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在人际关系和政治问题上,尤其如此。智者与愚者,表面上无法分辨,一般情况下也无法分辨,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会显现出来。
【事典】
宋朝的时候,大强盗张海,势力十分强大,他将从高邮城经过,高邮城的知军晁仲约再三考虑,觉得自己无法抵御这些强盗,于是,就采取了一个十分精明的措施,晓谕郡中富裕百姓,让其拿出布帛、牛羊好酒,迎接、犒劳张海。事情传出去,朝廷里文武百官都非常生气,皇帝也十分震怒。富弼提议诛杀晁仲约。范仲淹说:“按郡县的兵力和武器,足以战胜这帮强盗,守住城池。晁仲约遇到了强盗,按理说应当抵御,反而贿赂他,依法当诛。可是现在高邮既没有士兵、又没有武器,况且老百姓都觉得宁愿大家凑集些财物,免于被烧杀抢劫。他们对晁仲约的决定肯定是很喜欢的。杀了晁仲约,不符合制定法律的本意。”宋仁宗听后,就放过了晁仲约。
富弼十分气愤,他对范仲淹说:“我一要依法行事,你就多方阻挠,今后我还用什么来整治众人?”范仲淹私下里对他说:“自从本朝开国以来,还未曾轻易诛杀下臣,这是积盛德的事情,你为何要轻易破坏了这一德行?如果以后皇帝杀人杀顺了手,恐怕我们这些人也性命难保了。”富弼觉得他是在胡说,不以为然。
等到二人出巡边防,富弼从河北返回京都,到了京城大门,却不准他进去。他无法猜测朝廷的意思,整夜忧虑不安,在床边踱来踱去,不由得感叹道:“范仲淹是个圣人啊!”
狄青是宋代名将,他任枢密使的时候,自恃有功,十分骄横。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爱惜士兵,士兵们每次得到军衣、军粮,都说:“这是狄爷爷赏赐给我们的。”朝廷觉得他危害了皇帝威信,对此极为不满。当时,文彦博(封潞国公)执掌国事,他建议派狄青作两镇节度使,让他离开京城。狄青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说:“我没有功劳,怎么能接受节度使这一职权呢?我没有犯错误,为什么要把我调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去呢?”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文潞公转述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个忠臣。
文潞公说:“太祖(赵匡胤)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他得了军心,所才发生了陈桥之变。”仁宗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同意了他的意见。狄青一点也不知道这些事,又到中书省去为自己辩解。文彦博直视着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朝廷怀疑你罢了。”狄青听了此话,吓得倒退了好几步。
狄青离京作了节度使,朝廷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去慰问。狄青一听到宫廷使者来,就整日惊惧不安,疑心重重。不到半年,他就发病身亡了。这一切是文潞公的计谋啊。
【评议】
富弼也算是个不凡之辈了,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与范仲淹相比,实在是不能相互比较了。这倒不是说范仲淹善于自保,关键是范仲淹能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法律的精神办事,符合真正的理想意义上的“法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至于保全自我,其实只是这样处理问题的必然结果。
文彦博也是宋代的著名宰相,但他的作为不仅难以望范仲淹的项背,就是与富弼也无法相比。一言之间,就可决人生死,为大臣者,岂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