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社会、对劳动、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培养一个人的良好性格,最有利的时机莫过于幼儿时期。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家庭在进行性格教育时,应该清楚地把握幼儿良好性格的基本特征,例如:(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3)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幼儿性格主要受父母性格的影响,因为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抚养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正人先正己
孩子的性格常常是父母性格的写照。老舍分析自己性格的时候就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也曾总结出,是母亲从小给了他精神和品质。
@@@二、讲究教育方式和态度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可以说孩子的有些性格要素就是父母家教方式和态度的副产品。例如,保护型的家庭,容易培养出消极依赖、适应力差的孩子;否定型的家庭容易养成孩子好攻击、报复心强、性情暴躁的性格特点;而民主型家庭则有助于孩子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独立性强、有主见、具有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把握好教育内容
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孩子的性格,这就需要把握好性格培养的内容,性格不同于气质。性格有社会评价意义,也就是说性格有好坏之分,它标志一个人的为人方向。比如善良、勤奋是好的性格特征;虚伪、懒惰就是不良的性格特征。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
具有活泼、开朗、热情、乐观等良好性格的孩子,都生活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中,他们的父母、家人之间关系正常良好。
@@@五、增进父子接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家里和父亲接触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其体力、智力就越发达,个性品质就越健全。
@@@六、要考虑到孩子的自身特点
孩子年龄越小,其性格特点越多地受到先天素质及生理发展的影响。只要我们用一种保护的、合理的、民主的、鼓励的和宽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用父母的热情和期望去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