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跟巴菲特学炒股
8032500000017

第17章 股市行情资料的内容与分析

通过诸多渠道获得的资料,其主要内容和分析要领如下:

1.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招股说明书是向社会公众说明股票发行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股票认购手续的一份公开报告。按规定,招股说明书必须刊登在证券主管机关指定或认可的报刊上,且最迟必须在股票发行的前7日或前10日向投资者公布。国务院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招股说明书应按证监会规定的格式制作,并载明下列事项:

(1)公司的名称、住所。

(2)发起人、发行人简况。

(3)筹资的目的。

(4)公司现有股本总额,本次发行的股票种类、总额,每股的面值、售价,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值和发行结束后每股预期净资产值,发行费用和佣金。

(5)初次发行的发起人认购股本的情况、股权结构及验资证明。

(6)承销机构的名称、承销方式与承销数量。

(7)发行的对象、时间、地点及股票认购和股款交纳的方式。

(8)所筹资金的运用计划及收益、风险预测。

(9)公司近期发展规划和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的公司下一年的盈利预测文件。

(10)重要的合同。

(11)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

(12)公司董事、监事名单及其简历。

(13)近三年或者成立以来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有关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14)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近三年或者成立以来的财务报告和由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签字、盖章的审计报告。

(15)增资发行的公司前次公开发行股票所筹集资金的运用情况。

(16)证监会要求载明的其他事项。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16条规定:招股说明书的封面应当载明:“发行人保证招股说明书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政府及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对本次发行所做出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发行人所发行的股票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2.解读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是向投资者说明股票发行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股票发行认购手续的一份公开报告,解读分析招股说明书是认购新股的前提。其解读要点在于:

(1)要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公司的行业性质、经营范围及其规模,从而判断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从公司基本情况的介绍中还可以了解到公司的历史和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及公司对发展前景的信心。这些资料有助于初步判断该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2)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这是招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也是投资者重点分析的对象。公布的公司财务报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司历年经营业绩;资产负债表;发行完成后的经济效益预测。每种报表都得由注册会计师验证确认。对这些财务报表,主要进行以下内容分析,并尽可能对报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逐年对比,描绘出公司业务发展的轨迹:

第一,对公司历年经营业绩进行分析,从中可以推算出公司的发展速度。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找出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资料与之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公司的实力及潜力。第二,对公司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主要观察公司财务结构比率,即资产总值、负债总值和资产净值的额度。按会计原理,资产净值=资产总值-负债总值。资产净值表明公司自有资产量,每股资产净值越高,表明生产潜力越大,当然利润也就越高,也就越值得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同时结合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计算出一些有助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指标。如: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总额÷资产净值)可用于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税后利润)用于评价公司的投资价值等等。第三,预测经济效益。公司一般以列表的形式预测股票发行后三年内的利润水平。投资者可从中估算出公司的营业利润和税后利润的年增长幅度,增长幅度越大,当然也就越值得对其投资。

(3)要了解股票发行的情况,国家股、法人股、社会个人股的比例及数量,尤其是社会个人股的数量,由此判断股票盘子的大小,是否具有较高的流通性。

(4)要了解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发行公司一般在经济效益预测时应向投资者交代发行目的和资金投向。对此,投资者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考察一下其效益预测是否科学。

(5)要了解认购办法和股票上市问题。我国股票发行方法几经变化,由最初的认购证(抽签表)方式,到后来的定额、定期的“双定”发行方式,直至现在比较盛行的“预交股款、比例配售、余额即退”和“上网定价”发行方式。不同的发行方式,投资者需要投入的认购成本是不同的,投资者在对其进行投资时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

3.公司股票上市公告书

公司股票上市公告书(或称报告书),是指股份公司为使其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按规定向社会公众详细披露公司有关情况的报告。同公司招股说明书不同,由于要上市交易,其股票质地将在公众面前接受严格的检阅。因此,股票上市公告书理应更为详尽、全面和准确。《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34条规定:上市公告的内容、除应当包括本条例第15条规定的招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事项:

(1)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和批准文号。

(2)股票发行情况,股权结构和最大的10名股东的名单及持股数额。

(3)公司创立大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决议。

(4)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及其持有本公司证券的情况。

(5)公司近三年或者成立以来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及下一年的盈利预测文件。

(6)证券交易所要求载明的其他事项。

4.解读上市公告书

解读上市公告书,一般要掌握以下几点:

(1)关于公司的概况,尤其要注意公司所处的行业及其经营范围。如果经营范围比较单一,一旦这一行业陷入不景气,则公司很难摆脱困境;如果经营范围较广时,则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调整的力量。此外,公司处于何种行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假如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各行业会普遍显得不景气,但有些行业不太敏感,如交通等基础性行业;而有些行业就会特别敏感,如耐用消费品、商业行业。二是行业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例如: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者由于地区产业政策的调整,有些行业由于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没有规模效益,或者不符合地区产业方向,将会被淘汰。对此,投资者应该特别注意,谨慎从事。

(2)关于公司高级职员的持股情况。

按规定,公司高级职员(董事会的成员和经理层的高级管理人员)手中的公司股票在其任职期间是不准转让的。因此,从他们手中所掌握的股票数量的多少也可以间接地判断出其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3)关于公司的股份结构。

在公司上市公告中,一般要开列除国家股外的前几名最大股东的持股情况。这些大股东往往是具有实力的公司或机构,因而,对这些大股东的情况要仔细研究。一般而言,如果其中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则公司的经营业务是可以信赖的;如果其中有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则由于有大公司的支持,也是稳定的。此外,还应注意参股的大股东中是否有同行业公司。对此,有的人认为由于同行业公司的相互参股可以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也有的人认为同行业公司的参股,由于利益牵制,反而使公司业务受到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就需要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业务情况、经营方向和合作态度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4)关于财务报告。

同招股说明书不明,公司的财务报告在上市公告书中公布得更为详尽,以便让投资者最大限度地估算出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意义与招股说明书没有本质的区别,此处不再详述。

5.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有时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按照一定的编制要求编制而成。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着重说明:在某一特定时间,企业拥有哪些资产,同时按照对这些资产的求偿权和利益权,区分债权人和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人,分别表示其所有的权利。

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顺序排列(由大到小或期限由短到长),为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短期、长期负债结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及负债按流动性大小和偿债时间早晚来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排在前面,反之排在后面;偿债时间早的负债,如“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排在前面,反之排在后面。凡某项目没有对应项目的,所出现的相反方向在记录时,应以“-”号填列。如“坏账准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一般情况下,根据“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填列。由于企业提取坏账准备的时间为年末,且提取比例带有一定的预计性,因此,企业年度中间如坏账发生过多,超过预计比例时,则会出现借方余额。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因“坏账准备”项目没有对应的反映项目,“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就应在“坏账准备”项目以“-”号反映,以示其提取的坏账准备超支数。

凡有对应项目的,出现的相反方向经济事项在对应项目中反映。这些项目多属一些往来结算性质的项目。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填列在报表“应付账款”项目中;反之,“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的,则应填列在“预付账款”项目中。与此类似,企业“预提费用”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在报表中填入“预提费用”项目;若该科目是借方余额,则应填入“待摊费用”项目中。

当然,作为非职业的股票投资者,可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对资产负债表的每一栏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但其中有几个项目应特别予以注意:

(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1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可能长于1年)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为公司可流动的现金总数,如果历年比较下来逐年增长,则是公司生意兴隆的标志。至于存货,如果每年都有太多的增加,就要追寻原因。因为越积越多的存货显然不是好现象。一旦存货的增长速度超过销售速度,那就危险了。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如果比较下来负债数额在逐步减少,自然是一个好兆头。如果长期负债甚至少于公司的可流动现金的总数,则意味着公司的财务地位非常坚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事,公司都无破产之虞。

(3)股东权益:指股东对公司资产净值的权利,包括股本、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等等。股东权益的逐年增长,意味着公司实力的增长、股东地位的巩固,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事情。

6.上市公司利润表

同资产负债表一样,公司的利润表也是判断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资料之一。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一种动态财务报表。通过利润表可以衡量公司的经营活动成功与否。

与资产负债表相比,利润表要简单明了得多,投资者一般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就可以读懂,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1)关于利润额与带来这些利润的资本之间的比较。可以结合资产负债表,计算出每股盈利额(税后利润÷实收股本股数)和股本净利率(税后利润÷股本总额)的指标,将这些指标与上一年度的指标进行比较,则可大致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动趋势。

(2)关于每年的利润增长幅度的比较。一般情况下利润每年都有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幅度如果是递增的,则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增长幅度在逐年递减,甚至利润每年在负增长,则有必要慎重考虑。

(3)关于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如果在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的利润表现不佳,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考虑投资的转移了。

7.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资产和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化,来分析资金的取得来源和资金的流出用途,说明财务动态、反映企业资金流动状况的一种报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起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无法替代的作用。

财务状况变动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报告期动态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仅能提供某一静态日期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动表提供的资料能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有多少资金可供运营;资金从何处来,用于何处;经过运营,期末与期初相比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如何,借此了解和判断企业经营情况。

通过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项目的列示,说明资金变化的原因,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所采取的一些财务措施。

财务状况变动表衔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补充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不足,将企业实际的利润或亏损同资产和权益的变化情况结合起来,一方面说明企业利润的数量,另一方面说明利润是如何分配的,相应的资金是否增加,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是如何筹措的,为什么要借入资金等。

财务状况变动表为左右对称的账户式结构。表的右半部分,分为“流动资产本年增加数”和“流动负债本年增加数”。这两部分计算出来后,用本年“流动资产增加净额”减去“流动负债增加净额”即可得出营运资金增加净额。

得出流动资金增加净额并不是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最后目的,它还要说明新增加的流动资金是如何来的。表的左半部分,包括“流动资金来源”和“流动资金运用”两部分。流动资金来源可分为营业所得流动资金和其他所得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运用可分为利润分配和其他运用两个方面。

8.上市公司的发展规划

公司的发展规划不仅决定着公司的发展前途,而且还影响着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因此对这一类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是每一个投资者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发展规划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都能查到。分析公司的发展规划,不仅仅是利用这些资料所提供的内容,而且还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一般说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应从宏观经济形势和趋势的判断出发。如果种种迹象表明国家的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那么可以肯定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将在这一增长过程中受益。公司发展规划只要自身没大问题,就有可能顺利实现。相反,如果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公司本身的业务将有可能受到影响,公司发展规划的实现可能要打些折扣。

(2)通过调查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公司的发展规划,对公司所属行业在国家经济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往往有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发展规划是否客观。如果该行业已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范围,而公司的发展规划却没能反映出更大的发展态势,此公司可能过于小心谨慎,在经营活动中也有可能失去某种机会。反之,如果公司所处行业已属淘汰之列,而公司不求变动,仍在扩展其规模,假设没有特别的理由,则说明公司缺乏对宏观形势的把握,其经营业绩也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

(3)考察公司的经济实力与其发展规划是否相符。如果公司在宏观上把握得比较准确,其发展规划又与其财务地位吻合,表现得比较明智和客观,则投资者有理由对公司的发展规划抱有信心。

此外,相关证券交易所资料、证券公司资料、证券指数、行情发布等都属于投资者资料搜集与分析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