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59

第59章 老门生三世报恩 尴尬科场路报恩老门生

这篇小说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着巧合的故事,在这样一个读书人忙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巧事。

小说在开头就点明了“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这一句话是很有其用意的,也是提携全文内容的一笔。秀才鲜于同少年时期就满腹才学,奈何年年科考不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而又不愿俯就贡途,屈身小就。某年乡试届期,适逢兴安县蒯知县弥封阅卷,意欲选一名年少者,以供来日细心栽培。不料歪打正着,他拔得个首卷,不是别人,正是“先辈”鲜于同。这篇小说妙就妙在这样的巧合不是一次,而是连着上演了三次。这个兴安县知县有意避开鲜于同等老辈,故意不取用这些老辈,但是事有凑巧,三次他都无意选中了鲜于同,最后成就了鲜于同的仕途之愿,让鲜于同误以为深蒙蒯公器重、厚爱,就有了接下来的三世报恩。

这篇小说最为人称奇的就是蒯公的三次阴差阳错选中鲜于同,大有无心插柳之意。在第二次的时候,蒯公阅卷时有意只拣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好避开鲜于同,但是谁又会料到鲜于同由于多吃了几杯生酒,坏了脾胃,草草完篇,文章正好被选中。而第三次的巧合就显得更为玄乎。鲜于同梦见中了正魁,下面却填做《诗经》,不是他常用的《礼记》,因而改了《诗经》应试;而会试时蒯公有意避开鲜于同惯用的《礼记》,选了《诗经》,最后成就了鲜于同。鲜于同真是命中注定否极泰来。在“三言”中有许多篇目在情节安排上都运用到了“巧合”的手法,结局有喜亦有悲,而本篇更是一篇典型的关于“巧合”的故事。偶然的巧合,是喜剧、小说中经常用到的手法,对情节的推动起重要的作用。小说中的三次巧合,使得故事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在激化矛盾的同时极大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同时三次的巧合,环环相扣,安排紧凑,曲折离奇的情节实是蓄势,为的是最后将情节推向高潮。

《老门生三世报恩》确定为冯梦龙所作,作品中也隐隐透露出作者的一些切身遭遇。冯梦龙从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文思敏捷,有“乡梓神童”的美名,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一日他结识一丐者,两人意气相投,这时家丁来报,说老爷腹痛难忍,叫冯梦龙快点回家,而他反倒与这个叫花子安然对弈。这件事引起轩然大波,传到苏州知府董忠耳中,董忠认为他贪恋棋局,有辱斯文,当为不忠不孝之人,遂革除冯梦龙秀才之名,限制冯梦龙五年之内不得参加乡试,以儆效尤,这对于冯梦龙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老门生三世报恩》中八岁成为神童、十三岁做了秀才的鲜于同,其实就是冯梦龙自己的写照;而最后鲜于同老天不负有心人,五十七岁终于中了举人,则是他一刘姓学生的事。

从这篇小说的叙事和思想方面来看,主要体现了冯梦龙的“中和”和“情教”观。

一、叙事的中和之美

本篇小说的叙事结构缺乏像西方小说那样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叙事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平和冲淡的结构形式,三次的巧合娓娓道来,不急不慢。与“三言”中许多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篇小说没有涉及爱情、婚姻、伦理等大众化的题材,而是以较为严肃的科考题材作为故事主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老门生三世报恩的故事显得既轻松,而又不乏深刻之处。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个读书人都想考取功名,但考中的毕竟是少数,所以不乏一些怀才不遇的人。而本篇小说以这样的情节、叙事结构来安排,使得原本较为沉重的甚至揭露封建腐朽的社会议题变成了人们轻松调侃的话题。文章中对于所涉及的一些科考制度下的潜规则也是有意淡化。如蒯公爱少贱老,在阅卷过程中体现出种种偏袒年少者的这一特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人人都想高中,可是有真才实学还不够,还要阅卷人看你顺眼才行。这个情节就体现了科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人为决定因素,殊不知一些昏庸的阅卷人已经草菅了多少人命。而之后蒯公由于直言敢谏,得罪刘吉,下于诏狱,这很明显就体现了统治制度的黑暗、专权的社会现状。但是这些都不是这篇小说所要重点表达的东西,作者尽可能避免了对这些人的道德评价,所以这些内容就被淡化了。小说重点讲述三次的巧合、三次的报恩,轻松中偶尔夹带着一点严肃,这或多或少减轻了作品批判的锋芒与力度。作品最后遵从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典型地体现了儒家“中和”的美学理想。

二、思想中的“情教”观念

本篇小说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一是文本中提到的不可“怠慢老成之士”,年纪大的人未必就毫无用处。人家常说大器晚成,上了年纪的人,就像坛中酿的酒一般,经过年岁的沉淀,愈加醇香,所以万不可怠慢了老成之士。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观点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爱少贱老,在当时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就如蒯公所说,年轻的栽培个几年,还有用到他的时候,老人家没几年就要退休了,自然人们就更偏爱年轻人。但是这篇小说,一反社会之常规,偏偏讲述的是老成之士的成功路。作者重视这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向人们展示了晚成者的用处,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无疑是大胆创新之举。此外,蒯公因为自己成别人之“美”,最后也成了自己之美,大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意,更何况,蒯公给的恩惠还是他的无意之举,无意下的巧合更带给人轻松、诙谐的意味。作者的“情教”观,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除此之外,小说当中也隐隐体现了对读书人劝勉的意味。考取功名的人很多,但是高中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的读书人最后只能落得个失败的结果。而小说中鲜于同的晚成,无疑给了那些失败者一些安慰和勉励。像鲜于同那样孜孜不倦、永葆信念的人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这篇小说最初是通过说书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来听书的有不少是科举不第的老秀才,听到这些故事,台下不禁嘘唏一片,似乎说的正是自己,怎不动情,从而得到再接再厉的人生启示。所以对于当时、现今的读书人来说,道路的不顺,不能代表着最终的失败,鲜于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对于古今都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这篇小说鼓励人们顽固地追求科举功名,即使年老都不放弃,这是其思想保守之处。

(林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