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26

第26章 帝王气象·天时地利人和与开国帝王 (2)

其一,鼓励农业发展。这一条政策,对于转变游牧民族的观念,安定汉族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他先后设立了许多劝农、督农的行政机构,“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并于公元1264年起,把“户口增,田野辟”当作考核官吏成绩的重要标准,并采取了许多召集逃亡、限制蒙古军占良田为牧场的措施。十多年后,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中原地区久遭破坏的农业生产基本得以恢复。

其二,承认汉族文化是主导文化。设立官学,用汉族文化教导训诫蒙古贵族子弟。忽必烈对许多大儒礼敬有加,并大量任命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做各个部门的官吏。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在上都重建孔子庙,并亲往祭祀。这些措施,对于蒙古人取得汉族人的好感和信任,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有助于稳定汉族的人心。

其三,仿照汉族先朝的体制,确定中央集权制的专制统制,建立完备的国家机构。在这以前,蒙古人虽有一套国家机构,但比较简单,只适于军事作战,不适于复杂的国家管理。忽必烈就命刘秉忠等人考定前代的典式,制订出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即使对于故老遗臣,山林隐逸也多所录用。忽必烈的这套做法,很适合汉人的心理,让汉人觉得自己并非是在异族人的统治之下。

其四,建立国号、年号和礼仪制度。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八月,阿里不哥归顺之后,忽必烈改年号为“至元”,又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开平府为上都,改中都为大都。他这一系列措施,均遵从汉制,充分表现了各民族融合的趋势。

忽必烈成为元世祖,成为元代真正的开国皇帝。但就在他大行汉制的时候,山东淮南的行政长官李璮发动叛乱,李璮在山东一带经营了三十多年,拥有重兵,且根深蒂固,他的叛乱极大地震动了忽必烈,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忽必烈才镇压了这次叛乱。从李璮之乱中,忽必烈吸取了很多教训,自此以后,他采取了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免汉人发动叛乱。

在此之后,忽必烈唯一的心头大事就是消灭南宋了。在蒙哥汗伐宋的时候,因为南宋沿长江天险设了三个重点防区,上游的重庆一带,中游的襄阳一带和下游的建康(南京)一带,以便首尾照应,所以,蒙哥汗就采取三路出击的办法。到了忽必烈时期,上游和下游的防务比较空虚,无力相互支援,南宋降将刘整就建议由襄阳直取鄂州,从中路进逼南宋。忽必烈接受了这一正确建议,忽必烈从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开始,就派阿术、刘整进攻襄阳。

襄阳守将吕文焕苦战不退,城内死伤殆尽,粮草皆无,而南宋小朝廷中的奸臣贾似道弄权,不予援救,不得已,吕文焕只好出城投降,襄阳被围五年方下,是蒙古军自征战以来费力最大的一座城池。

元军节节推进,至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贾似道无法,只得亲带十多万精兵到芜湖督阵,他根本不思抗元,而是巴结元丞相伯颜,乞求议和。伯颜认为贾似道上次撕毁和议,拒不进贡,还扣押使者,便不再应允,而是率军猛冲贾似道。贾似道临阵脱逃,乘小舟奔回临安,结果军队大乱,粮草尽为元军所夺,军士也所归无几。由于这次大败,贾似道引起了公愤,被朝廷贬黜,在赴任所的途中,被押解官摔死在厕所里。此后,元军三路人马不断南下,南宋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不断派使求和,先表示可向元人称侄纳币,称侄不许,又求称子孙,再不许,求称臣。后来见元人旨在灭宋,宋恭帝只有出降。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五月,元人把宋恭帝押至大都,忽必烈废其帝号,降为瀛国公。

宋端宗即位,又被追杀在海岛之上,陆秀夫等南宋大臣又尊八岁的赵昚即位,又被元军困住,陆秀夫不愿受辱,负帝昚投海而死。至此,南宋被忽必烈灭亡。

忽必烈晚年趋向于保守和穷兵黩武。忽必烈信任大臣阿合马,阿合马以善能“理财”著名,实际上是破坏忽必烈的汉制,按照蒙古贵族的一贯旧的做法勒逼财物。在阿合马专权时期,许多官府的职能被破坏,各地政府不得不按阿合马的规定把财物源源不断地送交中央,许多汉族地主叫苦不迭。虽然有许多大臣弹劾阿合马,但因忽必烈离不开阿合马替他搜刮财物,所以一直未加处置。益都千户王著痛恨阿合马的专权残酷,就联络了八十多人,密铸了一个大铁锤,趁忽必烈外出,骗出阿合马,将其锤死。当“平乱”之兵赶来时,王著泰然就缚,还慷慨激昂地说:“我为天下人除害,如今被缚就死,死不足惜,将来会有人记述我的事迹的!”阿合马死后,忽必烈又起用卢世荣、桑哥等人理财,均被杀死。

忽必烈晚年的政策,逐渐露出了其贪婪残暴的面目。在穷兵黩武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他先后出兵攻打周围的邻国,包括高丽、日本、安南、缅甸、占城乃至爪哇,这些战争持续不断,一直到忽必烈死去。从这些无谓的战争可以看出,忽必烈确实还是代表了古代游牧民族喜欢征杀、酷爱掠夺的特点。

对于西北、东北诸王的叛乱,他也毫不容情。自阿里不哥取消汗号,归顺忽必烈后,支持阿里不哥的西北、东北诸王就没有停止过叛乱,忽必烈晚年花大力气平定叛乱,解决了边防问题,巩固了元朝的统一。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死,传位给皇孙铁穆耳,是为元成宗。

说忽必烈智勇超人,是因为一方面倾慕汉族文化,专行汉制,以图长久,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也是一个高明的决策,如果仍像成吉思汗那样统治中原和江南地区,势必连几十年的安定也无法得到;另一方面,忽必烈还算得上是一位军事家,他不仅能出谋划策,还能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文武全才的皇帝并不是很多。

忽必烈在顺世应时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他把握住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三个方面。

蒙哥汗战死,蒙古国要立新汗,首要的是天下大势是要立一位能推行汉制、逐步改进游牧民族弱点的全新君主,这是“天时”,这对忽必烈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其次,忽必烈当时手握重兵,且占有中原、关陇一带稳固的根据地,是为“地利”。第三就是忽必烈有诸王的支持,又有能谋善断的臣僚,是为“人和”。三者俱占而能成为元世祖,是谓顺世应时。

【评议】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朝代的建立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始作俑者未必成功,后继者才能完成大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烽火是由陈胜、吴广点燃的,但陈胜、吴广起义军来势虽猛,却很快被秦军镇压下去,陈胜、吴广也随之身亡。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旋风里,项羽、刘邦也分别拉起了各自的队伍,在抗击秦军的过程当中,这两支队伍迅速壮大起来,最后灭亡了秦朝。后来项羽和刘邦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在反隋的农民大起义中,翟让、李密领导了瓦岗军,窦建德曾建夏国,杜伏威等人也领导了一支强大的起义军。这三支义军,把隋朝冲得七零八落,奄奄一息,但他们都没有得到天下,倒是后来反隋的关陇贵族李渊、李世民父子既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又推倒了隋朝,建立了唐朝,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荣鼎盛的时代。

元朝也是如此,成吉思汗虽具雄才大略,也只是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称为大汗,到了其子孙的手里,才灭了金国,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

明朝的建立跟汉朝、唐朝的建立有极其相似之处。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创建红巾军,声势浩大,整个元廷为之震动,但他们没有成功,不久便败亡了。倒是其部下朱元璋率领义军一部渡过难关,获得了发展,既推翻了元朝,又打败了陈友谅率领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最后建立了明朝。清朝的建立跟元朝的建立有十分相似之处。清王朝的奠基者是努尔哈赤,他跟成吉思汗一样,具有雄才大略,统一了满清的各个部落,但他虽称清太祖,实未统一全中国,清朝真正的开创者是他的后代,清太宗皇太极。元朝和清朝这两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均是先统一了自己的部落,经历了两三代人的艰苦奋斗才统一中国的。

其实,如果把汉朝看作西汉和东汉两个部分,不仅西汉建国是如此,东汉建国也不例外。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的烽火烧遍了大半个中国,把新朝王莽的大军打得一败涂地。但最后成功的不是首倡义军的王匡、王凤和樊崇等人,而是随之起义的汉室宗亲、南阳豪强地主刘秀。刘秀后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攻灭了义军,重建了汉朝,称之为东汉。

如此算来,中国古代竟有一大半王朝是以这种方式建立的,为什么始作俑者很难成功,而后继者却易于成功呢?其实,这并非上天不公,而是改朝换代的一种规律。看透了,其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始作俑者首先对前一个腐朽的王朝进行了猛烈的打击,使其处于垂死的境地,为后继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始作俑者往往不是能够做政治家的人,只能振臂一呼,逞血气之勇,缺少一个淘汰选择的过程,又兼缺少经验,所以易于败亡。三是后继者有三条优势,其一是继承了前人的基础,其二是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其三是领导者多是从艰苦的斗争中磨练淘汰而来,具备了做政治家的品格。有此三条优势,就易于取得成功。或许,上述的现象也算作是一条“历史规律”吧!

看看历史,真令人想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俗语,首创者不能成大功,后继者才得建大业,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的这一“历史规律”恐怕很难否认。其实,岂止是中国古代如此?岂止是改朝换代如此?其他许多事情不也有相通之处吗?正眼看看历史,也许会少些浮躁情绪:历史会为许多人提供各种不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