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晏子原来这样说
8024200000041

第41章 得失进退,权变相宜

“原典”

晏子曰:“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

“古句新解”

晏子说:“君子侍奉君主,应该做官不失忠诚,退隐不失品行。不苟且迎合而失去忠诚,就叫不失忠;不贪求私利而伤害廉洁,就叫不失行。”

人生在世,贵在操守;无论进退,必有原则。晏子提出“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与同时代的孔子及稍后的孟子所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乃异曲同工。可见,当时的学者、杰出人才,都奉行这种人生原则:环境顺利时就献身国家,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环境不利时就退而修养自身,积蓄才能。无论日后是东山再起还是永远沉寂,退离朝廷之后的形象更惹人注意,所以必须永远修养美德,既不同流合污、随俗沉浮甚至腐败变质,也不怨气冲天甚至自暴自弃、丧失理智。这种进退都是保持或追求完美人格形象的处世原则,终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凭借伪忠与真智,勾践实现了复国的梦想。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范蠡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勾践的许多做法也是出自范蠡的谋划。范蠡帮助勾践取得成功后,被勾践拜为上将军,可谓权倾朝野。范蠡却没有在这个位置上待太长的时间,与吴国的最后决战结束不久,范蠡就向勾践提交了辞职的奏折,在辞职奏折上,范蠡对勾践说:“我知道当君王有事困扰的时候,做臣子的理所当然要为他分忧,君王因亡国受辱的时候,做臣子的则需以死谢罪才对。当时主公被吴王欺辱,臣本该那样去做,之所以没有以身殉国,是因为盼望着能留下来为主公报仇雪恨。现在吴王对主公的侮辱已遭清算,我也该来领受当初该受的罪过了,所以希望主公能批准我辞职回乡。”

看了范蠡的辞职请求,勾践很是不解,他对范蠡说:“你现在的功劳像山一样高,我甚至想把江山的一半跟你分享,你怎么反而会提出离开的要求呢?”范蠡听了勾践的话,并没有感到安心,他知道这只是勾践一时的想法,用不了多长时间,勾践多疑暴虐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于是,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范蠡悄然弃官而去,告别了他为之服务多年的故土。

范蠡离开越国后,文种成了勾践身边最大的功臣,按理说最应该受到勾践的重用了,深知勾践为人的范蠡却不这么认为。为了保护昔日的战友,范蠡特地让人将一封信带给文种。信上说:天上的鸟一旦射没了,好的弓箭就要收藏起来;田野上的兔子一旦抓完了,捕猎的狗就要被杀掉煮着吃掉。我发现勾践不是一个可以共享乐的君王,你应该马上离开他才好。文种看过信后,觉得范蠡的话很有道理,便向勾践请了病假,称病不再上朝,只等着能找个合适的时机提出辞职。勾践了解了文种的心思,深知文种才能的他生怕文种离去后会对自己不利,便起了干脆将他除掉的心思。不久之后,勾践找个理由,把文种叫上朝堂,赐给他一把利剑,逼着这位曾与自己受过多年苦难的有功之臣自杀。

范蠡与文种同朝为臣,都是贤德有才的忠贞之臣。他们一起经历了与越王勾践艰苦复国的整个过程,却落了个大不相同的结局,原因在于范蠡要比文种更认得清时势,也就是说,范蠡与文种都是有才的人,但范蠡更聪明一些。范蠡忠而有智,才保证了自己免受灾祸。据说范蠡离开越国后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就请他当宰相。此时的范蠡已厌倦人世纷争,也看透了官场本质,因此在齐为相不久又辞官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即今山东的定陶县)定居经商,自称“朱公”,“陶朱公”这一称谓由此而来。在陶的日子里,范蠡苦心经营,很快成为战国时最著名的商人之一,后世商界还一度将他奉为商业的鼻祖加以供奉。

与范、文的际遇相似的,还有汉初三杰中的二杰张良、韩信。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拥兵数十万,叱咤疆场,屡出奇谋,战必胜,攻必克,特别是垓下一战,一举击败楚霸王项羽,威震海内,名满天下。但韩信不仅不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反而好大喜功,自恃功劳大,以致言行不加检点。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有这样一番评论:韩信初定齐地,就请高祖封他为齐王,可见韩信不逊之心由来已久。怀着买卖之心侍奉君主,君主知道了你的目的,货虽已售出,但君主心中已积下了怨恨。”这种以“利”相结合的君臣关系是秦汉之际的特殊现象,这种因政治实力和利益关系的结合使君臣之间猜忌和互不信任的情况随处可见。刘邦对韩信就极不放心,故垓下之战一结束,刘邦就改封他为楚王。不久,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借口游云梦泽,大会诸侯,一举擒拿韩信,然后把他贬为淮阴侯。这时的韩信犹不知自省,对汉高祖心怀怨恨,称病不朝,终于落得被刘邦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当然,韩信的被诛杀,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刘邦的猜忌,不能容忍功高权重的大臣,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也与韩信本人居功自傲、不能谦柔自守有关。

与韩信不同,张良在功成之后能够善处君臣关系,不仅使自己得以免除祸患,而且对汉王朝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

张良是秦汉之际出色的谋略家。他辅佐汉高祖,策无遗算,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使刘邦的势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统一了天下。张良虽被汉高祖称为“人杰”,却没有自恃才高的傲气,其志在为韩报仇,而视功名利禄为鸿毛。当天下统一后,高祖以齐地三万户封张良,张良婉言谢绝,只愿封为留侯。随即以体弱多病为由向高祖告假,表示从此不问世事,愿从赤松子游,修炼导引辟谷之术。此后他便闭门不出,不再过问世事。

张良在大功告成之后不图酬报,引身而退,因此高祖对他毫无戒备之心,始终把他当做最可信赖的人。高祖晚年甚至把太子也托付给张良。张良虽然胸藏韬略,但他心怀坦诚,光明磊落,淡于功名,甘心寂寞,急流勇退,与世无争,因此始终得到汉高祖的信任。

无论君主还是臣下,职责都是创业和守业、发展事业;作为臣下,应该辅佐君主而永远不能忘记职守。创业固然考验臣下的精神与能力,而能否守业、继续发展事业则更是对臣下忠诚与正直的考验。曾共患难,成功之后就放弃职责而与君主共图享乐,甚至怂恿君主腐化的人,不懂得失进退,是国家的罪人,其前功尽弃。因此,凡为臣下,一旦献身国家,就须至死不渝,晚节不忠者,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