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7978400000014

第14章 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二)

二、肺炎克雷伯杆菌病

肺炎克雷伯杆菌病是由克雷伯杆菌引起的以体躯部形成脓肿和脓毒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大、小鼠感染。

(一)病原学

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为革兰阴性菌,短粗、卵圆形杆菌,常呈双排列,具有明显的荚膜。

(二)流行病学

动物主要是经呼吸道感染,也有经肠道感染。野鼠可广泛传播本病,人也可感染。

动物发病多见于早春或初冬季节。当饲养室湿度过大,室温度低于18℃或气温突变时易暴发本病。此外,伴有病毒感染,通风不良,过分拥挤,营养不良等情况均可能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本病。

(三)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拒食、被毛粗乱不整,呼吸困难而急促,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肺炎。小鼠和豚鼠一经感染还会出现弓背,蜷缩一隅,急性者2~8天即死亡。慢性病例常患结膜炎、两眼闭合,有分泌物,小鼠尾呈竹节状,体重下降。如为繁殖期动物,可能造成不孕或受孕期间隔延长,吃仔及死亡现象。恢复健康的动物,可长期带菌,外界恶劣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复发。

(四)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可见肝、脾肿大,有坏死灶。胸腺、肾脏和浆膜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有的有腹膜炎、颈部脓肿、颈淋巴结肿大。

(五)诊断

根据动物呼吸困难、咳嗽等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经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的鉴定。

(六)预防和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饲养室温差不宜过大,动物的放养密度不能太高,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和空气卫生。另外,发现患病动物及时隔离或淘汰,新购入的动物进行必要的隔离检疫等,有利于保持种群的健康。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肺炎克雷伯杆菌不仅影响动物生产,更重要的是干扰动物实验的结果。

三、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等。这种菌可以感染绵羊、山羊、猪、各种实验动物等约50余种的动物,人亦可感染。而且由于感染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及感染途径不同,除脑炎症状外,还可以引起脊髓炎、心内膜炎、败血症、流产、肿瘤等。人感染后可引起脑脊髓炎、死产、幼儿的败血症,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一)病原学

李氏杆菌属中,只有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能引起动物和人的疾病。该菌是短小杆菌,宽0.5μm,长1.0~1.2μm,有动力,革兰染色阳性,需氧,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该菌不产生芽胞和荚膜,不耐酸,发酵糖类产酸不产气,触酶反应阳性。

(二)流行病学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广泛,许多动物和人都能自然感染。实验动物中以大鼠、小鼠、家兔、豚鼠易感。犬和猫偶尔也发生感染。猪、绵羊等感染后主要侵害中枢神经,引起脑膜炎。有时造成母畜流产。此菌在土壤和粪便中存活可选数月之久,可能经被污染的饲料进入动物或人的消化道,并在此储存。也可能通过皮肤创口和带菌的鼻腔分泌物造成接触传染。还可经隐性感染的雌性动物传给胎仔。

(三)临床症状

患该病的动物都有相似的临床症状,急性感染一般无先期预兆而突然死亡。亚急性感染动物死前出现不活动、虚弱、精神抑郁等。病程延续数天者,出现呼吸困难、流涎、流泪、鼻腔有分泌物和周期性惊厥,有些动物发生脑膜炎的症状。此外,啮齿动物和兔常见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紊乱,表现为斜颈、运动失调、失去平衡和旋转等。慢性者,最初发生感冒样症状,孕兔可发生流产,病程可延续数月。人感染后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及心内膜炎症状。

(四)病理变化

最常见的病变是肝脏局灶性坏死,有时仅有少数点状坏死,严重者整个肝脏密布坏死灶,心脏也可出现坏死灶。显微镜下见局部坏死,有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浸润。兔可有出血性坏死性子宫炎,有时可发生流产。子宫的损害是兔患李氏杆菌病的特殊病变。未孕和分娩后不久的兔则很少发生李氏杆菌病。猴患李氏杆菌病时主要发生内脏充血、心包腔积液。病理组织学变化包括肝细胞空泡化、胆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肾曲管上皮变性和坏死等。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进行确诊。

(六)预防及控制

预防本病除保证饲料的卫生和消毒,还应注意消灭野鼠,控制饲养室动物的密度,减少接触传染的机会,发现患病动物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本病毒对消毒剂抵抗力低,一般常用消毒剂均可使细菌死亡。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即可引起实验动物的严重疾病,使实验无法进行,又威胁实验人员的健康。

四、伪结核病

伪结核病是由假结核耶尔森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人兽共患病。伪结核耶尔森菌感染啮齿动物使其发生伪结核、败血症和淋巴结局部感染。

(一)病原学

伪结核耶尔森菌是革兰阴性菌,多呈球、卵圆形或杆状。不产生芽胞和荚膜。周身具有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发酵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不液化明胶,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阴性。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本病在啮齿动物和兔多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动物,有时也可能通过皮肤创伤发病。带菌动物的粪便、尿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土壤、水源、饲料和用具等都可成为传染源。该菌对寒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水、生物材料和食品中存活较长的时间。疾病流行多发生于冬季,幼龄动物特别易感。寒冷、营养不良、缺乏阳光、肠道寄生虫病等均能诱发伪结核病。

(三)临床症状

豚鼠和兔的伪结核病一般呈慢性,感染动物消瘦、腹泻,细菌可进入血液,产生败血症。猴患伪结核病,行动迟缓、毛无光泽、活动减少、食欲降低、憔悴、腹部隆起、腹泻、体表淋巴结肿大。

(四)病理变化

动物感染伪结核病后,在肝、脾、肺等部有白色或黄色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坏死结节。猴除肝、肺有类似结节外,胃、大肠和小肠黏膜也有坏死灶。坏死灶可融合成溃疡,其表面覆盖有纤维素及炎性细胞构成的伪膜。显微镜下,病变结节为肉芽肿,其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区,外围有淋巴结、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包围。少数因败血症死亡的动物,表现肝、脾、肾淤血肿胀,肺和气管黏膜出血。

(五)诊断

根据典型的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六)预防和控制

加强饲料控制,严防患病动物粪便污染饲料。食具、笼具应定期消毒,并大力开展灭野鼠、灭蝇工作,确诊本病后动物全部淘汰,重新引种。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感染动物通常进行性消瘦,免疫功能降低,一旦确诊感染,须全部淘汰动物,从而使实验中断。

五、泰泽病

泰泽病(Tyzzer’s Disease)为毛发状芽胞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一)病原学

泰泽菌为毛发状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状或多形性菌。菌体周身有鞭毛,能运动,可形成偏端芽胞。该病原体为细胞内寄生菌,在常规细菌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鸡胚卵黄囊细胞内生长良好。

(二)流行病学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长爪沙鼠、豚鼠、兔、猫、犬、猴等均可感染该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幼龄动物感染后较严重,而且死亡率较高,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病菌。

(三)临床症状

本病所致疾病有肠型和肝型2种。肠型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初离乳动物易感染,常急性发病死亡。水样便并含有黏液或血液。感染小鼠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肛门和尾部沾染稀粪便,故又称之为“湿尾”病,死亡率很高。大龄小鼠虽然也发生下痢和消瘦,但病程较慢,死亡率低。有些成年小鼠为隐性带菌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型患病动物一般无腹泻症状而突然死亡。

大鼠感染泰泽氏菌,一般无特殊症状,仅有精神抑郁,被毛卷曲等。兔患此病多为8~12周龄,表现为急性下痢、虚弱、消瘦,发病后24~36h死亡,死亡率高达90%。

(四)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的病变为出血性肠炎和肝脏有散在淡黄色或乳白色的灶状坏死。尤以血管周围多见。坏死灶及其周围有很多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在病变处黏膜上皮细胞内可见到病原体。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依赖于细菌学鉴定,在肝细胞内或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找到典型的细长或多形性革兰阴性毛发状芽胞杆菌即可确诊。此外,还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查。

(六)预防和控制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稳定,控制饲养密度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抗病力。防止本病暴发流行的重点是消灭病鼠和隐性带菌者。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动物患病后死亡率较高,从而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

第四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

一、支原体病

支原体(Mycoplasma)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主要危害大鼠和小鼠。支原体种类很多,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常见的支原体中,肺支原体、溶神经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更容易感染实验动物。本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为隐性感染,不易发觉,常使动物体质下降,影响实验结果。

(一)病原学

支原体呈多种形态,如圆球形、星状或棒状。没有细胞壁,细胞具有柔软弹性或可塑性,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支原体典型菌落呈圆形,其边缘与培养基分界明显。不同种的支原体对葡萄糖、精氨酸或尿毒具有不同的代谢,据此,可鉴别支原体不同菌种。支原体的生长需要维生素及固醇类物质,营养要求高,生长速度慢。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原体可经垂直传播途径传染,也可经接触、空气等途径传染。

3.易感动物各年龄的大、小鼠均易感,幼龄鼠更易感。

(三)临床症状

支原体常定居于实验动物的呼吸道和生殖道黏膜,致病力不强,感染常为隐性,症状不明显。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常引起动物的呼吸道感染。表现出异常的呼吸声,鼻腔有分泌物及喷嚏声,继而引起支气管肺炎。在患严重肺炎时,动物不活动、喘息、被毛粗乱、弓背、体重减轻。有时继发中耳炎,患鼠头斜于患侧转圈走,如将病鼠尾提起使之倒立,则身体迅速旋转。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多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增厚,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呼吸上皮纤毛消失、杯状细胞增多及鳞状上皮化等。黏膜下腺体增生分泌亢进。气管和支气管腔中有脓性分泌物,管壁增厚有淋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呈袖套状包围支气管。肺小血管周围和肺泡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聚集,形成慢性间质性肺炎,肺实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为免疫荧光、支原体分离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六)预防与控制

加强日常管理与卫生防疫。避免诱发因素。一旦检出患病鼠,须淘汰病鼠群,并通过严格的检测和屏障饲养,建立和维持无支原体的动物种群。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干扰实验结果,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nosis)亦称细螺旋体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微细的螺旋状细菌。本菌为需氧菌。钩端螺旋体的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感染。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的宿主,鼠类是本病自然疫源的主体。

(一)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e)螺旋菌体纤细,长5~15μm,宽0.1~0.2μm。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其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无鞭毛,沿着长轴旋转而运动。可以人工培养。该菌对热较敏感,50℃、10min即可将其杀死,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青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

由于钩端螺旋体抗原成分不同,可将它分为许多血清型,其中以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较为常见。

(二)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世界。我国各省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许多动物均可感染本菌,多发于幼龄动物,鼠类是钩端螺旋体的天然宿主。病原体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眼、鼻和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三)临床症状

大白鼠感染后,一般不发生临床症状。但某些试验操作或服用某些药物,可激发隐性感染动物出现症状。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贫血、黄疸、出血、血红蛋白尿,以及黏膜和皮肤坏死。犬的钩端螺旋体病可以是最急性出血型,或是亚急性黄疸型。前者的症状是发病突然,精神高度抑郁,出现高热,临死前体温下降。常有鼻出血,皮肤有出血点,严重的结膜炎。亚急性型,开始可以是急性的,但发热较轻,出现黄疸、呕吐,常有血性腹泻,尿中有白蛋白和管型。

(四)病理变化

钩端螺旋体能产生毒素,作用肝和肾引起细胞变性和坏死,亦作用于毛细血管引起出血。尸检,可见皮肤黄疸和出血点。肝肿大充血,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肺出血较为特殊,呈翼状斑块,界限明显,大小不一,中央呈深红色,外缘为淡红色,状如蝴蝶翅,故有蝴蝶肺之称。

光镜下,肝细胞浊肿,脂肪变和点状坏死,门脉区有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胆管有时可见淤胆。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或坏死,管腔内有细胞管型。肾间质充血和淋巴细胞浸润。

(五)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资料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经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有:制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接种、血清学试验。

(六)预防和控制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要根除感染鼠群中的病原。防止野鼠进入室内。在繁殖生产单位,应建立无菌动物或引进SPF动物,培养新的群体,对饲养房、设备进行经常性消毒,饮水、饲料要防止污染。购置健康动物时要进行检疫。治疗一般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口服或肌内注射。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导致实验中断,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

三、真菌病

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程较慢、散发,病理变化缺少特征性。病原真菌根据其侵袭部位及发病的条件可分为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三大类。浅部真菌只侵害皮肤、毛发和甲,而不侵及较深组织,常见的有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深部真菌是指累及内脏器官及其他深部组织的真菌,常见的有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条件致病菌,在平时为无害菌,但当宿主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能成为其病因,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毛霉菌、根霉菌和犁头霉菌等。病原真菌大多为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对人和实验动物危害较大,而且影响实验研究的准确性。以下对常见的皮肤真菌病进行介绍。

(一)病原学

皮肤真菌(Dermatophyte)可分为3个菌属,即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毛癣菌属(Trichophyton)。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对高温抵抗力弱,60~70℃短时间内即可杀死。甲醛蒸气可杀灭。大鼠、小鼠、豚鼠和兔主要感染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猫和犬感染小孢子菌。

(二)流行病学

主要为接触传播,另外,动物体外寄生虫也可传播此病菌。

(三)临床症状

动物感染后皮肤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被毛脱落,多见于头颈部、背部,身体其他各处也可见到。脱毛处有红斑和鳞屑。

(四)病理变化

病变可由真皮深层波及到皮下脂肪组织。有时形成明显的脓疮和灰黄色硬痂,也可伴继发性感染。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镜检和真菌培养可做出诊断。例如:从病变处取被毛和鳞屑,用10%KOH处理后镜检,可见许多关节孢子,呈石垣状附着在被毛上,在鳞屑中可见有隔菌丝。

(六)预防和控制

保持动物室内干燥、清洁,及时清除污染或发霉垫料和垫草,室内定期消毒,并定期抽检动物,发现感染动物后,一般须淘汰全部动物。对所有用具和房间彻底熏蒸消毒。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在与可疑感染真菌的实验动物接触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

第五节 实验动物寄生虫病

实验动物寄生虫病种类很多,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不仅虫体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动物机体也对虫体产生反应,使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掠夺宿主的营养;②骚扰宿主;③对宿主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④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⑤对宿主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寄生虫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随饲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等均可使其感染率上升。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感染率则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在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寄生虫感染通常是评价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卫生指标之一。寄生部位有体内、体外、血液和细胞内等。从寄生虫的分类学角度可分为:原虫病、蠕虫病和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感染。本节主要介绍对实验动物影响最大的几种寄生虫疾病。

一、球虫病

球虫病(coccidiosis)是动物感染球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兔、小鼠、豚鼠和猴对球虫较易感。人可感染等孢子球虫。球虫对鸡、兔的危害最严重。

(一)病原学

球虫卵囊呈椭圆形、圆形,大小为(14~16)×(11~24)μm,孢子化卵囊含4个卵圆形孢子囊,每个孢予囊含2个子孢子,孢子化时间约为3天。

(二)流行病学

各种家兔对球虫都易感性,3个月龄家兔最易感,且死亡率高。感染途径多是通过饲料和饮水,仔兔在哺乳时吃到乳房上沾污的球虫卵囊而感染。此外,饲养员、工具、野鼠、苍蝇也可机械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球虫病。一般在多雨季节流行。

(三)临床症状

兔球虫病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3种。混合型在临床最为常见,表现为病初食欲减退、绝食、精神沉郁、伏卧不动、生长发育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体温略高、贫血、下痢、尿频,腹围增大。肠型主要表现为突然侧身倒下、四肢抽搐、头向后仰、腹泻,甚至死亡。肝型症状与肠型相同,但无肠型严重,表现为腹水增多、黄疸、消瘦、黏膜苍白等。

(四)病理变化

随兔的年龄、体质及球虫的种类、寄生部位、感染程度以及病程的长短而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幼兔较成年兔严重。

肠型主要表现为肠炎,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黏液,肠上皮有许多小的白色结节和小的化脓性坏死灶。结节内含有大量的球虫卵囊。

肝型表现为肝脏肿大,肝表面可见到粟粒大的白色结节,不隆起,结节做压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腹水,胆囊肿大,输胆管扩张,壁增厚,管腔内积球虫卵囊和坏死的上皮细胞。

混合型出现上述肝、肠2种病变,但较严重。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及粪检虫卵结果进行诊断。

(六)预防与控制

饲料、饮水,笼具,环境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成年兔与幼兔分开饲养,减少感染机会。定期抽样检查,发现球虫病可选用磺胺药治疗。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动物患病后死亡率高,从而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

二、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病。主要特征是引起胎仔流产、死胎和胎仔畸形。弓形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感染,垂直传播也存在,人和动物大多呈隐性感染。

(一)病原学

弓形虫虫体呈弓形,属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亚科,弓形虫属。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人、实验动物及其他畜禽对弓形虫都有易感性。实验动物中以小鼠、地鼠最敏感,豚鼠、兔也能人工感染。此病主要经口、胎盘、皮肤、黏膜感染。感染弓形虫的母体通过胎盘传染给后代。猫是它的终末宿主,秋冬季易发。

(三)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弓形虫感染后常不引起临床症状。人感染后多数为隐性感染。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少数有被毛松乱、淋巴结肿大、出现死产或死胎现象。主要病变是在肠道、眼、心、脑、肺、肌肉、肝、脾等器官,形成肉芽肿性炎症和坏死。

(四)诊断

根据病原学特征和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

(五)预防与控制

防止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被猫粪污染,消灭野鼠。为避免人感染,接触实验动物后要清洗消毒,儿童、孕妇不要与猫接触。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

(六)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即干扰实验结果,影响动物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又威胁动物实验人员的健康。

三、体外寄生虫感染

体外寄生虫包括螨、蚤、虱等,常引起动物的皮炎、脱毛、剧痒、囊肿、消瘦、贫血、繁殖力下降等。

下面介绍一种兔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病——兔螨病。

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而引起的兔慢性皮肤传染病。其特征是病兔出现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1.病原学兔螨虫体较大,长0.5~0.8mm,呈椭圆形,口器长而尖,呈圆锥形。腿较长,2条前腿十分发达。雄虫第一、二、三对腿末端有喇叭形吸盘,虫体腹后面有一对交合吸盘;雌虫第一、二、四对腿的末端有喇叭形吸盘着生于分节的柄上。幼虫与成虫相似,但只有三对腿,成虫有四对腿。虫卵呈灰白色,透明状的椭圆形,卵内含有不均匀的卵胚或已成形的幼虫。

2.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病动物或污染的用具等。疥螨寄生于皮下、腹股沟及被毛深部;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和外耳道内。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感染螨后动物表现不安、剧痒,病变部位出现充血、出血、脱毛、结痂。皮肤增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化脓性外耳炎,鼓膜穿孔引起中耳和内耳炎。患病兔出现斜头、扭头,严重时可引起癫痫样发作,或化脓性脑膜炎而死亡。

4.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症状,通过检查受损部位的虫体和虫卵而确诊。

5.预防与控制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加强检疫,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对体外寄生虫应防重于治。发现患病动物立即淘汰,并对笼具彻底消毒。

第六节 人兽共患病

人兽共患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common to man and animals)指自然条件下可以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疾病。也就是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而在流行病学上又互相关联的疾病。这类疾病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4类:病原体主要储存于动物并引起动物感染或流行,但亦可感染人类;病原体主要储存于人类,并引起人的感染,但亦可波及动物;病原体既可长期储存于人类,亦可长期储存于动物;病原体为完成其生活史,需要人和动物2种宿主。

第七节 实验动物卫生防疫

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往往会给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对动物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其中的人兽共患病又严重威胁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健康,所以,实验动物疾病的卫生防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实验动物个体之间互相传染,造成流行。实验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实验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实验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需经3个阶段,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的动物体内排出;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停留,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新的易感动物而形成新的传染。由此可见,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个基本环节。掌握其基本环节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卫生防疫措施。

(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传染病的病原体能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主要是患病动物(包括潜伏期动物、临床症状明显期动物和恢复期动物)和携带病原体动物。实验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房舍、设施、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等均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

(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侵入到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这是预防与控制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实验动物群体中互相间的传播。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黏膜创伤等,如布氏杆菌病常由配种直接感染。仙台病毒常经呼吸道传染、沙门菌常经消化道感染。水平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不通过任何媒介,健康动物和患病动物直接接触感染,如狂犬病病毒、猴B病毒、动物艾滋病病毒等。

2.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

(1)非生物性传播媒介空气(飞沫、尘埃)传播;饲料和垫料传播;饮水和水瓶传播;笼具和器具传播。

(2)生物性传播媒介①节肢动物,包括苍蝇、蚊子、蟑螂、蚤、螨、虱和蜱等;②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生啮齿类动物,常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③实验动物,从外部购入的实验动物,尤其是普通级动物,未经严格检疫和隔离;④饲养人员和兽医在工作中如不注意遵守卫生防疫制度,消毒不严时,容易传播病原体。有些人兽共患的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人也可以作为传染源,将疾病传播给实验动物。

3.垂直传播指由母体通过卵巢、子宫、产道而将病原体传染给胎仔。经卵细胞传到下一代的有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经胎盘感染的有支原体、细小病毒等;经产道传播的有布鲁菌等。

(三)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病原体敏感的动物。实验动物对某一病原体易感性的高低,虽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实验动物的遗传特征和特异的免疫状态(对犬、猫、猴等大型实验动物而言)等也是决定性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同一种病原体表现的临床反应有很大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的动物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具有遗传性差异。不同年龄的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性有所不同。了解上述差异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中的传播与流行。另外,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群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

综上所述,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是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倘若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构成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中的流行。同样,当流行已经形成时,若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因此,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特点,从中找出流行的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杜绝或中断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是实验动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与隔离措施

在医学和兽医学研究领域,疫苗接种或药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验动物(除大型或稀有实验动物),由于以下原因不应采取疫苗接种或药物治疗:第一,应用疫苗或治疗制剂可能干扰实验结果,而使实验无效,如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使动物的肝、胆、肾等脏器组织产生毒性损伤,影响实验结果;第二,经过治疗或免疫的动物,外表健康,但仍带菌或带病毒,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如沙门菌即便采取药物治疗,也不能使其从动物群中彻底根除,又如小鼠肝炎病毒,虽用疫苗免疫可以产生免疫力,但有些小鼠仍可带病毒,使其在小鼠群中长期存在;第三,对小型实验动物,采取治疗措施,尤其是需用特殊药物的个体治疗,经济上也不合算。

因此,在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过程中,只能采取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①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②饲养人员和兽医技术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应从事实验动物工作;③坚持平时卫生消毒制度,降低环境设施中的病原体含量;④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实验动物,不从疫区引进动物;⑤各类动物应分室饲养,以防交叉感染,饲养室严禁非饲养人员出入和各类人员互串,购买或领用动物者不得进入饲养室内;⑥饲料和垫料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无虫、无鼠、饲料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⑦实验动物设施周围应无传染源,不得饲养非实验用家畜家禽,防止昆虫及野生动物侵入;⑧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⑨大动物接种疫苗。

(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①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②迅速隔离患病动物,污染的环境和器具紧急消毒,实验用动物应停止实验观察或淘汰;③若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如鼠痘、流行性出血热等应采取封锁、淘汰动物、焚烧动物等综合措施。

(三)消毒与灭菌措施

消毒是驱除或杀灭有害微生物。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以下3种情况: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①预防性消毒是对实验动物房、笼架具、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随时消毒是在传染病发生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患病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患病动物所在的房舍、隔离场所以及被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笼具等。通常在解除封锁前,进行定期的多次消毒,患病动物隔离舍应每天和随时进行消毒。③终末消毒是在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灭菌是指杀灭所有活的微生物。

1.消毒的方法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是使用化学药物喷洒、浸泡、熏蒸等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常用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液体消毒和蒸气消毒。

(1)液体消毒剂包括石炭酸、过氧乙酸、来苏水、次氯酸等。

(2)蒸气消毒包括甲醛和三聚甲醛等。

2.常用的灭菌方法

(1)湿热高压蒸气灭菌法常用于饲料、垫料和器具消毒。

(2)干热烤箱灭菌法可达180℃、30min可达灭菌目的。

(3)照射γ射线、60Co等。主要用于空气、饲料、垫料和器具的消毒。

(四)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的动物。隔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健康动物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予以扑灭。隔离时应选择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或房舍进行。如患病动物数目较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动物房内。隔离场所禁止闲杂人员和动物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处理,不得运出。对于发生烈性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动物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部淘汰原有动物,并严格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五)检疫措施

为预防实验动物群体中发生传染病,避免新引进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对原有动物及工作人员的侵害,须严格实施实验动物的检疫。按照动物级别和实验目的的要求,检疫的内容应包括:①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的检测;②病变检查;③血清学检查。有传染病和影响实验的非传染病的动物不得用于动物实验。另外,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者,不得从事实验动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