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自古以来,女子的贞节观一直被社会所强调。女子贞节观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思想的传统儒家对于妇女的要求。贞节观的原意主要是指妇女应有恰当合宜的行为,而后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在此期间,相关的贞节故事历代都有,例如刘向的《列女传》。至宋后,由于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社会对于妇女在贞节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到了明代,更是将这种贞节观发展到了极致,明确定义了妇女的贞、节、烈。具体来说,贞节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妇女应该从一而终、不得再嫁,或在必要时为表守节决心,须以死明志。
本文所要讨论的《陈多寿生死夫妻》便是这样一篇关于女子贞节观的文章。它讲述了陈家和朱家是累代的邻居,陈父和朱父二人在双方儿女九岁时,定下了亲事。其实这两家儿女真可算得上是一对金童玉女,文章在陈多寿第一次出场时便写道:“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光着靛一般的青头,露着玉一样的嫩手。仪容清雅,步履端详。欲疑天上仙童,不信人间小子。”陈多寿不仅相貌堂堂,并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教”。而朱家女儿朱多福也通过陈家张氏之口说明其“花枝般”的容貌,并且在陈多寿要退亲时,便有“张家嫂、李家婆,一班靠撮合养家的,抄了若干表号,到朱家议亲,说的都是名门富室,聘财丰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朱多福确实是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但就是这样一对天作之合,不幸却在双方十五岁时猝不及防地降临了。陈多寿在十五岁时患了麻风病,文章这样写道:“粉孩儿变作虾蟆相,少年郎活像老鼋头。搔爬十指带脓腥,龌龊一身皆恶臭。”面对这样一个自己待嫁的丈夫,朱多福肯定为自己的未来设想过,但她依旧毅然决然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她说道:“那希罕金钗玉钗!从没见好人家女子吃两家茶。贫富苦乐,都是命中注定。生为陈家妇,死为陈家鬼。”带着这样的决心,朱多福嫁到了陈家,并且悉心照料着陈多寿,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
毫无疑问,朱多福是整篇故事的中心人物,故事的发展也是随着朱多福的态度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作者也着重笔墨刻画了这一人物形象。
首先,朱多福可以说是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女性,怎么会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丑陋、恶臭,甚至是随时会结束生命的男人?并且陈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朱多福也能有更好的选择。况且虽然两人从小便定下了亲,但是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男女结婚之前应该是不能有所接触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太频繁。这说明陈多寿和朱多福两人也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基础。以上种种,却依然使朱多福选择了这段婚姻,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在文章一开头提到的当时社会所提倡的贞节观带给朱多福的压力。因此正是这个无形的枷锁,鼓励着朱多福走向了一段没有未来的婚姻。
虽然当时的社会提倡贞节观,但是在文章中,陈家和陈多寿为了不拖累朱多福,两次主动提出退亲,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允许女子再嫁的,并且朱家父母也乐见其退,但是这两次都被朱多福自己主动回绝了。第一次陈家退亲时,她说道:“从没见好人家女子吃两家茶……生为陈家妇,死为陈家鬼。”第二次陈多寿自己主动退亲时,朱多福又亲自写诗回绝了他,并且以死明志。这两次激烈的回绝说明朱多福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盲从的女子,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见。但是朱多福为何如此决绝地坚守着自己的那一份道德规范呢?这就必须联系到朱多福的身份了。
文章中提到朱家为士人阶级,并且当陈多寿写诗退亲时,朱多福还能写诗回绝,这就说明了朱多福应该接受过传统的儒家教育,特别是作为女子,更是接受了传统礼教的熏陶。朱多福在婚姻问题上如此恪守所谓的贞节观,可见传统思想相较于普通人,对于读过书的士人阶级来说,其影响更是根深蒂固的。因而虽然朱多福是一个有思想和主见的人,但她的这种思想和主见化为行动力,便成了维护她所认可的传统礼教的力量,所以她的行为也就更加激烈了。
正是由于朱多福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子,因此她如此决绝的行为,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呢?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以男子为主导的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男子可通过科举等方式晋升,获得社会的认同,可女子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同,没有其他的方式,只有服从礼教的规范。据当时的一些民间故事记载,在贞节牌坊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可见在没有其他方式的前提下,作为贞节烈妇是女子获得社会认同的唯一一种方式。因此作为朱多福来说,牺牲自己的情感,通过贤良淑德的行为,成为贞女节妇,来获得人们的推崇和尊敬,可以赢得一个美名,甚至名垂青史,正如文中所说的“获其美名”。
结合当时的整个封建社会,朱多福的形象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恰恰是一种典型,代表着封建社会下受过传统礼教熏陶的女性形象。
其实,在大多数的“三言”故事中,更多的是描写人的“情”对“礼”的抗拒与超越。这些人讲究的是追求人生的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的权利,并且大多属于市民阶层,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不深,因此当他们的情感和道德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很容易地选择前者。而以朱多福为代表的一类接受过传统教育的女子,传统的贞节观已经在她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她们执著于“烈女不嫁二夫”的观念,压抑自己的本性,来达到礼教的要求。可见,虽然当时的社会对于女子贞节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道德教育,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贞节观念。
这个本应该是悲剧的故事,作者却在文章的末尾来了一个大反转。陈多寿的一次算命,彻底打消了他对未来的最后一丝幻想,他决定服毒自杀。但他自尽的企图被朱多福发现,却已来不及阻止,于是她也喝下了毒酒。故事在这里并没有结束,两人都被救活了过来,而酒中的砒霜更是奇迹般地治好了陈多寿的病,从此两人幸福美满,百年而终。这个天真而带理想化的结局似乎带有作者一厢情愿的想法,所有的矛盾、所有的冲突都以一杯毒酒的方式解决了。那么现实生活中真有这种奇迹发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个看似拙劣的结局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对于朱多福的贞节观,作者是赞同并且欣赏的,文中就用了两句诗来赞扬朱多福:“三冬不改孤松操,万苦难移烈女心。”因此作者用这个理想化的结局是想给予世人以希望,鼓励贞女节妇的行为。其实,正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三言”中的大多数故事体现出的是一种人的情欲的释放,而在这篇中作者的立场却转向歌颂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偏执的贞节观),这似乎与“三言”中的主旨有所不符。我想冯梦龙有意选取这篇,大概是因为晚明国事艰难,文学逐渐向教化功能倾斜,于是冯梦龙便在他的创作后期,在“情”与“礼”的矛盾之中,走向了“礼”的复归。
(徐苹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