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源
智通禅师晚年又收了两名弟子。大弟子聪明机灵能说会道,小弟子虽然沉默寡言智慧一般,但却勤奋踏实。
禅师闲时喜欢和人参禅论道。他把能说会道的大弟子留在身边,一边教他些佛理,一边和他探讨些问题;而那位小弟子则被派去干其他的杂事。
几年后,智通禅师很老了。他决定在众弟子中选出一位继承人。出人意料的是,智通禅师选中了那位沉默寡言的小弟子。
大弟子很不服气,问:“师傅,我从您身上学得不少佛理和智慧,您为什么偏偏选中小师弟呢?”
禅师叹道:“你虽聪明,但生性虚浮,难以成就大业。真正的智慧是学不来的,它只能在实践中获取。”几日后,禅师圆寂了。小弟子正式继承了衣钵,后来,他也成了那一带有名的禅师。
有时,天才并不能造就成功。主宰和推动世界前进的,恰恰是那些天资一般却勤奋好学的人。一个人天性聪明固然好,如不去磨炼锻造,他的智慧之泉终将枯竭;而那些勇于实践的勤奋者就像个掘井工,他们不骄不躁,一点一点向智慧之源掘进,直到智慧之泉喷涌而出。
释迦牟尼面对诽谤
有一段时期,释加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他心平气和,沉默不语。
又有一次,当这个人骂累了以后,释迦牟尼微笑着问:“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释迦牟尼说:“那就是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这个人为之一怔,便哑口无言了。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有时候,对待的恶意的诽谤和指责,不理睬就是最有效的还击。不理睬是对诽谤的一种蔑视,也是人性高度的一种体现。
鹤和小狐狸
有只鹤和一只小狐狸交上了朋友。有一天,正当它们在一起散步时,被猎人发现了。猎人马上追过来。鹤问小狐狸:“猎人追上来了,我们该朝哪里跑?”“我有十二种智慧,我会有办法逃跑的。咱们一起到我的洞里去吧!”鹤同意了,它同狐狸一起进了洞。但猎人们早循着它们的足迹来了。他们开始挖狐狸洞。此时,狐狸也不知如何办才好,它问鹤:“你有多少智慧?”
“只有一种。”鹤答道。它反问狐狸:“你现在有多少种智慧?”狐狸答道:“现在只剩下六种了。”猎人们已把洞挖开一半,可狐狸还没有想出逃命的办法。它问鹤:“你难道还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来?”鹤答道:“我仍然只有唯一的一种智慧。”狐狸说:“可我只剩下三种智慧了。”
猎人们一直朝里挖着。快要挖到他们跟前时,小狐狸已经吓昏了。它又问鹤:“啊,朋友!你还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吗?”鹤说:“我永远只有一种唯一的智慧。”鹤一说完,便躺到地上装死。猎人们挖开狐狸洞,他们看见了躺在地上装死的鹤说:“瞧,狐狸还抓了一只鹤。先把鹤掷到上边去。”他们把鹤朝外面一掷。这只仅仅有一种智慧的鹤立即展开翅膀,“呼”地一声飞走了;而那只有十二种智慧的狐狸,却被猎人们抓住,杀死剥了皮。
办法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用,真正的智慧必须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会屠龙之术,理论一大把,爱高谈阔论,这样的人很多,不要以为他们很有智慧,因为智慧不是用来说,而是用来做的。
错而不误
乘出租车去火车站。
路上堵得厉害,幸好时间宽裕,出租车上闪动的电子时钟告诉我:不用急,还来得及。
从从容容付款时司机随口问我乘的是哪次车。听完我的回答后他惊呼:“哎呀!那你要赶紧,我这钟慢十来分钟的。”
结果是,我误了车——晚1分钟。
以后我便不再轻信出租车上的钟。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司机将同样是误差十几分的时钟调整了一下。让人奇怪的是,他不是把它调准,而是把它调得更错,使它误差达几个小时。他说:这个老是要走慢的钟,索性让它误差大一点,人家知道它不准,也就不会误事了。
有错即纠当然最好,但在一时半会儿无法纠正的情况下,至少明确地告诉别人此处有错,才能错而不误人。
事实上,与正确最相近的错,最易误人。
倒过来想
据说,下面这道题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设计的。
从前,有个农夫,死后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他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头数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他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头数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她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头数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问:农夫死时留下了多少头牛?请暂停阅读,想一想:解这道题该怎么思考?怎么计算?是先假设一些情况然后逐一验证好呢,还是设农夫死时留下的牛为列方程式来解好呢?此外,解这道题还没有更简易的新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思考和解答这道题,如果先假设一些情况(例如假设共有20头牛,共有30头牛……),然后再对它们逐一验证和排除,自然是可以的。但这样不免有些繁琐,要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较笨的办法。比较起来,用解方程式的办法更好一些,但也相当复杂。
解这道题最好是倒过来想,倒过来算:
长女既然得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加“半头”,结果一头牛都没杀,也没有剩下,那么,她必然得的是:1头。
次子:长女得的牛是次子的一半,那么,次子得的牛就是长女的二倍:2头。
长子:次子得的牛是长子的一半,那么,长子得的牛就是次子的二倍:4头。
妻子:长子得的牛是妻子的一半,那么,妻子得的牛就是长子的二倍:8头。
把4个人得的牛的头数相加:1 2 4 8=15,可见,农夫留下的牛是15头。
解这道题这样倒过来想,倒过来算,岂不是比采用其他方法显然要容易得多,也快得多吗?
思维的方向应该是多角度的,当考虑问题进入死胡同时,我们不防试试倒过来想,或许会有“柳暗花明”的奇迹出现。我们看待问题也如此,倒过来想一想,很多坏事其实也是可以坦然接受的。
生死攸关的烛光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爵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她的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解放祖国的光荣斗争行列。
每周星期四的晚上,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巧的金属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爵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爵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汤的铁锅内。尽管他们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爵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爵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烧到铁管之后,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里最可怕的东西。伯爵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小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等最后的时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智慧需要有正义和勇敢作为支持,这样的智慧更能发射出耀眼的光芒。镇定自若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的智慧就能在斗争中得以发扬和积累。
分段实现大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两年后,他又在米兰获得了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冠军。当记者又请他谈经验时,他说了同样的话。人们对他的所谓智慧迷惑不解。
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在现实中,人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觉得此事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自己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将大目标进行分解,分段完成,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接近终点,我们不能像蜗牛一样漫无目的的爬行。
月光是照在脸上还是后脑勺上?
林肯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是一位有名的律师。
他青年时代有一位朋友,名叫汉纳·阿姆斯特朗。汉纳不幸早死,留下妻子和儿子威廉,生活很苦。有一天,林肯忽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威廉被控告犯谋财害命罪。林肯知道这孩子很善良,不会杀人,于是毛遂自荐免费打这场官司。
他仔细查阅了全部案卷,勘察了现场,掌握了全部证据。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查尔斯·艾伦在陪审团面前发誓说:他曾亲眼看见威廉和一个名叫梅茨克的人斗殴,时间是8月29日夜里11点钟,正值明月当空。月光下,他看见威廉用流星锤击中梅茨克,随后把流星锤扔掉。
审判中,林肯针对上述关键性证词当庭对艾伦发问——
林肯:你发誓说你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即威廉)?
艾伦: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后面,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得清楚吗?
艾伦: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完全可以在二三十米内认清目标。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上认清他的吗?
艾伦:完全不是从衣着方面。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具体的时间你也可以肯定吗?
艾伦: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到屋里时,看了看时钟,那时是11点15分。
林肯:你担保你说的完全是事实吗?
艾伦:我可以发誓,我说的完全是事实。
林肯:谢谢你,我没有其他问题了。
然后,林肯派人取来一本历书。这本深受美国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历书表明,1857年8月29日午夜前3分钟,即夜间11点57分,月亮早已经看不见了。林肯于是痛揭艾伦的谎言:
“全体女士们和先生们,亲爱的陪审官先生们,我不能不告诉你们,这个证人艾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林肯接着说:
“他一口咬定8月29日深夜11点15分,他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人的脸。请大家想一想,8月29日那天是上弦月,11点时月亮已经下山了,哪里还会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记得不十分精确。假定说时间稍有提前,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时月亮在西,月光是从西往东照射的,月光可以照射到他的脸上,那样,证人就根本不可能看清被告人的脸;如果被告人脸朝草堆,那么,月光只能照在被告人的后脑勺上,证人又怎么能看到月光照在被告人的脸上呢?又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处看清被告人的脸呢?”
在场的人们沉默了片刻,接着,掌着、欢呼声一齐迸发出来。
揭穿谎言的有效途径就是证明他的话无法自圆其说,这不仅需要严谨的思维,还需要以科学的事实作为依据。林肯做到了,他赢得了官司的胜利,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智慧。
花的效应
有一对夫妇开车经过乡下的一家餐厅。停下来用餐时,太太想去一下洗手间。她一进洗手间,便看见一盆盛开的鲜花摆在一张老旧但却非常雅致的木头桌子上。洗手间里收拾得很整齐,可以说是一尘不染。这位太太使用过有关器皿之后,也主动把洗手台擦拭得干干净净。太太上车前对餐厅老板说,那些鲜花可真漂亮。
“谢谢,”老板得意地说,“您知道吗,我在那里摆鲜花已经有十多年了。您绝对想不到那小小的一盆花替我省了多少清洁工作。”
默契——用一点巧心,就能使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美好,毕竟干净的环境人人都不想破坏;但如果一个地方脏乱,那它只会变得更加脏乱。让我们永葆一颗干净的心灵,以至沾染一点污秽都能立即察觉,同时也让我们和那些心灵高尚的人彼此影响。
弃老山
日本古代某山村有个风俗,人活到六十岁,就要扔下山涧。说是人上了年纪,什么也干不了,只有把他们扔进山涧里去。
在一个村里,有个百姓,他的父亲正好满六十岁。按王爷的规定,要把父亲扔进山涧。于是儿子背上父亲慢慢地向山里走去。
驮在儿子背上的父亲,一路上特意折掉路旁的树枝,留作标记。儿子见了就说:
“爸爸!爸爸!您这样做,难道还想回家去吗?”
“不!我是为了使你不忘记回去的路,才做标记的。”
儿子听了,动了怜悯之心,又把父亲背回了家,放在套廊下供养。这件事还得背着王爷,因为这个王爷是个非常蛮横的家伙。
一天,王爷召集起全村的百姓,叫他们用灰搓出草绳来。众百姓知道这根本办不到,都很忧愁。
那个背父亲回家的百姓,来到廊下问父亲:
“今天王爷吩咐我们用灰搓出草绳来,这怎么办好?”
父亲教给他,说:
“这不难,你先把草绳搓结实点,然后经心地把草绳烧成灰拿去就行了。”
儿子大喜,立刻按父亲教的办法烧出了草绳。而其他人谁也没做成。儿子受到了王爷的赞赏。
这件事刚刚过去,王爷又命令:
“这回你们把海螺贝用丝线穿起来!”
那个百姓又回家问父亲,父亲教给他说:
“你把海螺贝的尾部朝有光亮的地方放好,再在丝线的头上放上饭粒,引蚂蚁来吃,让蚂蚁从贝口的方向爬进去,这样丝线就能穿过海螺贝了。”
儿子照这个办法穿好了海螺贝,拿去见王爷。王爷大为感叹,就问他:
“这样难做的事,你怎么做成的?”
儿子如实地回答说:
“老实说,我不忍心把父亲扔到山涧里去,看他太可怜,就又背回家,藏在廊下供养。王爷吩咐下的这些难做的事,都是我问过父亲后,父亲教给我做的。”
王爷十分感动,才明白老年人知道的事情很多,应该好好供养他们。于是改变了到六十岁就把老人扔进山涧的做法。
人类的智慧是不断积累和传递的,老年人经常承担传递者的角色。老年人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让他们有发挥作用的机会。多向老年人学习,让人类的智慧宝库更加充实。
乡下人和城里人一起朝圣
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城里人一起到麦加去朝圣。他们非常虔诚地一起朝麦加走去。半路上,他们带的东西都吃光了,剩下的一点点面粉,只够烘烤一只不太大的面包啦。两个城里人偷偷地商量道:“我们的面粉只够做一只小面包的;而这个乡下人又特别能吃。得想个办法,以便咱们两人分掉这只面包。”
眼看面团捏好了,面包也做成了,现在,面包已送进炉子烘啦。两位城里人又把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商量怎样才能将乡下人的那一份弄过来。商量好后,他们对乡下人说:
“伙计,这只面包太小了,不够我们三个人一块吃的。现在我们是不是都去睡觉,谁要是做了一个最最奇特的美梦,这只面包就归他一个人吃。”
乡下人同意了。他们便都躺下睡觉。
过了一会儿,两个城里人以为乡下人早已睡熟了。其中一个便说:
“明天早上我想这样说:我梦见两位天使带我走进天门,来到上帝的宝座前面……”
另一位接着说:“我想这样说:有两位天使领我穿过一个很深的地缝,一直来到地狱里……这看这个乡下人肯定想不出什么奇特的梦的。”
说完,他们俩便放心地睡着了。
其实,乡下人并没有睡觉。两个城里人说的话全被他听到了。他偷偷地爬起来,悄悄地摸到烘面包的炉子边上,把面包从炉子里拿了出来。面包还没全部烤熟,乡下人就把它统统吃掉了。然后,他仍躺回原处继续睡了。
次日一早,两位城里人先醒了,他们叫醒了乡下人。这个乡下人故意装着睡意朦胧的样子,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谁在叫我?”两个城里人忙说:“是我们,你的两位伙伴呀!”这时,乡下人猛地站起来,吃惊地问道:
“喔,好朋友,你们又回来啦?”
“什么?”两位城里人一惊,“我们根本就没离开过,你怎么说我们又回来了?”
“哟!我好像看到有两个天使将你们中一位带到天上的上帝宝座前去了;而另外两个天使又领了你们另一位穿过很深的地缝到地狱里去了。至今为止,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会重新从天堂或地狱里返回人间的。所以,我便起床,并将面包统统吃掉了。”
那些我们所轻视的人却往往有智慧之举,而轻视别人让我们付出了代价。重视周围的每一个人,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不志的对手和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取他们的长处,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恩惠洗去怨恨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3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3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感恩之心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怨恨却会腐蚀我们的心灵。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忘却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
受骗的骗子
从前,一位商人,他要于安息日前夕到外地去。他在一座房子附近挖了一个地洞,将自己的钱藏在里面。那座房子里面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向被认为是品行高尚、忠诚老实的人。他正好看到这位陌生人挖洞藏钱,随后便过去将钱统统偷走了。
几天后,那位商人办完事回来取他的钱时,发现钱已不翼而飞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偶然地走进那位老人的房子,对他说:“请原谅,先生!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劳驾,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么?”老人答道:“请说吧!”商人说:“先生,我是到这里来采购的。我带来了两个钱贷:一个钱袋里装着六百块金币,另一个钱贷里是一千里亚尔。在这座城里,我举目无亲,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代我保管这笔钱财。因此,我只好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那装着六百块金币的钱袋埋在那里。现在我不知道,我该不该将另一个装有一千里亚尔的钱袋仍然藏到那个地方去,还是另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或者还是找一个诚实的人代为保管好。”老人答道:“如果你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最好别将钱交给人家保管;你还是仍然将钱藏到你第一个钱包所藏的地方去吧!”商人道谢说:“我一定按照你的话去做。”
商人走后,这个老骗子私下想:“要是这个人将第二个钱袋送到老地方去埋藏时,发现原来的那只钱袋不见了,那他就不会再将第二个钱袋再藏在那里啦。我必须尽快将第一只钱袋放回原处。这傻瓜准会将第二只钱袋再藏在那里,那我就可以将两只钱袋都弄到手了。”
于是,他赶紧将偷来的钱袋放回原处,此时,那位商人也在这样考虑:“要是这个老头偷了钱袋,那他为了弄到第二只钱袋,现在也许已把它送回原地去了。”商人来到原先埋藏钱的地方,真的又看到那只钱袋子。他高兴地喊道:“我的好人,您将丢失的东西又送回原主了!”
贪婪,让骗子把到手的钱又送了回去,结果他不是得到更多的钱,而是得到了嘲弄。用智慧来对付骗子,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惩治骗子。
楼顶上的疯子
市区这一角的每个人都感染了这股异样的兴奋——有个疯子在楼顶上。
好奇的人群聚拢来,消防队、警察们都到了。疯子的母亲,悲鸣哭着请他下来。
消防队员汗流浃背地张起救生网。疯子宣布:“任命我当警长,不然我就要跳了。”
人群中有人提议:“就让他当警长吧,看他下不下来!”另一个人反对说:“那怎么成?疯子怎么能当警长呢?”第一人说:“我们不是当真的呀。”
一个老人,边听他们的争辩,边喃喃地说:“没用的,他不会下来的。”
不管怎样,有人对上面叫了:“我们任命你当警长啦,下来吧”,谁知上面应道:“除非让我当市议员,不然我还是不下去。”
老人说:“是吧,我说的没错吧?”
可是,群众还是任命疯子当了市议员,疯子更高兴起来,又提出新的要挟,请求当市长,人们又同意了,于是,疯子连续地当了市长、内阁大臣、总理、国王……每当群众给疯子新的任命,老人就摇头叹息说:“行不通,行不通的,你们越给他高的职,他越不会下来了。”
人们开始觉得老人的话有点道理,因此,当疯子宣称“你们不教我当世界皇帝,我就要跳啦!”时,有人问老人说:“他真会跳吗?”
老人点点头,群众连忙向上喊:“你就是世界皇帝,请下来吧!”
疯子很快嘲笑说:“高贵如我般的皇帝,下去和你们这些傻瓜一起干什么?我既然是皇帝,我爱下去时才下去。”
消防队长问老人:“到底有没有法子叫他下来啊?”
老人说:“有的。”
每个人都觉得好奇,想知道老人怎么办,这时候疯子正在七楼,老人大声说:“皇帝陛下,您愿意爬‘上’六楼吗?”
疯子很认真地回答:“好的。”然后爬“上”了六楼。
老人又喊:“陛下愿意再爬‘上’五楼去吗?”
疯子又说:“好的。”于是,一层一层地,疯子终于爬“上”了地面。
许多事情,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形来做不同的表达,是需要对当时的情况以及人的心理有个准确把握。
福尔摩斯和华生
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和老朋友华生一同在大街上散步。
“华生,”福尔摩斯说,“跟在我们后面走的,是一个穿着最时髦的美丽少女。”
华生马上转头向后望,失声说道:“是呀!怎么你不曾回头看,就知道后面跟着的是美女呢?”“这很简单,”福尔摩斯说,“我们只消看迎面而来的那些男士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智慧不仅来源来敏锐的思维,还来源于敏锐的观察。世上所有的事物都互为因果,只是有时我们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因而学会观察就显得很重要了。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多进行思考,你也可以拥有一双慧眼。
换个方式思维
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村庄,老是遭受火灾,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仍然改观不大。一天,一位智者来到村庄,众人向他讨教普渡众生的办法。他说,你们何不搬个地方去住?何苦一定要在原地“与天奋斗”?听了他的话,村庄乔迁了,付出同样的劳动,却过上了完全不同的日子。
一则寓言说,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要建立自己的解结规则。”于是,他拔出利剑,将结劈为两半,他找到了解结的新路子,因此成了亚洲王。
一条路走不顺畅,可以硬着头皮走下去,也可以放弃原路,另辟新径。换一种方式思维,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步入新境。这种“思维移项”能使人从“山穷水尽”中得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好话胜似良药
过去,有一个富翁住在仰光。他的脾气很坏,有一次他生了病,却不愿求医看病。
后来,他的朋友请来一位大夫给他看病。
“哼,我才不吃他的药呢,”富翁说道,“大夫说话声太大啦。”
他的朋友又请了另外一个大夫给他看病。这个大夫说话温文尔雅,可是富翁却说:“不,我不要他看,他太寒酸了。”
他朋友又请了第三个大夫为他治病。这个大夫衣冠整楚,谈吐文雅。
“把酬金拿去,”富翁不满地说,“我不打算听你的忠告。你看病太马虎啦。”
富翁体温显著升高,病情恶化,就此卧床不起。他的朋友急得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天,一个从曼德勒来的大夫到仰光度假。富翁的好友得知,一起前来拜访他。
“请你救救我们的朋友,行吗?”他们恳切地说,“他的病很重,他的脾气很暴躁,又讳疾忌医。不过,也许由于你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可亲,他会听从你的劝告的。”
年青的大夫穿上最好的衣服,来看富翁。
“亲爱的大伯,”他彬彬有礼地说,“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我相信您很快会痊愈的。”
大夫吩咐仆人拿些冰块,将它敷在病人的额头上。富翁顿时感觉到舒服多了。
“你是否愿意让我开点药给您吃?”大夫问。
富翁默默地点头。
年青的大夫在药中掺了一点蜜水。富翁报以微笑,慢慢地把药吞服下去了。
“呵,很甜。”他喝完药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不一会儿,便安静地进入梦乡了。
富翁醒来后,感觉好多了,烧也退了。
其他的大夫问年青的大夫,他是怎样给这怪老头治好病的。
年青的大夫笑着说:“好话有时比药更有用处。”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一项重要工具,善于运用语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一般人都乐于接受好听的话,只要它不是别有用心的。好话胜似良药,让人更能接纳意见。它好比给苦口的药物包上糖衣,会说话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聪明的盲人
有一个盲人,晚上走路时,总是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拿着拐棍。
迎面走来一个人,好奇地问:
“哎,拐棍为的是探路,蜡烛起什么作用?你没听说过瞎子点灯白费油吗?”
盲人回答道:
“蜡烛不是给我用的,是给你这样的冒失鬼用的。我要是手里没有蜡烛,还不让你给撞倒了!”
盲人用蜡烛照亮自己,从而避免了被人撞倒。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如果生活中我们能亮出自己的底牌,让别人知道你的本色,是否一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碰撞?以真面目示人,也将获得别人的真诚相待。
十万元的创意
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它的产品优良,包装精美,连续十年销量快速增长。但从第十一年开始,连续三年销售停滞不前,公司总裁为此专门召开会议,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谁能提出足以使销量增加的具体方案,重奖十万元。大家绞尽脑汁,纷纷献计,提出了诸如加强宣传,更新包装,铺设更多的销售网点,甚至造谣攻击同行产品以抬高自己等等建议,场面十分热闹,但这些方案自然不能令总裁满意。这时,一位业务经理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管的开口扩大一毫米。”总裁一听,马上签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奖给这位经理。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试想:一个人每天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成为固定的习惯,将牙膏管的开口扩大一毫米,就等于每天多用一毫米的牙膏,这样全国每天的牙膏消费量将增加多少啊!这个主意,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又开始了大幅增长。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候,你只需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巧妙地转个弯,就可以看到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功并不难,有心寻找机会即可。
傻瓜天才
那天,纽约各大报纸上同时登出一则广告:1美元出售豪华汽车。许多人都看到了这则广告,看过就放下了,以为是愚人节新闻。所有的人都认为:1美元卖一辆豪华轿车绝对是不可能的,除非傻瓜才会这么做。只有他例外,他看了那则广告,就按着报纸上的地址找到刊登广告的人,一位中年女士带他去看车,那是一辆很新的豪华型轿车,他看了有些不太相信地问:“确实是1美元出售吗?”“是,1美元。”
他交给他1美元,她就把车钥匙交给他:“先生,这车是你的了。”
他接过钥匙,兴奋至极,又实在忍不住,问:“女士,我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丈夫去世了,他在遗嘱中把这辆车赠给他的情妇,但把转赠权交给我,所以我就以1美元出售它。
原来是这样!回去的路上,朋友看到他开着一辆新车,问多少钱买的。他告诉他:1美元。朋友后悔万分:“我也看见过那则广告,但以为是开玩笑,就没有在意。”
看过广告却没有意而错过拥有一辆豪华汽车,远不止他一个人吧!许多时候,我们错过了好机会,不是因为太傻,而是因为太聪明。
故事到此并没结束。许多人听过就听过了,或者一笑了之,或者会想:如有下一次,我们会好好把握,但机会只有一次。
然而,他还是没那么认为,而是接着在想:制造一样什么东西,只卖1美元。他把想法一说,别人都笑他傻,1美元能买什么?现在物价这么高,连一支冰淇淋都要几美元,没有什么东西可卖1美元还能赚到钱。可是他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他连做梦都在想,制造一样东西,只卖1美元。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在因特网上发布信息说:任何用户想得到娱乐,他将在一年364天中每天都向他发送一则谜语,年费1美元。消息发布之后,来订购谜语的人不计其数,他一下就拥有了25万全年订户。并且每户都给他寄去了1美元的订费。
没有人再说他傻,大家都说他是天才。现在这位傻瓜天才在夏威夷,每天清晨起床后,想出一则谜语,用电子邮件发出,然后就可以去海滩逍遥玩乐了。
傻瓜与天才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正因为人们害怕被认为是傻瓜,从而不敢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来,他们自然只能作为普通大众,而永远成不了天才。敢于相信奇迹,敢于创造奇迹,这才是天才之路。
以谎制谎
从前有一个皇帝,向全国宣布说:“如果有人能说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使我说出这是谎言,那我就把我的江山分给他一半。”
不久,来了一个官员,对皇帝说:“万岁,我有一把长剑,只要向天空一指,天上的星,就会落下来。”皇帝听了说:“这不稀奇,我祖父有个烟斗,一头衔在嘴里,一头能和太阳对火。”官员听了,说不出话来就走了。
过了几天,来了一个财主,对皇帝说:“万岁,请你原谅,我本来想早一点来,但因昨天下雨,闪电把天撕破了,我急忙叫一个栽缝补好了它,所以来迟了。”皇帝说:“你做得对,但你的裁缝手艺不好,天没补牢,今天早晨又下雨了。”财主只好怏怏地走了。
最后来了个农民,夹着一个斗,皇帝奇怪地问道:“你拿斗来干什么?”农民说:“万岁欠我一斗金豆,我是来拿金豆的。”皇帝吃惊地问:“一斗金豆?我什么时候欠的?你在撒谎!”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既是谎话,那就给一半江山吧!”皇帝急忙改口:“不,不,这不是谎话。”农民笑笑道:“不是谎话,那就还一斗金豆吧!”
以谎制谎,让对手处于两难境地,我们就赢得了主动。努力去寻找对手的漏洞,总会有办法进行反击的。利用对手的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谁最有智慧
在古代雅典城里,有一座德尔斐神庙,供奉着雅典的主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非常灵脸,当时的雅典人一遇到重大或疑难的问题,便到庙里求谶。有一回,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求了一个谶:“神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得到的答复是:“没有。”
苏格拉底听了,感到非常奇怪。他一向认为,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短促,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既然如此,神为什么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人呢?可是,神谶是不容怀疑的。为了弄清楚神谶的真意,他访问了雅典城里以智慧著称的人,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工艺大师。结果他发现,所有这些人都只是具备一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却一个个都自以为无所不知。他终于明白了,神谶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有多少学问、才华和技艺,而在于懂得面对无限的世界说,这一切算不了什么,我们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他懂得这一点,而那些聪明人却不懂,所以神谶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人。
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自古至今,聪明的人非常多,但伟人却很却很少。智慧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人生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一个人在社会上也许成功,也许失败,如果他是智慧的,那么他就不会把这些看得过于重要,而能够站在人世间一切成败之上,以这种方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机智的爱
有一个小孩有严重的口吃,小伙伴们经常笑话他。
幼儿园的一位年轻的老师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嘲笑他,小孩子们都认真地点头答应了。
有一天中午,大家在一起吃午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闹着。可是,那个小孩却一个人默默地吃着东西,吃过饭了又想和小伙伴们说话,他结结巴巴,总是把话说不清楚,大家都拼命地忍住笑。
老师看到了,走到小孩子们身边。此时,那个患口吃的小孩正在吃力地说:“面……面……面……”他实在不能完整地说出“面包”两个字。大家的笑马上就要爆发了。
老师突然笑着对大家说:“瞧,小朋友们,看我把面包放到水杯里去了!”
此时,大家哄堂大笑,那个口吃的小孩也哈哈大笑起来。
真为这样的老师感动不已,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从另一个意义去诠释这句话,就是:善待孩子的心,就是温暖整个世界的心,这样的呵护和关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更柔软,把这世界看得更美好和光明。
高原苹果
詹姆士·杨原是新墨西哥州高原上经营果园的果农。每年他都把成箱的苹果以邮递的方式零售给顾客。
一年冬天,新墨西哥州高原下了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眼见着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大苹果变得疤痕累累,詹姆士心痛极了。“是冒退货的危险呢,还是干脆退还定金?”他越想越懊恼,就歇斯底里地抓起受伤的苹果拼命地咬起来。忽然,他的动作停顿了,他发觉这苹果比以往的更甜、更脆,汁多、味更美,但外表的确难看。
第二天,他开始实施自己的想法了。他把苹果装好箱,并在每一个箱子里附上一张纸条,上面这样写着:“这次奉上的苹果,表皮上虽然有点伤,但请不要介意,那是冰雹造成的伤痕,是真正的高原上生产的证据。在高原,气温往往骤降,因此苹果的肉质较平时结实,而且还产生了一种风味独特的果糖。”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顾客都迫不及待地拿起苹果,想尝尝味道。“嗯,好极了!高原苹果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顾客们交口称赞。
这一奇妙的创意不仅挽救了几入绝境的詹姆士,而且还为他赢得了大量专为此种苹果而来的订单。
生活中尽善尽美的事情很少,它们大多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如何将缺陷转化优势,这就是一种智慧。面对缺陷,我们不可一味气馁,将它与某个优势或独特之处联系起来,它在我们面前的形象就会随之改变。多动动脑筋,你的缺陷其实也是一笔财富。
谁比谁傻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成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个好心人怜悯地问他:“难道你不知道一角钱要比五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在巴黎,一家商店橱窗里的广告总是错误百出。当有人善意地指出时,老板却微笑着说:“我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以为我是个糊涂虫而愿意到我的商店购货。因为广告有语法错误,我的营业额扩大了三倍。”
有句妙言很好地概括了上述现象:有时候多数派仅仅意味着所有的蠢人都站在了一边。
这世上自作聪明的人太多,以至于傻人成了稀有之物。可人们又往往害怕与聪明人打交道,因为那样很容易吃亏,傻人便成了大家乐于交往的对象。事实上,这种装傻的“傻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是超越大众之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