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7977300000122

第122章 张衡传——范晔

题解

本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者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州县东南)人。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史部郎,远嘉初年为宣城太守。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所著《后汉书》体大思精,是继《汉书》记载自东汉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历史的重要史书。

张衡(78—139年),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本篇是节选原文的几段缀合而成的,着重记叙了张衡的高尚品德及文学、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以及政治上的作为。

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

张衡字平子,同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善于写文章。他曾经在三辅一带游学,随即来到京师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他的才学比世上一般的人高,但是却没有骄傲自大的表现。他时常举止从容安详,淡泊宁静,不喜欢跟庸俗的人来往。永元年间,他被举荐为孝廉,却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去做官,他也不去就任。当时天下长期相继太平无事,从王侯贵族直到一般的官吏,没有不奢侈无度的。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作了《二京赋》,用来向朝廷讽谕进谏。他精心地构思布局、谋篇、润色,花十年功夫才写成。大将军邓骘很赏识他的才华,屡次征召他去作官,他都没有应召。

张衡善于研制器械,制作得十分巧妙,尤其在天文、阴阳、历法方面尽力钻研,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叫公车衙门特意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研究考核阴阳,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作了浑天仪,写出了《灵宪》、《算罔论》,内容十分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再次调动官职,又担任太史令。由于他不羡慕做高官享厚禄,所以他的官职多年不能提升。从他离开太史令职位后,经过五年又回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仪器用纯铜铸成,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结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酒尊,表面装饰着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等图案。仪器中间有根大铜柱,铜柱四周伸出八条横杆,设置了枢纽用来拨动机件。仪器外部造有八条龙,龙口里衔着铜丸,龙口下方有铜蛤蟆,铜蛤蟆张着口承接铜丸。仪器的枢纽和各种精巧的构件,都藏在“尊”里面,覆盖得周密无缝。如果发生了地震,尊就震动龙,机件拨动,龙口就吐出铜丸,下面的铜蛤蟆就衔住掉下来的铜丸。铜丸掉在铜蛤蟆口里,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守候仪器的人凭着声响就知道发生地震。虽然一条龙的机件拨动了,但其它七条龙的头不震动。循着吐出铜丸的龙所指的方向,就能知道发生地震的方位。用发生地震的实际情形来验证,彼此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籍经典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能验知地震的事。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件拨动了,而地面感觉不到震动,京城里的学者都怪地动仪报震没有证据,不准确。几天后驿使到了,才知道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佩服地动仪的精妙。从此以后,朝廷就派史官记载地震是从哪个方向发生的。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离京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法制;又有许多豪族大户,勾结在一起干违法的事。张衡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令制度,暗中查清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就把他们抓了起来,于是举国上下,秩序井然,人人称赞政治清明。张衡任职三年后,上书朝廷请求告老还乡;朝廷召回张衡,封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赏读

选材精当,中心突出,脉络清晰,详略得当是这篇传记作品的成功所在。张衡是东汉时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一生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但本文只记他两个方面的事迹: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思想品行。前者只记叙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困为这是中国天文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有此足以证明张衡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后者作者一开头就点出了张衡的性格特点:才高于世,而从容恬淡,不好交接俗人。并以此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张衡的重大科学发明,叙张衡的种种行状,都围绕这根主线,使全文不仅脉络分明,而且使人物形像也相当丰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