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与科学喝水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必须弄清餐前、餐中、餐后,什么时候喝水好,喝多少,怎样喝?
(1)餐前喝水最适合
餐前1小时喝水最好。因为,此时水在胃中停留的时间短,能迅速进入血液,输布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身体补充水分。此外,餐前喝水能使身体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从而促进食欲。早餐前喝水则更具有独特的效果:清晨起床,人体处于缺水状态,此时喝水能洗涤肠胃,防治便秘,有效降低血液浓度,使血液正常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溢血。
(2)餐中不宜多喝水
日常生活中,有人食用馒头、花卷等主食时,习惯用水就着吃;有人吃高脂肪食物时,爱喝水,以消除油腻;有人吃饭时总喜欢边吃饭,边喝水……饮食专家提醒,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因为,人的消化器官在吃饭时,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胃酸等,这些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在一起,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就被消化成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但如果在就餐时喝大量的水,就会冲淡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餐中最好不要喝大量的水。
(3)餐后不宜立即喝水
刚刚用完餐,不宜立即喝水,否则会冲淡消化液,降低蛋白酶的作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餐后立即喝水,还是引起烧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有胃灼热毛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对于肥胖的人来说,餐后立即喝水使食物较快地离开胃,往往很快就会有饥饿感,如果继续进食将导致更加肥胖。饮食专家指出,餐后科学的喝水方法是:吃完高蛋白食物,应1.5~2小时后再喝水;吃完淀粉类食物,应1~2小时后再喝水;吃完水果和蔬菜后,至少半小时后再喝水。
温馨提示
早、中、晚三餐前约1小时,应该喝一定数量的水。因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毫升左右。饭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1小时左右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