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大读者中,知道耆那教的人不多。但在印度,耆那教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宗教,现有教徒人数500万左右。耆那教的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典籍也非常多。一般认为,耆那教的创始人是筏驮摩那,后世尊称他为大雄(即伟大英雄,佛祖释迦牟尼亦有此称号)。他与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约30岁出家,42岁得道,布道达30年之久,终年72岁。他一生主要活动于印度北部和东部地区,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在大雄活着的时候,耆那教内部就已经发生了分裂,而到公元1世纪,耆那教又分裂为白衣派和天衣(裸体)派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都有自己的经典,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是正统。但总起来说,耆那教文献非常丰富,并不亚于古代佛教文献。
耆那教文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经典文献,一类叫做非经典文献。在这两大类文献中都有许多神话传说。本书所述的故事,来自这两大类文献。
关于大雄以前的故事,耆那教典籍中是这样说的:
时间是无限的、无形的。一劫接着一劫周而复始地轮转着,一劫有10的14次方再乘20年那么久。每一劫都分为12纪。前6纪叫做升纪,后6纪叫做降纪。
经典中还说,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的中心是动魂界,下有7层地狱,上有16层天和14个天界,人兽鬼神都呆在这动魂界中。在宇宙的最上边是经过苦修得了解脱的灵魂居住的天堂。
经典上又说,我们人类目前正处在一劫的降世里。在降纪的最初3纪中,人类处在幸福美满的状态中,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要站在如意树下就可以得到。那时,没有所谓的文化,没有法律、制度等一切约束人行为的东西。人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相互间没有争斗,没有战争。这是很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人的人性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因此,那是没有历史的无名时代。
到了降纪的第3纪的末期,人开始从沉睡状态中苏醒。那个可以自由享受自然的时代开始逝去。人看到这种变化,很是疑惑和惊恐。于是他们开始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许多的氏族部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杰出的领头人物,于是人们就尊称他们为“王”。这些“王”们很好地管理着自己的部族,于是人们又叫他们“摩奴”(人主)。为此,“摩奴”的子孙和臣民就被叫做“人”了。在第3纪的末期,前前后后共有14位摩奴。其中第一位名叫布勒帝希鲁帝,最后一位名叫纳坡拉耶。有史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纳坡拉耶管理的那片国土就因他的名字而被叫做“阿杰纳坡”。纳坡拉耶和他的妻子摩鲁黛维后来建立了阿逾陀城。这城是印度大地上的第一座城。纳坡拉耶和摩鲁黛维生了个儿子,名叫勒舍波提婆,即耆那教第一祖。勒舍波提婆长大以后就掌管了部族里的全部事务。他教给人们怎样种田、生火、做饭、榨蔗糖、制陶器、织布、造屋和建城镇。他为自己的女儿婆罗密发明了文字,人们称那文字为婆罗密体字母。他又为另一个女儿苏德丽发明了数字和计算,他教儿子们如何治理国家,并且将国土分成许多份,以便于更好管理。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就抛弃了一切财富和权力,到森林里去苦修。在那里,他获得“唯正知”,创立了以非暴力和苦修求解脱为特征的耆那教,从此,人们就称他为第一祖。
第3纪过去了,第4纪来到了。在这第4纪中,“道”和“业”是主要的。在这一时期里,从勒舍波提婆第一祖到世尊大雄止,共24位祖。同时,还产生出12位转轮王、9位那罗延、9位次那罗延和9位力贤王等,一共是63位伟人。其中,勒舍波提婆的儿子婆罗多(印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第一位伟大的转轮王。阿逾陀国王——伟大的罗摩和他的故事就发生在第20祖牟尼苏婆罗在世的那些年代里;而大史诗《摩诃婆罗多》所描述的般度王子和俱卢之野大战的故事就发生在第22祖奈密那特在世期间。黑天是奈密那特的叔伯兄弟。第23祖是巴湿伐那陀。在他圆寂250年后,第24祖世尊大雄圆寂。大雄圆寂的同时,第4纪就结束了。
由此可见,耆那教典籍中把耆那教说得非常古老,说大雄之前还有23位祖师。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并不可靠。所以,一般认为,耆那教的真正创始人还是大雄。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耆那教把两大史诗的故事也安排在自己的发展阶段当中,与早期的民间神话传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耆那教信徒利用这些神话传说宣传耆那教的主张铺平了道路。
(一)大雄的故事
耆那教神话传说中,对大雄的生平故事描绘最多。
1.大雄出生
在印度现今比哈尔邦的木吉帕尔普尔区有一名叫巴斯贡德的村庄。相传在大约2500年前,这里是甘蔗族国王悉达多的国土。悉达多国王是一个公正、宽厚而又知识渊博的人。他的国家祥和,人民幸福。王后德丽谢拉也像国王一样受人称赞,百姓都说她是智慧与慈悲的化身。
一天夜里,王后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清早当她醒来后,就去找国王,说:“我的国王,昨天夜里,我梦见一只大象,长有四只长牙,梦见一只十分健壮的公牛。我看吉祥天女坐在莲花宝座上。然后,我又看见满盈的月亮、金灿灿的太阳,看见雄狮、金车、圣火,美丽的花环,帝王的宝座,一对鱼以及深不可测的大海。除此之外,国王陛下,我还梦见一堆珠光宝气的首饰和盛满了水的罐子。”
悉达多国王立即明白了这梦的象征。他说:“那梦是告诉我们,很快我们就会有一个儿子了。你梦中所见的每一件东西,都象征我们儿子的品行。那美丽的花环是说我们的儿子将获得极大的赞誉,他的声名将像花香一样散布到四方。我们的儿子长大之后,将为那些因无知而背弃天职的人们指点迷津。那只健壮的公牛是说他将是一个使耆那教更加昌盛的人。狮子说明他将是一个英雄。梦中出现吉祥天女,是说我们的儿子拥有无限的财富。那一对鱼表示,我们的儿子在享受世界上的一切幸福的同时,还将为人指明获得真正幸福的道路。”
王后心花怒放。过些日子,王后生了个男孩。小王子的名字叫筏驮摩那。
世尊大雄一出生,就显出不平凡的健壮和英俊。当他五岁时,他被送到师父那里去学习。但幼小的筏驮摩那根本用不着跟师父学任何东西,他在前世就掌握了一切知识。天界诸神都在谈论这个非凡的孩童。一天,因陀罗对诸天神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位天神和恶魔能战胜这勇敢的孩子。”一个天神听了这话,有些不相信,就变化成一条巨蟒,盘绕在树上。筏驮摩那看见了,一点也不惧怕,从容地伸出右手把那巨蟒从树上扯下来,然后轻轻一抛,扔出很远。那天神看到筏驮摩那如此勇敢而强健,心悦诚服地回天界去了。
大雄出生前,其母梦见异兆。这个故事会使我们自然想起释迦牟尼出生的故事,两者间竟然有不少相似之处。这说明,大凡一位新教主的诞生,总要伴随着各种瑞相和奇迹。而新教主也必然是先天的智者和神人。有趣的是,那梦中的东西,在耆那教徒看来都是吉祥的。
2.大雄出家
世尊大雄出生的那个年代,整个婆罗多大地上到处都是恶行。人们背弃自己的天职,干尽坏事。因为无知,人们以向天神献祭为借口,杀死许多生灵。婆罗门因自己会背诵经典而以学者自诩。他们随心所欲地欺压低种姓的人。
筏驮摩那已经长大成人。他看到这种种恶行,心中很是不安。
王后德丽谢拉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就开始考虑儿子的婚事。得到了国王的同意,王后立即来找儿子,说:“我的儿啊,揭陵迦的国王胜敌来拜访我们了,他的女儿耶输陀罗也和他一起来了。耶输陀罗长得很美,我们想要她做儿媳。”
筏驮摩那微笑着对母亲说:“母亲啊,请你原谅。你难道没有看见如今的世界上到处都是罪恶和欺诈?人们以达摩的名义在残忍地屠杀生灵。”
王后说:“我知道你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生,你是为了解救人们苦难而来到人间。但是,你还这么年轻,正是娶妻生子的年龄,来日方长啊。”王子回答说:“母亲,你说的全在理。可我还是不想被婚姻的锁链束缚。”
王后只好回绝揭陵迦国王。揭陵迦国王带着自己的女儿失望地走了。
筏驮摩那28岁的时候,父母双双过世。他协助哥哥管理国家。两兄弟尽心竭力,使国家昌盛,人民富足。可他不想长久陷在世俗生活中。30岁那年,他开始过和出家人一样的苦修生活,每日只吃一餐,布衣粗食,睡在地上。
两年后的一天,他得到兄长的应允,在印历九月(相当于公历11~12月份)黑半月的第十日,他的哥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然后,请大雄坐进“月光”轿。世尊大雄就这样舍弃了王宫的豪华生活和世俗享乐,做了个出家人。全城的百姓都闻讯赶来,怀着崇敬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在离别之前,大雄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分发给了穷人,像初来世上的婴孩一样一无所有。百姓们尾随着那圣洁的“月光”轿,祝福着他。如雨的花瓣落在轿子上。
大雄出家的一幕显得不那么神奇。但他似乎是怀着天生的使命来到人世,是下凡救世,在这一点上,与印度教大神毗湿奴下凡救世是一样的。
3.大雄坐禅
大雄立下誓言:在12年内,他将笑着承受肉体上的一切痛苦,全身心地去获得知识和智慧。他从不在一个地方住三天以上,只有雨季才停下来。
大雄的第一个雨季是在阿斯蒂村度过的。第二个雨季是在那烂陀。大雄就这样不停地四处云游,苦行修炼。
一天,大雄来到一座村庄外,在一块田地旁坐下来,默默禅思。一个农民正在田里耕作。傍晚,农人卸下耕具,放开耕牛,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农人走后,那两头牛一边吃草一边走向远处。等农人回来时,牛已经没了踪影。他非常着急,就问大雄牛往哪儿去了。世尊大雄心注一处地禅思,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农人见他不回答,就转身往树林里寻找,转到天黑也没找到。这时,他看见自己的牛正卧在大雄的脚前,而大雄仍闭目端坐在原地。农人认定这出家人在捉弄自己,那两头牛刚才一定是被他藏起来了。农人破口大骂起来。骂了半天,大雄竟毫无反应,农人更加愤怒。他捡起石头将两根小木棍进了大雄的耳朵。
这时,天界的因陀罗正在打坐。他通过神通知道了这暴行,下凡来保护大雄。因陀罗显现在农人面前,斥责他说:“愚蠢的家伙,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知道你面前的这个人是谁吗?他不是凡人,他是世尊大雄,你怎么敢这样对待他?”农人吓得魂不附体。他两手合十,战抖地说:“饶恕我吧,我有眼无珠。”
因陀罗将大雄耳中的木楔取出,血立即涌出。而大雄还是平静地端坐着。
就像佛教一样,耆那教也把因陀罗当成自己教派的护法神。一到关键时刻,他就会出现。
4.国王皈依
大雄成道之后,有很长时间是在摩羯陀国传教,尤其是得到国王的支持后,传教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摩羯陀国国王乌帕室莱尼迦有一个儿子,名叫室莱尼迦,学识十分渊博。一天,由于某种原因,父亲生气地将儿子室莱尼迦赶了出去。室莱尼迦便来到甘加普尔城。甘加普尔的国王见室莱尼迦很有学问,便以贵宾相待。于是室莱尼迦就在这儿住下了。过了一些时候,国王大祭司的女儿南达室莉爱上了室莱尼迦。大祭司十分敬重室莱尼迦,当他发现女儿南达室莉爱上了室莱尼迦时,就让他们结了婚。南达室莉不久生了个儿子。垓勒国的国王摩哩甘迦也看上了室莱尼迦,也把自己的女儿给他,让他们结了婚。
室莱尼迦在父亲去世后,回到摩羯陀,当了国王。他原来不相信耆那教,一看到耆那教的出家人苦修,就认为他们是在行骗。一天,室莱尼迦出行时,路遇一耆那教出家人。见这出家人正在苦修,心中十分反感,就唤出五百条猎犬去咬那出家人。可这五百条狗跑到出家人面前,并不狂吠,反倒驯服地卧在那出家人脚前。他猜想,这出家人一定有什么魔法。他一气之下,就朝那出家人射箭。可那出家人仍闭目修行,利箭丝毫不能伤害他。室莱尼迦气急败坏地捡起一条死蛇放在出家人的脖子上,然后回王宫去了。室莱尼迦的王后见丈夫满脸怒气而且沮丧,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国王将刚才的事讲了一遍。王后很难过地对他说:“如果那出家人是个骗子,猎犬是不会俯伏在他脚下的,你的箭也不能伤害不了他。你这样折磨出家人是犯下了大罪过。”
于是国王和王后就回到那出家人苦修的树林里。出家人还在那里闭目修行。只是出家人的身上爬满了成千上万只蚂蚁。蚂蚁正在叮出家人的皮肤,可他仿佛什么都没有感觉到。王后见了这情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滚落下来。她拂落出家人身上的蚂蚁,为他全身涂满檀香膏。当出家人禅思完毕,睁开眼睛,看见国王和王后双双两手合十站在面前时,他便为他们祝福。
室莱尼迦被深深地触动了。大雄的力量改变了他的生活,他成了虔诚的耆那教徒。后来他的儿子无畏王子也成了大雄的弟子。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多少神奇的地方,大雄并不像佛陀当年传教那样,偶尔也使用一下神通。看来,他主要是靠那种非凡的忍耐力征服人心的。
5.从者如云
那时候,摩羯陀国盛行杀生祭祀。人们认为,不管你犯了多大的罪孽,只要举行祭祀,献上牺牲,就可以消除罪恶。因此人们肆无忌惮地残杀生灵。下面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的。
在摩羯陀,有一个名叫苏摩谛的学者。他的三个儿子都很有学问,他们都很骄傲自豪。学识最渊博的当推大儿子因陀罗菩谛,他使许多人的祭祀获得成功。
天界的神王因陀罗见因陀罗菩谛能力非凡,就想让他成为世尊大雄的弟子。不过,因陀罗知道,因陀罗菩谛很有学识,是不会轻易拜别人为师的。只有用智慧战胜他,他才会服膺。因陀罗下定决心,设法让因陀罗菩谛自动去找大雄。
一天,因陀罗菩谛去做祭祀。路上,他看见许多人和他一起向前走,他以为他们是去参加祭祀的。可是当他走到祭祀地时,却发现人群仍朝前走,他十分奇怪,就问身边的人。有人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去拜谒大雄的,因陀罗菩谛十分气愤,他认定大雄是个骗子,用魔法蒙住了人们的眼睛。
因陀罗变化成一个老人来到因陀罗菩谛面前,恭敬地说:“大师,我听人们说你的学识十分渊博。因此,我特来向你求教。”
因陀罗菩谛说:“请说吧。你有什么问题?”
“我的老师给我一首颂诗,但没有讲解。我向许多有学问的人请教过,但没有人能为我解说清楚,我便慕名前来向您请教。”
因陀罗菩谛听了,得意地说:“好吧,请你将那颂诗读给我听。”
于是因陀罗就背诵了一首颂诗,因陀罗菩谛听后,想了半天,不解其意。于是他老实地承认说:“我也不明白这颂诗的意思,你师父知道它的意思吗?”
“是的,我师父是个十分有学问的人。他肯定知道。”
“那好,我和你一起去见你的师父。”
“这么说,你承认自己不如我的师父了?”
“不,如果你的师父能够解释明白这颂诗的话,我才承认我不如他。”
因陀罗于是领因陀罗菩谛来到世尊大雄面前,这里早已聚集了成千上万来拜谒大雄的人。世尊大雄看见一位老者来到面前,立即认出这是天神因陀罗。他很尊敬地唤因陀罗到跟前来,问他有什么事。因陀罗将那颂诗读给大雄听,然后请他讲解。世尊大雄详细地为他们二人做了讲解,因陀罗菩谛听了讲解,顿觉如饮醍醐。他见大雄的面庞发出智慧的光,便心悦诚服地率五百弟子追随了大雄。
因陀罗菩谛的弟弟阿耆尼菩谛听说哥哥追随了大雄,很是气愤。阿耆尼菩谛来到大雄面前,准备用难题难倒大雄。可他一到,大雄就叫出他的名字,说出了他想问的问题,并予以解答。阿耆尼菩谛不得不承认大雄拥有不可战胜的智慧,他也率领自己的众多弟子一起拜大雄为师。继这兄弟俩之后,又有11位有名望的学者也拜大雄为师。他们13人成了大雄的主要门徒。
就这样,大雄的弟子越来越多。追随他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舍弃家园出家,日夜跟随大雄;另一种是居家,虔诚地按照大雄的教诲行事,这些人分别称为牟尼、信女、沙门和女沙门。最先追随大雄的那13人,被称为群持,他们分别照管各自的弟子。这时居家的沙门有15万人,女沙门有30万。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与佛教同“外道”斗法不同,耆那教不是通过法术神通赢得信徒,而是通过学识和慈悲征服人心。
(二)其他神话
1.冤冤相报
耆那教典籍《大往世书》第六十五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阿逾陀城住着甘蔗族的千臂国王。曲女城的国王巴拉德看他骁勇英俊,就把女儿维吉达摩蒂嫁给了他。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叫伽利德维尔。
巴拉德国王有个妹妹,名叫室莉玛蒂,她同百点国王结了婚。婚后得一子,名叫遮摩陀耆尼。遮摩陀耆尼幼年丧母,于是他便出家苦修。
此前,他的父亲百点国王和大臣已经出家,成了耆那教的虔诚信徒。他们经过苦修,都升天做了神仙。百点国王成了苏提天神,大臣成了鸠帝西天神。
一天,苏提天神和鸠帝西天神变成一对鸟儿,飞到遮摩陀耆尼的头上做了个鸟巢。两只鸟儿在巢中雀跃、啄食,唧唧喳喳。一天,一只鸟儿说:“我是个爱漫游的鸟儿,我要飞走了,明天会回来的。”另一只鸟儿说:“主人,没有你,我一天也过不下去。你明天一定要回来,不然你只会见到我的尸体了。”那只鸟儿说:“我的女王,如果我明天回来见不到你,我就要责怪这个名叫遮摩陀耆尼的出家人了。”
遮摩陀耆尼听见这话,很生气,用手去扯头上的鸟巢。两只鸟飞到半空中,说:“出家人是不能伤害生灵的,你应该宽容。”遮摩陀耆尼对鸟儿说:“你们为什么要破坏我的禅思?我有什么罪过吗?”鸟儿们说:“你虽然修炼了自己的肉体,但你却不懂真谛。你没有儿子,根据经典,没有子孙是升不了天堂的。”
为了有个儿子,遮摩陀耆尼去找舅舅巴拉德国王,要和舅舅的女儿结婚。公主一见骨瘦如柴的丑老头,转身逃走了。遮摩陀耆尼生气了,诅咒全城的姑娘都变成驼背女。从此,这城就被人们称为曲女城。遮摩陀耆尼后来还是得到了舅舅的小女儿,名叫莱鲁迦。他们结婚了,来到有泉水的山洞中一起生活。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因陀罗罗摩,一个叫白罗摩。莱鲁迦有个兄弟,名叫阿利金,也是个出家人。一天,他来看莱鲁迦,给了她一头神奇的如意奶牛。
又有一天,国王千臂和他的儿子伽利德维尔来看望他们。遮摩陀耆尼见国王驾到,就吩咐莱鲁迦准备饭食。莱鲁迦不一会儿就端来了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美味佳肴。千臂王父子十分惊奇,莱鲁迦就把如意神牛的事告诉了他们。没想到这父子俩提出要这神牛,遮摩陀耆尼回绝了他们。国王恼羞成怒,强行去牵神牛,遮摩陀耆尼阻拦,反被国王推倒在地。神牛被国王牵走,遮摩陀耆尼急忙去追,国王就用箭把他射死了。莱鲁迦的两个儿子回来,见母亲在哭,父亲倒在地上,就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莱鲁迦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儿子。因陀罗罗摩和白罗摩听了怒不可遏,决定去报仇。莱鲁迦把神斧咒教给了大儿子。兄弟二人来到萨迦德城,用神斧杀了千臂王父子及许多刹帝利,并将土地全部分给了婆罗门。
国王千臂的王后当时已有孕在身,她只身逃进了森林。一个名叫尚提利耶的出家人保护了她,她生下儿子苏鲍摩。苏鲍摩在尚提利耶的茅屋里度过了童年,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一天,苏鲍摩问母亲:“谁是我的父亲?”母亲告诉他说:“一个名叫因陀罗罗摩的人杀了你的父亲。”苏鲍摩发誓要杀死仇人。
因陀罗罗摩杀了千臂王和他的儿子后,就住在萨迦德城里当了国王。一天,一个婆罗门占星家来到王宫。因陀罗罗摩就问他:“请告诉我,什么人会杀死我?”婆罗门说:“国王陛下,你把千臂王和他的儿子的牙齿放在一个饭钵中拿给人看,谁的目光使那钵中的牙齿变成米粒,谁就会杀死你。”因陀罗罗摩命人立即在城里建了一个施舍棚,每日施舍大量的食品,同时又将那盛了牙的钵给每个人看。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四面八方。
苏鲍摩得知消息,来到施舍棚,他的目光使牙齿立即变成了米粒。守候在那里的士兵去向国王报告,因陀罗罗摩立即骑上马,率领士兵赶到施舍棚。苏鲍摩看到仇敌来到眼前,十分亢奋,他看着那盛着米粒的饭钵说:“如果我有什么善行的话,这钵就会变我的武器!”说着,苏鲍摩拿起变成神盘的钵,抛了出去。神盘砍下了因陀罗罗摩的头。
苏鲍摩杀死仇敌后,又征服了许多国家,成了转轮王。他变得十分残暴和贪婪。一天,当大厨师给他端上来的食物不合他的心意时,他就杀了他。大厨师死后变成了星相神。一天,星相神化成一个商人,来到王宫,他献给国王一些美味的果子,苏鲍摩十分喜欢这果子,让那商人再给他一些。商人说:“这些果子是我敬神得到的,神不会再给我了。那些神住在很远的地方,你到那儿去敬神,也许神会给你的。”国王便让商人领自己到神那儿去。于是商人把国王带到一座山上,杀死了国王,报了前世的仇。国王苏鲍摩死后入了地狱。
很明显,这个故事谴责了冤冤相报的行为,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的思想。
其中如意神牛的故事最早见于《罗摩衍那·童年篇》第五十二至五十六章:婆罗门大仙婆私吒有个如意神牛,要什么它就会生产什么。一天,一个叫众友的刹帝利国王去大仙那里,喜欢上这神牛,想用财富换取,大仙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众友要凭武力夺取,结果众友的儿子们和士兵全被大仙的神牛和法力杀死。众友去苦修,得到许多天神的兵器,再来同大仙作战,大仙仅凭一根梵杖毁灭了众友的全部法宝。众友只好又去苦修,由于他出身刹帝利,只能修成“王仙”,而不能修成婆罗门出身的“梵仙”。后来他又经过数千年苦行,多次克服美色的蛊惑,终于成为梵仙。
其中,遮摩陀耆尼和莱鲁迦的故事,在印度教史诗中也曾提到,而他们的儿子因陀罗罗摩,在史诗中是持斧罗摩。相同的是他们都以斧子为兵器。
故事中有关于曲女城名字由来的传说引人注意。在印度教和佛教中都有这个传说,只是版本不同。例如,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就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上古时候,曲女城原名花城,那里的国王名叫梵授。梵授王生有一千个儿子和一百个女儿。有个仙人在恒河边修行禅定几万年,身体瘦得像枯树一般。鸟儿将树种遗留在他的肩上,种子长成了大树。树上有鸟筑巢。人们都叫他大树仙人。他出定以后,在河边和林间游览,看见梵授王的女儿们,顿起爱心,便去请求国王把女儿嫁给他。国王问女儿们,谁都不愿嫁给大树仙人,只有最小的女儿肯嫁。大树仙人对小女儿不感兴趣,便诅咒其余99个女儿都变成驼背,一生嫁不出去。果然,那99个公主都变成驼背了,从此这座城便叫做曲女城了。耆那教的这个故事和玄奘记载的故事有好几个相似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印度古代神话虽然各个宗教自成体系,但在内容上也往往出现相互牵连交叉的情况。
2.优填王和月光王
在耆那教典籍《禁忌经注》第三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无畏城优填王的宫廷里,有一名丑陋的驼背女奴。一天,从健陀罗国来了一个沙门(居士),因为满意于丑女奴的服侍,就给了她一颗名叫“金娇”的奇妙药丸,驼背女吃下后立即变得像天女一样美丽。于是人们就叫她“金娇”。金娇逐渐傲慢起来,常常搔首弄姿地挑逗男人。优填王这样有德性的人是不会理睬“金娇”的,而普通人又不敢飞蛾扑火,为了优填王的美丽女奴而自取灭亡。
阿盘底国的月光王以自己强有力的臂膀和军事力量而著称于世,“金娇”的美貌使他垂涎。一天夜里,月光王骑上了他的神象,来到无畏城中,偷偷带走了“金娇”和优填王庙堂里的神像。
优填王要月光王送回女奴和神像,遭到月光王拒绝,优填王就率领十个土邦王组成的庞大军队前去讨伐月光王。顶着印历三月炎热的太阳,优填王的大军行进到一片沙漠,走了三天,看不到一点有水的迹象。优填王命令军队扎营,他默祷自己已经升入天堂的妻子光照女神。女神降下大雨,干涸的土地变得滋润。优填王的军队又继续进军,包围了月光王的都城。
优填王为了避免伤亡,提出和月光王单独决斗。结果月光王被优填王生擒。为了让人们鄙夷他的贪欲,优填王命人在月光王额头刺上“女奴之夫”几个字。
听说月光王战败被俘,金娇逃得无影无踪。优填王押着月光王返回无畏城。
雨季到了,膜拜日来临。优填王是世尊大雄的虔诚信徒,曾发誓终生在每年的膜拜节里举行八天的膜拜仪式。于是,在返回都城的路上,优填王选了一块安全的地方,开始禅思。膜拜节的最后一天,优填王要斋戒。月光王说:“我今天也要斋戒。我的父母也是耆那教信徒。”
当优填王得知月光王也要斋戒时,心里就对这位同道者产生了一种恻隐之心。如果对敌人也能以友情相待,那才是真正的宽容。优填王的理智觉醒了,他对月光王说:“同道的兄弟,我宽恕你。”
月光王趁机对优填王说:“如果你真心地宽恕我,那就放了我。”虽然这样轻易地释放月光王不利于国家,但优填王认为在这样神圣的时刻,继续关押同样信奉耆那教的月光王是不合适的。于是他下令:“放开月光王。从此他不再是我的敌人,而是我的同道兄弟。”月光王被优填王这伟大的宽容震惊了。优填王看到月光王额上刺的字,就让人用金带缚在月光王的额上,遮住那几个字。然后,优填王以阿盘底国王的礼遇送别了他,称月光王是他缚金带的朋友。
这个故事再次向人们宣扬了耆那教的宽容,甚至要宽恕自己的敌人。故事中的优填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国王,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印度教和佛教典籍中都有记载。尤其是在《故事海》中,关于他的爱情传奇很详细、曲折。
3.第一那罗延的故事
本篇据《大往世书》第五十一、五十二章编写。篇名中的那罗延与印度教神话中的那罗延不同。印度教神话中的那罗延通常是指大神毗湿奴,而耆那教神话中的那罗延通常是指统治一半印度大地的“半转轮王”。
我们前面说过,在耆那教的63位伟人中,有9位那罗延,9位力贤王,这里讲的是第一位那罗延和第一位力贤王的故事。
在婆罗多大地上有个鲍登城,国王名叫布勒加波帝。他有二妃,大妃生子名叫毗杰耶,小妃生子名叫德利勒舍特,是太子伟希瓦南迪转世。毗杰耶是耆那教63位伟人中的第一位力贤王,皮肤白皙,相貌英俊;德利勒舍特是第一位婆苏提婆(即那罗延,半转轮王),肤色黝黑,力大无比。两兄弟很快就长大成人,一黑一白,就象黑半月和白半月一样组成圆满的月亮。
一天,一个大臣报告:“一头可怕的巨狮近来到处吃人,骚扰百姓,无人能制伏或杀死它。”国王听了,拿着他的宝剑,要去消灭狮子。这时,毗杰耶要求和弟弟去消灭那狮子,国王同意了。于是毗杰耶和德利勒舍特领着士兵们来到狮子的洞穴处。士兵们的喧嚣声把狮子激怒了,愤怒的狮子张着血盆大口朝毗杰耶扑了过来,德利勒舍特急忙伸出有力的手紧紧抓住了狮子,然后腾出右手朝狮子头上猛击,狮子不一会儿就被他杀死了。从此,两兄弟的英名四处传颂。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守门人报告说:“从天上飞来一个人,头上戴着王冠似的东西,还有花环和耳环,分不清是哪路神仙。他要拜见国王陛下。”
原来,来者是个持明神。他说:“在维伽尔特山南麓,有一座城市名叫罗德奴,国王名叫卓伦杰帝。我是国王派来的使臣,名叫因度。国王有一个英俊的王子,名叫辉赞;还有一个美若明月的女儿,名叫斯婆耶布勒帕。追求她的王子不计其数。一个出家人说过,在南方有一座鲍登城,它的国王品德高尚连神也称赞。他的儿子德利勒舍特将和公主结婚,并且将会杀死国王的敌人马项。这个马项是伟夏诃南迪转世。德利勒舍特杀死马项后,将成为一个那罗延。”
布勒加波帝心中很高兴,命人殷勤款待来使。然后带着毗杰耶、德利勒舍特随因度来到了卓伦杰帝国王的国家。
持明神之王卓伦杰帝见了布勒加波帝国王和他的两个儿子后,说:“我想把女儿嫁给德利勒舍特。但另一个持明神之王马项会不答应,他早就想要我的女儿了。我们应该先知道德利勒舍特是否能战胜马项。”一位大臣说:“附近森林里有一巨石,没人能搬动,如果德利勒舍特能够举起那石头,就一定能战胜马项。”
于是,一行人来到森林里的巨石跟前。皮肤黝黑的王子走上前去,伸出长长的双臂,将那大石高举了起来。卓伦杰帝很满意,称赞不已。
德利勒舍特和公主就要举行婚礼了,鲍登城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消息传到了马项的耳中,他气得七窍生烟,说:“我这就去杀死卓伦杰帝和他的女婿,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
当高傲的持明国王马项率众来到鲍登城外时,卓伦杰帝国王正住在鲍登城中布勒加波帝的王宫里。他们商讨后决定,为了万无一失,先让毗杰耶和德利勒舍特坐下来连续七夜默诵真言,求智慧女神教给他们俩克敌制胜的咒语。七天之后,兄弟二人学会了金翅鸟的避蛇毒咒、罗西尼女神咒等105种咒语。
当马项得知持明国王卓伦杰帝、鲍登城国王布勒加波帝和他的两个儿子率领大军前来应战时,他先派一个使臣去说服卓伦杰帝,叫他把女儿献出来。劝降遭到拒绝,双方准备开战了。德利勒舍特的默祷深得众智慧女神的欢心,她们除了教会他咒语,还给了他许多的宝器,有金弓、宝刀、神螺等。
马项用尽全力都没能战胜德利勒舍特,就拿出自己的法宝神轮,朝德利勒舍特投去。但那神轮飞到德利勒舍特面前,却没伤害他,慢慢盘旋着落到他手上。德利勒舍特微笑着对马项说:“赶快拜倒在耆那祖师的脚下吧!”马项傲然答道:“来吧,我只臣服于这神轮。”于是,德利勒舍特掷出神轮,神轮飞旋而去,像闪电一样砍下了马项的头。马项死后进了第七层地狱。
德利勒舍特战胜了马项,被持明神、蛇族和人类尊为自己的王。在整个婆罗多南部土地上,他所向披靡,成了半转轮王。
时间过得很快,许多年后的一天,一个持明神来到鲍登城,拜见了老国王布勒加波帝。国王向来人询问卓伦杰帝持明王的近况。来者告诉他,卓伦杰帝已经抛弃世俗的享乐,出家苦修去了。布勒加波听了这番话,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他也决定到森林里去苦修。卓伦杰帝和布勒加波帝死后都升了天堂。
德利勒舍特做了半转轮王之后,有了两个儿子。他永远不满足于享受,死后,就入了地狱。毗杰耶在兄弟德利勒舍特死后把王位交给他的儿子,自己出家修行,死后得了解脱升了天堂。
我们从这个故事可知,耆那教神话中极力维护不杀生的原则,邪恶的人固然要下地狱,即使正义的一方杀了邪恶的人,可是加上贪图享乐,也得下地狱。而没有动手杀人的,经过苦修是可以升入天堂的。和印度教神话一样,耆那教神话中特别强调苦行的力量。然而,在耆那教中,不管是下了地狱的和上了天堂的,都可以是63位伟人之一。
同时,我们还看到,耆那教也崇尚咒语的力量,有了咒语就能够躲避灾难,化解敌人的法宝,就能够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