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33

第33章 把握热情的分寸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干涉的太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始终保持适中的状态。

老子认为适中的状态是最好的。在老子看来,如果圣人对百姓不妄加仁爱,也不横加干涉,这样百姓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恩赐,才会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太平。相反,如果统治者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只会把局势弄得混乱不安,结果只会是民不聊生,国家也将四分五裂。

适中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治理国家,为统治者的制胜法宝,而且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通常比较喜欢热情的人,同样,我们的社会文化也要求我们待人和善,不要成天“冷冰冰”地摆着一幅铁板面孔。但是热情总有一个限度,对于熟悉的朋友,一起嘻嘻哈哈,自然没关系,但是对于初次相识的人,过分热情,只怕人家避之惟恐不及。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种“热心肠”的人:到新公司第一天,某个同事就对你特别关心,问你新工作习惯吗,上班堵车吗……让你觉得他很热情,可是后来他问你有没有结婚啊等等很私人的问题,就让你觉得无所适从,甚至反感。特别是异性之间,上来就表现得过分热情,往往会被怀疑另有所谋,虽然对方本意可能只是想缓解你在新环境中的陌生感而已。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寓言,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混沌。倏和忽经常到混沌这里来做客,混沌待他们很不错。因为混沌没有七窍,为了报答混沌,倏和忽想给混沌凿开七窍。于是他们开始给混沌凿七窍。一天凿一窍,七窍成了,混沌也因此死了。

倏和忽就是自作主张,把自己的好心强加给混沌,结果好心办成了坏事,混沌死了。

在经商中,我们要对顾客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可是这种热情也要有一个适当的度,不能过分。否则,只会招来顾客的不满。

上海曾有过一次超过千人的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顾客不仅对于营业员的过分热情并不领情,而且明确表示“担心”、“烦”与“反感”的比例竟然高达78%。由此可见,做生意过程中的过分热情已经开始遭遇到了挑战。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顾客恐惧过分热情。有63%的消费者认为在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喜欢逛逛商场,了解一下实用、时尚的产品能给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但是,有32%的消费者又担心在逛商场时因遭遇销售人员的过分热情而发生劝买行为。对销售人员过分热情的紧逼型服务方式感到“烦”或“反感”的消费者累计比例高达46%。

此外,根据不久前通冠家电咨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消费者认为,现在逛商场时眼睛几乎不敢在某一商品上停留,只要一停留便会“遭到”销售人员滔滔不绝地介绍和劝买;有13%的消费者甚至认为销售人员越是极力推荐的商品越是要三思。

一些对过分热情感到“烦”或“反感”的消费者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销售人员热情服务是应该的,而且顾客也需要热情服务。但是,过分热情与热情服务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因为在过分热情中已夹杂有较浓的商业劝买倾向,所以会令人感到“烦”或“反感”。

商人在很多时候需要与人沟通,为了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对方的交易兴趣,说一些客套话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客套话说得过多,则往往会成为横挡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应答。

麦克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经商,他代理了一家公司的产品,并自费去参加了一段时间的销售培训。今天麦克要去拜访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位客户。在销售培训当中,麦克知道见到客户一定要有礼貌,为了增加与客户之间的亲密感,一定要说一些场面上的客套话。经过周密的准备,他敲响了客户的门。

“请问您找谁?”一个中年男子开了门。

麦克彬彬有礼地回答道:“请问您是安德森先生吗?我是麦克,很高兴认识你。”说着,麦克伸出了手。

主人礼节性的握了握手,又问道:“认识你我也很高兴,但是你找我有什么事呢?”

“冒昧的打搅,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您的休息时间,也非常过意不去。您可以原谅我吗?”

“噢,没关系。您有何贵干?”

麦克从开着的门看了一眼屋内的摆设,故意夸奖说:“看您屋内的摆设,就知道您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我说得没错吧?”

“谢谢你的夸奖,但是您究竟有什么事?”主人有些不耐烦了,屋内热水壶也鸣叫起来,告诉他水烧开了。

“嗯,再一次谢谢您能够抽出时间来跟我说这么多的话,我真得很感激。事实上,我还想在耽误您一点时间,来说说……”

“够了!”主人焦躁地说,“你已经耽误我够多的时间了!”接着,门就被“砰”的一声关上了。

麦克目瞪口呆,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自己对客户还不够礼貌吗?事实上恰恰相反,麦克的失败就在于过于礼貌,而忽视了这种“过度”带来的反面作用。

有人片面地认为,礼多人不怪。实际上,礼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让不熟悉和不那么亲近的人感受到你的礼节和敬意,另一方面如果熟人过于客套,那就是有意拉大你们之间的距离。因此过多的礼节反而阻止了朋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交流。因为你不能总是流连在真正目的的门外,你必须迈出实质的脚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话说回来,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去拜访,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是、是”而答,惟恐你不高兴。如此一来,你一足觉得如芒刺背,坐立不安,最终逃之夭夭。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人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递过一杯茶吧,你说“谢谢”也就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么最多说“对不起,这事情要麻烦你”也就很够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呵,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把这些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等一大串,你在旁边看见也会觉得不舒服的,可是你自己不也有这样毛病吗?

如果像背熟了的成语似的流水般泻来的客套话,显然是在敷衍应酬,容易使人产生不快。显然,过度的客套是令人痛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大家谨记这句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