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印度民间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印度的民间故事对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民间文学都发生过影响,那么,它很早就受到世界民俗学者的重视,这是情理中的事。这里仅简要介绍三方面的情况。
欧洲学界对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兴趣开始于18世纪中叶。大约100年后,西方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世界著名的学者和一批重要的学术著作。当时的民俗学研究大体可分五大流派:以爱德华·泰勒和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等人为代表的人类学派,以马克斯·缪勒及其助手乔治·威廉·考克斯为代表的宗教语言学派,以弗洛伊德和容格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Y。M。索科洛夫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学派和以提奥多尔·本费为代表的历史语言学派。
在这五大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在印度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三个人:缪勒、考克斯和本费。
缪勒主要研究吠陀诗歌,整理出版了《梨俱吠陀》,并提出了“太阳神起源”论,即主张所有吠陀神(不论男女)都起源于太阳神苏利耶。他从宗教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梨俱吠陀》,认为印欧颂神诗是由于语言变化而产生的;同样的诗歌在不同地方发现,说明这些地方的民族原本属于同一个族系。
考克斯是缪勒的助手和追随者。1870年,他的代表作《雅利安各民族的神话》(Mythology of Aryan Nations)出版,书中指出:在挪威、意大利、希腊、印度等国流传的民间故事有着根本上的一致性,这说明雅利安民族在分散到欧洲和亚洲各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宗教颂神诗的宝库。他对几个希腊神和吠陀神进行比较,证明其同源性。他指出,每一个雅利安民族都有一个庞大的故事宝库,这些宝库在这些民族的历史传说、史诗、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得到保存。
本费从印度民间故事中探寻世界民间故事的起源。1859年,他整理出版了《五卷书》的德文译本。在译本的序言中,他提出,少量的寓言、大量的仙话和其他故事是从印度走向世界各地的。他还认为,是旅行者和商人通过口头的途径把这些故事传播开来,尤其是公元10世纪之后,伊斯兰世界对印度的了解增加了,印度的传奇故事被翻译介绍到波斯和阿拉伯;印度的民间故事被佛教文学利用,并于公元1世纪起就畅行无阻地传入中国;又以同样的方式传入西藏,并从西藏传入蒙古。他的“印度起源论”虽然经过后世学者们的修正,但他的影响至今存在,人们至少承认有相当一部分故事是起源于印度的。
18世纪中期,英国人战胜法国人,在东南印度和孟加拉地区取得了支配地位。接着,他们又战败马拉塔人,在整个南印度站稳了脚跟。19世纪初期,北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已经有名无实,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英国人全面统治印度的野心即将化为现实。1857至1859年,英国人终于在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把全印度划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英国人开始了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研究,而对印度民间文学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副产品。当时英国人研究印度首先是出于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需要,然后是文化渗透的需要。于是,有一些官员和传教士参与了印度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注释,也写出了一些研究文章和专著:
詹姆斯·托德上校大约是最早重视并全面搜集印度民俗资料的英国官员。他曾作为使节长驻拉贾斯坦各地。1829年,他出版了一本书——《拉贾斯坦的古史与古风》(Annals and Antiquities of Rajastan)。
1832年,传教士威廉·莫顿汇集过孟加拉文和梵文的民间谚语。
1868年,传教士詹姆斯·龙格搜集的孟加拉谚语集《妙语连珠》(Pravid Mala)出版,他精通多种印度和欧洲语言,在谚语比较研究和分类方面很有建树。
同年,威廉·维尔森·亨特出版了《孟加拉乡村纪事》(Annal of Rural Bangla)一书,描绘了桑塔尔人的生活习俗,也介绍了他们的民歌。
1870年,托马斯·哈尔波特·列文出版了《东南印度的野蛮民族》(The Wild Races of Southeastern India)一书,介绍了吉大港山区几个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如查克芒、鲁沙依、库基等,也介绍了他们的民间传说、童话和谚语。
1872年,查尔斯·戈沃尔牧师搜集和翻译的民歌集《南印度的民歌》(Folksongs of Southern India)出版。
1879年,梅沃·斯托克斯的《印度童话》(Indian Fairy Tales)出版。
1884年,弗洛拉·安妮·斯蒂尔夫人和R。C。坦培尔二人合作的《机智故事》(Wide Awake Stories)出版,其中汇集了旁遮普和克什米尔的43个故事。10年后,这本书又以《菩提树讲述的旁遮普故事》(Tales of the Punjab Told by the Pippul)为题再版。
1893年,威廉·克鲁克的研究著作《北印度的民间宗教与民俗》(Popular Religion and Folklore of Northern India)分两卷出版,被誉为印度民间文化的简明词典,不乏印度民间文学的内容。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学者对印度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热情依然不减。这里首先要提到的一个人是乔治·格里尔森。他曾在印度孟加拉和比哈尔等地担任殖民官员多年。早在19世纪70年代,他就开始搜集印度北方流传的传奇长诗,如流传于孟加拉北部农村的《马尼克·昌德拉之歌》、流传与比哈尔的《维杰马尔之歌》《阿尔哈之歌》等,然后于80年代在皇家亚洲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并写出若干研究文章。到1927年,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斐然。在他的11卷本巨著《印度语言调查》(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于1894至1927年陆续出版,其中有不少关于印度民间文学的内容,如,他曾举出各地方言中的《败家子的故事》,并与欧洲同类故事作比较。
1908年,传教士斯维纳顿的《旁遮普的浪漫故事》(Romantic Tales From the Panjab)出版,搜集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消遣读本。
1909年,P。O。波丁等人翻译的《桑塔尔族地区的民间故事》(Folklore of the Santhal Paraganas)出版,其中收有125个故事,并加了注释。
1912年,威廉·麦库洛奇的《孟加拉的家庭故事》(Bangla Household Tales)出版。1913年,唐纳德·麦肯齐的《印度的神话和传说》(Indian Myth and the Legend)和马格丽特·诺布尔的《印度教和佛教神话》(Myth of the Hindus and the Buddhists)。学术界对这三本书评价不高,认为它们的作者缺乏民俗学眼光,在翻译中带有随意性。
1940年W。G。阿彻出版了两部书,一部叫《青色园林》(The BlueGrove),是乔塔·那格普尔地区土著居民的口头文学作品集,主要是民歌,尽管书中没有附原文,但其英文翻译十分优美。另一部叫《奥昂人谜语集》(An Oraon Riddle Book)。1946年,他的《桑塔尔人结婚歌》(Santal Marriage Songs)出版。
另一位学者维利埃尔·艾尔温长年生活于印度中央邦和奥里萨邦的土著民族之中,采集了各个民族的大量民间文学作品。1939~1958年间,他出版了不下15本书。他于1944年出版的《大乔萨罗民间故事》(Folktales of Mahakoshal)收有当地土著民族恭达人、拜伽人、阿格里亚人、崩多人、马里亚人等多个民族的民间故事,而且对每个民族的故事都作了考察介绍。他对印度中部地区原住民的研究是全面的,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西方学者对吠陀、史诗和往世书以外的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当时以口头形式流传作品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的情形。而西方学者对吠陀、史诗和往世书等的整理、校对、翻译和研究的情况不包括在内。事实上,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例如,对两大史诗的研究,英、德、法、美、苏联以及北欧诸国的学者都有建树,在这方面,从季羡林、刘安武先生选编的《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中可以看出概貌。
20世纪,西方对印度民间文学的研究虽然没有终止,但印度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