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天才老爸教子经
8018800000024

第24章 快乐的爸爸(1)

一、树立孩子乐观的心态

乐观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使人能够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最有利的结果,更有利的是它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儿童心理学认为,乐观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还有更神奇的功能,即它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乐观的孩子不易患忧郁症,而更容易成功,身体也比悲观的孩子更健康有力。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与悲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有利和不利事件原因的解释。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永久的、难忘的。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视为是暂时的;悲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好事只能碰运气,偶尔才会发生,坏事才是必然的。

由此看出,遇事乐观还是悲观,不仅体现了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还决定了他能否使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积极地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和机遇。孩子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欺负,爸爸的训斥,以及学习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朦朦胧胧地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这些挫折足以使一个对生活没有经验的幼小心灵产生恐惧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养成的。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改掉。快乐的爸爸带给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如果孩子的性格属于悲观型的,父亲应该采取一些具体办法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性格。

首先,孩子现有的性格是否属于悲观性格,爸爸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爸爸和孩子要确立战胜悲观性格的信心,确立起塑造乐观性格的信心,明白“性格是可以重塑的”。

其次,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我分析也就随之产生,但这种能力还较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当孩子在学校和朋友或是在家和父亲遇到一点问题就垂头丧气,这就要引起父亲的注意了,因为经常垂头丧气,就会养成悲观的性格。

再次,指导孩子从乐观性格认同中重塑自己的性格。所谓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父亲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和具有乐观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或做游戏等,激发孩子向乐观性格的认同,进而达到改变性格的目的。

最后,在家庭中,爸爸随时要注意指导孩子自我排除心理障碍。爸爸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乐观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比如,孩子有了苦闷,要让他尽量说出来,不要让他的委屈长期郁结在心里,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备。

爸爸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父亲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建立愉快融洽的人际关系。

同时要给孩子提供独自作出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快乐性格的养成与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

2.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认识到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导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乐观的心情。

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要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孩子的兴趣爱好广泛了,自然也就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另外,还要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4.批评孩子时要恰如其分

过度批评会给孩子造成极度的自责和羞辱感,不批评孩子又会使他丧失责任感。要掌握乐观解释的方法,指出孩子错误的具体原因,让孩子懂得错误是可以改的。

5.在生活中要给孩子作出榜样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也要勇敢地面对。爸爸沮丧的心情不是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而是要让孩子和你自己一起感受生活的经历。关键是爸爸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让孩子了解你的感受

父亲想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首先自己必须了解自己真正的感觉,而不是去假设其他父亲对于同样的事会怎么感受,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除非你真的知道自己的立场,否则你说出的话将不具有信服力,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你自己。

其次,要使孩子了解你的感受,你不仅要说出你真正的想法,你的表情和说话语调和言语也必须一致,真正达到表里如一。如果坚定的语气中带有矛盾的微笑或叹气,孩子就很理解你。生气的语气也同样是这种效果。

让孩子了解你的技巧是你必须以坚定的语气说出你的期望和真实的感受,同时以令人信服的眼光直视着你的孩子,且要适时严肃,如果对孩子的教训发生之后马上就施以微笑的话,就好像在对孩子说“请不要生我的气,我刚才所讲的话都不是真的”一样,这会使孩子不那么认真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假如你在说话时感到相当生气和愤怒,又包含了惩罚的语句,那就先暂时压制住火气,先别讲出惩罚的具体方法,只要简单地说:“你这样做必须要接受处罚,但是我希望找出一个合理的惩罚方式,等会儿我再和你一起讨论。”如此一来,你就可以避免不负责任地脱口说出体罚的方式,这样会使你陷入两难的境地。当然假如你很坚决和肯定地说出了处罚方法,但后来你发现不合理的话,你还是可以稍作让步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必须用特别的方式来作出让步。许多父亲懊恼自己做得太过分时,就会说:“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太严厉了,过了今晚你就可以看电视了。”结果到头来只惩罚了孩子一天,未起到应有的效果。你应该让孩子了解,接受惩罚是很合理的,即使惩罚过了头,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忘记这整件事或者你在为不恰当的惩罚方式而内疚。

假如父亲对许多事都含糊其辞,就必须表现得坚定和认真来改变这个模式,比如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接受惩罚,孩子会不断予以抗争,直到他了解到你是当真的。接下来你才能个别地、有系统地着手解决其他的问题。

这技巧会奏效,是因为你的孩子通过你的言语举止表现了解你的感受,因为你很肯定。他知道这件事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他也不会尝试逃避,因为他已经了解你会说到做到。此外,孩子不喜欢受到父亲太多的控制是另一个奏效的原因。

一个孩子,不管多大都有太多想要的东西,太多的诱惑,有许多他们认为值得探索的问题,由于令他们害怕的冲动本能,让他们总是模糊地意识到有个危险区域存在,也就是来自外界的危险以及源自内在的危难。坚定的态度会剥夺孩子自我控制的全部责任,直到他长大较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变化。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了解冲突和设定界限之间的联结是很重要且有帮助的。不论孩子如何抱怨你在怎样束缚他的创造性和自由性,这样做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没有人能拥有所有的东西;没有人可以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心想事成,但是人仍旧能够觉得满足和快乐,即使没有整个世界供他依靠和使唤。父亲要从小将这条人生准则传授给孩子。

三、让孩子形成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孩子都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种快乐可以表现为探索知识和未知的好奇心,也可以表现为亲密的家庭关系或者友爱的同学关系而产生的愉悦心理,也可体现为有张有弛的校园生活带来的心理适应。对于枯燥乏味的事情,孩子总是没有太高的兴趣,尤其是还处在幼年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不断进取,最好的方法是使他开心。孩子的心情愈好愈充实,所表现出的防卫性行为也就愈少。孩子们最常见的防卫性行为包括撒谎、闹别扭、惹是生非、畏缩、抗拒、攻击等行为。这些行为一旦牢固成习,孩子就容易以消极性的态度待人处事。

孩子是在欢悦和群体活动与玩耍中学习人际关系、学习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纠纷、领会别人对自己的感受、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及改进自己的缺点。同时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团体的规律和学习道德行为。父亲一方面要从孩子的欢声笑语中了解他的心智成长,决定给予什么协助;另一方面,要给他一些工作和学习上的指导,孩子也就顺着欢乐与开心的情绪循序渐进地学习。

童年时代欢乐与开心的情绪经验,是成年后心理健康的主要来源。

从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欢乐的童年,就没有快乐的成年。

成年人许多心理生活上的不适应,都源自童年缺乏欢乐。许多年轻人,他们有好的学识,有正常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但总是不快乐甚至很消极。

对于孩子的心智成长而言,教育学家发现孩子们并不怕工作,不畏辛劳,只怕失去欢乐。所以无论功课多重,在家里需要做多少家务活,只要父亲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让孩子体会到欢乐和安全感,他们就一定会健康地成长。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为了生活和求学,必须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如果父亲能给他温暖和支持,他们的积极思想和乐观进取的态度就会更容易形成。

四、创造和谐愉悦的交谈气氛

父亲跟孩子交谈时的气氛不但影响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影响到孩子自我观念的形成以及情感与情绪的发展。父亲的谈话,是孩子们心灵世界的江河大海,心理学家特别强调父亲对孩子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和内容。

父亲的话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它能够让孩子很愉快,也可以让他们很消沉。

许多人认为一个人是否乐观,关键在于他的思想。这固然不错,但是有的人一动脑筋,总是往消极悲观的方向去想,因而变得怯弱消沉。

有些人则从乐观积极的方向着眼,而变得进取、上进。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保持乐观的思想,另一些人总是消极颓废呢?人文心理学家们从研究中得到结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个人的情感和情绪经验,深深地左右着他思想的方向。

就一个经常被责备羞辱、讥笑鄙视、批评谩骂的孩子而言,他的自我观念总是抹不掉“我不好”的阴影。因此,他很容易表现出消极思想和嫉妒。

以苛责辱骂代替指导的父亲,其管教方式原本就具有消极的倾向,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一方面受到责骂而形成不好的自我观念,一方面仿效父亲的暴躁、责备和辱骂别人的侵略性行为,他的人格成长也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容易引起父亲愤怒的事情包括:成绩不及格、不诚实、打架、偷窃、不听话等。但是父亲说气话,发脾气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

当然,父亲可以用处罚来教导孩子,但这种处罚并不是发泄愤怒,而是一种教导行为。因此爸爸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处罚。当孩子改时,就要给他一些赞美。

对待孩子,如果能以谈话的方式代替处罚,那是最好不过的。比如说,孩子成绩不及格,父亲看到成绩单后怒目责备他“不用功”、“没出息”、“不专心”等,这不但会刺激自己愈发生气,亦会造成孩子的批评。如果你说:“你成绩不理想,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的?”然后展开一番建设性的讨论。这样就形成建设性的谈话气氛。

孩子的教育,事先教导要比事后责备或纠正来得好。这个原则,可以使孩子建立初期的信心,从而建立乐观的态度。

对待功课一定让孩子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次日听讲的效果,获得教师的赞美,并增强学习的信心。孩子的学习行为不断地受到赞美,就能引发他自主学习的喜悦和兴趣,亲子之间的气氛也因而变得和谐。

许多父亲平常疏于指导,又错解了自由学习和开放教育的本义,一切听由孩子任性。

生活规范和待人处事未能立即好好加以指导,到了青少年阶段,因为道德观念没有建立起来,造成所谓“道德良心的虚弱”,那时再想要教导孩子就十分困难了。而亲子间的关系和交谈气氛,也就在因为爱子心切而严厉抨击与责难下严重地受到破坏。

无论孩子发生什么问题,交谈的气氛一定要保持和谐,这样才有助于孩子乐于改过自新和积极向上。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交谈气氛。

欢乐与喜悦的心境,使人拥有朝气和信心,它是人生旅途中的幸运之神。乐观的人无不积极进取、逢凶化吉。乐观更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守护神,它大部分来自父亲的调教与陶冶。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学习兴趣高,主动性强,依赖性少,能从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孩子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对父亲尊重、敬仰。

快乐、民主型的爸爸教育出来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强,讲文明有礼貌,成功的机会也就多。

五、给予孩子欢乐和开心的情绪体验

天才老爸的秘诀就是给孩子开心和欢乐。许多人认为让孩子欢喜和开心,就会误导他们耽于逸乐,不务正事。古人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寻求逸乐使孩子四体不勤,或者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持这种看法的父亲总是在孩子们玩得欢欣鼓舞、神驰入迷之际,出来干涉。他们愤怒地责备孩子说:“你这没有出息的小子,一天到晚只知玩乐,一点正经事也不干!”然后,严令他们读书或做家务活。

孩子们这时候总是很扫兴地停止他们的欢笑。

这种情形如果一再出现,孩子的心理必然蒙上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