古代雕刻家遗留下的短斧和凿子。从火山口下来的路上,分散着几十尊已完工的雕像,大约每隔45米一尊。

有几尊雕像重约30吨,高3.7米。还有一尊未完工的雕像,高20米,重约50吨。

有些雕像离火山口有16公里远。当时岛民是如何运送这些雕像,又是如何把它们竖立起来的?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想到了人们惯用的滚木运输法,但反复试验表明,岛上的土壤不可能长出这种方法所需要的大规格树木。另一种可能是:用藤编的绳索来拖石雕像。但实验表明,这种绳索承受不了30吨的拉力。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是如何运送来的,它们又是如何站起来的?这个秘密也许永远无法揭开。

土耳其金字塔探秘

2000年前,在土耳其东部的内陆高原,背靠连绵不断的托罗斯山脉,有一个叫做“库玛坎内”的小国。随着历史的流逝,小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至今还留下了不少堪称是古代阿纳托利亚瑰宝的古迹。在海拔2100米的奈姆尔特山上还耸立着一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金字塔和神像。由于地处偏僻,这个遗迹从发现到现在还不到100年,真正的发掘还只有30年。直到60年代为止,从首都安卡拉到奈姆尔特山之间1000多公里,连一条简单的公路都没有,交通十分不便。所以,除了当地放牧者和猎人登山外,很少有旅游者前来观光。几年前,土耳其政府修筑了一条通向奈姆尔特山的公路,这才使游人有幸前往瞻仰。

在奈姆尔特山上有一座用拳头大小的鹅卵石堆积起来的高50米、直径100米的三角锥形塔,这个人造的塔构成了奈姆尔特山真正的山顶。这是公元前63年统治“库玛坎内”王国安提阿卡斯一世(公元前63——32年)为自己建造的永久安息之地。

安提阿卡斯一世为什么要在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修建自己的陵墓,随着他的长眠,这将永远是个不解之谜。但是,可以想像这位统治者是受权欲的支配选中了这块地方。从当时他统治的库玛坎内王国境内,奈姆尔特山最高,堪称是王国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难怪他死后也要安葬在那里,好让他的臣民们望远看到他的存在与力量。事实上,历史是对他最好的嘲讽。在他死后一百年,王国就被罗马帝国吞并。库玛坎内王朝犹如昙花一现,很快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从塔的外观上来看,与埃及法老修建的四方形金字塔不一样,这是一种三角形锥体。但是从其建筑的宏伟规模来说并不比埃及金字塔逊色,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土耳其的金字塔”。

在塔前东西两侧筑有用巨石砌成的长长平台,平台上各矗立着5尊高达8~10米的巨大神像。东侧设有祭台,供祭祀太阳神用。西侧平台后有一道用巨石建起的影壁,墙上铭刻着库玛坎内王的丰功伟绩和王国的法律等。在柔和的阳光下,立在蓝天中的石像显得更加高大雄伟,使人感到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存在,它与背后耸立着的金字塔尖交相辉映,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肃穆静谧。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强烈的地震,使重达三四吨的石像头一个个被震掉在地上。东侧石像的头凌乱地躺在地上。但是,西侧的石像头却个个威武地竖立在地上,而且基本上完好无损,依旧保持着当年雕刻时英俊、洒脱的容颜。宙斯神庄严肃穆;头发上装扮着蔬菜果物的命运女神福茎娜温柔甜美,尽管鼻子与下巴已经磕掉,但是美丽的风韵犹存,他们的目光望远凝视着西方。在西边平台两侧还有巨大的狮子和浮雕,守护着神像。

2000年前,横跨欧亚两洲的库玛坎内王国受到了东方波斯与西方希腊、罗马两大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从东西两个平台上并排着5尊神像的姿态可以窥见。它们代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如主神宙斯、战神阿瑞斯、大力士赫克勒斯,又表示波斯神话中的主神奥涪马坦斯和阿尔泰盖内斯,以及库玛内坎臣民心目中的神安提阿卡斯一世。这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对这些高达8~10米的神像而言尽管其身躯是由若干块大理石雕凿而成,仅石像头部就有三四米高,用整块大理石雕凿,每块重达数吨。但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把这些石料从30公里以外的采石场运到这儿,又要把它运上这陡峭的山顶,如果没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是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的。这令科学家迷惑不已。

中国金字塔之谜

在辽宁西部山区发现5000年前的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后,人们期待着能有更惊人的发现。果然没有让人们失望,几年后,在这个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又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型“金字塔”式建筑和红山文化时期的冶钢遗址,还出土了一批很有研究价值的玉雕。

在距离女神庙10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钢坩锅片,这个现象引起考古专家、辽西考古发掘队领队孙守道的注意。他多次到这座土山考察,终于,在1989年夏,经过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是全部用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的直径为60米,外石圈的直径约为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金字塔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土山上面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金字塔顶部是冶钢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柑锅。坩锅约有40厘米高,锅口直径约30厘米,整个坩锅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在大金字塔周围,还有30多座积石冢(小金字塔),这些积石冢都是圆锥形、大抹顶。这里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样的。古埃及也是以大金字塔为中心,周围是小金字塔群。

这座巨型“金字塔”式建筑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目前学者们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可能是辽西原始文明古国的祭坛,也有人推测是王者的陵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考古工作者对围绕在大金字塔周围的小字塔(积石冢)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了大批玉器,收获是丰富的。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有两个大玉环,胸部佩带着双龙相交的勾云形玉佩,头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玉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死者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有人认为,玉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死者可能是个仅次于王者的首领人物。也有的人认为,玉龟可能是当时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崇拜物或保护神。

在另一座积石冢中也发现了20余种玉器,墓内亦是一具男性骨架,身高1.8米左右。他的头上横置着玉箍,左右肩和手腕等处皆佩置玉环,腰的下部则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大猪首玉饰,猪的两只大耳特别夸张。死者的胸部佩置一碧绿色玉乌龟,奇怪的是这个乌龟无头无尾无足,浑然一体。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狮身人面像之谜

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埃及人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和技术,这里不仅有令人称奇的金字塔、神庙、宫殿,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狮身人面像。

据考古学家研究,狮身人面像是在大约公元前2500年,处于古王国时代第四王朝的埃及法老海夫拉统治时期修建的。这个国王的陵墓内部虽然比其父胡夫的金字塔逊色,却以其外部分布有致的建筑群而略胜一筹。海夫拉巡视墓碑时,为没有一个体现其法老威仪的标志而不满,一位石匠投其所好,建议利用工地上一块2000吨重的巨石雕一座象征法老的威严与智慧的石像,遂有了驰名世界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然而,有的科学家们和地质学家则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年代比上面所说的可能要早,地质学家断言,狮身人面像的年代肯定更久远,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家罗伯特·M·肖赫对吉萨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地震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狮身人面像最初雕刻和其裸露在外面的这座巨像周围的石灰石床岩,受风化和侵蚀的时间要比人们认为的长得多。另外,狮身人面像和其它年代确凿的建筑物侵蚀程度的差异,也表明狮身人面像要古老得多。

狮身人面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岸上的,所以它坐落在一个壕沟里。壕沟的四壁给地质学家提供了令人感兴趣,但又不确凿的证据。它们被水严重侵蚀的事实,表明这个壕沟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开凿的,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降雨量只有那时是最高的。

同时还进行了超声波穿透岩石的地震研究。使科学家们了解到了岩石受风化和侵蚀的程度。从而知道岩石暴露在暴风雨中的时间有多长。

研究揭示,狮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在海夫拉统治时期刻在石床上的,它的年龄只有巨像前面及两边的壕沟年龄的一半。即是说,海夫拉只是对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狮身人面像进行了整修,并纳入他的墓群之中。这一结论令考古学家大吃一惊,因为这说明了狮身人面像的头部在海夫拉出世时就屹立在那里几千年了,显然,这与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相矛盾的。

地质学家于1991年10月22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地质学年会上提交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巨像的实际修建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到7000年之间。

针对这一观点,考古学家争辩说:就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看,在海夫拉统治埃及以前的几千年间,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建造这一建筑物的技术,甚至没有这种愿望。显然,地质学家的结论与考古学家和埃及学家对埃及了解的一切情况都是背道而驰的。

至于埃及学家的另一证据,狮身人面像酷似海夫拉,则有的认为,海夫拉在把这一现有的建筑物纳入其墓群时,让人整修成他的脸型,但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不能排除任何一种可能。

考古学家们坚持说,狮身人面像的修建技术比已确定年代的其建筑物的技术要先进得多,因此,将狮身人面像建筑年代再提前几千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修建这一建筑的不应是当时的埃及人,而是另一群高级智慧生物。

狮身人面像到底是地球人建的,还是外星人建的,这个问题也同金字塔一样成为当今的难解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在非洲埃及金字塔下,有一个用巨大的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石像,它就是名闻遐迩的斯芬克斯石像——狮身人面像。这尊石像高22米,宽57米,仅耳朵就有2米长。

传说斯芬克斯是埃及远古时代的一头妖怪,在埃及的迪拜城居住,是巨人堤丰和妖蛇厄喀德娜生下的怪物。这个怪物虽然长着一颗漂亮的脑袋,但身子却像一头狮子,并且还长着一对翅膀。它生性残忍,喜欢吃人的肉,但吃的方式却与众不同,带有几分“儒雅”的风度。它常常守在路口,强迫过往的人猜它提出的问题。如果猜不出,就会被它撕成碎片,放入口中,美餐一顿。

它提的问题是:“有这样一种生物,在早晨的时候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的时候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的时候用三只脚走路。它脚最多的时候,是它力量最弱的时候;脚最少的时候,是它力量最强的时候。”它的这个问题,是从缨斯那里学来的,自从它守候在这里给过往的人提问题以来,从没有人回答出来过。因此,它就长年不断地得到美餐。有一天,埃及国王的儿子路过这里,因没有回答上它的问题而被吃掉了。国王悲痛之余,下令说,如果谁能降服这个妖怪,他就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他。

正在斯芬克斯洋洋得意的时候,有一个勇敢的青年找上门来,要求回答它的问题。当斯芬克斯把问题提出来之后,那位青年没加思索,就脱口而出道:“你说的这种生物是人。人在小的时候,即生命的早晨,因不会走路,就用两手两脚爬行,就是用四只脚走路,但这个时候是力量最弱的时候。长大以后,进入了壮年,也就是生命的中午,用两只脚走路,也是力量最强的时候。到了晚年,身体衰弱,走路就要拄拐杖,这就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斯芬克斯万万没有想到它的问题会被这个勇敢的年轻人给回答出来,感到十分羞愧,便从高高的山崖上跳下来摔死了。

埃及国王听到这个喜讯后,非常高兴,立即把王位让给了那个年轻人,以表示对他的感谢。在让位之前,国王命令工匠在斯芬克斯出没的地方,用整块山石雕刻出了斯芬克斯的形象,以便让人们记住埃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个恶魔。

斯芬克斯的谜虽然被人们给解开了,但斯芬克斯的石像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的谜。关于石像的由来,有人认为,这个石像不是人工雕成的,而是由天然巨石风化而成。因为在埃及的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埃及年轻的王子托莫在打猎的时候,感到很累,就倒在一个沙丘上睡着了。睡梦中他看见了一个怪物,长着人的头、狮子的身子,怪物对王子说:“我是埃及伟大的神鹰胡尔·乌姆·乌赫特。现在泥沙盖住了我的身子,如果你能帮我把泥沙弄掉,我立刻让你当全埃及的国王。”托莫醒来,就命令上兵用铁锨挖这个沙丘。他们经过昼夜挖掘,终于挖出了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但这种说法一直遭到学者们的反对。他们认为像这样有头有脸有眼睛有耳朵而又栩栩如生的石像,怎么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呢?

接着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大约在公元2500年以前,即古埃及第四代法老卡夫勒时代,有一天,卡夫勒检查为他建造的陵墓,在地上,他看到有一块被废弃的巨石,就命令工匠按照他的相貌,雕成一座狮身人面像,用来纪念金字塔的完工。关于卡夫勒,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说他在巡视金字塔时,看到这里没有一处能够体现他的尊严的标志,因此十分不满。于是有一个工匠投其所好,建议利用工地上的一块重达2000吨的巨石,按照夫大勒惯有的高深莫测的笑容,雕成了这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用来象征法老的智慧与尊严。

对狮身人面像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研究还在继续。1991年10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地质学年会上,有几位学者宣布了他们研究狮身人面像的最新成果。他们认为,狮身人面像既不是传说中的斯芬克斯,也不是法老卡夫勒,更不是天然形成的。他们通过科学手段测定,这尊石像早在卡夫勒之前几千年就已经存在了,它诞生的实际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000一前5000年之间。这比传统说法提前了好几千年。

除此之外,狮身人面像还有一些让人不解的地方。比如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在这座石像附近,人们总会听到阵阵凄凉哀婉的似歌似泣的声音,但这里却空无一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充满宗教色彩的遗迹

南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名叫泰蒙的小岛,在这个岛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上矗立着一座座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的高达4米多的建筑物,远远望去怪石嶙峋,还以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杰作,近看又仿佛像是一座座神庙。这就是南·马特尔遗迹,传说这是居住在波纳佩岛上历代酋长死后的坟墓,大大小小共有89座,散布在长达1100米、宽450米的太平洋海域上,它们之间环水相隔,形成了一个个小岛。从高空俯瞰,犹如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似的,故而人们又把它比喻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

当地人把这些巨大的石造遗迹叫做南·马特尔,按波纳佩语有二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集中着众多的家”,另一个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这些遗迹一半是浸在海水之中,为此,人们只有在涨潮时才能驾着小船进入,退潮时,遗迹周围露出了一片泥泞的沼泽地,小船只能靠在附近,但根本进不去。

与同在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遗迹相比,南马特尔遗迹鲜为人知,它那充满了离奇的传说,更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人困惑不解。

有关埃及古代陵墓,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法老的毒咒”了。

无独有偶,在南太平洋波纳佩岛的南·马特尔遗迹也发生了类似的怪事。据当地人说,这些古墓的来历,从无文字记载,完全是靠口授,从酋长的世系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只有酋长和酋长的继承人才知道,而且口授的内容禁忌向外人泄漏,否则就将遭到诅咒,死神将降到他们的头上。

在日本占领期间,东大教授杉浦健一利用占领者的权势,强迫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几天以后,酋长遭雷击身亡。那位杉浦教授回到日本后,正打算将记录的古墓秘密整理成书出版,还没等书写成就突然暴死。后来杉浦家族委托一位对印加人有研究的泉靖一教授继续整理出版,奇怪的是,泉教授不久也突然暴死,从此再也无人敢去完成死者的这一遗愿。

类似的怪事,早在1907年在德国统治南洋群岛时也发生过。据说波纳佩岛第二任总督伯格对南·马特尔遗迹发生了兴趣,根据酋长的口授对伊索克莱凯尔酋长的墓进行发掘,可是下令还不到一天,就应验了不吉的预言,总督突然暴死。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卡伯纳两次来波纳佩群岛发掘文物,结果同样遭到了极悲惨的下场。

这里变化无常的气候,也使人惊恐不安。70年代,日本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来此调查。事后他回忆说:在阳光灿烂的一天下午,我们一行三人驾着机动船来到了一个当地人叫做南·杜瓦斯的小岛,只见眼前矗立着一座用玄武岩石柱垒起的犹似神庙的建筑物,石墙分内外两层。正当我们从外侧绕到内侧时,突然周围阴沉下来,我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刚才晴朗的蓝天已消失,自己头顶上笼罩着一块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黑云,并且很快向四周延伸,接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下来,我被这突然变幻的天气惊呆了。直到同行的人大声呼唤,我才从沉思中惊醒,发觉自己还傻呆呆地淋在雨中,大约过了5分钟,骤雨过去了,天空又立刻放晴。傍晚,我向哈特莱酋长谈起午后在墓地的糟遇,他不禁放声大笑,连连说:这儿连一滴雨都没落下。

上面所说的几个例子,莫名其妙的暴死、变幻莫测的天气,更使南·马特尔遗迹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近年来,不少欧美学者来此调查,大家都对这项宏伟工程是用人力完成表示怀疑。据调查,整个建筑用了大约100万根玄武岩石柱,系从该岛北岸的采石场开凿,加工成石柱后用筏子运到这里。专家们估计,如果每天有1000名壮劳力从事开凿,那么光是采石需要655年,加之,还要用人力加工成五角形或六角形棱柱需要二三百年,最终要完成这项建筑的话,需要1550年的时间。

现在,波特佩岛上有人口2.5万人,而南·马特尔遗迹建造的古代,人口还不到现在的1/10.据此,1000名壮劳力的人数差不多是动员了全岛所有的劳动力,何况,为了确保生存,还得抽调一部分人去从事农业劳动,因此专家们设想这项工程很难是凭借人力完成的。

有的考古学者认为玄武岩是岩浆冷却的火成岩,试图将建造遗迹用的五角、六角形石柱解释是冷却凝固成型的。但是,从实际石柱的表面来看,很难解释是自然成型的。

另一方面,美国的一调查小组曾用碳14对遗迹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南·马特尔遗迹是在距今近800年前,即公元1200年左右建造的。公元13世纪初是萨乌鲁鲁王朝统治波纳佩岛时期。所以调查组设想环绕波纳佩岛的南·马特尔遗迹也许是作为该王朝的要塞修建的。萨乌鲁鲁王朝创始于公元11世纪,在经历了200多年的繁荣时期后灭亡了。因此,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南·马特尔建筑,怎么也不能使人相信。南·马特尔建筑也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有不少学者对南·马特尔建筑遗迹之谜早就开始着手研究,提出了众多的假说。

1869年,驻印度的英国军官詹姆斯·拉奇伍德从一位高僧珍藏多年而从未向外人显露的几个泥塑板上破译出其中的记载:远古的太平洋上存在着辽阔的第六大陆,它包括东到夏威夷群岛,西到马利亚纳群岛,南到波纳佩群岛和库克群岛的广大区域,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万年前,繁荣一时,在1.2万年前因大地震而沉陷海底。拉奇伍德经多年考察认为,现今南太平洋上的无数岛是第六大陆的残骸,而南·马特尔遗迹就是泥塑板上记载的第六大陆文化中心的七城市之一——罕拉尼普拉。

长年从事波纳佩岛与第六大陆关系研究的詹宁不同意拉奇伍德的说法,认为第六大陆的真正文化中心是在现今夏威夷岛东北五六公里的地方。但他十分重视拉奇伍德破译泥塑板上所记载的内容的价值。他认为,泥塑板所记载的是2万年前古印度的历史,文中记述了当时已有像今天的飞机那样能在空中飞行的机械,与古印度梵语叙事诗“摩诃波罗多”中的记载相似,也可解释南·马特尔岛上流传的巨石建筑是外来的阿迪儿法伊兄弟用咒语驱动巨石飞来的神话。他认为第六大陆的文明和科学与今天的科学不同,有控制重力的能力,今天印度瑜加行者能使身体漂浮在空中的能力也包括在第六大陆文明之列。

由此,美国反重力工程学专家戴维认为通过反重力工程学的研究,也许可以揭开南·马特尔巨石建筑之谜。并根据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导出的音叉装置提出的声共振作用产生反重力的假说,企图以此来说明南·马特尔巨石建筑的巨石是利用反重力控制法空运来的。他还指出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装着的火箭只是为摆脱月球的重力,是一种军事上需要的伪装,而与此同时也使用反重力装置。

尽管假说众多,但也矛盾重重,疑点密布,可信度不高。研究发掘者暴死之真正原因是什么?第六大陆是否真正存在过?在南·马特尔的建造年代上哪家之说较为可信?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揭开!

海底世界的“巨著”

1998年7月的一天,法国职业潜水员昂利·库斯奎同3位潜水学会的会员,一起潜入地中海摩修奥湾40米深的海底。在海底,他们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洞,洞口四周布满珊瑚。他们小心翼翼地潜入洞穴,艰难地在这1米宽的水下隧道中艰难地探索。

约半个钟点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拱形洞窟,这里的水深仅及腰际,宽约60米,高2至5米不等,洞壁颜色白、蓝交杂。钟乳、石笋如林,景象十分奇特。

他们手持电筒,沿着堆积方解石的滑溜溜洞底,一步步地向前挪动。突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缺口。从缺口望进去,那里还有一个洞室,30米高的洞顶俯瞰着一个被岩壁包围着的小湖。这又是一处绝妙的洞窟。

库斯奎把电筒放在一块大石上。灯光照在了洞壁上,在黑暗中他赫然看到了一只手的图案,他赶紧把洞内的奇妙图案一一拍了下来。

两天后,库斯奎到照相馆去取洗好的照片,才发现图案上的手不止一只,而是三只。他想这很可能是古人留下的杰作,他查考了所有能找到的考古资料,可是却一无所获。

库斯奎等人再次回到海底,这次他们大获丰收。在洞窟的西壁有一横排小马,是用像炭一样的黑颜料画的,画面上蒙着一层半透明的方解石。洞顶上有一幅巨角黑山羊图,还有一幅雄鹿图。东壁上画着2头大野牛和更多打手印般的手掌,有的五指不全。还有一个猫头和三个企鹅图。有些图画显然是部分或者完全重叠在一起,甚至还有怪异的几何符号。

库斯奎把他的发现向法国的考古研究部门作了报告,但是专家们对此都表示怀疑,因为证据只是一些照片,况且法国东南部从未发现过什么洞窟壁画。幸亏史前史研究权威和资深潜水员让·库尔丹出来为库斯奎辩护,库永丹曾在卡西斯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遗骨、隧石和木炭等,他知道海底有许多洞穴在几万年前原是人类的居所,当时地中海的海岸线是在100多米以外,后来才给海水淹没的。法国海底考古专家让·克罗德也出面支持,认为虽然年代久远,在这一带寻找旧石器时代克罗马努人的遗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应先派专家去现场勘察,再下结论不迟。

9月19日,库尔丹等专家随库斯奎潜入隧道。眼前的景象让库尔丹惊叹不已:这是欧洲考古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我从未见到过这样一类的景象。壁画不仅完全像库斯奎先前所描述的那样精美,而且这次使用的强力泛光灯还照出先前没有发觉的壁画。

经过几天紧张的鉴定之后,再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了。克罗德完全相信从洞中带回的资料。他说:“马、野牛、山羊等壁画和雕刻全部有着旧石器时代的特征。甚至是按照史前艺术惯例画出来的。例如,那时候画的野牛角总是弯曲或半弯曲的,蹄从来不画出来,腿总是缺掉最后的一截。这一切可以说明它们比著名的拉斯科洞的画还要早。”

克罗德的初步推断,不久便得到了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支持。测验由里昂市全国科学实验所技师需克埃温主持,根据探测年法测定,这批画已有18000多年的历史了。

18000多年,已远远超出人类文明历史的极限,已变得十分遥远,科学家还能读懂这部“洞穴巨著”,还能破解这一史前之谜吗?

大王岩海底王陵

在韩国庆北道月城郡甘浦海的大王岩海底,有按帝王的遗嘱建造的大王岩海底王陵。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底王陵,是日本天武朝时期营造的,到最近其位置仍然不明。

这座王陵的发现的原因,是由于1959年发掘了为文武王修建的感恩寺遗址。这次调查确认了金堂地基的特殊建筑形式。传说文武王死后埋葬在海上的大岩石中,以后每夜化为龙来感恩寺以镇压东海的倭寇,因而推测这里就是龙穴遗址。其后对东海海上大王岩进行了调查,于1967年发现了利用岩礁的低洼处营造的陵墓(火葬之后的骨灰装入石棺,沉入海底)。对这一王陵的正式调查还没有结束,棺的上面覆盖有巨大的自然石棺盖(水深1米)。据说海水清澈,可以一眼看到底。上面覆盖的巨石更增添了整体上的庄重和神秘感。尽管如此,在海底寻求冥界还是有充足理由的。也就是说,既然龙是水神,龙宫才是死后灵魂应该去的地方。这种葬式首先就是以这种观念为前提的。

文武王生前的势力极大,因而推测棺内有数量巨大的财宝作为随葬品。各国的古代史学家从学术角度出发不用说对此十分关心,即使是一般人也梦想得到这些财宝。

探宝性的冒险行为与盗掘危机的增长正使文物遭到破坏,应该指出,只有力图保护文物的强烈学术热情,才有力量提倡和普及水下考古学。

敦煌石窟谁人造就

古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特别是敦煌,它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门,也是首先接触欧洲文化、经济的重镇。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运送蚕丝到欧洲的重要大道,而敦煌可以说是居于要塞的地位,因而为当时中西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居住当地的百姓,在受到新思潮的冲击,无论在思想、行为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端。

从印度流传来的佛教,也因此在敦煌站稳了脚步,形成佛教的圣地。然而随着交通的进步,丝绸之路日渐没落,远在甘肃省境内的佛教圣地内孕育的丰盛的文化宝藏也随着被湮没了!

在1900年,正当八国联军大闹北京时,一位虔诚道士王元禄竟然在敦煌的石窟中,发现了其中一间堆满了经书、抄本、佛像画、图像……各种各样关于佛教的学问书籍、文件于一堂。

这个石窟位于鸣沙的附近,窟内有如蜂窝,每个小石窟内部都有一尊雕刻的美妙绝伦的佛像,而且在石壁上精绘着壁画。依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研究的结果,判断这是在秦(公元前366年)时,开始大兴土木,到元朝初期,约有一千年间做的石窟约有一千,佛像计48万尊,可以说是一项令人咋舌的工程。这样巨大的工程,然而到底是谁做的呢?石窟中有关佛学的书籍又是谁的呢?远从外国来的史学家纷纷组成调查团研究,企图找寻一个答案。

据史实记载,曾经有许多凶悍的游牧民族入侵,诸如吐蕃、回纥、西夏、吐鲁番……在经过如此剧烈的战乱侵扰下,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宝丝毫未曾受到损害,难道真的“佛法无边”?还是即使野蛮民族也震慑于佛像的神威,不敢擅自毁坏吗?

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如此猜测:一群群皈依佛法的僧尼们,为了表示发自内心的虔诚,乃发愿雕琢一尊乃至数尊的神像,用来表示他们修业的诚心。如此,前人走了,后人又紧接着跟上来,做着相同的工作,发着相同的心愿。这种前仆后继的伟大的精神,终于造就了这番空前绝后的伟业,也把中国人的耐心、毅力、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事实如何,我们尚未求得正确的答案,只能够依据若干残留的蛛丝马迹,以最科学的方法,做一项大胆的假设罢了。

石圈星系模型之谜

从公元前3100年到现在,英格兰神秘的石圈一直就是人类的一个未解之谜。

石圈是一片由巨石组成的建筑。石块是呈圆形分布,形成了一圈一圈越来越大的圆周,圆周与圆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像是一个同心圆。

据研究,在公元前3100年前,建造石圈的人已有了天象的知识,但是,到底是谁建造了这些石圈呢?

还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确定一年中的历法吗?不,肯定不是。为了确定一年四季,根本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采用如此巨大的建筑材料。但毕竟古时代的建筑者们的真实意图是现代人无法猜测和琢磨的。早在20年前,一名英国天文学家格哈德·豪金森,向计算机里输入了7140种不同的可能性解释。他想弄清楚这些解释的共性。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石圈的作用仅仅是作为行星和星际天象的观测台,当然也有其他不同的看法。

在计算机的辅助下,研究者搞清楚了石块的具体方位以及它们的早期放置地点。另外,也弄明白了间隔地带的相对位置和石块的高度。令人欣喜的是,学者还获得了一份清晰的计算机三维图像,所有数据都得到了证明。石圈的原貌应该就是三维图像所显示的那样。从得出的资料显示,石圈并不是在公元前3100年一次性建成的,而是分成了若干不同的建筑时期。这个天文中心的建筑,就说明了当时人们已经用它来观察气象了。

每年6月21日,也就是夏至那天,太阳从那块所谓“脚跟石”——一块独立在石圈之外的巨石上升起,穿过那些巨大的石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亮;12月21日,同样的景观将再次出现,月亮也同样,它照射着地球,虽然光线很微弱。但它也有一定的运行周期,有时运行至夏至点,有时运行至冬至点,有时靠近南回归线,有时靠近北回归线。这些都是可以观察到的。当月亮升起或落下的时候,月光在巨石背面投射的阴影在不断变化。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时已有人了解太阳系的构造:中心是太阳,然后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天文学家万克·桑德斯确信,石圈是一个缩小的太阳系模型。当然,它显示的不是椭圆形轨道,而是平均的轨道距离。最里一圈的中心代表太阳,第二圈环绕的是水星,第三圈是金星,第四圈是地球,再外一圈是火星,接着是火星和土星之间有数十万的石块组成的小行星带。最后,不应忽略的是更外一圈的“脚跟石”,它表明了木星的平均轨道距离。

这些只是现代人单方面的推测。究竟是谁在古老的岁月建造了这个“天文中心”?简直无法想像,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了解太阳系的平均轨道数据。当时的人类被传授了些什么?现代人无从知道,对现代的、未来的人来说,石圈之谜就像一场考试,但到底是谁出的题和出题的原因,我们却不清楚。

迈锡尼“黄金城”之谜

德国商人、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希沙拉克山丘上发现特洛伊古城之后,又来到了征伐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的统帅、迈锡尼国君阿伽门农的故乡——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山谷中进行发掘。凭着对荷马史诗的笃信,以及对公元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鲍沙利阿斯游记中有关迈锡尼的生动描述的深刻理解,使他很快地使荷马史诗中的另一名字——迈锡尼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早期青铜器时代,迈锡尼文明就开始了,大约公元前17世纪,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在迈锡尼兴建了第一座城堡和王宫。据荷马史诗描述,兴盛时期的迈锡尼是一个“富于黄金”的都市,以金银制品名扬天下。

现存的迈锡尼城堡位于查拉山和埃里阿斯山之间的山顶上,平面形状大致呈现三角形。城墙由巨大的石块环山修建,高8米,厚5米。西北面开有一座宏伟的大门,门楣上立有三角形石刻,雕刻着两只跃立的雄狮,这两只狮子雕塑是欧洲最古老的雕塑艺术,这种左右对称的雕刻形式显然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迈锡尼城堡的正门因而被称为“狮子门”。

“狮子门”内左边有一间小屋,估计是古代看门人的住所。在“狮子门”内侧、独眼巨人墙以东发现有6座长方形竖穴墓,这些墓葬被包围在竖立的石板围成的圆圈中,直径约26.5米,称为圆形墓圈A。在石圆圈中,共有6座坟墓,这6座长方形的竖穴墓大小深度不同,长2.7米至6.1米,深0.9米至4.5米,墓顶用圆木、石板铺盖,大部分已经坍塌。6座墓葬中共葬有19人,有男有女,还有两个小孩,同一墓中的尸骨彼此靠得很近,这些尸骨大多被黄金严密地覆盖着,男人的脸上罩着金面具,胸部覆着金片,身边放着刀剑、金杯、银杯等;妇女肩上戴着金冠或金制额饰,身旁放着装饰用的金匣,各种名贵材料做的别针,衣服上装饰着雕刻有蜜蜂、乌贼、玫瑰、螺纹等图案的金箔饰件,两个小孩包裹在金片之中。

谢里曼发现这批古墓和墓中大量的金银制品后,他结合荷马史诗中有关阿伽门农从战场凯旋归来后,其妻子和情夫在宴会上趁其不备将这位迈锡尼国君谋杀的传说,认定墓中戴着金面具的死者就是从特洛伊战争中归来的阿伽门家及其随从的遗骸。1951年,即谢里曼发掘迈锡尼之后75年,希腊考古学家帕巴底米特里博士发现了第二个墓区,称为圆形墓圈B,这个墓区在“狮子门”以西仅100米之遥,发掘出来的珍宝完全可与谢里曼发现的差不多,而且时代与前者基本相当。这些长方形竖穴墓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早于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即公元前1180年左右。显然,这些墓证实既不是阿伽门农及其随从的墓地,也不会是阿伽门农妻子与情夫等的葬身之所,而是迈锡尼王族成员的墓穴,墓中的死者也是陆续安葬进去的。

大约与希腊考古学家约翰·帕巴底米特里发现圆形墓圈B同一时期英国考古学家韦思等在独眼巨人墙以西、狮子门之外的地区发掘了9座史前公墓。这些圆顶墓均属于青铜时代中期,大约相当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300年。考古学家们在墓中发现了荷马史诗中描述的建筑物、武器和器物,从而,证实了迈锡尼与荷马描写的世界的密切联系。

在这些圆顶墓中,最大的一座即是著名的“阿特柔斯宝库”(“阿特柔斯”是阿伽门农之父)。这座墓的门梁是从一块石灰岩上开采下来的,重达120吨,有5人高,宽近5米,厚约0.9米。迈锡尼人在没有起重机和千斤顶的情况下,却能将百余吨重的门梁准确地安置起来,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这座墓的主室平面呈圆表,用黄褐色的石灰岩砌成,顶部叠堆成圆锥状,高13.7米,底部直径约15.2米,地面铺石灰,北侧山岩内还凿出一方形侧室。东侧有宽6米、长36米的墓道,墓门总高10.5米,门内有长约5.2米的甬道,重达120吨的巨石即盖于其上,墓室的四壁饰以壁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迈锡尼君主将他们的藏宝都收藏在里面,故称之为“宝库”。

迈锡尼墓掩埋在荒寂的山峦下长达3000年之久。虽然自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1453年之间,多利安人、罗马人、哥特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先后占领希腊,光临过这座黄金之城,但奇怪的是,他们都未能发现埋葬在地下的古墓珍宝。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倾国出兵,远征小亚细亚富裕的城市特洛伊,围攻10年方才攻陷摧毁了迈锡尼等城市。

迈锡尼城堡、宫殿、墓葬、金银制品的发现再一次证实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以来有关荷马史诗的争论,但同时也令人奇怪“富于黄金”的迈锡尼并不出产金矿,而黄金又是从何处来的呢?迈锡尼城壁垒森严,固若金汤,为何屡遭沦陷?“阿特柔斯宝库”的石门梁重达120吨,迈锡尼人是用什么方法将其安置上去的呢?尤为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迈锡尼的大量黄金、珍宝为何在沦陷之后没被人掳去?这一个个问题至今无人能解。

吴哥城摧毁之谜

隐藏在丛林中的古城吴哥城是法国生物家亨利·墨奥特发现的。亨利·墨奥特为寻找珍奇蝴蝶的标本来到法国领地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的高棉。

在深入高棉内地时,他雇请了四名当地土著充当随从,开始进入一大片阴暗深沉的丛林区,他们一行沿着中南半岛的湄公河逆流而上,约走了480公里,然后利用小船由湄公河支流深入内地,到达高棉的金边湖。一路上的奇异景色曾使墨奥特开足了眼界,太多少见的植物、昆虫在这未开化的丛林地带,展现生命的光彩,然而随行的土著似乎很烦燥,甚至有些恐惧,在走了一大段路后,他们竟停了下来,不愿再向前走。

“先生!我们只能跟随您到这里,再向前……”

“再向前怎样?你们看我专程由外国来到此地,到现在连一只蝴蝶都没捉到,如果现在就这样空手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吗?再说……”

“可是先生……”四个土著人争先恐后抢着说道,“前面那座密林里藏着许多幽灵,不但会令人迷路,还会用可怕的毒气把人杀死呢!”

“幽灵?”墨奥特心中不免一阵好笑,这些迷信的土著人居然还深信在这个时代里有幽灵存在!但他只能鼓励胆怯的随从:“这个时代怎么还会有幽灵?就算真有,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不把幽灵吓跑啦?要是能够把幽灵抓住,不但比捉蝴蝶来得有趣、刺激,你们更可成为其他人心目中的英雄,还怕什么?”

土著人并未被说服,反而一个劲的恳求墨奥特也别冒险:“先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是因为丛林里有魔鬼的咒语,所以几百年没有人住,这一座大城堡仍然孤立着……”

“你说什么?有一座大城堡?”

“是的,先生,那座城堡有这么大……”

墨奥特看着表情严肃的土著人比划着,眼睛瞧着远处的茂密丛林,心中浮起一股好奇之心,“丛林中居然隐藏着一座大城堡,如果公诸于世,岂不举世震惊!”想着想着,他连捉蝴蝶的欲望都消失了。

“这样吧,我给你们加倍的钱,你们再陪我往前走一走,探个究竟好吗?”

勉为其难的随从,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再向前走,可是灰暗的树荫遮蔽云日,幽暗的丛林四处有绊人的树根,匍匐在地上的毒蛇随时都有攻击人的可能,不知名的昆虫任意叮咬着五个人的皮肤,使人心惊胆战,四名随从先前在虚名重利的引诱下,还鼓着勇气往前走,现在一个个手脚都瘫软无力,“先生,请不要再往前走,我们回去吧!我们再也不敢向前走了,这会触怒恶魔幽灵。即使你给我们再多的钱,我们也不干……”

墨奥特无奈,只得要求随从再走最后一天,如果再不发现古城,那就打道回府。

在这蛮荒的丛林搜寻了五天,什么也没发现,墨奥特只得率同仆人折回,就在此时,忽然五座石塔呈现在他们眼前,尤以中央那座最高、最宏伟,塔尖映在夕阳里,闪闪发光。

墨奥特惊叫着奔向前去,尽情观赏着这座埋藏在丛林中的古城。这就是闻名的吴哥城,古名禄兀。

吴哥城占地面积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堪称一座雄伟庄严的城市,几百座大胆设计的宝塔林立,周围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好像一条“护城河”,守卫着吴哥城。建筑物上刻有许多仙女、大象及其他浮雕,尤以172个人的“首级像”显得壮盛雄伟。在这座古城中有诗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廊,表示当年在此兴建都市的民族必定是个文化颇为发达,并有高超建筑技术的民族,因为这里是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墨奥特虽然想揭开古城的秘密,但却因染患热带热病过世,后经法国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探索研究,原来在公元12世纪,吉蔑人在丛林中兴建吴哥城,并于13世纪达到盛世。那时也就是1296年,中国的商务使节兼银行家周达观曾到过吉蔑首都,因此,对当时的盛说,在他所著的《真腊风土情》里有一些轻微的描写。

在吴哥城门口,除了狗和罪犯之外,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由兵士驻守的城门。那些王宫贵人们,居住在用瓦覆盖的圆形屋顶,且都是面向旭日初升的地方,而奴仆则在楼下忙于工作。巴容神殿,有二十多座小塔和几百间石屋围绕着一座黄金塔,神殿的东边则由两头金色狮子守卫着金桥,处处都显出吉蔑帝国丰盛的财力。

国王更是尊贵,他穿着富丽堂皇的绸缎华服,头上时而戴着金冠,里而戴着以茉莉花及其他花朵编成的花冠。身上的佩戴更是举世名珍,珍珠、手镯、踝环、宝石、金戒指……当其他大使或百姓想见国王时,便于国王每日一两次坐朝时,席地而坐着等待。在乐声中一辆金色车子载来国王,此时有螺声大响,巨僚官属须合掌叩头,等到国王在传国之宝——“一头狮子皮”——坐定,螺声停止,众人才敢抬头瞻望国王君之威仪,并将诸事奉告……

看来吉蔑帝国不但有富庶的国力,而且是个有秩序、有法律的民族,人口达到200万。

然而1431年,暹罗人以7个月的时间,攻陷吴哥城,搜刮大批战利品而去。第二年他们再度光临吴哥城,却发现这里变成一座空旷的“无人城”,不但没有半个人影,连牲畜也不见踪影,究竟这些人到那里去了?

有人认为可能有一场可怕的传染病侵袭吴城,大部分居民都相继死亡,侥幸生存者将死者焚毁以避免流行,然后怀着哀伤的心情,远走他乡;以有人认为国内发生过一场大规模内乱,国民互相残杀,所有的人都被杀戮一空,然而却没有一具尸体被发现!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还有一说是暹罗大军攻占吴哥城之后,将所有的居民强行带到某地去做奴隶,然而那些老弱病残也能充当奴隶吗?

吴哥城到底是被谁摧毁的呢?而吴哥城的居民又到哪里去了呢?至今仍还是一个谜。

中国的罗马城

自5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罗马城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进行了深入探讨,但至今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问题是由《汉书·陈汤传》引起的。《汉书·陈汤传》中记载,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领的4万汉朝军队,分兵两路,在康居与匈奴郅支单于率领的军队短兵相接。书中写道:“望见年于城上立五彩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这“鱼鳞阵”三个字,引起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关于“鱼鳞阵”的记载只此一处。学者们分析,要想把军队排列成“鱼鳞阵”,需要高度的组织训练并有相应的阵列条规来指导。这对于任何游牧部落或其他未开化的民族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像匈奴这样的游牧部落,打仗只是靠勇敢的精神,从未经过什么严格训练。而这支训练有素、阵列周密的部队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罗马军队。

1955年,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德伯斯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中国人在康居城见到的士兵列于城门两侧的阵列,是典型的罗马阵列——龟甲形攻城阵,这种阵列世界其他军队中都不曾有过。士兵使用的是长方形盾牌,盾牌的正面呈现圆凸状,手持盾牌的士兵并肩站在一起,这种景象若用一个典型的中国平面绘画者的眼光来看,跟鱼鳞很相似。后来他又以《古代中国的一座罗马古城》为题,撰文写道,当年甘延寿、陈汤在这次战争中斩郅支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00人,生擒145人,降虏千余人,并把这些人分配给了周围参战的15个小国。他说,生擒的145人就是布阵的“百余人”,他们见到郅支人兵败后,就停止了抵抗。他们被安置在一个特设的边境城镇中。这座中国境内的罗马城,直到公元746年之前一直存在着。

这支罗马军队是怎么来到东方的呢?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戴维·哈瑞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他得出了与德伯斯相近的结论。据他掌握的材料,在公元前60年,罗马的庞培因战功受到了元老院的奖励。可当他回到罗马时,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已没有了地位,虽在表面上看他与恺撒和克拉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实际权力则掌握在后两人手中。公元前55年出任叙利亚总督的克拉苏,因缺乏为罗马人所敬重的军事上的建树,不顾手下人的反对,急不可耐地发动了对帕提亚的战争。公元前54年,他率领4万多人的大军,入侵帕提亚,双方在卡雷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后罗马人就处于劣势。帕提亚人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罗马人,箭发如雨,罗马人为了抵御利箭的进攻,只好组成方阵,把盾牌立在周围。这是典型的罗马战术队形,即送锁盾龟甲形攻城阵。而帕提亚人却有办法破坏他们这种阵法,他们从盾牌的上方或下方射入利箭,造成了罗马人的大量伤亡。在这场战斗中,克拉苏死在了战场上,有1万多人丧生,1万多人被俘,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逃到叙利亚。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克拉苏的儿子率领,经过10多年的辗转迁移,最后成为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汉军与匈奴一战之后,他们便在中国境内消失了。这就是这支罗马军队的来历。

但对上述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1962年,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在他的英文著作《汉代中外经济交通》中,对上述说法进行了驳斥。他认为,根据汉朝制度,设县至少要有几千人口,只有145名罗马军人是不可能设县的。而台湾秦汉史研究专家邢义田对上述两种意见不置可否,认为谁是谁非一时还很难确定。

戴维·哈瑞斯对此仍不死心,他于1989年底再次来华,寻找关于这一问题的材料。他与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的关意权和在兰州大学任教的前苏联专家弗·维·瓦谢尼金合作,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确认了“罗马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0千米的永昌镇附近,并准确地找到了这处废墟。但他找到的到底是不是罗马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迷魂阵”村之谜

“迷魂阵”村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北6公里处。是一对奇特的小村。南村叫大迷魂阵,北村叫小迷魂阵。大迷魂阵村小,而小迷魂阵村大。游人进村后,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行进,会觉得方向随时在变,不辨东西南北,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错觉,如果没有导游,要走出村子,非常困难。

小迷魂阵村是一个分成东西两部分的村庄。东半部分称前迷魂阵,西半部分称后迷魂阵。当人们进入前迷魂阵时,会感到后迷魂阵在北方;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也在北方。人们在村子里沿街道前行,却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走了大半天,却又回到了老地方。在这里以太阳推算时间,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你会把上午10点的太阳当成正午12点;在后迷魂阵,则又会把正午12点当成下午4点。

“迷魂阵”村之所以使人“迷魂”,主要是村子里十分怪异的建筑格局造成的。村庄的布局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呈新月形,两条主要街道,按孤形由东北而西南,斜斜曲曲,无固定的方向。无直胡同,街巷交叉多呈“丁”字形,平行者首尾不齐,而房屋则按街走向建筑,由于变化不明显,所以把定向各异的房屋统统当成北屋,故产生错觉,不仅如此,村外道路,田垄分布也非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而是呈磨齿形,参差交错,不易识辨。当地有一则民谣说:“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据传,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交战,齐国军师孙膑曾在此设迷魂阵大败魏国军师庞涓,村子也因此而得名。这仅仅是民间说法。若依此说,为何史籍并无记载?史籍所载齐、魏著名战役,一为周显王十六年(公元朝353年)的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大破魏军,擒庞涓;一为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24年)的马陵之战,齐国攻魏救韩,全歼魏军10万,迫使庞涓自杀。其时孙膑为齐国军师,此二次战役均发生在今河南境内。而山东阳谷县一带并无战役记载。因此便有一些难解之谜:它究竟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

淮阳八卦白龟之谜

河南省淮阳县曾有“伏羲之都”之称,为传说中的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所建。传说伏羲氏当年曾用蓍草画出“先天八卦”,至今太昊陵东南有八卦台(高约10米,面积约10亩),其中有八卦亭和八卦柏。台前还有白龟池,伏羲氏曾养白龟于此。他曾反复观察龟纹,从中悟出八卦原理,画出了“伏羲先天古太极八卦图”,以代表天地间的各种事物,创建了华夏早期文明。

1993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淮阳县举办了“首届中华龙都朝祖会”,以“太牢”古礼致祭于太皇陵前,弘扬华夏文化。国家已批准在太昊陵旁设一处“中华故土园”,以吸引“龙的传人”。

在这次“龙都朝祖会”上,令人惊异的是,人们看到了一只白龟,长约40厘米,宽约15厘米,其背上及胸腹部的龟纹分布,代表明阳五行、二十四节气的各种符号,与伏羲氏留传下来的八卦图竟是一样。

这只白龟是1984年6月18日淮阳景城关一位青年在伏羲画卦台前的小湖中钓到的,龟龄已达240余岁。它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难解之谜:为何这只白龟身上的纹路竟与伏羲所作的八卦那么相似?难道它是几千年前伏羲所养的那只白龟的后代?还只是一种神奇的巧合?令人迷惑不解。

太阳神巨像之谜

爱琴海上的罗得岛,西距希腊大陆450千米,北距土耳其大陆19千米,属希腊,面积1400平方千米,人口7万多。

罗得岛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之一。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希腊诸神争夺神位的战争结束后,宙斯成为众神之王。宙斯给诸神分封了领地,唯独忘了出巡天宫的太阳神阿波罗。待阿波罗归来,宙斯指着隐没于爱琴海深处的一块巨石,把它封给了阿波罗。巨石欣然升出海面,欢迎太阳神来居住。阿波罗对这块领地颇为满意,用他的妻子爱神阿芙罗狄蒂之女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罗得岛。他的三个儿子卡米诺斯、莫诺利索斯、林佐斯也分封在岛上,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岛上繁荣富庶,文明兴起。至公元前408年,几个城邦联合,组成统一的罗得国,从此国家更为强盛。但罗得国的繁荣,也引来了战争。雅典、斯巴达、马其顿等国相继入侵,城池屡遭破坏。到了公元前227年,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毁掉了岛上的所有城市。

罗得城以后又几度重建扩建,虽已见不到当年毁城的痕迹,但是从该市历史博物馆众多的出土文物中,仍然可以窥见昔日的繁华。其中大理石雕像最为丰富,公元前2世纪雕刻的阿波罗头像,公元1世纪雕刻的爱神阿芙罗狄蒂的裸体全身像,都保存在这里。只是那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波罗铜像不知哪里去了。

阿波罗巨像原来屹立在罗得城码头上,是罗得岛的象征。巨像高约31米,头戴太阳放射光芒状的冠冕,左手执神鞭,右手高擎火炬,两脚站在港口两岸的石座上,船只从其胯下进进出出。据说巨人的手指头有几人合抱那么粗,大腿内部可住一家人。

这座太阳神巨像的铸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90年。当时,波斯人入侵罗得岛,全岛居民撤守岛东端海岬上的林住斯城堡,并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将敌人驱逐出岛。胜利之后,人们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统统熔化,由雕刻大师哈利塔斯监铸成阿波罗铜像,立于港口,雄镇海疆。

在2200多年前的那场大地震中,太阳神巨像被震坍倒地。关于太阳神巨像的下落,有人说由于铜像没法重新竖起,在公元7世纪被分解熔化制作成其他器械;有人说铜像被盗走,贼船在海上遇风沉没了。后人只能根据史书简略的记载想像它的规模。据说,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即以太阳神巨像为蓝本,那手擎火炬、头戴光冕的姿势就带有太阳神巨像的影子。

为什么建造峭壁建筑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峡谷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建筑群落。这些神奇的建筑就是印第安人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峭壁建筑群落。他们的所有建筑都修在峭壁之上,是北美著名的文化遗址。

阿纳萨托伊部落在13世纪离开了这片土地,不知去向。

据考证,这个神秘的印第安部落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他们的居住地,到了公元1050年,他们就已经在这里建成了12座城镇。从那时起,这里就已成了这个部落的宗教、政治、商业中心,是一个具有5000多居民的核心居民点。

尽管这个北美印第安人的古代聚居地已经废弃了700多年,但是,建筑物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害。

今天人们看到的峭壁建筑共有500多幢。其中,被称为“峭壁王宫”的最大建筑物,约建成于11世纪。它有200个房间,是用了几十万块扁石头和2万多条松木十分考究地修建起来的。

在峭壁王宫的周围,盖有许多地下室,这些地下室都是圆形的屋子,人们称它为“凯沃”。考古学家们认为:地下室是供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用的,居民的炊事和其他家务活动则都是在露天庭院中进行的。

在这里名列第二的峭壁建筑被称为“云杉木屋”,建于12世纪。它有100多个房间,而且也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

在这些建筑中还有专门用于敬神的太阳庙以及阳台屋、雪松塔、落日屋、方塔屋、回音室等等。

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还保留着峭壁居民开辟的梯田,谷底有他们修建的水泥。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由他们制作的各种造型精巧的陶器。

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阿纳萨扎伊人有着极其丰富的创造力。他们虽然没有文字和计算方法,但同样可以成为出色的天文学家。在峭壁上留下的抽象壁画和人们在谷中发现的他们用绿松石、贝壳制成的精美饰物,都表明他们的文明程度很高,工艺水平堪称一绝。

大量考证表明:阿纳萨扎伊人身体强壮,身高也不低于同时代的欧洲人。

这就使人难以理解,这些具有发达文明的和强健身体的人们,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频频发生旱情的荒凉峡谷作为本部落的生存之地?为什么要把房屋都修建在峭壁之上,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放弃了这块世代居住的地方?这一直是个难解的谜。

“红崖碑”的碑文是怎么回事

著名古迹“红崖碑”座落在贵州省关岭县境内的晒甲山上。

“红崖碑”不同于普通的古碑,它实际上是一块距地面30多米高、长达100多米的天然崖壁。这种非人工制造的硕大碑体本身就是人间一大奇景。

“红崖碑”的碑文是在这块巨大碑体的右上方宽10米、高6米的范围内,有数十个奇形怪状的古文字。正是这些文字使红崖碑神秘起来。

这些字看上去很大,刻痕很深,可是到眼前仔细看就会发现,字里行间根本就没有斧凿的痕迹。

关于红崖碑,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传说。有人说,“红崖碑”是古夜郎文化的遗留产物;也有人认为,它是殷高宗(武丁)伐鬼时的记功刻石;甚至有人认为,“红崖碑”就是传说中的“禹碑”。明清时代的学者大多认为它是诸葛亮南征时留下来的文字。

实际上,“红崖碑”中的秘密也不是没有办法揭开的。如果它还保持着原始状态,那么凭借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搞清碑文的年代。可惜清朝光绪年间,“红崖碑”被人为地破坏过。当时,永宁州官要摹一批“碑文”,用以打点上司,一个团首为求速度快而自作聪明,用桐油掺石灰涂在了凸字面,拓下一些碑文。可是,这些桐油石灰后来不能被冲刷掉,这些人竟然叫来石匠将岩石剥去一层。然后又参照原始拓本,随意地刻上一些。此举不但破坏了古迹“红崖碑”的原始风貌,也给探索“红崖碑”奥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人为地破坏“红崖碑”,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因此直到现在,“红崖碑”之谜还未被解开。

不可思议的武当金殿

举世闻名的武当山宏伟、壮观,而位于其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天柱峰上,金殿在日光下显得更加辉煌壮丽,光彩夺目,所以,人们就把天柱峰顶称做“金顶”。

金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两旁立着金童玉女、水火二将。在金殿内,从重达几千公斤的真武大帝神像到神像前面的油灯,所有的道家陈设,都是用铜制成的。

金殿作为中国最大的铜建筑群,耸立在山势险峻的天柱峰顶,这本身就显示出它的神奇。

金殿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的建筑难度,还由于在它建成后的500多年里,金殿中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其一是“神灯”。金殿内有一盏常明油灯,已经不间断地点燃500多年了,从来没有熄灭过,峰顶的风沙似乎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即使是殿门大开,山风狂起,“神灯”仍然会安然无恙地在那里燃烧着。

现代的学者们曾经用科学道理解释了“神灯”现象。他们认为:殿内空气不能对流,“神灯”也就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这种说法细致分析起来,似乎不那么可信。

其二是“祖师出汗”和“海马吐雾”现象。这是指每当大雨即将来临时,殿内神像上就出现许多水珠,就像是人汗流浃背的样子,而金殿顶上的饰物海马口中就“吐出”串串白雾,还喂喂有声,就像真马对天嘶鸣。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现象也作了与前面基本相似的解释:殿内密不通风,空气中水蒸气增多,所以当大气压突变时,神像上就出现水蒸气。而海马内部是空的,并且与殿内相通,殿内的湿热空气上升,然后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这一解释同样存在着漏洞:为何只是祖师神像出汗?而海马与殿内相通和殿内密不透风不矛盾吗?所以,这种神奇的现象还是个待解之谜。

每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盆大的火球来回滚动,虽然电闪雷鸣,震天动地,却丝毫无损于金殿。而且雨过天晴后,人们便会发现,金殿的污垢都没有了,显得更加辉煌。这就是金殿的又一奇观——“雷火烧殿”。

解放后,政府为使金殿避免受雷击,又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谁曾想到,金殿反倒一改几百年不惧雷火的风貌,几遭雷击,殿内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雷火烧殿”现象也从此没有再现。

金殿的精湛技艺令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希望能早日揭开这一个个让人迷惑不解的谜。

无底洞是否存在

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不应该存在真正的“无底洞”,而实际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

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与大海相邻,在涨潮时,海水便会气势凶猛地涌入洞口,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0000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没有把洞灌满。有人猜测这个“无底洞”的地形可能像石灰岩地带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样。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作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最终却一无所获。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去考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湖,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失望。难道是海水量太大而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的原因吗?

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做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颗粒。他们把130公斤重的肩负重任的这种小颗粒,统统投入到海水里。刹那间,所有的小塑料粒子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淹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时间,还是一无所获。

“地底洞”到底有无出口,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流到哪里去了?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南美洲“古堡”建筑之谜

在欧洲人来到南美洲之前,那里曾是印第安人的王国。自古以来印第安人就有着传奇的经历。直到现在,仍有数不清的谜团在困绕着人们,那些神秘的奇城异堡就是其中一个令人难解的谜团。

古堡位于秘鲁的拜迪那拉布兰卡山中,拜迪那拉布兰群山险峻异常,常人几乎是无法涉足。

古堡的堡垒、墙垣、内室的建造方式和我们现代的建造方式完全不一样。确切地说,墙壁是用雕刻和打凿深谷、高峰和山洞的岩石筑成。古堡的防御非常坚固,入口处布满无穷无尽的机关。

科学家们解不开的谜在于: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如何用他们拥有的惟一工具——石头去凿岩?在查文文化时期,当地的居民人口极少,因此,古堡的建设不可能像古埃及法老建造金字塔那样,动用成千上万的奴隶。

在古城堡的中央,矗立着一个堡垒,外人只有经过山岩上凿出的无数迷宫一样的地道才能进入堡垒。在堡垒的中央大厅,又有一根被称为“石头匕首”石柱,它高5米,呈尖头短剑的形状,石柱的尖刃牢牢地插在地面的花岗岩里。3500年过去了,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至今没有找到科学解释。石柱和其他地面都是由无比坚硬的花岗岩构成的,在重达数吨的“匕首”刀锋上刻着一女性的形象,她的面孔奇特,仿佛是人和美洲豹的结合体,头上没有头发,而是盘踞着几条凶狠的蛇。它非常像希腊神话中蛇发女怪墨杜萨。然而女人的形象非常令人费解,因为安第斯山根本没有美洲豹。

另外,1956年,一些科学家乘飞机飞越安第斯山脉时,发现了位于海拔6000米高处的塞拉加兰古城堡的废墟。于是,科学家们对此城堡进行了考察。经过鉴定,这座城堡的历史比举世闻名的印加帝国还要久远。城堡有着坚固的围墙,里面有许多高12米的堡垒和塔楼。它们全是用打磨得非常平整的大块石头砌成的,并且没有使用灰浆。堡垒和塔楼都没有门和窗,惟一的进出口是房顶上正方形的口子。

可以想像,那些修建这座城堡的人们并不需要照明、取暖、食品和饮用水,因为数百公里内根本没有森林、动物、河流和湖泊。他们也不用梯子就能爬上塔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够生活在海拔6000米、几乎缺氧、就连兀鹰都很少问津的地方,而且,只有乘坐直升飞机才能到达古堡,因为该地区也没有足够宽阔的平地可供其他大型飞机降落。再者,城堡周围密布着峻峭的山峰和危险的深渊,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可以行走的路。对于科学界来说,在这高海拔的地方,巨大的石块如何能够加工和垒砌,甚至城堡的居民如何生存,都是无法想像的。

智利圣佩特罗沙漠中,人们在坚硬的岩石上还发现了长达数十米的石刻,雕刻的图形都是长翅膀的人物和圆、三角形、正方形、七边形等几何图形,还有几篇2米多米长的石刻文字,其形状与古代北欧语言的字母相似。然而,虽有图案存在,却在圣佩特罗沙漠中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踪迹。这里的自然条件同样非常恶劣,白天气温高达50℃,方圆数百里内没有任何水源。

197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乘飞机飞越秘鲁阿雷基帕省时,发现利马东南100公里的马赫斯和西华斯沙漠中的地面上有一些巨大的图案。

1980年,科学家开始对这些巨大的图案进行仔细的考察。这些图案有3000年的历史,图案有鸟类、爬行动物、猴、猫科动物,它们的长度均在30至60米左右,其中有一条巨蟒竟长达72米,宽2米。同时,在这里还发现了14个巨型圆圈,最大的直径有40米。实际上,它们是圆形平台,中间带石子的土屋的硬度几乎与混凝土一样,只有在500米的高空才能看清楚。在附近的一些不大的土岗上,发现了两个坚固的古堡。古堡的墙有5~6米厚,用火山熔岩砌成。大家都知道火山熔岩坚硬无比,而古堡的墙垣又坍塌和侵蚀得厉害,因此古堡的历史估计在6000年以上。

印加人之前的什么人能够在没有生命的沙漠中(最近的水源在300公里之外)修建起这些雄伟的古堡呢?不知建筑者们是用什么方法把重达10吨的巨大石块从数10公里远的地方运来、起吊和砌墙的?

这些令人难以想像的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团,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南美洲奇城异堡一定会真相大白的。

球形巨石是怎么回事

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城以北的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位于南纬46°。

默埃拉·鲍尔达,新西兰词是“球形巨石”的意思。因为这里的沙滩、海滨和海水里,有几十块巨大的球状岸石。大的球石直径约3米左右,重量可达几吨重;小的球石直径也在1米以上。球石一般被淹没在较深的海水中,只有在波浪冲打的一刹那,偶尔才能露出球体。在海底高达5~6米的土丘断面上,也埋有这类巨石,风浪冲击它时,常被冲到沙滩或浅海里。在海浪长期冲击、拍打下,有的巨石像裂开了,甚至整个儿四分五裂,成为无数碎片散落在沙滩上。

穿过裂缝,人们可以看到它的外壳由灰色的坚硬岩石构成,厚度约为20~30厘米。外壳的内侧,布满了奶黄色结晶体,结晶体的表面凸凹不平。球形巨石的核心,是一些质量很轻的岩石碎片、爬虫类骨骼、贝壳片等,周围布满一层碳酸钙、硅酸盐、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物质。球形巨石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认为:球形巨石在距今约1.65亿年白垩纪后期的海洋沉积层中形成。巨石是以某些物质为核心,与海洋中物质起化学作用,逐渐地形成球形。可是,为什么球形巨石体形这么大?为什么它的核心与外壳有一定的空隙?为什么同样在海里形成,又会分多层沉积?最难理解的是,既然沉积而成,就应像仓库里堆放东西一样,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而它为什么会形成球形呢?地球表面约有71%是海洋,具有相同状况的海域不只是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一处,为什么全世界只有在这一带海岸才形成球形巨石呢?

这一连串恼人的疑谜,同多如繁星的海洋之谜相比,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愿人类能够早日“征服”海洋,这样球形巨石之谜也会随之而解。

哥斯达黎加的巨型石球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南部卡维斯河畔,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热带国家。境内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沿海为低地平原。在古代,曾经有3万多名印第安人栖息在这块土地上。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地界标定人乔治·奇坦迁前往哥斯达黎加热带丛林中进行实地考察准备开辟香蕉园。在人迹罕至的三角洲丛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发现在那儿整整齐齐地排放着几十个一人多高的巨型石球,旁边还有一些皮球大小的小石球,石球中,最大的直径达25米,重达16吨之多,最小的仅有几公斤重。球异常光滑,清亮见影,上面雕刻着一些莫明其妙的图案、直线、斜线、三角形等相互交织。多数石球是被搁置在一起的,少则三五个,多则四五十。它们有的呈一条直线排列,直线指向南北方向;有的排成圆形或者其它形状。

这些石球是从哪里来的?把这些石球放在这里排成种种形状又是意味着什么呢?

在哥斯达黎加迪卡维斯河畔森林中的发现刚一传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考古学家们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著名考古学家穆维勒·罗斯卢卜教授很快带领一个考察队来到这里,开始了紧张的考察。他们走遍迪卡维斯河域,深入密林几十里,希望获取一些其它旁证,但是,除了几十个石球外,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和灌木丛,附近连大一点的石块都找不到,考察队的工作毫无进展。

这些巨型石球是何人制作的?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要制造这些石球?罗斯卢卜教授百思不解,围在巨型石球旁边踱来踱去,却始终未搞清石球的秘密。

罗斯卢卡教授一无所获地从哥斯达黎加回国了。消息传出,各国考古学家甚为震惊。为了揭开这个不解之谜,更多的考古学家涌向哥斯达黎加,据怪异现象专家米切尔·舒马克研究,有些石球显然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碰巧排成直线的。

科学家们对这些石球进行了详细认真地测量,发现这些石球表面上的各点的曲率几乎完全一样,简直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圆球。这些石球有什么用,没有人能够加以正确的阐释。摆放在墓地东西两侧的石球可能代表太阳和月亮,或图腾,但这只是推测,有人戏称之为巨人玩的石球。

据考查,这些谜一样的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坚固美观的花岗岩制作而成的。令科学家和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的是,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并没有可以提供制作它们的花岗岩石料,在其它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制作者留下的踪迹。而对这样奇特的现象,使人们不得不提出一连串颇费心机的难题: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制作了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运到这里?究竟用什么工具加以制作?

对大石球作过周密调查的考古学家们都确认,这些石球的直径误差小于百分之一,准确度接近于球体的圆度。从大石球精确的曲率可以知道,制作这些石球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几何学知识,具有高超的雕凿加工技术,还要有坚硬无比的加工工具以及精密的测量装置。否则,他们无法完成这些杰作。

即使在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大多数都是雕凿石头的巧匠,然而,就琢磨如此硕大的石球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从采石、切割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断地转动石块,要知道这些石球重达几十吨,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道这些大到几十吨的石球就是他们的祖先在缺乏任何测量仪器的情况下,运用原始简陋的操作工具一刀一刀地雕凿而成的吗?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在哥斯达黎加的印第安人中间,长期流传着古老的神奇传说,其中就有宇宙人曾经乘坐球形太空船降临这里的故事。因此,不少人在对上述奇迹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便猜测这些大石球与天外来客有着直接联系。依照他们的看法,这些天外来客降临这里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了这些大石球。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离进行了排列,布置成模拟某种空间天象的“星球模型”。这些大石球象征着天空中不同的星球,它们彼此之间相隔的距离,表示星球间的相对位置。

据说,天外来客试图利用这些石球组成的“星球模型”向地球上的人类传递某种信息。但是,今天有谁能理解这个“星球模型”的真正涵义泥?又有谁能知晓在这些大石球中,哪一个代表这些天外来客生活的故乡呢?

正如乔治·舒马克最近在发表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哥斯达黎加石球名扬四海,但人们对它了解甚少;除非能找到按原料排列不遭破坏的石球群,否则,这些圆圆的石头对我们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

哥斯达黎加的森林沼泽并不是世界上惟一发现石球的地方。比如,原联邦德国的瓦尔夫格堡、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和新墨西哥州,以及新西兰的墨埃拉·鲍尔达海滩,都曾发现过神秘的石球。在我国山西雁北地区和新疆的第三纪砂岩中,也曾发现过砂岩类石球。

1930年,美国矿山工程师戈登就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一处银矿附近发现过一个大石球。接着,考古学家在其附近的阿梅卡山上发现一个更为壮观的“石球王国”。后来,美国地质学家史密斯进行考察,他认为,约4000万年前,阿梅卡曾发生过火山爆发。我国河南信阳上天梯珍珠岩矿区的刘家冲流纹岩中,也有一处火山石球带。

这些神秘的石球到底从何而来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

美国的什克罗夫斯基等人说,这些大小不同的圆球放在这里可能代表天上不同的星球,或彼此之间相隔的距离。这有可能是宇宙来客给地球的纪念品,他们想向人类表示某种意思。

也有一些考古学家断言石球是石器时代的人类创造的,或是作为防御和狩猎的设施和工具,或是为某种宗教祭祀品。

但大多数科学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是大自然的天成之物。关于哥斯达黎加等地的石球之谜,还有待于科学家和考古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太阳门之谜

蒂亚瓦纳科文化最杰出的象征,美洲古代最著名、最卓越的古迹之一——太阳门就座落在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东南21公里、海拔4000米高的层峦叠嶂的安第斯高原上。

1548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发现了这个被印加人称作蒂亚瓦纳科的小村落、并向外界报道后,以精美的石造建筑特征的蒂亚瓦纳科文化从此就著称于世了。自那以后,围绕这个遗址是什么时代建造的,由何人建造的,究竟是什么所在等问题整整讨论了4个多世纪。

这是一个星散在长1000米、宽400米的台地上的大遗迹群,地处太平洋沿海通往内地的重要道上,遗址被一条大道辟为两半,大道一边是占地210平方米,高15米的阶层式的阿加巴那金字塔,另一边是由长118米、宽112米的台面组成的卡拉萨萨亚建筑。该建筑至今仍完好无损,四周围有坚固的石墙,里面有阶梯通向地下内院,太阳门就座落在该建筑的西北角。

蒂亚瓦纳科文化是公元5世纪到10世纪之际影响秘鲁全境的一支文化。作为该文化的代表太阳门,由重达百吨以上的整块巨型中长石雕镌而成,造型庄重,比例匀称。它高3.048米,宽3.9629米,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中央刻有一个人形浅浮雕,人形神像的头部放射出许多道光线,双手各持着护仗,在其两旁平列着三排48个较小的、生动逼真的图像,其中上下两排是面对神像的带有翅膀的勇士,中间一排是人格化的飞禽,浮雕展现了一个深奥而复杂的神话世界。这块巨石在发现时已残碎,1908年经过整修,恢复旧观。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入门中央。

在印加人创造蒂亚瓦纳科文化年代,尚未使用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和驮重牲畜,因此在这云雾缭绕、峭拔高峻的安第斯高原上建造起如此雄伟壮观的太阳门,确实不可思议。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见到这座庄严的古建筑时,曾认为是印加人或艾马拉人造的。但艾马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太阳门远为古老,是太阳神维拉科查开辟天地,建造了太阳门和蒂亚瓦纳科其他各种动人心魄的建筑群。欧美大百科全书叙述了两种传说,一个传说说是由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另一传说说是那些雕像原是当地居民,后来被一个外来朝圣者变成了石头。长期定居在拉巴斯的奥地利考古学家阿瑟·波南斯基则在本世纪上半期提出一个假想,认为该文化年代可上溯到13000年前,它建在一个巨大的甜水湖岸上,湖水来自融化了冰河期的冰川,由科拉族,阿拉瓦族缔造了史前期的城市,太阳门是个石头日历,后来火山爆发或其他自然灾祸毁灭这古老城市和文明。但是这些说法仅是神话而已。

为弄清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来历,美国考古学家温德尔·贝特用层积发掘法证明该文化最早年代为公元300-700年,太阳门等建筑在公元1000年前正式建成。这里原是宗教圣地,朝圣的人群跋山涉水去那里举行朝拜,可能就在朝拜同时运来了建筑材料,建造了这些宏伟建筑物。前苏联历史学家叶菲莫夫、托卡列夫也赞同这一观点。但问题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为原始,怎么把重上百吨的巨石从5公里外的采石场运到指定地点,要完成这任务至少每吨要配备65人和数英里长的羊驼皮绳,这样得有26000多人的一支庞大队伍,而要安顿这支大军的食宿,非得有一个庞大的城市,但这在当时还没出现。另有不少人认为,当初是用平底驳船从科帕卡瓦纳附近采石场经过的喀喀湖运去石料的,据地质考查,当时湖岸与卡拉萨萨亚地理位置接近,后来湖面降低才退到现在位置,如这一说法成立,那使用的驳船要比几个世纪后的殖民主义者乘坐的船还要大好几倍,这在那时也是不可能的事。

玻利维亚著名的考古学家、蒂亚瓦纳科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庞塞·桑西内斯和阿根廷考古学家伊瓦拉·格拉索用放射性碳鉴定,蒂亚瓦纳科始建于公元前300年,公元8世纪以前竣工,一般认为在公元5至6世纪。建造者可能是安第斯山区的科拉人。他们都认为太阳门是宗教建筑。不过前者认为蒂亚瓦纳科是当时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场所,太阳门是卡拉萨萨亚庭院的大门,门楣上的图案反映了宗教仪式的场面。伊瓦拉·格拉索认为,太阳门很可能是阿加巴那金字塔顶上庙堂的一部分,因为把它看作凯旋门或庙堂的外大门,显得过于矮小,尤其是中间的门道,稍高的人非得弯腰才能通过。美国的历史学家艾·巴·托马斯也认为遗址是科拉人建造的,但不是宗教活动场所,而是一个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阶梯通向之处是中央市场,太阳门上的浅浮雕,其辐射状的线条表示雨水,两旁的小型刻像朝着雨神走去,以象征承认雨神的权威。

至于有人将蒂亚瓦纳科说成是某一时期外星人在地球上建造的一座城市,太阳门是外空大门,这无疑是更没有科学根据的一种说法。

400多年来,对蒂亚瓦纳科文化,对太阳门的真相依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相信有那么一天,太阳门的本来面目终会揭示于天下的。

揭开成吉思汗的墓葬

最近从内蒙古传来消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鄂托克旗的千里山附近发现的可能是成吉思汗真正的墓地,此墓地距离鄂尔多斯市内的成吉思汗陵不足200公里。

如果找到了成吉思汗的下葬地,那将让发现失落的特洛伊城和出土图坦卡蒙陵墓(保存最完整的埃及法老陵墓)的轰动效应相形见绌。更令人怦然心动的是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丽。自成吉思汗死后虽然中国战乱不断,但他的陵墓一直没被找到;这意味着陵墓迄今仍完好无损。

石窟是当年成吉思汗养伤所在

内蒙古社科院著名研究员潘照东认为阿尔寨石窟是证明成吉思汗陵就在附近的重要的遗迹之一。石窟中壁画的内容与《草木子》中记载的成吉思汗下葬后万马踏平墓地木留坟冢的场景不谋而合。此外洞窟中其他的壁画是网格状的,只有这幅壁画从上到下为七层呈阶梯状分布,而石窟门口的西夏浮雕也是分级的,二者风格极为相似。

成吉思汗是在征服西夏的军旅途中因病逝世的,而阿尔寨石窟又是当年成吉思汗养伤时的所在地,所以石窟中的遗物有明显的西赏建筑风格是完全合理的。潘照东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一块重要的巨石毁于“文革”

鄂托克旗附近的“百眼井”;“驼羔梁”等是成吉思汗晚年活动的另外几个遗迹。据潘照东介绍,传说中的百眼井因风沙的侵蚀而埋没,如今只剩下了80多眼,但井壁非常光滑圆润,而且分布合理。

据说驼羔梁就是当年在成吉思汗墓地杀死幼骆驼的地方。驼羔在母骆驼眼前被杀时,母骆驼急得像发了疯一样。为了防止发疯的母骆驼四处伤人,士兵们就搬来一块中间有窟窿的巨石并插上木杆,拴住母骆驼。可惜的是这块巨石今日早已无从寻觅——它已经在“文革”时期被毁了。

其实一直以来,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寻找就是国内外考古界的一大热点。距离时间较近的一次为2000年夏天美国人穆里·克拉维兹的考古活动。他们在2001年7月底在宾得尔山北面的乌格利格其贺里木发现了距地面11米处的一个庞大的陵墓群。但最后证明这实际上是一处假墓地。

“其墓无冢”,葬地成千古之谜

成吉思汗的去世地点,有六盘山、清水县西江(今属甘肃)、灵州(今中夏灵武)三种说法。经学者考证,死于清水县西江的说法是比较可靠的。但这个地方又距六盘山很近,所以第二种说法也大体成立。至于死于灵州之说则已基本上被否定。

成吉思汗死后究竟葬于何处,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古代蒙古族特殊的葬制造成的。蒙族与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但在地面上不留坟冢、碑记一类的标志物。《黑鞑事略》一书中专门讲到蒙古人“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的习俗。但按照加宾尼的说法,蒙古人的这种埋葬方式可能还有保密的目的——埋葬后将墓穴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以后没有人能发现这个地点”。

元末人叶子奇的《草木子》一书同样描写了蒙古帝王死后的丧葬情形。他们死后一律被送到漠北墓区深埋,埋毕用万马踏平,待草长之后再解严。那么成吉思汗的亲族要想祭奠他该如何找到埋葬地呢?原来人们会在死者葬地牵来一只驼羔,他们当着母骆驼的面将驼羔杀死并将血洒在墓地。以后每遇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把那只母骆驼牵来,如果母骆驼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这种“保密”的埋葬方式,与中国古代其他王朝的帝王盛修陵寝的做法,显然大不相同。也正因如此,不仅成吉思汗,蒙元所有君主的墓地,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发现。

秦始皇陵

始皇之死

秦始皇的梦想异于常人,他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中原之后,自封为“始皇帝”。皇就是大,也是散发光芒的意思,帝就是天帝,也是控制天下的最高神明,在过去中国历代的君主中,都没使用过这个称号。为了进一步与他人区别,他自称“朕”。朕这个字本来是中国人不分贫富贵贱的自称,自秦始皇之后,变成了皇帝的自称,一直沿用到清朝。

秦始皇的地位和天帝是平起平坐的,在当时,他可说是地球上惟一大帝国的皇帝。

此后数年,秦始皇开始巡行天下,制定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更加提高了帝王绝对的地位。此时,他开始积极追求永生。有一次,他在巡行途中,驻留于琅邪(山东胶南县南)时,齐人徐市前来奏道:“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

听徐市说得煞有介事,一心向往神仙之术与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心眼儿也开始活动起来,于是赐给徐市大量黄金及数条大船,让他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前往三神山寻访仙人。过了两年,秦始皇听说有名叫羡门和高誓的仙人,也特地命令燕人卢生去访求。接着,再命令自称对仙道有研究的韩终、候生、石生等三人去访求仙人不死之药。

公元前三一一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首先来到湖南九疑山祭拜虞舜,再经洞庭湖、长江入浙江,登会稽山祭拜大禹陵,并树立歌功颂德的碑文,全文记录于《史记》上而流传于今。抄录部分如后……咸化,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今,黔首修洁,人与同则,嘉佑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与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体铭。

除了秦始皇在自吹自擂外,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以为天下在他的治理之下,真的大治了。事实上,光是浙江当地的居民就已忍无可忍了。五年后灭掉朝廷的项羽,此时年方二十二岁,见到秦始皇的车驾耀武扬威地经过眼前时,忍不住叫道:“彼可取而代也。”可惜秦始皇没有警觉危机已迫在眉睫了。

离开浙江后,秦始皇由海上搭船再度来到八年前到过的琅邪,他暗自打算非找到当初派去东海访求仙人仙药的徐市问个清楚不可。

徐市在海上找了好几年都没有丝毫收获,为怕秦始皇降罪,一直不敢去咸阳回报,现在,听说他又来到琅邪,一惊之下,非同小可。

徐市自知无路可逃,灵机一动,自己跑到秦始皇面前,诈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秦始皇将信将疑,那晚,他梦到自己在海上与海神搏斗,第二天,将此事告诉占梦博士。占梦博士说:“海神的形体是不可见的,因而幻化成鲛在海上往来。”

秦始皇暗想:“徐市所说的果真不假,”于是命人将连发弩装上大船,亲自率船出海,在今天的渤海湾上射杀了一些大鲛,心中觉得十分痛快。谁知回到岸上之后,秦始皇便生起重病,过了十天,死于河北沙丘平台,享年五十岁。时当公元前二一零年七月。

史无前例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城以东约5千米的骊山北麓。

2200年风雨剥蚀使这座陵墓失去棱角,分明的线条显得较为和缓,但庞然卧踞的偌大规模和俯瞰平川的恢宏气势依然令人感受到“千古一帝”的威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的陵墓,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陵墓中埋藏的珍宝价值更无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大的未知数。

沿着石阶便道向上登攀,穿过夹道石榴树丛登上冢顶平台,极目远眺,北面渭水蜿蜒如带,南临骊山参差连绵。陵墓建在骊山北麓冲积扇上,东西向莽莽平川一望无垠。

这座史无前例的地下陵墓庞大得无以复加,《史记》更记载其中“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满之”,如果所言不假,那可真是一笔令人咋舌的财富。

当时的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由长江以南用船运来。每根直径都在1——2公尺之间,长约30公尺。据说如果负责输送的人不能如期把圆木送达,一律处死。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向全国各地搜罗了巨石、巨木、珍石、珍木以及奇禽来装扮他的庭院。他也将咸阳宫中的家具、衣物、织物、宝石、装饰品都移往陵墓。

秦始皇的遗体则安置于铜棺中,棺上有木头的部分则涂漆防腐。

以上所叙都明白记录于文献上,只是当时是否有官员殉葬的,还是一个谜。《史记》记载二世皇帝胡亥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以秦始皇有生子女的后妃不过十多人的情况来看,殉葬的妃嫔大概在二百名左右。二世皇帝的残暴、较之秦始皇,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始皇的地下陵墓,真如一个缩小的大地,里面有宇宙和大地山河,配置得惟妙惟肖。《史记》上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来者久之。

当时使用了数千吨水银,于地下陵墓中做出百川江河大海,并以机械使水银循环流动,天花板上并用宝石拼出天体图,至于人鱼膏可能是用鲸鱼的脂肪加工制成的,能够燃烧很久。

由于历代帝王的陵墓经常被宵小之徒光顾,二世皇帝怕有盗墓者侵入,命令工匠做了很多机关,只要有盗墓者闯入,马上发射如大雨般的箭矢,为了怕机关的秘密泄露出去,阴狠的二世皇帝还把设计机关者和施工者尽数关在陵墓里头,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虽然《水经注》上记载了秦始皇陵墓被项羽率兵攻入,并掠夺了其中的金银珠宝之事,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到了一九八五年,中国传出发现秦始皇陵的大消息之后,人们才知过去的传说都不是真实的,因陵墓中一切完好如初。不过,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一条盗墓者挖掘到一半的通道,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一九七四年四月三日,住在陕西省临潼县安寨人民公社的农民杨天发,为了引水到田里灌溉,而挖了一道深井,竟然挖到一个大洞穴,里面是前所未见的兵马俑。

杨天发所挖掘的地方,距秦始皇陵墓1.2公里,附近早已发现过古墓和陪葬墓,陕西的考古学家本以为那一带已经做过十分详尽的调查了,料想不到还有一个兵马俑坑的存在。此墓在任何历史文献上都没有记载,但事实就是事实。

这个发现在世界上造成很大的轰动,经过数年来的调查,已经证实是始皇陵的附属设施。兵马俑坑位于地下五公尺处,里头有以秦始皇亲卫队为模特儿塑成的陶俑。共有三个坑,一号坑主要是配置战车的步兵团,二号坑是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只有一辆战车和六十四名士兵,是统帅营的仪仗或护卫部队。

一号坑东西长230公尺,南北宽62公尺,面积1万4260平方公尺。二号坑长124公尺,宽98公民,面积6000平方公尺。三号坑最小,长21公尺,宽17公尺,面积520平方公尺。

坑道用黄土烧硬的砖瓦整齐地铺排着,高约2-3.5公尺,里面紧密排列着兵马俑。

不论是战车、骑兵、兵士、战马都和原物大小相等。一号坑共有六千尊,二、三号坑有一千尊,总共七千尊。每尊兵马俑都有不同的骨架和表情,连服饰、发型、胡须都完全不同。士兵俑手上所持的刀、剑、矛、弩机、箭镞等武器,都是当时实战的兵器,这些武器都曾做过防锈处理,所以历经二千二百年没有丝毫锈蚀。

谜中谜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坐西,本是当时的传统葬俗,以东向为尊,西方为上。秦始皇的先祖们,无论陕西凤翔县秦西陵的18座秦公墓园,还是临潼县秦东陵的秦王陵园,方向均坐西朝东。秦始皇也不例外。地宫宫墙的四周虽都有斜坡通道,但其他方向均各有1条,唯独东门有5条,证明东门是面对朝向的主门。从陵园外城东门延伸出去的东门大道相当于后世的“神道”,是整个陵区的主要通道。在陵园以东约4千米的临潼县大王镇石张村附近,至今残存一座约7米高的秦阀,那大约是进入秦始皇陵东门大道的标志。经初步勘查,陵区至少包括南北与东西各为7.5千米,方圆约56平方千米的范围。

在以东门大道为轴心的陵区两侧,现已发现大量陪葬墓和各种殉葬坑。

外城垣以东约350米外的东门大道南侧,发现一片陪葬墓群。经试掘其中的7座,死者有男有女,年龄10~30岁不等,尸骨有的四肢分离,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身上遗留箭镞,但金、银、玉器各种殉葬品却显示出生前身份高贵非同一般。这里埋葬的是秦始皇的公子和公主。秦二世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对他们大加杀戮。这种骨肉相残事件,历史上屡见不鲜。陪葬墓群以东发现3行密集排列的80座马厩坑。马厩坑有多种形状,分马厩和俑坑两类,马厩坑内葬有马匹,并有陶制跪坐圉夫(马夫)俑和盆罐等喂养马匹的工具;俑坑内仅有跪坐俑和工具。

东门大道北侧除发现著名的兵马俑坑外,也有陪葬墓分布,此外,还有尚未判明殉葬物的殉坑。

深入全面细致的勘查与发掘尚待进行。方圆56平方千米内随时可能爆出特大新闻。不过,可以肯定一点:根据陵园建筑遗迹分布圈出的这一范围无疑是相当保守谨慎的,实际上当年秦始皇陵的范围肯定大得多。究竟可能有多大呢?按照一种富于想象力而又言之成理的观点,它的尽头直到黄海之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5次大规模出巡,3次直抵东方海滨,并刻石歌功颂德。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据《史记》记载,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以为秦东门。”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的朐县海上竖立起了帝国的东大门。200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建造秦始皇陵这两项同时进行的工程联系起来作过思索。直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后,有心人才猛然发现,那座“秦东门”的位置,恰好正东对准秦都咸阳与秦始皇陵东门大道。咸阳——秦始皇陵——秦东门恰好位于同一纬度!

怎么看待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呢?也许是极偶然的巧合。但更有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安排。联系到一律面向东方肃立的兵马俑和整座陵园坐西朝东的总体设计,联系到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和终其一生对东方蓬莱仙境的极度向往,把远在1000千米外海滨的“秦东门”视为秦始皇陵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有道理的。

远在2200年前,在现代测量仪器远未发明的技术条件下,人们怎么测出这条纬度的呢?人们怎么掌握地球表面高精度测量与计算技术的呢?这是秦始皇陵留给我们的一个神秘的不解之谜!

面对秦始皇陵下一片空旷的原野,游览过金字塔的游客不免会为之惋惜:既然秦始皇建陵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远远超过古埃及金字塔,当年何不干脆建一座“世界之最”的金字塔?为什么这里竟然没有留下一块古代石刻?

并不是这位皇帝的一念之差。秦始皇建造陵墓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供后人瞻仰怀念。他虽有超越一切的无限权力,却不能超越传统文化观念。他同样深信存在“罔象”,这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果造一座巨石陵墓,陵上怎能栽植松柏?怎能防止“罔象”危及灵魂安全?

秦始皇陵前没有留下任何石刻,原因也并不在于技术能力。中国古代的石刻至少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已经出现。秦代早期遗留的石鼓文至今仍陈列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秦始皇出巡时也曾多次刻石铭功。修建秦始皇陵时更是大规模开采石料,单是秦始皇陵西北不远的今郑庄、砖房村一带,就有一座占地达75万平方米的石材加工场,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那里仍遗留遍地巨石。但建陵使用的石材统统都被埋入了地下。

为什么连块墓碑也不留呢?人类社会的许多事物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墓碑也是如此。中国远古时的“碑”只是竖立在宗庙门前的木柱。秦代还没有在墓前放置墓碑石刻的墓葬风俗。我们知道,在秦始皇之前的战国时期,各国都没有这类制度风俗。如果秦始皇开创这种制度,历史必定有所记载,而且一般也会被西汉王朝继承。基本上全盘承袭秦代墓葬制度的西汉王朝所有皇帝陵墓都没有墓碑石刻。由此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当年也没有墓碑石刻。

也有人对秦始皇陵没有皇后陵感到奇怪。这一点,倒是与这位信奉极权主义的皇帝性格及思想逻辑一致的。虽然有“后宫列女万余人”,她们也为他生了20多个儿子、10来个女儿,但秦始皇没有册封过皇后。他似乎对她们持“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自然也用不着为皇后建造陵墓了。

泰姬陵

在蒙兀儿帝国首都阿格拉附近的朱木拿河畔,屹立着印度最著名的陵墓:泰姬陵。泰姬陵有白大理石穹顶、高耸的尖塔、镶嵌珠宝的宫墙,壮丽华美,是现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蒙兀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杰汉的妻子泰姬·玛哈,1631年死于难产。传说沙杰汉伤心欲绝,发誓要建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现其永恒的爱情。他请尤斯塔德艾萨负责设计,次年动工兴建。为免日后有其他陵墓胜过泰姬陵,完工后竟砍掉设计师的头,又砍掉众工匠的手。

陵墓建筑群包括大门、玛哈墓、两座清真寺、四座尖塔和一些附属建筑物,如马厩等,全部设计互相配合,浑然一体。陵墓高约二百五十尺,耸立河边,气势雄伟。陵园占地四十二亩,布局精巧,林木成荫,风景优美,更有流水、喷泉,反映了蒙兀儿人心目中的人间仙境。

据说每天动员二万名工匠,耗时二十二年才建成泰姬陵。石匠、金饰工、雕刻家和书法家把整座陵墓里里外外每一处都装饰的美伦美奂。镶嵌那些精美的图案,所用的宝石多达四十三种,包括玉石、水晶、黄玉、蓝宝石、钻石等等。墓内到处可见纯银烛台、纯金灯座、华丽的波斯地毯,雕花大理石棺四周更围了一道纯金的栏杆。沙杰汉驾崩后,就葬在泰姬旁边,倒破坏了原来的完美对称。

1857年蒙兀儿帝国覆亡,泰姬陵内的金银珠宝被人抢掠一空,幸而陵墓本身并未受到破坏,劫后百多年来依然屹立河畔,一般人视之为坚贞爱情的象征。有趣的是,当时人的看法与今人完全不同。据十七世纪到印度旅行的欧洲人说,沙杰汉好大喜功,权欲熏心,荒淫无度,根本不是爱情专一的好丈夫。甚至有人说,他曾与长女乱伦。他为了争夺皇位,竟然不念亲情,把几位兄长和五个男性亲人横加杀害。

沙杰汉大半生驰骋沙场,玛哈生前总是陪伴他出征,夫妻俩看来都嗜杀成性。玛哈极其仇视基督徒,曾怂恿沙杰汉血洗印度东北海岸的葡萄牙殖民地胡格利。她石棺上的铭文写道:“求真主保佑我们抵御异教徒。”

沙杰汉统治期间,一直不遗余力扩张权势。他毕生曾下令建造许多宏伟的建筑物,以炫耀帝国的财富,瑰丽的泰姬陵也许只是典型的例子。泰姬陵完美无瑕的设计,可说反映出这位统治者欲与真主比试高下的心理。一个传诵千古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也许是想掩盖建造泰姬陵的真正动机:为权力无边的蒙兀儿皇帝沙杰汉树碑立传。

惊人的图特卡蒙陵

图特卡蒙陵寝的发现是埃及考古工作成功的顶峰,也是一个埃及考古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一伟大的发现是与一位名叫霍华德·卡特的英国考古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资助他进行发掘的卡纳冯勋爵同时也参与了这一最伟大的发现。

1903年卡特前往埃及。1906年,他自己着手进行出土工作。一开始,他们选定了国王谷里一小块面积准备进行挖掘,这块地方选对了,应该说是运气不错。

卡纳冯和卡特站在山头向下俯视着国王谷。以前已经有几十个人在那挖掘过,可惜这些先行者却没有人留下一份详细的地图哪怕是一纸草图,以供后来的开发者作为参考。谷里遍地是大堆的挖出的碎石,整个谷底看起来有点像月球的表面。乱石堆之间是一座座陵墓的入口,而这都是早已开发的墓葬了。如今惟一的办法只能是有系统地全面挖掘下去。

在这以前整整100年,贝尔佐尼掘出了拉美西斯一世、西索斯一世、厄耶和门图海克佩什的陵墓。后来他写道:从我近来发现的古迹看来,我可以充分肯定,除现已探明的以外,毕班·埃尔穆鲁克山谷里再也没有另外的古墓了。

埃及文物管理局长马斯皮罗签署批准卡纳冯勋爵开发国王谷的文件时坦率地说明,他认为这块墓区业已挖掘干净,现在再去调查研究纯属浪费时间。他可以肯定帝王谷再也挖不出什么东西了。

卡特在听到这许多否定的说法以后,仍然认为有可能发现古墓,而且知道是谁的陵寝,其根据何在呢?

他亲自观察了美国业余考古者狄奥多尔·戴维斯发现的古物,其中有一只彩釉陶杯,上面铸着图特卡蒙字样。这只杯是戴维斯从一块岩石下面发现的,戴维斯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一座小型石墓,墓中找到一个破碎的木箱,里面有一片金叶,上面也有图特卡蒙的名字。戴维斯当即确定这座小石墓就是图特卡蒙,其实这是错误的,卡特的想法与此不同:戴维斯的又一件文物得到正确的辨认以后证实了卡特的意见。那是看起来价值不大的陶器碎片和几卷麻布,装在几只大瓦瓶里,瓶口封起,瓶肩上铸着象形文字。后来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研究,认为这些瓦瓶和瓶里的东西很可能是图特卡蒙墓中的殉葬品。另外,后来戴维斯又在“异教国王”伊克纳顿的陵寝里发现了几个黏土做的图特卡蒙的印章。

这一切可以证明确实有一座图特卡蒙的陵寝。卡特力排众议,认为这座陵寝的位置在帝王谷的中心,并且大约就在戴维斯发现上述文物的地点附近,看来这是言之有据的。

卡纳冯和卡特开始挖掘了。干了一冬以后,他们在选定的那块三角地基本清除了表层地面的碎石堆,挖到拉美西斯六世的墓。“我们发现许多当年建陵工人的房舍,都造在巨大的岩石上,而帝王谷里这类岩石附近往往可以找到墓葬。”

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在开发图特卡蒙墓的全部过程中是最不平凡的一段。挖过一阵以后,如果再照原定方向继续扩大,就要堵塞拉美西斯陵墓的入口。因为这是旅游胜地,所以必须停挖,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顺利进行。到1919年冬继续挖掘后,在拉美西斯六世墓的入口处挖到一批文物,虽然数量有限,但具有考古价值。卡特说:“这是我们真正接近目标的第一步。”

用英国考古学家比特里的话来说:这时卡纳冯和卡特已经把这块三角地区“奋斗”完了,单单留下了那块建陵工人遗留的房舍的所在地。为了避免妨碍旅游者,他们留下这块地方,转移到别处挖掘。挖掘工作在托特米斯三世陵寝所在的一处小山谷又继续了两冬,但“并无真正的收获”。

他们总结了一下,为何几年来费力不小但成绩不大,并开始考虑索性另辟新区,从头开始。只有古代工房和大石块的那一块地方没有挖,而且前面说,这块地方位于拉美西斯六世的墓地之内。考古队犹豫不定,几次推翻既定的计划以后,终于决定在国王谷挖掘最后一个冬季。

这次卡特挖掘的地方,其实是他6年前就应该集中开掘的目标。他们拆去工房,清走复土,立刻看到图特卡蒙墓的入口,这是埃及最为豪华的陵寝。卡特写道:“这突然的发现真使我瞠目结舌,接着一连数月不断的收获接踵而至,忙得连想一想都来不及。”

卡特是在1922年11月3日动手拆除古工房的,当时卡纳冯勋爵正在英国。次日上午,第一座工房拆掉以后,下面就露出一层凿在岩石里的石阶。到11月5日下午把复土清理得初具眉目,这时已经可以肯定是发现了一座陵墓的入口。

挖掘工作在加紧进行。这一天的时间慢慢地过去,卡特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当埃及的夜幕突然降临时,已经挖到第12层石级,这时就露出一座门的上半部,门用石块堵住砌牢,并盖有印章。一座封闭的墓门找到了——这就是说,真的找到了!

卡特仔细观察封戳,确定是国王的墓室专用的。既然有王室的封戳,墓中一定安葬着非常显要的人物。入口的上方存有建陵工人的住房,可以证明这座陵寝至少从第二十朝以后尚未遭受劫掠。卡特一面激动得双手发颤,一面在那墓室的门上钻了一个洞,洞的大小“刚刚塞得进手电筒”。他看到门里的通道被大小石块堵得严严实实,这进一步证明建陵以后采取了各种周密的保护措施。

11月24日,工人们清出了最后一级石阶。卡特走下16级石阶,面对着封闭的墓室门。这时他清楚地看到了图特卡蒙的封戳,但同时他也看出了埃及学家经常遭到的情况——陵寝已经被人挖过,盗墓贼也在这里做过手脚。

“墓室门全部清出以后,”卡特说:“才能看清这个门的一部分曾两次被人打开然后重新封闭。另外,起初发现的豺形和9个俘虏图形的封戳是印在重新封闭的部分的,而图特卡蒙的封戳则印在门的原来的部分,这才是最初的封戳。由此可见这座陵墓并非如一开始所想的原封未动。盗墓者进去过,并且不止一次;墓上的工房说明盗墓的年代不迟于拉美西斯四世在位时期。但重新封闭的痕迹又可证明盗墓者并没有把墓内洗劫一空。”

随着第二道墓门的清出,气氛紧张起来。卡特后来回忆道:“决定的时刻来到了。我用颤抖的手在门的左上角钻了一个小洞。”

卡特把一根铁棒伸进孔去,觉得门里是空的。他点燃几支蜡烛进行测试,确定没有含毒气体以后,就叫人扩大门上的洞。

卡特慢慢地转回头激动地说:“看见很多了不起的东西。”

事后卡特回忆当时大家轮流从洞口向里面观察时的情景,他写道:“我们在烛光下看到的景象在考古出土史上是空前的。当月17日墓室门正式打开以后,证明这话并没有丝毫的夸张。在一盏移动的强光电灯照耀之下,人们看到几张金色躺椅、一张包金宝座、两尊巨大的黑色雕像、若干雪花石膏瓶,和几座奇形怪状的神龛。墙上映出奇特的兽头的影子,一座神龛的门开着,一条金蛇从里面向外探头。两座雕像像站岗一样面对面站立,身穿金裙,足踏金鞋,手执权杖,额头上盘着护身眼镜蛇。”

这一切真是金碧辉煌,美不胜收;然而这里同样发现了入侵的痕迹。门旁有一个装着一半灰浆的容器,旁边有一盏乌黑的油灯。有一处有几块指痕,看得出是刚刚涂好的漆面留下的,门槛上放着临走时留下的花环。

卡特和卡纳冯看得瞠目结舌,定神以后,却又发现一件奇事:如此豪华地下殿堂里竟没有石棺和干尸!这里究竟是陵寝还是地窖?这个问题再次在他们的脑中出现。

仔细审视墙壁之后,他们在两尊塑像之间的墙上发现了第三个封闭的门。“这时我们的心里浮现了一幅图景:一间接一间的地下室,每一间都装满了我们看到的那些东西,我们想到这些就兴奋得喘不上气来”,卡特后来这样写。当月27日,在卡仑德临时安装的强力电灯照耀下,他们检查了这道封起的门。他们发现靠近底部被人穿了一个洞,随后又重新封起。很明显,盗墓贼已经穿过前厅(他们把第一间墓室叫做前厅)继续向前活动过了。前面的房间或两道门里又有什么呢?门里假如有干尸,它还是完整的、未经破坏的吗?情况教人难以理解。这里不仅在具体情况上不同于以往出土的所有古墓,而且出现了一个疑问:“盗墓者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力气去穿过第三道门,而没有运走近在手边的那些宝物呢?既然过前厅,眼见大批的财宝而不为所动,他们要得到的又会是什么呢?”

卡特和卡纳冯决定把挖出的陵墓填起。卡特清楚地意识到,决不能立即着手运走前厅和侧室的全部文物。姑且不论需要准确地记录所有物品的原来位置——这是为了确定年代和其它辨认方面的参考资料。卡特看到,许多文物是容易损坏的,迁出以前必须进行保护性的处理,至少在迁出以后立即进行这种处理,为此必须准备大量的保护和包装材料。

从发现陵墓起,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人表示愿意提供慷慨的帮助。有许多外地专家参加了工作,为把这项空前的埃及考古做得更彻底、更精确贡献了力量。

这些人都是第一流的专家,有些人的专业是和考古学无关的。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在这座陵墓中的文物搬出以后,为科学做出了空前的贡献。就这样,12月16日陵墓再次打开,18日摄影师伯尔顿在前厅拍摄了第一批照片。12月27日墓中启出了第一件文物。

前厅是在2月中旬清出的,这时已腾出地方,可以进行人人企盼的下一工序,即打开两座立像之间的封闭门。隔壁房间里有无干尸的谜很快就要解开了。2月17日,星期五那天,约20个经特许参加启封的人在前厅集合,大家情绪高涨,然而谁也不知道两小时以后会看见什么。至此发现的珍宝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了,人们感到难以想象还会出现更为重要、更为珍贵的东西。

客人们有的是考古学家,有的是埃及政府官员。他们坐在椅子上,这些椅子相互紧靠着,是特地为他们准备的。卡特走上一座专为启封修建的平台,这时室内一片沉寂。

卡特十分小心地去掉上层封口碎石。

他只望见一片闪光的墙壁,此外什么也看不到。他转动着电筒四处照耀,还是看不到头。显然,这堵墙挡住了门内房间的通路。这是一堵黄金铸的墙壁。

卡特小心地快速取掉石块,不一会旁边的人也看到一片金光。

这时已经看清:葬室地面比前厅要低3.2英尺。卡特拿着一盏电灯从洞口下去一看,不错,他是站在一座大神龛旁。这神龛硕大无朋,几乎塞满整个房间。

首先,跟随卡特进入葬室的是卡纳冯勋爵和开罗古迹服务部长比埃尔·拉考。金碧辉煌的葬室使他们瞠目结舌了。多次测量以后,确定神龛的尺寸长为17英尺,宽11英尺,高9英尺。龛体全部用黄金覆盖,四面镶着鲜艳的蓝釉饰板,上面的图案是各种宗教象征图形,旨在保护死者。

这时大家共同担心的是,盗墓者究竟曾否来得及进入神龛里面去?他们有没有破坏干尸?卡特发现,龛的东门是闩着的,但没有加封。他双手颤抖着拉开门闩。里面又是一层折叠门,也是闩着,而且封得好好的。从这道门进去就是大龛里面的小龛。

三个人都放心地喘了一口气。以前打开的房间哪一个都看得出有人进去过,但这整个陵寝的关键部分却可以肯定,他们是第一个进来的。他们将会看到3000年前在这里安放的、原封未动的木乃伊。

一开始是拆除前厅和安葬室之间的砖墙,随后是拆开第一层金龛。第一层打开以后,发现里面还有第二层、第三层金龛。

卡特认为有充分的理由肯定第三层金龛里就是石棺。他在回忆打开第三层金龛时写道:“那是我们辛勤工作过程中难以忘怀的时刻。当时我按捺着激动的情绪,小心地割断绑索,去掉那珍贵的封口,拉开门闩打开门。这时我看到里面有第四层金龛,它的花纹和第三层类似,但比第三层更为精巧……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这真是难以形容的时刻!再下去是什么?第四层金龛里装着什么东西?我极度兴奋地拉开最后一层金龛的门闩,去掉门上的封皮,慢慢地把门打开,里面装得满满的……是一口硕大无朋的,黄色石英岩棺材。它是完好无损的,完全是当年那些虔敬的人们把它安葬以后的样子。在几层金光闪闪的龛匣陪衬之下,这是何等令人难忘的景象!棺的下端有一尊女神,她张开双臂和双翅托住棺脚,像是要预防有人侵犯的样子。”

从安葬室移出金龛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共用去84天的时间。四层金龛由80多块零件组成,每件都很重,不好握持,而且易于损坏。

2月3日,出土工作者终于看到了石棺的全貌。这是一部杰作:全棺用一整块质地细密的黄色石英岩凿成,长8.8英尺,宽高各4.8英尺。棺盖是玫瑰色花岗岩做的。

绞车吱吱响着,1200多磅重的石棺盖徐徐升起,这时那些特邀的客人们又在周围注视了。“那庞大的石盖升起时,周围人一点声也没有。”人们向棺内看去有些失望,因为只看到用布包裹的一个粗大的捆。但当去掉包扎露出内棺以后看到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

是国王的遗体吗?不是的。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具“人形棺”的棺盖,上面仰卧着那位年幼的国王的金像。那黄金像初出熔炉一样亮得耀眼。像的头和双手铸成立体的,身体用浅浮雕,周身装饰极为华丽。双手交叉,握着钩和鞭两件王权的象征,上面用蓝釉镶嵌。脸用纯金铸成,眼睛是霰石和黑曜岩做的,眉和眼睑是大青石玻璃的。脸上表情严峻而淡漠,但栩栩如生。

棺材是三层套棺,第二层的盖上是那位年轻的法老的金像,他身穿礼服,周身是奥赛里斯式的华丽装饰。打开第三层套棺时并没有发现更多的新东西,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工人们觉得这些套棺重得出奇,使人难于理解。这座墓里的希奇现象层出不穷,这时人们又发现了一件。

摄影师伯尔顿拍过照片,卡特取掉花环和裹布,才弄明白棺材沉重的原因。第三层棺材长6英尺1.75英寸,厚0.15至0.21英寸,整个是纯金造成的。

人们松下几个黄金佛头,然后手提金握柄移开最后一层套棺的棺盖,露出了木乃伊,终于揭示了图特卡蒙的遗体。

从墓中许多画面和浮雕以及日用品来看,图特卡蒙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比较可爱的,但是关于他的政绩或作为埃及的统治者有何建树现在一无所知,只活了18年的国王大约是不会有什么重大的成就的。卡特说,就我们所知,图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绩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

这位法老的干尸既豪华又可怕。尸体上浇灌大量的油膏,这些油膏已经干硬,变成黑色,把寿衣紧紧地粘在尸体上。

整个干尸已经变黑并且变了形,但头部和肩部盖着的一个黄金面罩却金光闪闪,显出帝王的尊严。黄金面罩与干尸的双脚没有粘上黑油。

第二层棺是木棺,第三层是金棺,套在木棺里。人们几次努力把它们分开但没有做到,最后把整个棺材加热至华氏932度,费了很大力气才成功了。移出干尸以后,金棺用锡片套起加以保护。

11月11日上午9:45分左右,解剖学家德利医生剪开了干尸和外层包裹布。除脸部和双脚未粘油脂以外,整个干尸已经坏得不成样子。油脂所含的松香的氧化作用造成一种燃烧现象,不仅毁坏了裹布,连肌肉和骨头也都烧成了焦炭。有些地方如双腿和臂部下面的黑壳极硬,只能用铁凿除去。

一项重大发现是尸头下的一只护身枕。这枕头放在类似王冠的一个垫子之下,而垫子则是用外科技术扎在尸头上的。护身枕本身并无出奇之处,另外还有许多“护身神铠”贴身裹紧,如护身符以及各种象征符号和符咒等,重要的是这只枕头不像别的类似枕头用赤铁矿造成,而竟是一块纯铁!同时还发现一些类似铸模的小型用具。这是埃及学发现的最早的纯铁制品。

人们小心翼翼地从那年轻法老的烧焦的身上慢慢剥去最后一层裹布,那肌肤腐烂得用毛刷轻轻一碰就会跌落一块。最后展现了那年轻的国王的面孔。用卡特的话说,那是“憩静而安详的面孔,一个青年的面孔”。他说:“从脸上看得出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五官很端正,特别是那轮廓鲜明的双唇。”

干尸的裹布里一共发现143块各类宝石。这位年仅18岁的法老是用黄金和珠宝层层包裹起来的。

苏丹金字塔

在苏丹北部达米尔和善迪两座城市之间,每当人们乘坐火车,或者在尼罗河旁那条高低不平、布满沙子的道路上吃力地行进时,会意外地发现东面红砂岩小丘之间那奇特的景色——一种用红石块建造的小金字塔坐落在可以俯视尼罗河流域的高地上。这些金字塔有20多座,最大的有二三十米高,塔与塔之间相距很近,有的塔基几乎相连,它们的形状和埃及金字塔不一样,塔身陡直,塔基突出部分有一座拱门,里面有一条通道。这些金字塔派什么用场?当时是怎样建造的?由何人所建?围绕着这些有趣的问题,世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学者菲力普斯在埃塞俄比亚《塞拉姆塔》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这些苏丹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的作用一样,是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的麦罗埃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墓,墓就在塔下面。麦罗埃存在的年代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50年左右,它曾是一个很有生气的独立国家。没有受到北面强大的埃及帝国的控制,相反,有一个时期似乎曾对埃及发动过军事进攻,并取得了胜利,在第二十五王朝即“埃塞俄比亚王朝”统治了埃及。麦罗埃文化是沿现在北苏丹尼罗河发展起来的。有人已对该王国首都所在地进行了挖掘工作,并挖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遗迹:三条林阴大道和多处贵族住地。金字塔是最高统治者的陵墓,这是国际学术界的一致结论。

这个结论最近受到了挑战。两位法国专家艾赫利和爱乃尔最近出版了一部名为《石头圣经——大金字塔的神圣字母》的著作,提出金字塔是颂扬埃及主神的巨大神龛,是赞美生活和创造的神庙,与法老陵墓之说毫无关联。他们对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字母作了长达20年的研究,认为金字塔的大门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一个符号,意思是人群似洪流般地走进来,塔内各大厅分别为埃及至高无上的主神埃孟名字的逐个字母。他们的结论是,金字塔犹如浩大的密码,其大门、大厅乃至通道都含有确切的特定意义。由此他们推论金字塔是宗教建筑,而非帝王的陵寝。由于麦罗埃文化深受埃及文化影响,所以苏丹金字塔同样是宗教建筑,而非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人们普遍认为,在埃及,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是把沙子沿塔的四周堆成斜坡,这样工匠们才能顺着慢坡把巨石放到规定的位置上。因而有的学者就认为苏丹金字塔采用了同样的建筑方法。然而,研究苏丹金字塔已有十多年的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欣克尔博士却认为这些塔和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不一样,因为麦罗埃金字塔之间的距离很近,不可能使用把沙子沿塔四周堆成斜坡的方法建造。欣克尔还提出了三个根据:(1)从结构上看,这些金字塔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样一下子就建到顶端。从一些塔顶长时间没有被风化或被盗墓者弄毁来看,可能在离塔顶几米的地方建筑工作就中止了,然后把一块大圆石头吊上去放在塔顶,整个塔就算竣工。对此可有这样一种解释:作为塔身结构的砂岩巨石是用固定在塔顶上的一种吊车一块一块吊上去的,这种吊车在工作时只能直上直下。这就是塔在最后几英尺处不能完工的原因。也是这些塔的塔基比埃及金字塔小和塔身很陡的原因。(2)遗址中发现了一根大木杆子的残存部分,从下至上穿过塔的中心,可能是为了保证把塔建成对称,使塔的各顶角和杆子都保持等距离的那种装置。联想起尼罗河沿岸现在仍然使用着一种古老的提水吊杆,与当时使用这种吊杆一类的工具修建金字塔完全符合实际。(3)塔上的新泥灰看上去很不相称,这是为了使它们符合原样,而在粗糙的砂岩上涂上泥灰并加以装饰。

那么,这些苏丹金字塔是何人所建的呢?历史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不少专家和学者当然认为这是麦罗埃人民的伟大杰作。还有的学者仍认为这些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一样是“外星人”的杰作,因为至今仍无法想象古人能建造出如此雄伟、奇特的建筑物。

墨西哥的金字塔

特奥蒂瓦坎,即印第安语的“众神聚居之所”,它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郊40公里处。古城遗址长6.5公里,宽3.25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估计曾有居民20万,相当于同期欧洲罗马城的规模,是古代西半球乃至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目前除了已经修复的金字塔和神庙外,只能看到街道轮廓线和莽莽灌木丛掩没的无数土墩,依稀可以窥见昔日的繁华都城的盛景。

该城中轴南北干线称“黄泉大道”或“死亡大街”,宽55米,长2.5公里。全城主要建筑群都布置在大道两旁。“黄泉大道”是1325年南进的阿兹特克人起的名字。据说当时大军路经这里,只见城市破败,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房屋,而大道两旁却有连绵不绝的棱锥形高台,疑为坟墓,故称此名。又一说,当年大批奴隶被送上金字塔祭天,都是从这条大街走向死亡的,后人便称之为“黄泉大道”。

城内有许多华丽的宫殿、神庙。平民的住宅也很宽大,通常一座房屋有50-60个房间,环绕着一个内院。可惜这些房舍都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房基了。城址已发掘1/10以上,取得了大量文物,其中以彩绘陶器和石雕像最多。一尊大型水神雕像以数块巨石精心琢磨衔接而成,水神头戴冠冕,两耳佩垂饰物,两眼深沉有神,衣袍上的几何图案和装饰线条相当严整。在没有铁器的石器时代,能将粗石雕琢得如此传神、明快、凝炼,实为难得。此外,还有一种三足鼎式的陶罐,釉面光洁,花纹精细,造型巧妙,完全可以列入古代艺术精品之林。

在“黄泉大道”东南,屹立着1910年前后修复的太阳金字塔,四方锥体,分5层,逐层斜缩,总高64.5米。底边各长222米和225米,占地5万平方米,有6.5个足球场那么大,略小于埃及金字塔。正面有台阶通到塔顶,上面是平台,曾建有金碧辉煌的神庙,内供黄金装饰的太阳神像。如今塔顶光秃秃一片,因神庙模样难以考证,至今未能复建。其它三面陡峭平滑,难以攀登。塔身还穿插装饰着用琢磨光亮的素色、彩色或浮雕火山岩石铺镶的图案。塔为实心,以沙土充填,外以巨石封裹,与埃及金字塔的空心陵墓有所不同。

祭祀月亮神的月亮金字塔规模稍小,距太阳金字塔1公里。塔基长150米、宽120米,占地18万平方米,也比两个足球场大,它高43米,也是5层,建筑艺术比太阳塔更为精巧。两塔之间有可容约数万人的大广场,由此可见当年祭祀场面之大。

第三个大建筑群在“黄泉大道”两端。在一个凹式广场上,三面环以平台式神庙多座,犹似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堡。最大的一座是6层塔,每层饰有羽蛇头和玉米轴组成的浮雕,前者代表蛇神,后者代表雨神。“羽蛇”是托尔特克人崇拜的图腾。

根据推测,太阳塔、月亮塔的建造年代为公元一世纪,建筑周期至少50年。蛇神庙的建造迟于10世纪,风格与前迥然不同。

埃及金字塔虽然出名,但数量没法同拉美的金字塔相比,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5世纪欧洲人来到拉美为止,居住在中美洲墨西哥到尼加拉瓜的印第安人,每个时期都兴师动众,大建金字塔,总数可能超过10万座。每一个定居点,每一次战役胜利之后,都要建塔。最高可达70米,四五层至十几层不等。塔顶设神庙和祭坛,纯粹是宗教建筑。有的战胜者喜欢将战败者的金字塔包起来,愈包愈大,以至内部包有三塔四塔的。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拉美金字塔同它们所在的城市,不是湮没于荒原中,就是被入侵的殖民者毁坏,成了当今世界一个难解的谜。

拉美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特奥蒂瓦坎也不例外。那么繁华的都市,那么大的金字塔,静悄悄地消失于热带丛林之中,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考古学家对此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只能从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加以推测。

特奥蒂瓦坎大约崛起于公元前2世纪,它与玛雅、萨波特克并列为中美三大部族,维持了大约1000年历史。到了公元8世纪,它就神秘地消失了。对于它的消失,学者们议论纷纷,说法各异。有人说是天灾、饥荒、瘟疫,也有人认为是北方部落的入侵或是内讧自相残杀。到底为什么,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