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丛谈
8021700000033

第33章 武术本是民间物

民间习武不需要高深的文化知识。舞枪弄棒、空手对搏、踢打擒拿、分筋卸骨、全凭口传心授。偶有口诀,都属顺口溜、打油诗,通俗易懂。

民间武术从军事武艺中分离出来以后,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但当一些身怀武艺的人从战场、军队回到乡间农村,却成为每日只知劳作的农民大众眼中的能人。农民们发现这些能人擅长的单打独斗的技术不仅可以自卫防身,还可以强身健体,甚至可以供人娱乐。尽管从此沦落到民间的武术不再受到官府的重视,它的技击方法和锻炼形式与“弓刀石马步箭”的武科考内容、与兵勇列阵厮杀的军事技术再不搭界,却被广大基层群众所接纳,成为民间的健身手段、娱乐项目,以及民间解决恩怨情仇纠纷用得着的单打独斗的格斗技术。由于民间武术被主流文化、正统文化、军事战场所边缘化,渐渐沦为民间“玩意儿”,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可是,这种武术并没有湮灭,甚至没有衰落,反而越发成熟,越发旺盛,历经千百年而形成传统。并且拳种繁多,门派林立,遍及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民间颇有燎原之势,这不值得探究一下吗?

(一)民间是传统武术生长的肥沃土壤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的社会,忙时种田,闲时干什么?乡村农间,特别是民风淳朴剽悍地区,少壮子弟大多习练拳棒。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高远志向,不想考入武科升官发财,不想投入军旅立功杀敌,也不想将武艺作为自己的专业以武艺谋生。乡村农间、市井巷陌,习练拳棒刀剑,最大的目的是男人间的共同游乐,在习练切磋中寻求乐趣,在观摩表演中获得乐趣,在神诞节庆行香走会中展露高才绝技,在赢得赞赏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届时,业余闲暇兼习武艺的农夫、脚夫、手工业者、小贩、艺人、闲人,大家各显身手,绝不肯落后。以武会友,则是武林交际常态,志在展示各拳种门派的独门绝技。各派武人往来,重在义气相交。所谓门派对立、世代恩仇的事情其实很少见。靠武艺防身的多是游走商贩。在商业贸易日渐繁荣之后,便诞生了镖局,武人凭武艺保镖护院。武艺终于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了,传武也随即成了职业。落魄的武人则只有“当街卖艺”的分儿了。

传统武术扎根民间,就是因为民间存在着它生存、生长的土壤。百姓习武健身,少生疾病,免花医药费用。百姓演武自娱,乐在其中,免花观赏费用。百姓习武自保,护卫家乡,免花安保费用。

民间习武不需要高深的文化知识。舞枪弄棒、空手对搏、踢打擒拿、分筋卸骨,全凭口传心授。偶有口诀,都属顺口溜、打油诗,通俗易懂。唯有高深武艺,讲究祖传秘本,僧道秘籍,等闲不肯示人。民间习武者对此孜孜追求,又多是可遇不可求,得到者实属凤毛麟角。民间武术接纳的是广大的底层民众,广大的穷苦人,广大的文盲。这个雄厚的习武基础,才使武术得以在民间根深叶茂。至于“穷文富武”的说法,是说习武需要时间需要经济支持,相比习文,花费要多。而事实上,除了武术大家,一般习武者做不到为了练武废寝忘食倾家荡产。绝大多数农民习武者,在本村拳场向本村拳师学习,不一定要富有。真正的富家子弟大多是吃不了苦的。

(二)武术在民间扎根由来已久

中国的传统社会有着发达的民间社会结构。朝廷、官府和民间界限分明。朝廷、官府倡导的未必在民间有广泛基础。在民间根深叶茂的文化元素,也未必得到官府的认可或保护。有的文化元素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还可能遭到官府的禁止和剿灭。

武术深入民间源于民间的需要,这一点在宋朝时便已显现。

两宋时期,几乎贯穿始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使武术活动深受人们重视。这是武术在民间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表现之一,便是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社团,练兵习武,抵御外族入侵和盗匪的劫杀掠夺。“弓箭社”是当时民间重要的习武团体,在北方地区几乎到处都有。据《中国古代体育习俗》一书所载,当时任定州知州的苏轼曾对定州、保州等地的弓箭社进行调查,发现:“自澶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录事,谓之头目。”弓箭射的成员“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坂,饮食长技与敌国同。私立赏罚,严于官府。分番巡逻,铺屋相望。……遇其警急,击鼓,顷刻可至千人。器甲鞍马,常若寇至”。这种习武组织平时种田,闲时习武,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一旦敌至,击鼓聚众,顷刻数千人。他们起到保卫家乡的作用。据苏轼的统计,仅定保两州就有这样的弓箭社“五百八十八社,六百五十一伙,三万一千四百一十一人”。

除了弓箭社,北方民间还有类似的抗金习武组织忠义社、巡社等。平时依时农作,闲时教习武艺,御贼备战。

民间武艺的活跃,不仅使武术本身得到发展,也使私人授艺成了普遍现象。像众所周知的岳飞的老师周同,岳飞学枪的师父陈广,都是私人传武的教师。家传武艺在两宋时也发展迅速。我曾引述宋代名将呼延赞家传数子习武,他从早到晚教儿子们击剑、驰射、格斗、蹶张、挽强。还互相拿着棰棒对练,孩子们个个几乎不见完整的皮肤,结果“数子亦也勇力。”《金华贤达传》卷二十五记载了一个叫汪涣的人,自幼得父汪铁棒家传武功,善使铁棒,“以杖击石,石碎而杖全”。私人授艺和家传武艺的风靡,为街头武艺和艺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地域武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其表现之二,是武术在民间的发展还出现在娱乐行业中。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使民间武术也蒙上了商业化色彩,成为一般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那时,商业性的游艺场所称作“瓦舍”,瓦舍里的剧场称作“勾栏”。瓦舍、勾栏中的演出项目已有大量的武艺表演。有“角抵、使拳、舞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乔相扑、射弩”等十来项。这些以武术表演为专业的职业艺人也组织成团体,从而扩大势力,扩大影响。如摔跤艺人的“角抵社”、“相扑社”,弓弩艺人的“锦标(射弩)社”,使棒艺人的“英略社”,等等。

上述两种民间的习武活动,使武术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到了明清,已有许多地区习武成风。河北沧州、保定地区周围数县,县县习武,村村有拳场。还有山东高唐、冠县、郓城,山西太谷、祁县,广东佛山,福建莆田、泉州,浙江温州,四川青城、峨眉,河南嵩山、温县、周口、舞阳等等都有过“武术之乡”的称誉。

在民族、地域、家族、宗法、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下,民间武术种类不再单一。从源到流,从流到支,从支到系,从种类到派别,从派别到门户,从门户到姓氏,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终于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

(三)武术与民间文化形式互相渗透

这一节不必多说了,因为在以前发表的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过。诸如戏曲和武术的互相渗透,杂技和武术的互相渗透,杂耍和武术的互相渗透,民间歌舞、小戏(二人转之类)和武术的互相渗透,中医针灸、正骨、按摩和武术的互相渗透,使武术几乎达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地步。

(四)禁不住“吹又生”

历史上禁止民间习武的事屡屡发生。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就尽收天下兵器,铸成12个铜人,以此防止人民习武造反。然而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使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只传了二世。

宋朝初建,实行尚文抑武的政策,曾“禁民私有兵器”,“禁河北诸州民弃农业、学禁呪、枪剑、跳棒之技者”。然而仍是禁不住。宋朝民间习武反而最为昌盛,可以说宋朝的民间习武活动是如今传统武术的根源。

元朝为加强民族统治,严禁汉族人习武,连“角抵”也在禁止之列。而且严禁民间私藏武器,菜刀都是几户人家共用一把。然而武术不仅没禁住,反而在元末大起义中涌现出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等武艺高强的勇将。元朝统治也只维持了八十几年。

清初,清政府为避免人民反抗也曾严禁民间习武。他们对反抗者的镇压是极其残酷的。然而这一切没能阻挡住风起云涌般的反清活动,更没能阻遏住民间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反而使民间武术发展成众多的门派、种类,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反清秘密组织的壮大和民间武术门派林立的局面,迫使清政府采取“禁教不禁拳”的态度,也就是严禁反清秘密结社活动,宽容民间习武活动。这无疑助长了民间练武的风气。民间武术不仅受到武人的重视,而且进入到文人的生活。文人习武的多了起来(我将另文介绍),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也将习练民间武术作为休闲活动之一。著名武术家杨露禅、董海川等都在王府里担任过武术教习。在王府或旗营当过武术教习、兼任护卫的还有尹福、刘德宽、纪德、王兰亭等。他们由于具有在王府、旗营中传武的经历,在民间武林中的地位更稳固更辉煌,从学者日众,影响更大。而那些习武的王公贵胄、八旗子弟,也不免受到民间文化、江湖文化、通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以至在清朝灭亡后,他们能很快融入民间,或唱戏,或从商,或办武术社,像爱新觉罗·受之、赫寿岩(赫舍里氏,著名武术家)那样。民间武术的生命力实在强大,应了那句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武术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我国素有三教九流的说法,泛指宗教、学术领域的各种流派,概括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层面。所谓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所谓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这九家学术流派,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所以,从思想形成的先后来讲,九流在先,三教在后。而三教先后又是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三教九流实是古代社会思想界、学术界、宗教界、文艺界、科技界的主导方向,是社会文明状况的反映,它支配、影响了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发展。

然而在民间又另有说法,三教九流多指江湖各种行当,各色人物,带着贬义色彩。民间对三教九流的流行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三教者儒、释、道;九流者,一流举子(科举致仕的文武举人)、二流医(医生)、三流地理(堪舆家,看风水的)、四流推(算命问卜,推演八卦)、五流丹青(画师)、六流相(相面术士)、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琴师、棋手等雅士)。

另一种说法:三教九流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三教,儒释道;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斗(粮行)兮,六流秤(度量衡),七工(工匠),八商(商人),九庄田(农民)。

中三教,文教、武教、匠教;中九流,一流药草,二流戏(杂技),三流地藏(拆字行),四流推(推车货运),五流外课(小偷),六流勺(打家劫舍的强盗),七拳(打拳卖艺),八命(算命),九长随(仆人差役,或指赶脚的)。

下三教,须教(花头画像)、绰教(摆场盘猴),敝教(叉鸡收晒,即偷鸡摸狗);下九流,一流忘八(妓院老板),二流龟(让媳妇卖身养家的男人),三流戏子(演员),四流吹(吹鼓手),五流抬轿(轿夫),六抹杠(挑担的游商),七修(修脚匠),八模(剃头的),九吹灰(吸水烟袋的人,此处指吸鸦片、抽白面的吸毒者)。

将这种种说法罗列于此,大家便一目了然。“拳”仅列为中九流第七项,上与卖草药的、耍杂技的、拆字的算命的、推车贩运的、与人听差做仆役的人为伍,下与小偷、强盗并列。这说明在传统社会中武术与武术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更证明武术属于民间,是江湖行当之一的事实。

然而,武术终究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埋在泥土里的明珠,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多少有识之士看到这一点,竭尽其毕生精力,意图使武术展露它的光彩,使武术从民间步入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