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44

第44章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卷。故事讲的是宋朝神宗皇帝在位时期,大才子苏轼与宰相王安石之间的一些奇闻逸事。

王安石和苏轼是宋代历史上两个享有盛名的人物,二人同朝为官。众所周知,王安石曾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兴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并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等一系列法令。但由于王安石的变法过于激进,有些法令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惠及百姓,苏轼对此无法苟同,因此两人在政见上难以达成一致。也正是由于二人政见上的分歧,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二人争强斗胜的说法。《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虽说写的是苏轼与王安石这两个文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从中不难看出世人对此二人关系不和甚至对立的一种普遍认知。

这篇小说主要叙述了王安石对苏轼的“三难”。其中的一难是这样的:苏轼原先官拜翰林学士,因自恃聪明,颇多讥诮。荆公作《字说》,一字解一义。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论鲵字,从鱼从兒,合是鱼子等,并说:“古人制字,定非无义。”苏轼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认以为真,欣然请教。苏轼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恶其轻薄,左迁其为湖州刺史。第二难可以说是苏轼轻佻叛逆性格和王安石专断性格的再现。苏轼再次拜见王安石已是三年后的事了,但他的轻佻个性依旧没有改变。当他在王安石的书房看到其未完成的诗稿时,先是笑荆公江淹才尽,还有两句诗不曾写完,然后又认为荆公已经写的前两句诗也是乱道。诗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认为按常理来说,秋天的菊花是不会凋落的,“吹落黄花满地金”不符合事实。他自作主张,在王安石的诗稿后补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两句。王安石看后大为恼火。这次,苏轼又因他的轻佻被贬至黄州。在黄州期间,苏轼无意中发现黄州的菊花落瓣,方知是自己错了,于是借冬至进京,向王安石赔罪。王安石曾经托苏轼取瞿塘中峡水烹茶治病,苏轼轻舟顺流而下,因困倦睡去,醒来时已至下峡。于是取了长江下峡之水充当王安石所要的中峡之水,被王安石一眼识破。之后是三难,两人互考学问,苏轼一出题即被王安石对出,而王安石连出三联却将苏轼考倒,苏轼只得谢罪而出。王安石惜苏轼之才,终复他翰林学士之职。

此文所要表达的思想非常明晰,无非是奉劝世人要虚己下人,勿得自满。作者以苏轼自恃其才而受王安石三难的故事告诫人们“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苏轼是一个“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的不拘行迹、风流洒脱的文人,然而其缺点在于不知收敛,自恃其才,以至于多次得罪了王安石。苏轼的骄傲、鲁莽,全因他对自己的才能过于自信,同时他也是个知错就改的人。比如他补诗被贬后,看到黄州的菊花落瓣,反思道:“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王安石与苏轼在性格上有些相似之处。他们两人都挺高傲的:苏轼是一种文人的高傲,这种高傲出于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至于行为上放浪不羁、傲视权贵,所以连当朝宰相的玩笑都敢开;而王安石高傲,不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还由于他显赫的地位。因为当权,所以王安石可以用贬官削职来弹压恃才傲物的苏轼。苏轼左迁为湖州刺史是为何?只为与荆公论字戏弄了荆公。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为何?只因错续了宰相未完成的诗稿。正因为他俩都极具傲气,互相碰撞,才会激起火花,“三难”的故事也就由此产生。而王安石对苏轼贬谪官职的责难到第三难时却有了戏剧性的转变。王安石点破苏轼所取中峡之水实际是下峡之水,苏轼“大惊”,然后“离席谢罪”。王安石说:“何罪之有?皆因子瞻过于聪明,以致疏略如此。”王安石主动提出要和苏轼两人考较才学,王安石对“如意君”的典故出处对答如流,而苏轼却没有对出王安石所出的对子。至此,读者可能以为王安石必定又要在官职上为难苏轼,没想到,王安石在难倒苏轼,让他受了些“腌臜”后,却因爱惜苏轼才华,让他回复翰林学士之职。可见,王安石和苏轼两人都有洒脱不羁的文人风范。在文人的游戏中,官职成为他们彼此戏谑的工具,这当然只是小说家的杜撰演绎。历史上,苏轼的贬谪与新旧党争有密切关系,苏轼被贬黄州,也是因为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政治上的打击是残酷无情的,而在小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政治隐退,人们看到的是两个才华横溢而又傲视他人的文人形象。

在对苏轼与王安石对立关系持认同态度的同时,冯梦龙并没有忽略他们关系中“和”的一面。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从单纯的文人立场看,他们也有其惺惺相惜、互相认同的一面。比如,东坡贬官到汝州时,经过金陵,就去拜见王安石。此时两人都因痛失爱子,处在人生的悲伤中,不免有同病相怜之感。之后,王安石甚至写诗“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劝东坡买田地定居下来。在小说中,我们也能若隐若现地感受到他们的这种“和”。如苏轼在黄州看到菊花落瓣时说道:“只道荆公恨我摘其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到不错,我到错了。”还有最后荆公终惜苏轼之才,复了他翰林学士之职等。

总的来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是《警世通言》中情节较为简单、故事生动幽默而极具教育意味和现实意义的一篇故事。虽没有男女间惊心动魄的爱情、妖魔鬼神的奇异诡谲,只写两个文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如讥诮、对诗、贬谪等等,然而从平凡中见出趣味,于节奏中暗含波澜,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