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56

第56章 公司“小圈子”会搅散人心

只要存在公司,就难免有小圈子滋生的土壤。而小圈子的兴衰和荣辱,也能在另一个侧面上反映出这个公司在人事、管理或者文化上的权力交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一踏入写字楼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然体了,而是不自觉地就扮演起一个纯粹的社会人的角色。既然成为了社会人,各种矛盾、困窘的袭扰你就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职场上的人情冷暖,就注定你一时不能看破红尘,喜忧不定的情愫给你编织出了一张无形的巨网,让你不能规避,也难以挣脱。焦灼躁动的心灵都在渴望着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避风港。这个时候,约上公司里几个合得来的同事出去小酌几杯,彼此也都倾诉一下内心的苦闷,求教一下对方的点拨,能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欢愉,那种释怀的愉悦,就显得更加珍贵。而这三五成群的小圈子也就悄然形成了。

Alice在某咨询公司工作,在她这几年的顾问工作中,对小圈子的客观存在有深切的体会。她们公司因为不同的分工,导致天然地形成了两个小圈子:一派专做项目,一派专门出咨询报告。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两个小圈子之所以能够形成,当然尤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做项目的人从前大都是来自于世界五大咨询公司,他们大都出身名校,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由于团队分工的原因,他们在开拓市场和开发客户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而且彼此也趣味相投,就连平日的言行举止都是一样:满口的英文,思维方式和处世风格都显得非常职业化。他们对公司里的人与事都比较缺少人情味,显得自己高高在上,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盛气凌人的倨傲之气,给客户和同事的印象都是一样的话:显得很干练。

而对于Alice这些做撰写咨询报告的人而言,跟人家相比,在硬件上显然逊其一筹。没他们既没有显赫的名校背景,更缺乏曾经跻身于名企的工作经历。都是凭借着“勤能补拙”的刻苦能干而来到咨询公司。她们知道一万多的月薪对她们而言不啻是脱胎换骨,为保住令人无限艳羡的工作,只能付出加倍的辛苦,边学边干。在工作中随时留心,甚至以还会以“偷艺”的办法锻炼自己的本领,坚守住自己的那份工作,也赢得了老板的芳心。因为他们都是“苦出身”,因此他们的兴趣爱好也非常接近,因此,她们也很快融成了一个小圈子。遇到困难也都团结一心,凭借团体的力量去征服困难,以取得最佳的业绩。

若是以名门小姐比喻“项目派”的话,那么,“报告派”就算是民间丫头。

毕竟工作在同一个公司里,由于很多工作都有交集,更因为平时对对方工作的客观情况和工作难度没有切身的了解,所以每当交叉的工作问题出现的时候,两派当然是各执一词,互不相容,甚至出现相互推诿指责的现象,最终导致公司内部出现了内部不和谐的气氛。“项目派”倚老卖老自然没人敢惹他们,“报告派”委曲求全自然也是源于自己的地位比人家“谦卑”一些。在老板的从中撮合下,一切又重归于风平浪静,将各自的手头的工作做好。再说工作压力很大,谁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再成天勾心斗角了,因此,这类由于工作而引发的小矛盾也就跟三伏天的大雨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了。

像Alice所在公司这样形成很明显两个小圈子的毕竟还是少数。在很多的公司里,形成的是人数或多或少的许多个小团体、小圈子,而且他们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老乡,也有的是校友,还有一些是在工作中形成的很好拍档。譬如说李先生在一家IT公司从事行政上的工作,因为在老板的心目中,销售、市场、研发等部门都是属于公司的一线部门,是老板的嫡派;而人事、行政、办公室等部门的地位就跟所谓的“一线部门”不尽相同了,他们属于庶出。每当遇到裁员的时候,这个部门的员工特别能受到老板的“眷顾”。由于面临的境遇相同,使这几个部门的员工自然走得更近一些,久而久之,也就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外出聚会,在酒桌里尽情地发泄对老板的牢骚,一起分享从各个渠道打探来的小道消息。在变幻莫测的公司环境中相互照顾,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死党。

毋庸置疑的是,小圈子有时候也很容易成为办公室散播流言的地方,也会大量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更有甚者,因为对职业化理解程度上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小团体中的个别人还会相互攻讦,一时间搞得公司内部出现大量的流言蜚语,人心惶惶。不但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利,而且对每一个人的成长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身为主管,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并加以正确的掌控,使之形成一个个风格迥异但却能产生向心力的团队,更是考验一个企业管理者管理艺术高下的一块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