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其貌不扬”的人,到了成家年纪又遇到了问题。
虽然我的条件不高,可还是不好找,谁愿意嫁我这样一个既有家庭政治问题,本身又有残疾的人呢?
后来终于结婚了,我妻子身材也矮小,只有一米四,也算是“门当户对”吧。她是“文革”中的初中生,充其量不过小学程度,她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岳父母是卖油条的。
我们家几代人都没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我们失去的,总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补偿。所以,女儿出生后,她的身上背负的是祖、父两代人的期望。
说是先天遗传也好,后天环境也好,我们有的就是这样一种家庭文化背景。要问这样的背景跟女儿的成长有什么关系,我想有利的、不利的都有。
我是36岁才有女儿的,她生于1982年4月1日。后来听说这一天是“愚人节”,又把我急坏了:不仅为女儿的身高担心,还为女儿的智力担心,心想不要身高上是一个侏儒,智力上又是一个愚人了。
谁知上天垂爱,赐给我一个粉雕玉琢、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的女儿。我一直盼着生个女儿,我母亲说:“给你盼来了。”于是这位同样喜爱女孩子的祖母,给孙女取名为“盼”。
有人问:“你宠不宠伢儿呀?”这么漂亮健康的女儿怎么会不宠呢!人家是生儿子分红蛋,我们是生女儿分红蛋。因为别人背后说我太宠伢儿之类的话,我还同这人吵过架呢!
要说怎么个宠法,说起来都可能有人不信:女儿出世第十天回家后,就一直跟我睡,晚上喂牛奶、换尿布都是我承包的。女儿体质弱常生病,我买了体温计、肌肉注射全套器具。孩子生病,第二针肌注都是我自己给孩子打的……
但是理智让我清醒,宠伢儿要有个分寸,绝不能弄到“宠子不法”的程度。这种因宠爱过度最后害了孩子、害了家庭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这时我一方面尽情地陶醉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之中,另一方面,也在为履行好父亲的职责而默默地、积极地准备。
由于我太平庸,而且自身缺点很多,有了女儿后,就想着不能让她沾染我的那些缺点,不能让她再像我这样平庸、无能,我决心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零岁方案”“早期教育”,可20年前,知道的人很少很少,只有个别媒体偶尔报道“早期教育”问题。我就是这样一个既不知道、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家长,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好愿望,“摸着石子过河”,对女儿进行教育。
因为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平时我就很留心这方面的书籍报刊,向他人学,后来则向老师学。好在计划生育国策让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只要肯学,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
例如,1988年暑假,孩子还没上小学,学校里的家长学校就先开学了。当时杭州市采荷二小的校领导,委派特级教师俞铭老师——也就是女儿后来的班主任,为新生家长讲了“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及保健知识”、“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四次课……
再如,女儿读初中后有许多新的变化,我就特地到新华书店买来《初中生心理学》一书……
正是这些讲座和书籍,让我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在对女儿的教育中不断地校正自己,从而还算顺利地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