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常始于幼年,至青年期定型,可持续至成年期甚至终生。虽然人格障碍本身尚非病态,但有时却与精神疾病有着相似之处,或容易发生精神疾病,因此,应尽可能矫正。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格障碍属于变态心理学范畴,是一种介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通常,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患者形成其特有的行为模式,而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常始于幼年期,定型于青年期,可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
人格障碍的诊断
其诊断可从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及病程标准来看:
1.症状标准:有其特殊的行为模式,在情感、冲动控制、警觉性、感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与众不同的行为和态度;该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持续性的,并具有非普遍性,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严重程度标准:主观上感到痛苦;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收到损害。
3.病程标准: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且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
除以上标准,还需满足排除标准,即人格障碍不是由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重的精神刺激所致。
边缘性人格障碍
1938年,A·斯特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第一次采用了“边缘性”这个术语。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人格障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反复无常的心境和不稳定的行为为主要特征。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每33个妇女中就有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而男性则是每100人中有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见,对于女性来讲,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威胁更大一些。
◎症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为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不稳定,有身份识别障碍或自伤行为,并且持久具有厌倦感和空虚感,容易引起一过性精神病的发作。
◎病因
相对于其他心理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复杂。其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1.遗传学。一些有关双胞胎和家庭的研究者认为人格障碍会遗传。
2.环境因素。相当一部分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在童年时期都有过被虐待的经历,或是被忽略的经历,或是被迫离开照料自己的亲人等。
3.脑部异常。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可以控制和调节情绪。而大脑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如五羟色胺等。
◎治疗
心理治疗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治疗方法就是心理治疗,多采用辩证行为疗法(DBT),该疗法告诉患者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痛苦和改善人际关系。
社会支持系统
集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患者的人际冲突。在集体治疗中,病人可以学习人际交流的方法,观察他人的交往方式,并可集中讨论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无法通过药物治愈,但药物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如抑郁、冲动和焦虑等。
住院治疗
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会有自伤行为,因此有时需要在精神病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更专业的治疗。
◎预防
首先,边缘人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主要是童年时的不快经历所致,要预防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应从小开始。父母要多陪孩子,多给孩子关爱,以免在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伤害,最终成为人格障碍。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紊乱,也可能会产生此种人格障碍,所以,对于更年期女性,自己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情,凡事不可过于计较和认真。
◎有效缓解方法
音乐疗法
紧张不安时可以听听巴赫的《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圣桑的《骷髅之舞》或者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第一乐章等;抑郁寡欢时可以听听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或者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第二部分;急躁渴望时可以听听亨德尔的《皇家焰火》、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中的《风暴》等。
运动疗法
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往往在交际上面存在问题,因此,可以选择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跑或者拔河等集体运动项目,以帮助患者慢慢适应与同伴、同事的交往。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指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类人往往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在自恋型人格障碍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因此,从女性身心健康角度来讲,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便更好地处理和谐调与他人的关系,为女性的健康生活扫清障碍。
◎症状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常有以下表现:
对别人的批评常表现出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喜欢指使他人,喜欢他人为自己服务;过分自大,夸大自己的才能,希望受人关注;坚信他的想法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对成功、荣誉、权力、美丽或爱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自己应该享有别人没有的特权;渴望持久的赞美和关注;但是同时,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又缺乏同情心,且具有很强的嫉妒心。
◎病因
临床表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产生原因多与童年的某些经历密切相关,比如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或者缺少同龄伙伴等。
◎治疗
解除自我中心观
人生中最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期。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是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一定要先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自己回忆下自己的童年,其实现在的一些性格特征早在童年便有原型了,例如:现在的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那么,童年时,你可能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否则,便耍无赖、捣蛋,以吸引父母注意。又如,现在的你喜欢指使别人,那么童年时,你可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要时常告诫自己:必须努力工作,以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我不再是孩子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去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不应嫉妒别人应得的。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请一位亲近的人做监督者,一旦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便给予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慢慢消除这种自我中心观。
学会爱别人
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弗洛姆曾说“幼儿的爱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是‘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自恋型的爱就如同“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改正。
◎预防
无论哪种人格障碍的预防都应从小抓起,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让他体会到“爱别人”的快乐。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又叫社会病态、精神病态或悖德性人格等。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最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重视的。
◎症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以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
1.不可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对朋友不讲信义,对配偶不忠实。
2.不论大小事情,都缺乏责任感。
3.对自己的不良言行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4.有反社会行为但常常缺乏契合的动机。
5.缺乏真正的洞察力和判别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也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6.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对一般的人际关系反应淡漠,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或者是重要的事件无动于衷。
7.有时会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
8.性生活轻浮、随便,其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常有性顺应障碍。
9.生活没有计划,除了总是与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和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而是突然的。
但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通常都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且外表迷人,给人的初印象很好,能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也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没有焦虑的神经症性,也没有企图自杀的历史。
◎病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先天体质异常,这可能与遗传或者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一是外围环境不良,如早年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养子、社会环境恶劣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或受到忽视、儿童时期缺乏父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顾和关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如果父母对孩子冷淡,儿童便不可能体会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的关系。之后,即便儿童在形式上学会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在理解和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治疗
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只能治标不治本,而心理治疗对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反社会型人格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对于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认识,培养患者的责任感、提高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可采用厌恶疗法。即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会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以此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实际表现,逐步放宽限制,并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另外,有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采取与家庭隔离法,如可以在学校、集体宿舍或亲友家寄养,既减少对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预防
与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反,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预防,则是要求家长对孩子多关心,多疼爱,让其感受到被别人给予温暖的幸福感。同时,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其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
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以要求过于严格或完美无缺为主要特征。临床上虽然男性较多,但女性也不在少数,因此女性朋友也同样要提高警惕。
◎症状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感到不安全和心存疑虑,从而导致过分的认真、固执、谨慎和僵化。日常可有反复出现本不愿意有的想法和冲动,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症状标准。患者经常要求精确和完美,因此很多事情会反复核对细节。
◎病因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也是在幼年时期,而且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有关。比如父母管教过于严厉,造成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做任何事都思虑甚多,优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的紧张和焦虑反应。又如医生家庭,往往对孩子的卫生过分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洁癖”,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另外,幼年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
另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中有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正常家庭要高,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治疗
听其自然法
对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减轻和放松其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其自然。比如担心门没有关好,就让它不关好了;屋子没有收拾干净,就让它不干净好了;字写得不漂亮,不管他,与自己没关系。开始可能会由此带来焦虑的情绪反应,但因为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所表现的无法自控的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意志的努力,会逐渐消除的。
当头棒喝法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去做,在某种意义上如同机器人一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独特事件,以求带来新的观念、思路和方法,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从而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习惯。
◎预防
对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预防,还是要从小做起。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可过于苛刻,有些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做主;做错了事情也不必过于苛责,将正确的方法教给孩子便可。对于医务工作者,尤其要注意不能在卫生方面过分要求孩子,以免造成强迫洗手等行为。
◎有效缓解方法
喊“停”法:当自己感到将要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时,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停”。当你对自己大声喊出“停”的时候,你刚才的思维或者行为就会被打乱,自我意识就能起作用了。
依赖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是所有人格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一切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依赖性的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等。对于女性来讲,由于客观上很多方面相较于男性都处于弱势,因此更易形成依赖性人格。
◎症状
通常,依赖性人格障碍者会有以下表现: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前,无法对日常事物作出决断。
2.经常感到无助,需要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
3.害怕被遗弃,有时明知他人错了,也会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所以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4.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想方设法逃避孤独。
6.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一旦亲密的关系中止,会感到特别的无助甚至崩溃。
7.在得不到赞许或遭到批评时很容易受到伤害。
◎病因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成因主要是儿童时期就过分依赖父母,在他的印象中,父母是万能的,可以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的一切需要。这时,如果父母对其过分溺爱,甚至鼓励子女依赖父母,孩子缺乏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以致成年以后依然缺乏自信,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最终形成依赖型人格。
◎治疗
习惯纠正法
将自己的行为每天作个记录,记满一周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要坚持自己做主;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你的改进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可以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以求逐步加强、提高自主意识。
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简单地纠正以往习惯,那么以后还可能复发。而重建自信法则是从根本上矫正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瞧你,真笨,我来帮你做吧”,将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并转告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说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气。你可以每周做一项略带冒险性的事,例如:独自做短途旅行;独自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者每周规定一天“独立日”,这一天所有的事情决不依赖他人。一段时间之后,你做事的勇气会大大增加。
◎预防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预防主要还是父母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主,而要给孩子一个自主空间,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也不要大加贬斥。否则,很容易让孩子不愿自己做主,养成依赖的习惯。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洗洗衣服,或收拾收拾自己的物品,也可以给孩子适度的零用钱,让他自己做主运用这些零用钱。
另外,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的好,并告诉自己即使做不好也没什么,大胆做就是了。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对别人充满猜疑和偏执,对自己却很少有自知之明。据早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该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比率。
◎症状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以下几点: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即便没有根据,也常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而表现得过分警惕与防备。
2.将周围的常规事物解释为不合实际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挫折或失败总是归咎于别人。
5.好嫉恨别人,即使向他道歉也不能宽容。
6.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自己不够合理的“权利”。
7.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其想法。
◎病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也与其所处的不良环境有关。如,儿童时期,经常受到大量的斥责,且得不到亲情的温暖,这会使得他在感情上与别人疏远起来,而且变得不信任别人,进一步则会把别人看成是问题的根源,从而容易对他人产生怀疑和愤怒。再进一步则会形成妄想。从心理因素看,在不良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出现一种强烈的潜在的自卑感,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这些倾向于自我为中心的人便通过妄想自己的优越感,使自卑合理化。
◎治疗
认知提高法
由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敏感多疑,不接受任何善意忠告,因此首先要让他们全面了解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使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自愿产生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交友训练法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以期在交友中学会信任,消除不安。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即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
自我疗法
偏执型人格患者应时常提醒自己:①我不是君王,我和别人的地位是一样的,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②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要弄清别人的言行是否真的是攻击。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这些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若当时没能控制自己的偏激行为,则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以防下次再犯。
敌意纠正训练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为此,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这样会明显减少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试着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
◎预防
偏执型人格的预防除早年时期父母要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爱,不要随意打骂外,后天的预防也很重要,比如面临失败和打击时,要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而不是凭主观臆断和胡乱猜疑来决定;要培养爱心,包括对人,对生活乃至对世界的爱心,改变狭隘的自我观念;最后,一定要打掉深层的自卑感,以免过于自卑而导致各种偏见、猜疑和嫉妒等。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和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1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因此,该类型人格障碍也颇受重视。
◎症状
1.分裂样人格障碍者常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第六感官等。
2.有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不合时宜、习惯不规律或目的不明确等。
3.言语怪异,但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有一过性的错觉、幻觉,如看见
不存在的人等不寻常幻觉体验。
5.对人冷漠,即便对于亲属也缺乏温柔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好单独活动,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需外,很少与人主动接触。此外,除一级亲属外几乎没有亲密友人。
◎病因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关系。婴儿出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父母亲的照顾,这一过程中,儿童在父母的关心下逐步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不免受到指责,但只要他能感觉到有人爱他,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偏差。如果终日受到父母的指责,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儿童的是非观念就会不稳定,心理上就会产生焦虑和敌对情绪,并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乃至逃避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接触,从而形成分裂样人格。
◎治疗
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其主要目标是纠正患者的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
◎预防
首先是父母注意,不要凡事都指责孩子,以免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错误的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时刻谨记“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要给孩子不公正的待遇,以免使孩子的是非观产生错误。
对于成年人,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多与人交流,多参与活动,多培养兴趣,这样才不会感到生活的乏味和压抑,也就可以避免对人对事的淡漠。
◎有效缓解方法
社交训练法
先要让患者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知道他的孤僻、冷漠和过于内向的危害,促使其能够主动配合训练。训练开始时,由施治者与受训者共同商定,以某位朋友(或同学、同事)为交谈对象,每次要求其主动交谈5分钟,内容和方式不限。以后逐渐做比较融洽地随意交谈;成功后,可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到20分钟,再增到半小时),对象由1人增到5人;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兴趣培养法
兴趣培养有助于改善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先要让患者懂得:人生是一段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每时每刻都仿若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前进的动力和生活的乐趣。然后,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生活,促使兴趣多样化。除此,还可以参加兴趣小组,培养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
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又称歇斯底里人格或表演型人格,此类型人格障碍者多见于女性,在各种年龄段都有发生,尤其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且一般发病年龄都在25岁以上。
◎症状
表情夸张,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较为肤浅;暗示性很高,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强求别人符合他的意志或需求,否则就给别人难堪或表现出强烈不满;总是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喜欢刺激,因此总是频繁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渴望受到别人瞩目,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用奇特的外貌和行为吸引他人;情感反应强烈且易变,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感来判断是非;夸大其词,还喜欢掺杂幻想情节,难以应证。
一般来讲,癔症型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有所减轻。但这不是说可以不治而愈,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
◎病因
目前为止,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尚缺乏研究,但是一般认为该种人格的形成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心理年龄严重滞后于生理年龄,甚至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阶段,从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这也可能是此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治疗
情绪自我调整法
先要请自己的亲朋好友说出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的说法不要反驳,要自我反省,看看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受人喜欢的,哪些是令人讨厌的。令人讨厌的要坚决改进,受人喜欢的在表现强度上要力求适中;将无意识的表现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以便自我提醒。
升华法
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因此可以将计就计,让她们把兴趣转移到艺术表演上,使其原有的淤积能量在表演中得到升华。
◎预防
对于癔症型人格障碍的主要预防仍应从幼年开始,即父母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做的正确的或者优秀的事情,夸奖也要适度。否则,会使得孩子感觉自己是所有人的焦点,以致逐渐发展成为癔症型人格障碍。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这种人格的最大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退缩,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根本没有能力应付。因此,多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干扰,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
◎症状
回避性人格障碍者常会有以下几项或者全部的症状表现:
1.对于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很容易受到伤害。
2.除了自己的至亲外,几乎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
3.如果不能肯定自己会受到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的事务之中。
4.有明显的行为退缩表现,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者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有自卑心理,因为害怕惹人笑话或者回答不上来,因此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
6.羞涩而敏感,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对于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情,哪怕再简单不过的事,也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和危险。
◎病因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自卑感同样也是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当儿童感觉到自己无能时,会产生一种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这便是自卑。除此,当儿童有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时,也会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对成人来讲,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其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如果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人格的一部分,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治疗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从心理上建立自信。
◎预防
对于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父母首先不要自卑,要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也是一样;对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出身等较差的家庭,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应该与别人攀比,应该努力上进改善一切。
对于成人,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要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在面对事情时,不要让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面对挫折,不要一蹶不振,要从中吸取教训,争取下一次做好。
◎有效缓解方法
消除自卑感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要认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任何人也不会一无是处,这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之症而感到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自卑的人也有优点,如为人谦和,做事谨慎,善于思考等。因此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要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当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就会产生自信心。
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可以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定一个交友计划。由易到难,逐步进行。例如:
第一周,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闲谈十分钟。
第二周,每天与他人闲谈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第三周,在保证上周时间量的基础上,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周,在保证上周时间量的基础上,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或家宴,或郊游,大家不计时间,随意聊天。
第五周,在保证上周时间量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活动。
第六周,在保证上周时间量的基础上,尝试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上述梯级任务看似简单,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评定你的执行情况,并督促你坚持下去。实际上,第六周的任务强度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超出常规生活也是适宜的。
冲动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为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由于该人格障碍患者的发作有突发性,类似癫痫,因此又叫癫痫型人格。冲动型人格障碍有多种形式,包括间歇性爆发障碍、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赌博等。
◎症状
冲动型人格障碍者通常可有下列表现:
1.情绪急躁,易发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有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等表现。
3.对于其冲动的动机,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则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有时有计划,有时又无计划。行动之前常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感觉到愉快或放松,没有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因心理发育不够健全或不够成熟,经常会导致心理不平衡。
6.较正常人,更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病因
首先是生理原因,当一个人的小脑成熟延迟,则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使其难以感受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其次是心理原因,一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者常寻求某种补偿方式,当患者以冲动、好斗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就表现为攻击性;二是自尊心受挫,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其次是家庭原因,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若是受到限制就会采取“还击”,若儿童常遭打骂,心理长期压抑,一旦爆发,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而且,孩子还会受家长的影响,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最后是社会原因,暴力小说和电影常会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模仿和认同,而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容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行为。
◎治疗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患者感到冲动的事件,让患者给出这些事件对他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等级。首先让患者放松几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患者放松,然后,指示患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请抬起右手示指。”当患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患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患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的SUD程度。
然后,如此反复多次,如果患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可以认为患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基本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求治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都基本消失。
◎预防
1.做好青春期教育,鼓励患者经常反省,完善自我,将精力运用到学习中,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2.正确对待挫折。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令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同时,尽量让其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
◎有效缓解方法
及时就医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