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歌者在桥头
8004200000047

第47章 仍爱当如何?

相貌忠厚的黑人歌手自弹自唱着忧悒的歌曲,当歌声停止便响起令人欢娱的爵士乐。忧悒与欢娱交替营造着气氛,看起来都像绅男淑女的人们文质彬彬地饮着价格不菲的法国香槟,一个个表面平静其实各怀心事甚或鬼胎。每有身份不明行迹可疑者现身,于是这里那里随之骚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议:出境证、4000美元、15000美元……

然而这并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北非,在法属国摩洛哥一个叫卡隆布兰卡的小城;在这小城里一家叫力克夜总会里的情形。

斯时“二战”还没真正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世界惨烈剧的序幕已徐徐拉开——德军已占领了巴黎,法国的抵抗已只能称作是“地下抵抗运动”了,整个老欧洲在德军震撼人心的翼影之下危若累卵。有钱又有办法的欧洲人或虽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多少办法却比较幸运的欧洲人纷纷云集在卡萨布兰卡。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暗中进行着贩卖出境证的交易,而女性的身体在交易中约等于金钱。

出境证……

出境证……

其实所有从欧洲云集到这北非小城的人都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弄到手一份出境证。只要有一份出境证,就可以从卡萨布兰卡乘机飞往里斯本,再飞往美国,于是远离战争的恐怖。对于那些欧洲人而言,地处美洲的美国,似乎已是地球上唯一安全的地方,自然也便成了他们唯一想去的地方……

这便是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年代背景。《卡萨布兰卡》又被译为《北非谍影》。

它是全世界公认的经典黑白片之一。像《公民凯恩》《罗马假日》《偷自行车的人》等经典黑白片一样,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

那么,它究竟何以获此殊荣呢?

是由题材所决定的吗?

不错,它可以归于“二战”题材。但其后反映“二战”题材的黑白电影为数不少,它又凭什么独受青睐呢?

是因明星作用吗?

不错,英格丽·褒曼饰演女主角伊尔莎;但在剧中她的演技只能算得上胜任了,其实并无光彩可言。

是以情节的扣人心弦而取胜吗?

其实它在情节方面并没什么惊险刺激的元素,故事内容只不过如下:

“力克夜总会”的老板方·力克这一位美国人,曾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为了逃避纳粹的追捕,从德移居巴黎,并在巴黎与褒曼所主演的姑娘伊尔莎双双坠入爱河。巴黎沦陷后,因为力克是德军悬赏缉拿的人,二人不得不相约离开法国。但不知为什么,伊尔莎却失约了。力克认为自己被耍弄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巴黎火车站那个雨夜,他的心被“踢翻了”。带着心灵创伤来到卡萨布兰卡的力克,从此郁郁寡欢,甚至变得有些玩世不恭……

令他意外的是,伊尔莎竟也来到了卡萨布兰卡。更令他意外的是,伊尔莎不是独自前来的,而是与“半个地球的人”都知道的丈夫双双出现在力克眼中。她的丈夫拉兹洛是欧洲著名的反法西斯运动领袖,一个斗争目标坚如磐石的人,一个随时准备为抵抗运动献身的人。他的生命不属于他自己,也不属于他的妻子,而几乎完全属于抵抗运动。夫妻二人都清楚这一点。他们来到卡萨布兰卡,乃因抵抗运动需要拉兹洛去往美国,进而向全世界说明法西斯主义危险的真相。但,在他们到来之前,为他们准备好出境证的人被警察击毙了,那份宝贵的出境证落在了力克手中……

怨恼、醋意、男人对男人正义名望和人格魅力的嫉妒,使力克对伊尔莎大发其火,极尽尖言刻语之能事。而伊尔莎之所以一度投入力克的怀抱,是因为自己当时获得了一个不实的信息——丈夫已经死在集中营里了。力克终于原谅了她,但却希望她跟自己前往美国。他认为谁拥有两份戴高乐亲自签署的出境证,谁才更拥有做伊尔莎丈夫的资格。而他遭到伊尔莎的明确拒绝……

影片的结尾自然是观众都希望的,一再公开声明自己不为任何人冒险的力克,不但将两份出境证给予了伊尔莎和拉兹洛,而且冒险护送他们赶往机场,而且不顾个人安危,在紧急关头开枪打死了前来逮捕的纳粹军官。

那么,我认为,我们前边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人人都希望在电影中(包括戏剧和文学中)看到浪漫又美好的爱情,但人人也很希望看到爱情居然会是利他的,无私的。

仅仅以人自己做不到,于是希望看到别人做到这种肤浅的心理学逻辑来解释是不够的。事实上普遍之人们那一种普遍的希望,源自于我们对每一个普通的甚至自私的人都有机会证明自己有时候可以超越自私本性——这一人性高尚现象的相信和敬意。

如果普遍的世人对此绝不相信也绝不心生敬意,那么人类的社会与动物世界相比,便没什么高级之处可言了。

西方人是深知这一点的。

从《海的女儿》到《罗马假日》到《卡萨布兰卡》到《辛德勒的名单》,二百几十年间文艺肩负人性熏陶的使命从未被嗤之以鼻地对待过。

《卡萨布兰卡》正是以此文艺品格被列入经典的。

这其实也体现着一种人类之深刻的文艺理念。

凡二百几十年间,中国的《罗马假日》和《卡萨布兰卡》少之又少。

我们对所谓“大师”的呼唤之声太多太久了;窃以为,还是先呼唤点儿普世的情怀吧……

2008年5月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