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我们的祖先极早就有系统的论述,如《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意思是说凡是音乐,都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人的感情在心中涌动,才表现在声音上,声音加以修饰,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和平安宁的世道中,音乐也是和平安宁的,这是对其政通人和的赞扬;在混乱的世道里,音乐怨愤,这是对其政治乖谬的责备;亡国之音是悲哀,这是对百姓苦难的同情。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的道理是相通的啊!
【事典】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首著名的亡国之音,这就是所谓的“濮上之音”。据《太平广记》记载,商朝的师延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著名乐师,他“如果弹琴则地下的神灵就会升上来,如果吹奏,天上的神灵就会降到地上”。纣王要他为自己演奏音乐,但师延不肯为他演奏那种淫乱的乐曲,就被纣王禁在阴宫之中,准备把他处死。师延在狱中演奏雅正的音乐,纣王听到后说:“这是远古淳正的乐章,虽然很好,但不能给我带来欢乐,我不愿解除对师延的刑罚。”师延在无奈之中只好为他演奏了一首“迷魂淫魄之曲”,纣王听了,这回觉得高兴了,乐不可支地说:“你再为我演奏一遍!”纣王听此乐终日不倦。因此师延免遭了炮烙之刑,但纣王却因为逼迫别人演奏这样的曲子,自己也喜欢听这样的曲子而灭亡了。
后来,师延听到周武王起兵伐纣的消息,知道纣王必定要灭亡,而自己又不愿意做亡国之臣,就抱着乐器投入濮水之中。
《史记》对这一事件也作了记载。到了春秋时期,有一次卫灵公在去晋国的途中,来到了濮水上。半夜听到一种奇妙的鼓乐声,而他周围的人都说没有听到。于是卫灵公感到十分奇怪,就将乐师师渭召来说:“我听到一种鼓乐之声,但我的从人却都没有听到。这里一定有鬼神在作祟,请你再倾听,为我记录下来。”师渭便按照君命正襟危坐,一面抚琴,一面仔细倾听,并且把它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师渭对卫灵公说:“我已经得到这首乐曲了,但是我不太熟悉,还需要练习一下,才能演奏。”又过了一天,师渭认为自己演奏熟练了,就对卫灵公说:“我已经演练好了,可以演奏了。”于是他们来到了晋国,见到晋平公。
晋平公在施惠坛上设酒宴请他们。在喝酒的时候,卫灵公说:“我在来晋国的路上,听到了一首奇妙的乐曲,我已经让我的乐师把它记录并演奏熟练了,希望能在这里演奏一下。”晋平公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师渭坐在晋国乐师师旷的旁边演奏起来。师旷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盲人乐师,他对音乐有超乎常人的辨别能力,他在听师渭的演奏时,早就听出了其中的不祥之相,一曲未终,师旷制止了师渭的演奏,并说道:“这是商朝的亡国之音啊!君王是一定不能听的。”晋平公十分不理解地问:“为什么是亡国之音呢?”师旷说:“这首乐曲是商代著名的乐师师延所作,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靡靡之乐。武王伐纣时,师延不愿意做周朝的臣子,就投入濮水而死,所以你们一定是在濮水上听到这首乐曲的。首先听到这首乐曲的君王会给他的国家带来灾难。”
晋平公并不相信他的话,说:“我只是欣赏这首乐曲的旋律而已,请继续弹吧!”师渭便继续演奏完了这首乐曲。
曲终之后,晋平公问师旷说:“还有没有比这首乐曲更感人的乐曲呢?”师旷说:“有。”平公十分高兴地说:“可以演奏一下吗?”师旷说:“音乐必须和人的德行相配才能有好的结果,君王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德行和境界,不能听那个境界的乐曲。”平公只喜欢它的音律,就请师旷演奏。师旷不得已,只好演奏起来。乐声一起,天空中飞来了一群红色的仙鹤,聚集在宫门前;又过了一会儿,仙鹤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晋平公看到这些,非常高兴,以为这是吉祥的征兆,自己的德行可能也很不错了,便又问师旷说:“还有没有比这更加感动人的乐曲呢?”师旷说:“有。那就是尧时候的乐曲了。但君王还没有达到那样高的道德境界,如果您听了,是会带来灾难的。”晋平公是个十分昏庸的人,他当然不肯相信,坚持要师旷演奏了给他听。师旷无可奈何,只有演奏。当演奏了一节的时候,天空中忽然飘来一朵云彩,接着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拔树摧屋。晋平公非常害怕,伏在地上浑身发抖。此后,晋国接连出现了三年的旱涝灾害。
据说音律学还可以推断战事的吉凶,师旷就是这样一位善于从音律中预测未来的人。据《左传》记载,有一次,晋国与齐国交战,齐国广设疑阵,试图迷惑晋师。一天早晨,师旷对晋侯说:“我听见乌鸦叫声很愉快,已经没有战事了,看来,齐军已经逃走了。”经过侦查,齐军确实在前一天夜就里悄悄地遁去了。如果这还是后知而不是先知的话,他还能从乐曲里听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久,楚国将要进攻晋国,当时,楚国的力量十分强大,晋最害怕的就是楚国。师旷说:“不必紧张,我反复弹奏北方的曲调,又弹奏南方曲调。经过仔细比较,南方的曲调软弱无力,并且其中蕴涵着许多死亡的迹象,所以说楚军一定会大败而归的。”后来楚军果然失败了。
汉代的蔡邕是一位大学问家,因为在董卓被杀的时候替他哭泣,被王允杀害。据《后汉书》记载,他不仅精通音律,还能够从音律中听出吉凶祸福来。
有一次,他经过一家门前,听到里面有桐木被烧裂的声音,他听出那是一块优良的木材,可以做琴,就向这家主人要下了那块木头,做成琴后,果然音色极美,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乐器。但因为木材的尾部已经烧焦了,所以人们称之为“焦尾琴”,它与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公的“绕梁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
相传有一次,蔡邕应约去邻居家喝酒,当他走到主人家的门口时,听到室内有人在弹琴,他便站住听了一会儿,他十分吃惊地说:“唉!这乐声中潜藏着杀机,难道是要害我吗?”因为当时的世道十分混乱,蔡邕又身处是非之地,于是他转身回去了。
那家的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来过,但是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就走了。”主人急忙去问蔡邕为什么不肯入室,蔡邕将听乐的事说了一遍。主人想了一会儿,说:“我刚才弹琴时,见到一只螳螂正准备扑向一只鸣蝉,那蝉振翅欲飞,我一边弹琴,一边心中唯恐螳螂扑不到蝉,难道是这种杀心融进了我的琴声中了吗?”蔡邕说:“正是如此!”
最可怕的乐律是亡国之音,它不但会造成礼制混乱,而且会引起天怒人怨、灭国亡君的悲惨后果。据《北史》记载,隋朝初年,隋文帝命令众乐师制定国乐,乐成之后,文帝自己听了很高兴,就让当时著名的乐师万宝常试听。万宝常听了以后说:“这不是吉祥的音乐,其中隐隐有亡国的气象,这哪里是您应该聆听的乐曲呢!”隋文帝不以为然,很不高兴,就让万宝常自己作了一个曲子,曲子作成以后,听起来十分流畅,无所凝滞,但是其声雅淡,有雍穆淡远之意,当时无人能理解这个乐曲的意思,也没有得到文帝的赏识。此后,万宝常听到宫中的乐曲,常常哭泣,说:“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将尽。”当时隋朝在隋文帝的统治之下正显示出兴旺的景象,所以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但是不久隋朝就毁灭在隋炀帝的手里。
桓伊是在淝水之战中和谢玄等人一起立了大功的战将,也擅长音乐,他演奏的音乐被称为江左第一。
晋孝武帝司马曜明晚年嗜酒好色,亲近阿谀奉承的邪恶之徒。当时,宰相谢安受到奸险小人的攻击。谢安的女婿王国宝是个小人,因为谢安见他经常仗势欺人,很生气,就忍不住对他进行管教、约束。王国宝因此怀恨在心,挑拨君王和宰相的关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认为谢安已是老朽了,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桓伊看到孝武帝被一群佞臣所包围,很为国家的前途忧虑,但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有一次,孝武帝请桓伊赴宴,谢安陪坐。喝酒喝到高兴时,皇帝就要桓伊吹笛助兴。桓伊正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劝谏皇帝,就表现出顺从愉悦的神色,为皇帝吹了一曲,得到了大家的喝彩。
桓伊见皇帝心情不错,放下笛子,对皇帝说:“我弹筝的水平虽然不如吹笛子,但是还足以和其他乐器配乐、配歌,那是很有韵味的。请允许我为陛下一边弹筝,一边唱歌,另请一个人来吹笛子。”
皇帝很喜欢他的随和、通达,就同意他的请求,下旨要皇家乐队的乐妓来吹笛子。
桓伊听说后,又对皇帝建议:“皇家乐队过去没有同我一起合奏过,现在未加练习就演奏,可能互相配合得不好。我有个奴仆,很善于和我合奏,能不能让他来吹笛子?”皇帝听了,更加高兴,准许他的奴仆进殿为他伴奏。
奴仆吹起笛子,桓伊就一边弹筝,一边歌唱《怨诗》。《怨诗》的歌词是: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文武,《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政,二权反流言。
在周朝的时候,周公是个大贤人,他忠心辅政,反被流言攻击,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忠诚。这首歌唱的正是这一内容,显然是在为谢安鸣不平。
桓伊唱了这首歌,委婉哀怨,十分动人。谢安感动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把衣襟都沾湿了。他赶忙站起身来,跨过席位,走到桓伊的身边,用手捋着桓伊的胡子说:“刺史大人哪,您在这方面可真不是凡人啊!”
孝武帝也听出了桓伊唱歌的用意,想起谢安对皇室的一片忠心,自己却听信小人之言,无端猜疑,不由得露出了羞愧的脸色。
后来,谢安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其实,这一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是很多的。据说汉武帝的皇后失宠,为了重新获得皇帝的宠爱,她便花重金请当时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为她写了一首赋,就是传于后世的著名的《长门赋》。汉武帝读到这首赋以后,非常受感动,据说就又恢复了对皇后的感情。
【评议】
所谓诗言志,歌咏情。在传统社会里,音乐的作用并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被看成一种十分有用的教化工具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手段。
有一个成语典故叫做“叹为观止”,这个典故的来源是这样的:吴国的公子季札是个十分贤能的人,在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中非常有名。他为了了解各国的风情,并促进国际间的友谊,便游历各个诸侯国。每到一个诸侯国,他首先做的事就是观看这个国家的乐舞。后来,他到了鲁国,观看了鲁国的乐舞以后,十分感叹地说:“观止矣!”意思是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乐舞了,别的乐舞再也不用看了。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乐舞的重视。在今天,音乐的作用虽然不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大,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