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代的开国帝王大都是在乱世中上台的,治理乱世,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则容易激出变故,太慢则无异于纵容,也容易给心怀二意的人制造机会,因此,治理乱世应该急缓相济。
【事典】
后唐的李从珂虽然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总的看来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君王。他靠变兵拥立即位后,面临非常严重的局势。当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虎视眈眈,伺机想推翻他的统治,而朝廷内部则人心涣散,互相猜忌,各种矛盾和弊端也积重难返。李从珂对时局深感忧虑,很想有所作为,但又觉得没有人能替他分忧。他抱怨宰相卢文纪等从没有提出一点对朝廷军国大事有益的建议。卢文纪等人因此上疏辩解说:“我们每隔五天进宫问候陛下起居平安,跟文武两班官员列队晋见,时间短暂,虽有例行的对话,但满眼都是侍卫,即使有一点浅见,慑于您的威势,也不敢当众提出。请陛下恢复前代皇帝延英殿奏事制度,只允许宰相和负责机要的臣属在旁侍候,只有这样才能畅所欲言。”
李从珂闻奏,很不以为然,觉得他说得太过分了,就下诏说:“旧制五天进宫一次,文武百官退出后,宰相可以独留,如果是一般的事务,不妨当众奏报。如果事属机密,当天不合适时,那就不管哪一天,都可以先到宫门呈报,我当然会把左右侍从全部遣开,在便殿接待,何必一定要沿用过去的延英殿奏事的名义。”
李从珂的话是对的,卢文纪等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没有什么责任心,的确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倒是一些下级官员的奏信颇有见识。
太常丞史在德,性情疏狂直率,上书对朝廷及地方文武官员一一抨击,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在奏疏中说:“朝廷用人,差不多都是滥竽充数。号称‘将领’的人,没有军事常识,虽然身穿军装,手拿武器,可是这些人一旦到了战时却丢盔卸甲,失败时则背弃部属,先行逃走。号称‘文官’的人,更是很少有真正本领、反而品德恶劣,当询问他意见时,他们一无所知,口呆目瞪,说不出话;就是写篇文章,也不得不请人代笔。这正是所谓虚设官职,浪费国家财力。现在,陛下维新中兴,欲图大事,正是改革弊政的时机。我建议,所有的军官,凡是身穿铠甲的,请下令本军大将,逐个考试检查他们的武艺,考问他们的兵法谋略。居低位而有将才的,就擢升他为高级将领,居高位而没有将才的,贬作低级军官。至于文职官吏,则由皇上亲自出题,命中书令或宰相,对他们当面考试,居下位而有大才,就擢升他任高官,居上位而没有大才的,就贬作低级官员。”
史在德的这封奏章,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可谓是切中肯綮,但也惹恼了宰相和在位的官员。卢文纪及补阙刘涛、杨昭俭等,都怒不可遏,一致要求对史在德严厉惩罚。李从珂对翰林学士马胤孙说:“我刚刚登基治理国家,言论应该开放,如果官员中因为提出意见被定罪,以后还有谁敢再说话?你替我起草一份诏书,使大家了解我的意思。”于是就下诏说:“过去,魏征请求太宗奖赏皇甫德参;现在,刘涛等人却要我处罚史在德。这两件事没有什么不同,建议却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史在德只是想为国尽忠,怎么可以责罚他呢?”
这样一来,李从珂的威望就逐渐地建立了起来,朝政也就逐渐地被整顿好了。
【评议】
李从珂在乱世中登上帝位,对缓政和急政深有体会,因此,他采取的急缓相济政策应该是合乎时宜的。既不用激烈的措施进行诛杀,也不姑息懈怠,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一步步地治理,这样虽然慢了一些,但毕竟少出了不少差错,稳住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