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英雄时代:强盛的秦汉帝国
79994600000003

第3章 超级秦帝国

第一节 秦人的早期发展

秦人祖先原是华夏族的一支,相传是皋陶长子伯益的后代。伯益就是被夏启夺去帝位的人。伯益在舜帝时封食于赢地,为嬴氏。可见嬴氏一族,古老悠久。伯益在大禹时期因治水有功,封于费国,所以也称大费。伯益生有儿子名叫大廉,其子孙在夏代已分布于国中和夷地;到了商代,大廉的直系后人中衍为第十代商王太戊驾车。中衍之后,其子孙辅佐商王,世代有功,所以嬴姓之人多显赫,遂为诸侯。

商朝末年,王室衰微,戎狄不来上贡,诸侯不来朝见商王。于是商王对戎狄或亲自征伐,或命周侯征讨,或派赢侯去镇抚。

大约在帝乙或帝辛时期,商王命中衍的玄孙中涌迁居于西部戎族地区(今甘肃东南一带),保卫西北边境,称为“赢秦”,并委以“军政统辖”的身份。中涌一支到达西陲之后,对戎人采取了怀柔政策,于是西北边境得以安宁。中涌定居于西犬丘。

中涌的儿子蜚廉擅长奔跑。蜚廉生有恶来、季胜二子,均勇力超群,都是殷纣王的宠臣。

西戎问题圆满解决之后,与以周为首的众多诸侯国的矛盾却激化了。为了充实朝中实力及加强自身安全,纣王便将远在西陲戍边的蜚廉、恶来、季胜召回内地,为其效力。但中涌及恶来的儿子女妨仍留守西陲。

不久以后,商周爆发了战争。周在牧野一役中打败了商,商王朝灭亡。恶来被姬发亲自射杀,蜚廉则自殉报商。原保西陲的中涌及女妨,不但被沦为周人的下层平民,并且举族被迁徙到甘肃东部的天水地区,和当地的戎人一起生活。他们服役纳贡于周王室,替周人看守西部边陲和陇山通道。

恶来去世之后,他的幼子女防为周戍边,女防生子旁皋,旁皋又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

周孝王时期,非子因牧马有功,获封了一块土地,地名秦(今甘肃清水县),在当时是中国的边缘部分。于是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完全恢复了伯益以来的嬴姓、秦的封邑及宗庙祭祀,称为秦赢。

周宣王时期,非子的曾孙秦仲及昆弟等五人奉命率兵大破西戎,被封为“西陲大夫”。秦仲在位23年,后来在攻打西戎时战死,但他的后世子孙无不戮力攻戎。周王室对秦人也越来越信赖和支持。

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名叫庄公,被周宣王任命为大夫。庄公在位44年,他有三个儿子,其长子名叫世父。世父带兵攻打西戎,把职位让给弟弟襄公。

襄公七年(前770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致天下大乱,西戎中的犬戎与申侯攻打周王朝,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周平王即位。秦襄公因率军护卫平王东迁洛邑,立下了首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并赐以西岐之地(西周故地),让他建国立庙。秦赢此时才开始成为诸侯国,国号秦。原本是西方小国的秦,至此逐渐强大起来。秦地成为稳固的后方基地,为向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国在最初被封为诸侯时,地域偏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东方各诸侯国落后。整个春秋时期,秦都是一个比较贫弱的国家,常被东方各诸侯国忽视,不让它参与盟会。

后世有人认为,正是秦国在文化、思想上的守旧势力较弱,才使新的制度得以顺利实施,也在各领域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加之秦多雄主,其有为之君都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代的新局面。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南),秦国以此为都城将近300年,奠定了霸业的基础。

在嬴政建立秦朝之前,秦国涌现出了许多有为之君,其中影响特别巨大的是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这些秦国君王与他们的后辈子孙始终把建立帝业作为秦国的终极战略目标,并通过切实的行动,一步步向这个目标迈进。自秦惠文王后,秦国成为了一个大国,为其后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春秋称霸

周平王东迁后,周室就开始衰败了。各诸侯打着维护天子的名号,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攻伐。诸侯国已由周初的1000多个锐减至100多个。秦国因为处于偏僻之地,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因而幸存了下来。

秦国的强大,始于穆公。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少子、成公的弟弟,名任好。秦穆公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国君,不甘心居于偏僻地带。他在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领兵攻打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也开创了秦国的崛起之路。

秦穆公招揽天下贤士,打破尊卑贵贱的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以及其他诸侯国前来投奔之人。穆公用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回了百里奚,并加以重用。百里奚又向穆公推荐了蹇叔、由余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帮穆公成就霸业。

秦国向东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

为了树立秦国的威信,百里奚首先让秦穆公施德于诸侯。

晋献公晚年之时,发生了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

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击败了晋国,生俘晋惠公,并灭掉了梁、芮两国,扩地到黄河边上。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之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秦国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

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去世,其子子圉逃回了晋国继位,为怀公,并与秦国为敌。秦穆公将重耳从楚国迎来,并以非常隆重的礼节接待,又把自己的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室之女嫁给了重耳,然后于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随后,晋文公杀死了子圉,在秦国的帮助下尊王攘夷,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乘晋文公去世之机,企图取代晋国成为霸主。百里奚和蹇叔劝谏,穆公不听,于是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带兵偷袭郑国。

郑、晋两国为盟国。郑国商人弦高在路上遇到了秦军,假托郑国国君之命犒劳秦军,秦国认为郑国已做好了准备,于是退兵,结果在回师途中被晋军在崤山阻击,秦师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

后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晋国放回,秦穆公对不听百里奚等人的谏言,不胜懊悔。

秦穆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及时改变了战略方向,转而向西方发展,全力进攻西戎。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到了西戎各国的地理状况和兵力部署,发动全面战争征服了这些国家,开地千里,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送金鼓给秦穆公,以示祝贺。

西方安定之后,秦穆公于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亲自率军进攻晋国。秦军渡过黄河以后,穆公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几天时间就收回了过去被晋军占领的城池。

晋国群臣见秦军如此凶悍,都建议回避一下。晋襄公只得命令晋军坚守,不得与秦军交战。秦穆公见好就收,带领大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达南岸的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上把“肴之战”中阵亡将士的尸骨埋好,树立标记,亲自致祭。

降服西戎与出征晋国的胜利,使各诸侯国对秦国都怀畏惧之心,秦也由此一跃成为诸侯大国,多次会盟诸侯,秦穆公成为晋文公之后的春秋霸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穆公去世,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

第三节 商鞅变法图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僵硬的社会等级制度崩溃,周天子失去权威,各封国国君纷纷僭位自称公或侯,到战国时更进一步自称为王。

在此社会巨变之际,秦国井田制瓦解的速度、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等仍然落后于东方的其他国家。封建领主的势力非常强大,以致出现了“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的现象。秦国往往被各国以夷狄相待,外交地位很低下,并经常受到楚、魏两国的侵扰。当齐威王称霸中原时,各国纷纷朝贺,只有秦国被视为夷狄之国而少有往来。

为了改变秦国被欺凌和歧视的处境,秦孝公于公元前362年即位后向全天下颁布了求贤令,决心复兴秦国,再现秦穆公的伟业。

卫国人公孙鞅从魏国跑来了,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故称为卫鞅。他因变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

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对当时的儒、墨、道、兵等各派学说也都谙熟于心。商鞅内心充满了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他即开始寻找“栖身之佳木”。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一跃成为中原霸主。于是商鞅认为魏国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掌管相府庶子的教育)。公孙痤非常赏识他的才识,认为他将来必堪大用。他在临终之际,特意向魏惠王举荐了商鞅,但惠王认为卫鞅太年轻了,不值得信任。公叔痤就对魏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杀了他,以防被其他国家所用。但魏王仍未听其言。恰巧此时秦国向天下颁布《求贤令》,招揽贤士。商鞅便西行入秦。

商鞅是带着魏国改革家李悝所写的《法经》入秦的,作为创建新刑法典的蓝本。因此《法经》直接影响到了秦律的制定,而秦律又为以后历代秦君所继承。

在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连坐法和推行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避私斗,奖励战功。其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尤其是按军功大小取得贵族爵位。此举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官制,士兵斩一名敌军官马上就可以晋一级爵位。有了军功即使是奴隶也可以得到解放,没有军功即使是过去的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秦国的平民从此有了用战功改变自身地位的希望,军人也成了最荣耀的职业。立军功者能升官晋爵,极大地刺激了秦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为国作战的勇气。而攻城略地和缴获越多也使秦国论功行赏越有了资本……如此循环,秦军越战越强,成为一支令东方诸国丧胆的虎狼之师。

这次变法,使秦国迅速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了当时最强大富足的国家。

崛起的秦国多次打败魏军,甚至攻占了魏国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名声大振。魏国尽割西河之地与秦国求和,又不得不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躲避兵锋。

孝公十年(前351年),商鞅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使秦国的封建化更加深入。秦孝公兑现当初《求贤令》中的许诺,重重地赏赐了他:封商地十五座城邑。从此人称“商君”。

商鞅相秦19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将秦国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秦国军队从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军功授爵制)后越战越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最多时达到百万,其后出现了尉缭子、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中国统一的中心力量。统一全国,商鞅的严刑峻法正是强秦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合纵与连横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对抗秦国。

公孙衍与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则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他的弱国,叫做“连横”。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反复无常。

相传苏秦是纵横术鼻祖鬼谷子的学生,精通权术,早年苏秦游说周王和秦王,皆不得用。后来,苏秦说服了燕文侯,在燕王的资助下,苏秦以“六国土地五倍于秦,士卒十倍于秦,如六国合作,秦国必败”的观点进一步说服了赵肃公,随即以赵国代表身份一一说服了其他四国,六国共同签订了纵约,并推举苏秦为纵约长。苏秦一人佩六国相印,盛极一时。

此次合纵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就被秦惠王巧妙地运用“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的策略,令只看眼前利益的六国诸侯内部矛盾丛生,相继毁约。一年之后,合纵便土崩瓦解。但也令秦国有15年时间不敢轻易跨过函谷关。

与苏秦同时代的纵横家张仪走的却是连横之路,帮助秦国破解了六国合纵。张仪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出师后在苏秦的资助下来到秦国,做了秦惠王的客卿,并取得了秦惠王的完全信任。

公元前323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投入楚的怀抱,要废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国的魏公子高为太子,派柱国昭阳在襄陵打败了魏军,取得了八个邑。魏惠王因为受齐、楚两国的打击,只好采用“屈秦攻齐”的策略。

公元前322年,秦王与张仪联手上演了一场政治“双簧”。秦惠王突然罢免了张仪的相位,张仪逃回魏国作为内应。魏惠王聘张仪为相国,张仪推行连横策略,尊秦国为霸主,魏惠王不肯听。于是秦国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各国进一步受到了秦国的威胁。因此,关东五国只能再次支持公孙衍、苏秦的合纵策略。

公元前319年,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赶回了秦国。东方六国再次共同举兵抗秦,自此,合纵的形势又形成了。

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攻打秦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五国联军各谋己利,矛盾重重。实际出兵与秦国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三国军队最终被秦军在函谷关一举击溃,大败而归。魏国的损失最大,魏国派遣惠施到秦国,和秦国讲和,五国于是纷纷退兵。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乘胜追击,结果五国惨败。

打败了五国联盟后,秦国便将注意力投到了后方。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获取了天府之国,对日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公元前314年,东方的齐国乘燕国内乱之机,出兵干涉,仅50天就攻下了燕国的国都。

为了和秦国抗衡,齐和楚两国结盟。齐楚联盟对秦国是一种威胁,为防止楚齐两大强国结盟,张仪趁机劝说魏王,使魏国背叛纵约,与秦国结盟,从此国际形势由合纵转为连横。张仪又入楚离间齐楚。张仪到楚国收买了贵族靳尚等人,劝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并愿意用商、於之地600里作为酬谢。楚怀王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听屈原等人的劝告,贸然与齐国断交。之后,当楚国向秦国讨取土地时,张仪却耍赖说是六里之地。上当的楚王恼羞成怒,于是在公元前312年发兵攻打秦国。秦国在丹阳(今河南淅川)大败楚军,楚国折兵8万,主将屈匄以下70多人被俘。汉中东部的土地也被秦国占领,打通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使秦国国力更加强盛。楚怀王反击,又大败于蓝田。因此,楚怀王对张仪恨之入骨。当秦国提出以武关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黔中时,楚怀王提出,宁愿放弃武关也要张仪的人头。于是张仪慨然入楚,暗中以重金贿赂楚怀王的夫人郑袖与佞臣靳尚。楚怀王竟不可思议地赦免了张仪,还在张仪的游说下与秦国修好。

齐国恼楚毁约,也乘机与秦国结盟,并联合魏、韩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宛、叶土地尽被魏、韩占领,楚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299年,秦国用计邀请楚怀王相会于秦国,骗至武关扣留,向楚国索要黔中之地。楚国另立新王,出兵讨伐秦国,结果被秦军打败,楚怀王最后死于秦国。楚国大夫屈原也因为怀王听信谗言、不纳忠谏,被贬至汨罗,怀石投江。自此,楚国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

其他诸侯国在秦国的威逼下只求自保,谁也顾不上谁,张仪便趁机鼓动赵、宋与秦联合。

公元前298年,齐国约韩、魏两国合纵攻打秦国,赵、宋两国虽然是秦国的盟国,却只作壁上观。齐、韩、魏三国经过三年的奋战攻入了秦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给韩、魏请和。4年后,因齐国的孟尝君指使田甲政变没有成功,逃到魏国为相。齐国遂改变了策略,和秦、赵两国结盟。齐、韩、魏合纵破灭。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消灭魏、韩联军24万。公元前294年、前291年,秦军连攻韩、魏两国,迫使其分别献地求和。

就在齐、秦争斗之时,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灭掉了中山国,成为强国。为了对付赵国,公元前288年,秦怀王与齐闵王相约同时称东帝、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打赵国,三分赵国,并约定了出兵日期。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王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国,拉拢各国反秦,以便乘机灭宋。齐闵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攻打秦国,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公元前286年,齐闵王灭掉了宋国,势力大增,引起韩、赵、魏和楚的不安,秦国乘机约各国攻打齐国。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攻齐,攻克齐国70多座城池,齐闵王被楚军杀死。后来,燕昭王死亡,惠王立,他因怀疑乐毅,就用骑劼取代了乐毅,齐国将军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恢复了齐国。齐国经过这次浩劫,从此一蹶不振,秦、齐对峙的局面打破了,唯秦独大。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国被迫迁都,秦国势力发展到了湖南一带,楚国也就彻底削弱了。

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们活跃于战国后期的历史舞台40多年,充分利用七国之间层出不穷的重重矛盾,合纵连横,朝秦暮楚,此消彼长。经过激烈洗牌,六国日薄西山之兆已日渐明显。

第五节 秦赵长平之战

自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变得与秦国一样强大,成为秦国东进的一道壁垒。在当时,赵国是关东六国中唯一可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合纵连横,结好齐、楚,离间燕、齐,收到了成效。

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盟修好。赵王在廉颇、蔺相如的周密安排下赴会。酒过三巡,秦王请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下来。面对秦王的侮辱,蔺相如以性命相威胁,捧一缶请秦王击缶。秦王无奈敲了一下,蔺相如也令史官记下来。秦赵双方剑拔弩张,及至会终,秦王也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渑池会后九年,秦国得到了魏国的南阳之地(魏国河东之地),开始大举进攻韩国的阏与,与赵国开始了正面冲突。阏与地处韩国的上党北部,如果阏与丢失,就意味着赵国的西南门户丧失。因此当韩国向赵国求救之时,大将赵奢力排众议,主张率兵援救。起初赵奢佯装怯懦,在邯郸西15千米外驻留28天而不发兵,秦兵中计,懈弛不加防备。赵奢突发骑兵偷袭秦军,在阏与大败秦军,赵奢因骑兵获胜而被封为“马服君”。

秦军数次攻赵不下,于是集中全力攻打韩国,令上党与韩国本土完全隔绝。韩国的上党地区处于秦、赵之间,秦国不断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上党地区展开了吞并。韩国不胜其骚扰,就把都城从晋地迁到了河南。重心的迁移,造成韩国对上党地区的统治能力减弱。秦国遂派重兵封锁了韩国与上党地区中间的山地,切断了两部分的联系。这一招使上党地区顿成孤地,失去了韩国本土的援助力量。

当时韩国的国力,并不能与秦国抗衡。韩国准备放弃上当地区,但当时的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意献地入秦,为了促成韩、赵结盟,他主动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这一事件,使秦昭襄王恼羞成怒。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王龁大举进攻上党,赵国派名将廉颇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永禄村)抵御秦军。廉颇作战勇猛,沉稳老练。他看到秦军势不可挡,就采取避战的策略,以消磨秦军的锐气,寻找机会再大举反攻。

廉颇在长平挖深沟、筑高垒,坚守不出,不与秦军打遭遇战,这让秦军上下都很无奈。王龁用尽了各种手段,廉颇就是不出战。但赵王以为廉颇怯懦,于是下书责备。

秦国丞相范雎擅用反间计,派间谍携重金到赵国都城收买赵王身边的人,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并四处散布流言,说:“廉颇老了,无复当年之勇,很容易对付,秦军最惧怕的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竟派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到达长平之后,全盘废弃廉颇坚壁固守的策略。秦昭王见离间计成功,于是暗中将名将白起派遣到战场,代替王龁。因为白起早就威名远播,为了防止引起赵括的警惕,秦昭襄王还特别下令:如果谁把白起是统帅的消息透露出去,杀无赦。白起决定设计引赵括出兵。白起在给赵括的战书中写道:“欲与孺子生死一战,共决雌雄。”语调轻慢,赵括顿时火冒三丈。于是赵括主动出击,以求速战速决,一举歼敌。

公元前260年8月,秦赵两军交战。起初,白起假装逃跑,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赵括因求胜心切,钻进了秦军张开的布袋。赵军四面受困,粮草断绝,在被包围了40多天后,赵括中箭身亡,40万赵军全部降秦,被白起集体坑杀。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一举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赵国从此元气大伤。长平之战,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关键战役,这使关东六国再也不能与秦国抗衡,为秦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平之战后,秦军乘胜围攻邯郸,赵国存亡成为旦夕间事。赵国的平原君向魏王以及自己的妻弟信陵君求救。魏安釐王害怕秦军报复,不敢出兵。信陵君只得带领300名门客以必死之心赴赵殉难。他们路过夷门时,被他的一个宾客侯嬴拦下,他建议信陵君盗取魏王的兵符,矫托王命,领军救赵。信陵君向魏王宠妃如姬求援,盗出了兵符。魏军统帅晋鄙怀疑兵符并非出自王命,不肯交出兵权,被信陵君手下的力士朱亥用铁锥杀死。信陵君夺取兵权后,挑选出8万精兵,与齐、楚援兵会合,大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秦军在邯郸受挫之后,转而攻打韩国。

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一度称帝,夺取九鼎,并顺手灭掉了意图联络诸侯抗秦的周室,周赧王西向朝秦,尽献王畿之地。

信陵君由于窃符救赵,不敢回国,便留在了赵国。10年之后,秦军大举伐魏,魏王急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以自己的声望遍告诸侯,痛陈唇亡齿寒之利害,六国再度合纵抗秦,并在信陵君的带领下大败秦军,并一直追击到函谷关。信陵君两败秦军,成为六国合纵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六国败亡的命运进入了尾声。

第六节 剪灭关东六国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嬴政生于赵国邯郸。嬴政的父亲名叫子楚(又名异人),是秦昭襄王之孙,当时在赵国做质子。

当时秦昭王采取了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的韩国和魏国,而与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诸侯间签订盟约之后,就会派出一名王室成员到对方国家作为人质,以示对遵守盟约的诚意。于是,秦国就派子楚到赵国做人质。

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以后,互为敌国,异人在赵国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商人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于是出重金帮助他回到了秦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子楚遂为王太子。安国君在位三日就去世了,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他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子楚在位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嬴政由于年少,政事便落入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嬴政尊吕不韦为仲父。

嬴政亲政以后,决心继承秦国历代君王一统天下的夙愿,按照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战略,以金帛利诱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在用谍报人员姚贾和顿弱分化瓦解六国的同时,又起用李斯、尉缭、王翦、蒙恬等文臣武将整军备武,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嬴政最先灭掉的是韩国。秦王十四年(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未能挽救败亡的命运。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灭掉了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将韩国设为三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3月,王翦击败赵军,杀死了赵葱。10月,王翦、羌瘣率军攻破邯郸,赵王迁献出地图投降,于是赵国灭亡,秦国在赵地设邯郸郡。但赵国尚有残余势力,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到了代(今河北蔚县西北),自立为王,以延续赵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嬴政,但未成功,秦王将荆轲肢解。于是,秦王嬴政派王翦、辛胜、王贲攻燕,夺取了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到了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再次打败太子丹的军队,消灭了燕军主力。燕王杀死太子丹向秦国求和,秦国未允。此时,燕、赵两国的残余势力已不足为患,于是秦国集中兵力攻灭魏、楚。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派遣王贲攻打魏国,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3月,大梁被秦军城破,魏国灭亡,秦国在魏国的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60万秦兵伐楚国,杀死了楚国大将项燕。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率领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国在楚地设立楚郡、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获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国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秦军回师时顺便攻下了代郡,俘虏了代王嘉。于是,赵国的残余势力彻底灭亡。

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之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与秦国结盟,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避开齐国西部的主力,乘齐人不备,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奇袭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秦军一举攻克了临淄,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秦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琊郡。

从秦王政十七年灭掉韩国,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灭掉齐国,秦王嬴政用十年时间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割据纷争长达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秦王朝建都咸阳,嬴政自称皇帝,追庄襄王为太上皇。

嬴政称帝以后,继续开疆拓地,向边地频繁用兵。从秦王政二十六年至秦王政三十三年,他征发数十万人三攻岭南,占领百越之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设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嬴政又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了被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迫使匈奴退到阴山以北。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嬴政把以前秦、赵、燕三国所筑的长城加以修缮,连接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至此,秦王朝的疆域北到长城和阴山,南到南越(今越南北部地区),东至朝鲜,西至临洮、羌中。秦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庞大帝国。

第七节 秦国成功的法宝

一个地处偏避西部的秦国,在长年的征战中一举成为气吞山河、横扫六国的超级大帝国。这个奇迹不能不让我们后人深思。秦人究竟是凭借什么力量造就一个超强的秦帝国?除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一重要因素外,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人的精神意志。那么,秦人凭借什么样的精神意志打造这个超级帝国的?

秦人功利实用、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或许,这种文化传统与秦人发迹之地理环境有关。

秦国原是僻处今陇西一带之西方小国,初建都于西犬丘,即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境内。

西周末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有功,始被封为诸侯,并徙都于汧(今陕西陇县东南),势力进入今关中西部。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又迁都至今关中中部之栎阳。至其子孝公继位,用卫人商鞅实行变法,国力更加强大,遂成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在建国之初,秦人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在秦土地的周围,实际上布满了戎、狄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国统治者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又退回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即位后的第四年(前762年),秦人才占据了岐山,真正取得了周天子赐给的封地,秦人从此开始定居于周人的故地关中平原。至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秦国疆域已北抵秦昭襄王所建长城(由今甘肃临洮经陕北吴旗、靖边、神木等县,至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十二连城),南包巴、蜀,东逾函谷关,也就是占有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两个地理单元之大部及其东缘部分区域。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残酷的环境培养了秦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秦国由一个弱小之国一跃成为诸侯强国。

秦人的法治观念不为传统习惯、古代特权、流行的道德观念、家人亲疏,或恻隐之心所左右。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必为成文法,必须详尽而无疑义地写出,而且不打折扣、不分内外地强制实施。因为他们站在唯物的立场,又以国家之富强为不二法门。法家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由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指导统治者行为的不应是受儒家学者赞美的仁慈和公正等传统美德,而应是他们对权利和财富的需求。法家这些原则在为秦国统治者所采纳,其效能开始显现。秦人对于规则的崇拜和法制的遵守是提升强大军事战斗力的重要法宝。《议兵篇》说,齐国讲求勇力技击,斩敌首一级,赏金一锱,这种军队只能“事小敌”,遇到大敌就离散崩溃了,这是亡国之兵。魏国的武卒,是按照严格的标准选拔来的。被挑选上的人可以免户赋徭役,这样一来,军队辗转增加,“帝虽大,其税必寡”,这是“危国之兵”。秦国以军功升进,不管他是什么人,打胜仗的有赏,打败仗的有罚,所以人人奋勇,求得军功。齐国的技击,不能碰上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不能碰上秦国的锐士,一碰上,就像以卵击石了。足见,秦人对于奖励的制度崇拜和遵从极大激发其奋勇杀敌之斗志。荀子曾到过秦国,在《疆国篇》里夸奖秦国民俗的朴素,官吏的忠实,大官的守法,朝廷的清静,认为是最好的政治。由此可见,秦人从上到下都保持着朴素的法治精神。秦国施行商鞅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在长期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秦人把青铜冶炼技术推向巅峰。1974年考古家在秦兵马俑发掘一把超过91厘米长的青铜剑,这样长的青铜剑没有一定硬度和韧性是最容易折断的,秦人从配料和工艺上创造性地攻克了这样的技术难题。经专家检测,秦剑的铜锡配比恰到好处,外形呈阶段递减,厚薄宽窄不一。这就保证长长的青铜剑韧性和硬度。秦军使用的弩射程可达300米,秦人设计了一套非常巧妙的弩的扣机系统。而且秦军发明了三棱箭头,这种箭头射击更加精准,穿透力超强。在兵马俑发掘的箭头,检验900多个箭头的数据几乎都是一样的。令人惊奇的是为什么秦军使用的箭头如此标准且数量如此之多?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而几千年前的秦人早已创造了标准化的兵器生产制度。秦人也创造一种新的打磨机器。因此,这种标准化的武器才得以大批量生产,保证了秦军百万军队的需要。同时,秦人创造出的一套严密金字塔质量监督体系确保了武器的质量。这一系列的创造成果奠定了秦国的军事霸主地位。

作为一个与非华夏族的夷狄发生冲突的边陲国家,秦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指挥其军队与其他国家交战时,这种经验无疑大有帮助。秦国的人民以在战争中残酷无情而闻名。秦人崇尚武德的精神可以以秦统治者武王为证,武王喜欢在其周围安置勇武之人;他因与一人比赛举铜鼎,于公元前307年受伤而死。秦帝国的军人勇猛精神更令敌人恐惧。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在秦人看来,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正是这种崇尚阳刚武德的精神打造了一支令敌人不寒而栗的强大秦军。这也为秦扫天下、吞六国一举成为帝国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