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帧照片,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感动:日本救援队员几十个人,分列两旁鞠躬致哀,被他们救出但是未能存活下来的大地震的遇难者躺在他们中间的地上,身裹日本救援队标识的衣服。
日本救援队对遇难者的尊重本身足以令人感动,白岩松对照片来由的讲解,使央视地震直播节目在充满感人力量的同时,也让观众领悟到了照片之外的多元含义。
中国人印象中的日本人,见面点头哈腰,鞠躬太多太频繁,有的纯属习惯使然的形式主义,中国人多半不习惯。
但是,今天,当面对在废墟下煎熬一百多个小时,被救了出来却不幸逝去的我们的同胞的时候,日本人先为逝者穿好衣服,然后不做声响地突然集体列队,深深地弯腰对逝者表示歉意与告别,一刹那的定格,中国观众先是意外,继之感慨。中国人不甚习惯日本人日复一日的繁复礼节形式,此刻却凸显出庄严的意义,一下子拉近了中国民众和日本民众的心理距离。“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自然灾难面前,种族国家的区分已经没有了实际的意义,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白岩松这段话,我不知道是他脱口而出的还是编导事先准备好的提示词,此种解说,字字千钧回味悠长。
无数网民感叹:想不到日本救援队对逝者这样尊重,日本救援队第一时间建立起了在中国民众中的形象,获得了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感激。
近来,在德法等欧洲诸国因为火炬传递与中国交恶,而多年时好时坏民间积怨甚深的中日关系却呈现出变化积极的态势。人情这个东西,微妙的很,有时确实有点难以言说。
地震发生之后,日本电视台每天都有关于中国地震的报道,消息常常放在头条重要位置,报纸也是如此。中国总理温家宝两个小时赶赴灾区亲临一线指挥,中国军队十多万人参与救援行动,日本人很佩服。对地震,日本人有深刻感受,因为日本常常发生地震,民众高度敏感,对各类救援行动毫不陌生。
媒体和日中友好团体号召民众捐款,大街上有募捐箱。很多日本人都捐了款,公司里的女职员看到中国孩子受伤的画面,不少人流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