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拯救独生子女
8052200000014

第14章 和谐的家庭是独生子女永远的依靠

有人曾形象地把家庭比喻成大海中的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它为孩子遮风挡雨,劈波斩浪。但是如果父母离心离德,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即使风平浪静,也可能船翻人亡,危及孩子一生的命运。相反,父母齐心协力,即使在滔天的波浪中也能维系小船的平衡,使孩子有安全感。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家庭不和对孩子有太多的伤害

“爸爸妈妈,求求你们不要离婚,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好吗?我保证乖乖地听话。”

“我希望我是一座桥,永远连接着爸爸妈妈……”

“爸爸,你快回来吧!我的生命里不能没有你,也不能没有妈妈。”

这是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婚姻即将破裂的情况下写给他们的信。信中真挚的话语无不透露出孩子那一颗渴望家庭完整的心。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和谐了,社会大环境才会更和谐。同时,和谐的家庭是每个人幸福的基础,因为家庭是我们共同的港湾,当我们疲惫时,我们可以在这里栖息;当我们快乐时,有人一同分享;当我们受伤时,可以在这里安静地疗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实,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里,孩子是最不幸的人。天下没有不反对父母离异的孩子,有人说:“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痛仅次于死亡”。原因就是,父母离异后仍然有自己的事业、财产、朋友,可是孩子除了父母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父母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能体会出失去爸爸或者妈妈任何一方的痛苦了。

一项调查显示,离异家庭的子女对父母的信任感远远不如完整家庭的孩子。离异家庭的孩子喜欢父母的只占19.6%,远远低于完整家庭的77.8%。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性格孤僻、自卑等在离异家庭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据一项研究表明,对孩子身心发育和成长影响最大的还不是父母分居、离异这些变故,而是这些变故前后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不断争吵的复杂状态之中,比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一个13岁的女孩平时看起来活泼开朗,没有什么烦心事。一天放学后,女孩跑去网吧玩游戏,撒谎骗妈妈说要在学校里补习。妈妈得知后非常生气,赶到网吧,看到女儿和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有说有笑,嘴里还不时地冒出脏字来。妈妈非常生气,揪着女儿的衣领,把她拖出了网吧。

回到家后,妈妈气愤地训斥了女儿一顿。可是女儿哭着质问她:“你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吗?你和爸爸总是吵架,现在又闹离婚。表面上看我挺幸福的,每天开开心心,可是你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吗?”女儿的一番话把妈妈问住了……

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很小,表现得却像一个成人,因为他觉得做小孩或者像个小孩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如果孩子经常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中,轻则导致孩子因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渴求在外面寻找一份真正的爱情,从而出现早恋现象,重则导致他错误地认为婚姻就是无休止的战争,使他产生对婚姻的恐惧。

还有些孩子因为心里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会通过迷恋网络游戏、吸毒、抽烟等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最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会介入父母间的战争。有些青少年犯罪就是因为父母间的战争,他为了保护另外一个人而错手杀掉了至亲。

相信每位父母都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建议一:夫妻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夫妻间的小吵小闹是很正常的事情,居家过日子总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有了矛盾后,夫妻双方都应该让自己冷静一下,适当地控制一下情绪,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能在孩子面前羞辱、辱骂对方,甚至大打出手。否则,破坏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不说,还会令孩子感到很没有安全感,甚至对这个家心生厌烦情绪。

相反,夫妻间应该心平气和地把矛盾说出来,然后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法。而且,“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有矛盾,双方都或多或少有错误,只要一方主动向另一方承认错误,包容对方,矛盾就很容易被化解。正所谓“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

建议二:抽出时间多陪陪家人

一些父母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早上走的时候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觉了,父母连见孩子一面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一起聊天、吃饭了。有一个4岁的女孩因为爸爸出差1个月没有见到他,便疑惑地问:“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可见孩子是多么敏感,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多陪陪自己的家人。

一位父亲是一个企业家,每天的工作、应酬非常多,经常不能回家吃饭。但是这位父亲有一个原则,工作再忙,每个周日一定要在家陪儿子和妻子吃饭。大家都知道这位父亲的做事风格,所以那些生意上的伙伴在周日这天都不会约他吃饭。

工作不能放下,但是家庭更不能放下。每位父母都应该向这位父亲学习,哪怕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陪家人聊聊天、共进晚餐、下一盘棋、晚睡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建议三:把相亲相爱的一面展示给孩子

如今的大多数夫妻都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随着孩子的到来,爱情慢慢升级为亲情。亲情加上爱情的力量,日子本来就应该和和美美的,夫妻间应该尽量把相亲相爱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当然,夫妻间相亲相爱并不一定是肉麻的话,也不是过分亲昵的动作,而是互相关心、互相尊敬,并把它落实在生活的点滴中。

比如,夫妻间可以经常问候一句“回来了,累了吧?”“想吃什么,给你做。”“早点休息吧!”还有,妻子为丈夫盛饭、倒水、盖被子以及丈夫为妻子夹菜、披外套……这些动作都是夫妻间最平凡的真情流露。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里,孩子自然能体会到无限的爱,也会从中学会友爱和善良。

建议四:适时地营造一些幽默的氛围

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快乐的个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家庭中总是充满欢笑和温馨,孩子也会变成一个乐观的人。而适时地营造一个幽默的家庭氛围,不仅可以缓解大人的压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一位妈妈走进儿子的房间,看到乱糟糟的一番景象,说:“是不是有恐龙骨头埋在你的房间里啊?怎么有股异味儿呢?”儿子听了,先是一愣,接着抿着嘴笑了笑,说:“母亲大人别着急,儿臣现在就去调查一番,一会儿向您禀报。”说完,跑到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妈妈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使儿子主动收拾了房间,还使他学会了幽默的表达。因此,父母不妨多营造一些幽默轻松的氛围,哪怕扮个鬼脸,用特别的腔调和孩子说话,都是幽默的表达方式。

孩子希望看到父母微笑的脸——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

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微笑是他显露最多的表情。微笑的人最有魅力,也最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如果父母经常绽放笑容,不仅自己有一个好心情,孩子也会在笑容中感受到幸福,也会因此变得活泼开朗、聪明伶俐。

但是面对周围不同的环境,父母有时也会身不由己或者不知所措,难免会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儿。当时碍于情面或者环境不允许,即使受了气也只能忍着,但回到家卸下一身的疲惫、放下紧绷的面孔后,负面情绪可能就随着流露或释放出来了。

一位女士在外企就职,由于同事的工作失误,她连带着也被主管批评了。为此,她觉得很窝火。下班后,这位女士黑着一张脸接女儿放学。女儿见到妈妈后,很兴奋,蹦蹦跳跳地拉着妈妈的手,边走边和她说学校里发生的事。可是,妈妈却一直心不在焉。走到小区门口后,女儿突然说道:“妈妈,我突然想起来了,老师让明天带一盒水彩笔。”

妈妈听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怎么不早说呢?这么麻烦。”说完,领着女儿又走回了刚才路过的文具店。买了彩笔,回到家后,女儿一直不说话,妈妈也觉得气氛不对,主动找女儿谈话。谁知女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妈妈,你知道吗?你们大人生气的时候可以找我们孩子发脾气,可是我们有心事的时候,却没有人愿意听。”

这一番话确实说出了孩子的心声。父母不得不反思,自己曾经有没有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迁怒于孩子?有没有孩子在诉说,自己却心不在焉,而是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有没有下班后,孩子高高兴兴地迎上来,却给他一句“我累了,自己一边玩去”?如果有,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下次他还会向父母诉说吗?下次父母下班回家,他还会高兴地迎上去吗?

事实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仅父母承受着极大的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孩子也同样承受着来着不同方面的压力,比如,学习成绩很难提高,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好朋友吵架了,好几天没说话了,承受着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

而家恰恰是一个能让父母和孩子都卸下压力和疲惫、尽情放松的地方,但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总是板着一张脸,情绪很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其他成员的心情,使他们做起事情来小心翼翼,恐怕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于是就形成了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认清一个事实——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不顺只是暂时的,再难都肯定有过去的时候,但是一旦孩子因为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中,养成了焦虑、急躁、自卑的性格,甚至与父母产生了距离,再想挽回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而且,总是把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也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不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另外,因为工作上不顺利迁怒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无缘无故地被父母责骂一顿,不仅孩子心里不好受,父母冷静下来以后,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内疚。但是父母的情绪有时确实不容易控制,情绪低落的时候怎么都高兴不起来,难道要强颜欢笑吗?其实父母也不必这么痛苦,不妨采用以下方法,尽量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控能力,养成积极的心态。

建议一:学会调节负面情绪,不把它带回家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在外面受了委屈后,应该积极调节情绪,不要一直回想,要想一些快乐的事情,以冲淡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下班后负面情绪仍然没有调节好,就先不要急着回家,不妨在公园里或者热闹的地方转一转,或者听一些轻音乐,等心情平静下来再回家。

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是要求父母不把家人当发泄的对象,无缘无故地把气撒在他们身上。但是如果实在无法自我调节,也可以把压力或不顺心的事情说给家人听。当负面情绪找到一个顺利的出口时,心情也会因此变得舒缓很多。

此外,父母在睡觉前不妨洗个热水澡,释放一天的心情和疲劳,看一看自己喜欢看的书,适当地转移注意力,总之,不要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建议二:不要总是把没做完的工作带回家

一些父母有一个习惯,就是常常把没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做。表面上看是一种敬业精神,但却牺牲了陪孩子、家人聊天、一起看电视的时间。这种行为偶尔发生还可以理解,但如果经常性地发生,不仅影响一家人的关系,还表明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总指望着把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完成可能是工作时间内工作效率低的关键因素。长时间这样的话,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还会搞得生活、工作一团糟。

因此,父母要尽量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把工作做完,不要把它带回家。相反,应该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的时间。

建议三:每天给孩子一张灿烂的笑脸

微笑可以缓和一切矛盾,也可以冲淡一切烦恼。父母的笑脸就是孩子快乐的源泉,而严肃、缺乏笑容的家庭,只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13岁的女孩在日记中写道:

“从小到大,我见到爸爸最多的表情就是一副紧锁眉头的样子,还总是唉声叹气,更别提和我开心地说笑了。妈妈也是如此,很少露出微笑的脸庞,即使和我谈心,也总是一副很严厉的样子。他们很爱我,但是却从来没有和颜悦色地表露过。在这样严肃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坐下来一起聊聊天,谈谈心事。”

听到孩子的心声,不得不感叹:是什么剥夺了父母的笑脸?生活的压力?工作上的不顺心?其实,微笑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每天微笑着接孩子放学回家,微笑着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微笑着看着孩子入睡……微笑可以无处不在。

父母应该把微笑当做一个考核指标,时常反省:“今天对孩子微笑了吗?”

建议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早晨就餐前,另一个是晚上睡觉前。在这两段关键的时间里,父母要尽量稳定自身的情绪,给家人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早上起床后,父母可以对孩子关切地说一句“早上好”;晚睡前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轻吻一下他的额头。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此外,每个人都有坏脾气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如果父母一时情绪失控对孩子发了脾气,甚至打了孩子一顿,事后一定要想办法弥补这个错误,比如,主动向孩子道歉,请求他的谅解,这样孩子便会明白父母还是爱他的。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相互拆台,何谈权威?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和价值观不同,所以在很多事情上的观点都会不一致。虽然夫妻二人共同支撑一个家庭,而且都十分爱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观念上也经常会产生分歧。

当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不一致时,有的爸爸会对孩子说:“别听你妈妈的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而这时,妈妈也许会反驳道:“得了吧,你说的就对吗?我看你的话才是错的,别听你爸的!”可是,孩子该听谁的?父母互相指责,互相拆台,并不能让孩子学会在不同意见中选择出正确的意见,只会让他更加迷茫,因为孩子尚且年幼,他的是非判断能力有限。而爸爸和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又都是他尊重和信任的人,该听谁的呢?

冉冉的爸爸妈妈又吵架了,无非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爸爸却气得连早饭都没吃就走了。妈妈把早餐端上桌和12岁的冉冉一起吃早饭。

妈妈的气还没消,她边吃饭边抱怨说:“瞧瞧,你爸爸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他要是能像别人一样有本事,多为家里挣钱也可以啊,没本事还有脾气!唉……”

“妈妈,您就别生气了,快吃饭吧。”冉冉劝妈妈说。

“吃饭?我哪还有心吃得下,你爸除了脾气大,还有别的优点吗?挣钱没别人挣得多,回到家就翘起二郎腿什么也不干,里里外外都得我自己操心。你说,家里的事他过问了几次?就连你的学习成绩他都很少过问!他既不算是个好男人,又不是个称职的父亲……”

“妈妈,我到点了,您慢慢吃。”冉冉再也听不下去,背起书包就走了。

妈妈的抱怨是冉冉早已司空见惯的,但是再次听到,她的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到学校后,老师开始讲课了,冉冉却没听进去。虽然妈妈总发牢骚,但听多了以后,冉冉也会受到影响,她开始想:是不是爸爸真像妈妈说的那样不好?别人的爸爸是怎样的呢?

“别人的爸爸是怎样的呢?”由于冉冉只有一个家,无法感受别人的家庭生活,也许她会受妈妈的影响,渐渐地认为自己的爸爸真的不够好,也许别人的爸爸都比他好多了。只有自己的爸爸才不管家,不够有爱心,对这个家不够关心,而别人的爸爸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真的会这样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有不爱子女的爸爸或妈妈呢?

父母若是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方,表现出自己对另一方的不满,单纯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认为其中的一方说的是对的,因而对爸爸(妈妈)存有不满,并不再像以前一样尊重他、信任他。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父母没有了最基本的尊重,认为父母不够好,不足以成为自己的榜样,那么父母再教育他的时候,他会心甘情愿地听从教诲吗?很难。

孩子只听父母其中一人的话,却与另一方对立,恐怕是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家庭不和谐,而孩子从内心里是不接受爸爸(妈妈)的。因此,父母一定要齐心合力,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就会影响到另一方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久而久之,若是孩子只听父母其中一方的话,而不肯听另一方的话,不得不说,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在双方存在异议的情况下,如何做才能教育好孩子呢?

建议一: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方

父母要谨记:无论夫妻之间有多大的矛盾,都不要把自己对另一方的不满说给孩子听。也许你觉得家庭矛盾不能与外人说,但内心又感到很压抑。可是身为父母,就应该学会保护孩子的心灵。要知道,家庭矛盾像一把利剑,不仅会刺伤自己,同样也会伤害到孩子。

有谁喜欢听不快乐的事情呢?何况,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他最爱、最信任的人,告诉孩子他最爱的人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有着很大缺点的,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感觉?也许会比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更让他感到难过和失望。

因此,不要轻易去破坏爸爸或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在每个孩子心中,父母都是慈爱的,正是因为如此,孩子才愿意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诲。

建议二:要统一教育观点和态度

有个9岁的女孩,她的妈妈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做事雷厉风行,对女儿也比较严格;她的爸爸是某单位的中层领导,性格比较随和。

每当妈妈教育女儿的时候,爸爸都在一旁为女儿说好话。如果女儿不高兴,爸爸还会变着法地哄女儿开心,有时甚至说:“别理你妈,她就那个臭脾气,这辈子也不会改。”久而久之,女儿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而和爸爸却越来越好。

有一次,妈妈批评女儿严厉了一些,女儿竟然大喊:“妈妈!我恨你!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你和爸爸就差这么多?他从来不批评我,而你总是对我这么挑剔!”爸爸也被女儿的话吓了一跳,说:“虽然你妈管你严了点,但都是为你好,你怎么能这样说她呢?”女儿却说:“你不是说了吗?她就这个臭脾气,一辈子也改不了,永远这么严格,对人要求这么高!我受不了她!”

妈妈对女儿管得严格一点儿其实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使偶尔会惹女儿不高兴,但一般也不会招来女儿的恨意。女儿为什么会对妈妈有如此严重的负面情绪,就是因为有一位性格随和的爸爸做对比,而且他还时常“煽风点火”地向女儿“暗示”妈妈的性格不好。

妈妈真的不好吗?好与不好都是因对比而产生的,妈妈只是严厉了一些,却不可能不爱女儿。每当妈妈严格要求时,爸爸就在一旁哄女儿,对比之下当然显得妈妈不够好。父母双方不能统一教育观点和教育态度,其形象就会在孩子心里有“高低”之分,孩子当然会更喜欢纵容他的那一方,但纵容却不能将孩子教好。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统一观点,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定要有统一的态度,不要一个批评一个袒护,那只会让孩子的心理不平衡,疏远与父母其中一方的关系。

建议三:要在孩子面前维护另一方的威信

8岁的萱萱过生日,爸爸却因为工作忙而没有赶回来。萱萱不高兴地说:“妈妈,爸爸不爱我。”妈妈说:“为什么说爸爸不爱你?”“他连我的生日都不记得。”萱萱撅起小嘴说。“没有,你爸爸只是太忙了,他在忙着挣钱给你买更好的礼物。”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那你告诉他要注意休息。”萱萱说。

随后,妈妈偷偷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女儿想你了,她今天过生日,别忘了给她买礼物。”爸爸回来时已经很晚了,但他却没有忘记将礼物悄悄地放在女儿的床边。

第二天,萱萱醒来就看到了爸爸送的生日礼物……

即使父母没有在孩子面前互相抱怨,孩子也会因为某些事情对父母的其中一方有意见,这时一定要帮另一方维护威信,帮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们减少误会和隔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中的一人意见不合时,另一方也应该先提醒孩子要尊重父母,然后再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能让孩子养成目无尊长的毛病。

建议四:要加强教育常识学习并经常沟通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统一意见就行了,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多看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学习一些教育常识。在学习之后,父母双方还要经常沟通,多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听取意见,不要等出现分歧再去解决问题。经常沟通,双方才可以达成一致的教育观点。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别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和恐惧

两个人恋爱的时候,双方都在缩小对方的缺点,而婚姻生活却容易放大对方的缺点,所以夫妻会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而发生争吵。虽说夫妻吵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为人父母者在吵架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了。

有一对夫妻因为某些事情吵了起来,刚吵两句孩子就回来了。爸爸没有继续吵下去,而是狠狠地瞪了妈妈一眼,妈妈更生气了,一时顾不得孩子在旁边就继续对爸爸发火。爸爸也更生气了,结果又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

当他们越吵声音越大时,突然看到孩子在一旁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他们,眼睛里满是不解和恐惧。当他们都安静下来以后,孩子却“哇”地一声哭了。接下来,任他们百般哄劝,孩子还是哭个不停,连晚饭都不肯吃。

孩子不懂,爸爸和妈妈到底怎么了?一向慈爱的他们,为什么突然互相指责、互相辱骂,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伤害彼此的心灵、身体,让家里变得像一个战场……那个温馨、祥和的家哪去了?

能想象出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时的心情吗?有一个孩子在父母吵架后写下这样几段话:

今天,我放学后像往常一样回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来了父母的争吵声。我赶紧进屋,他们正在不断地叫骂,地上有玻璃杯的碎片,我小心翼翼地从碎片上迈了过去,走到他们的卧室门前。

我说:“你们别吵了,好不好?”妈妈却冲我大喊:“写作业去!大人的事不用你管!”我冲进房间,关上房门,争吵声还是能传到耳朵里。拿出课本,我的眼睛却被泪水模糊了。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了?

邻居家都开始做饭了,隔壁还传来他们看电视时的笑声。可是,我的家却让我感到冰冷,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能不能不吵架?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够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啊!你们不是说过,小朋友不要吵架,可是你们却总是争吵……

不要以为争吵的话题和孩子没关系就不会影响到他,现在的独生子女心灵更敏感、脆弱。他并不了解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不知道父母吵架只是在发泄情绪。他会很认真地看待父母的争吵,如果妈妈说:“你给我滚出去!我不想看到你了!”孩子听到就会认为妈妈真的不想要爸爸了。如果爸爸此时摔门而去,孩子就会认为爸爸真的不想回来了。

天真的孩子对父母说的话都是很认真地去相信,不会了解父母说狠话只是为了发泄情绪。父母了解了这些,是否还忍心在孩子面前争吵,口不择言地互相伤害呢?

面对难以避免的家庭矛盾,面对孩子脆弱的心灵,我们该怎么办?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建议一:了解家庭争吵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夫妻吵架也许释放了自己的压力,发泄了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吵架不仅会伤感情,还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父母平时对孩子疼爱有加,但吵架时却突然嗓门提高八度,一反往日的温柔、亲切,这种巨大的转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他甚至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才会这样争吵,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因此产生焦虑、悲伤、无助等消极的情绪。

第二,孩子由于能力有限,在心灵上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但父母当着他的面吵架,他会以为父母将要分开,并且不要自己了,孩子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因此变得越来越“黏人”,不喜欢和父母分开,而且很不容易哄。

第三,长期生活于不和睦家庭中,孩子会变得攻击性很强,感情冷漠,并对他人缺乏信任感,甚至脾气暴躁、压抑。这种性格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误入歧途。

第四,父母吵架时往往会言语刻薄,甚至大打出手,而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他都可能学到。

第五,孩子非常怕父母吵架,若长期生活在充满冲突的家庭生活中,他就容易变得自卑、胆怯、失去勇气、遇事容易退缩。在与人交往时也不自信,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第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对待家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若是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就会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因此会在未来丧失对婚姻美好的期待。

建议二:不把家庭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

美国总统奥巴马3岁时,他的父母就离婚了,奥巴马从小就跟着妈妈生活。

他的妈妈安一边带着奥巴马一边求学,生活比较艰难,而奥巴马也只见过爸爸一面,后来老奥巴马就因车祸去世了,可以说老奥巴马并没有尽过多少做父亲的责任。

在别人看来,安也许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埋怨和愤怒,但她在儿子面前提起丈夫时总是说:“你的爸爸十分聪明,而且幽默,他擅长乐器,唱歌非常好听……”

安和奥巴马说起的总是老奥巴马的优点,而她的教育方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奥巴马继承了爸爸的优点,成为了一个更优秀的人。

你是否对安的宽容和睿智感到惊叹呢?没错,她确实教子有方。其实,每个家庭中都有不可避免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往往是我们成年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的,孩子更是不能理解。把家庭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无疑会让年幼的他过早地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压力,这份压力不是稚嫩的他能够承受得起的,会对他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懂得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即使家庭中真的发生了某些变故,也要尽量让他的童年充满美好的回忆,这对他的未来很重要。

建议三:夫妻双方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才能不让争吵伤害到孩子?其根本在于夫妻之间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矛盾。回想一下,上一次争吵是为什么事情?上上次呢?半年前呢?也许吵架的原因连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当时吵得很激烈,甚至觉得万念俱灰。但平静下来之后,日子还是照样过。

事实上,夫妻之间的吵架基本上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多数是因为情绪而吵,吵的也总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想争吵的时候想想值得吗?吵架能够解决问题吗?为何要为了一件不值得的事,在孩子的心灵上划下一道伤痕?

为人父母者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的眼里,要学会理性思考,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谨记“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千万别为了“理”而伤了感情,也伤了孩子的心。

建议四:一定要安抚受到惊吓的孩子

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有情绪一定要发泄,要避开孩子,别让他听到、看到、感觉到。但是,如果吵架不小心被孩子撞见了,事后应该怎么弥补呢?

首先,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比如害怕,要了解孩子害怕的是什么,是父母的表情还是高嗓门。等孩子释放出他的负面情绪后,要拥抱孩子一下,并向他保证爸爸妈妈不会不要他,而且夫妻二人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和好。

其次,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当时只是一时冲动没有管住自己,但是,无论是否发生争吵,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他,而且永远都不会变!

和谐家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全家达成协议,一起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社会是由很多小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个小家庭都能够变得温馨和谐,每个人都能与他人和谐共处,那么我们又何愁社会这个大家庭不和谐呢?

某个小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三世同堂,却能和谐相处;他们人口众多,但却各司其职,快乐和睦;孩子快乐成长,老人们老有所敬、老有所养,其乐融融。

老张是一名退休教师,妻子是一位了不起的贤内助。夫妻俩携手走过40余载,共有3个儿子1个女儿,3个孙子也都聪明可爱,家庭始终和谐。

老张夫妇教育下一代总是以德为先,以身为教。他们让孩子看到自己做人的原则和为人处事的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成长。而且,老张夫妇尊重孩子的创造性,积极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未来。老张夫妇最常跟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你挣多少钱,无论你做大事还是小事,都必须首先做一个好人。”

而老张夫妇的3个儿媳也和他们的关系非常好,虽然她们不是老张夫妇的亲生女儿,但比亲生女儿还要亲。平时,儿媳在工作中遇到委屈和难题,总会回来与他们老两口倾诉,老张也会仔细地听,仔细地帮她们分析,并及时给她们安慰。儿媳也经常围坐在老两口身边,谈工作、谈孩子……

老张和老伴对第三代也关爱有加,他们陪着孩子们玩耍,陪着他们学习。这样一来,老张儿子媳妇们的负担减轻了,同时老张夫妇和第三代之间的祖孙感情也加深了。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家庭,正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和谐美满。由此可见,和谐家庭的建设,的确是需要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老有老的作风,大有大的榜样,小有小的作为,全家齐上阵,都为家庭的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保证家庭美满快乐的基础。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家庭,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如何使得全家的重心不会只偏向于孩子,如何全家总动员建设美好家庭,似乎已经成了独生子女家庭的主要任务。

所谓“养不教,父母过”,想要建设自己的和谐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和谐”起来,除了督促他努力学习知识与能力外,品德也不能丢;除了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外,也要教育他“两耳要闻窗外事”;除了提醒他关爱自己外,也要提醒他关爱父母家人……

当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都为了建设大家共有的家庭而尽心尽力的时候,这个家庭又怎么能不和谐呢?

和谐家庭是每个人的向往。而我们所说的和谐家庭,不仅仅指的是父母所建立的家庭,孩子会长大,他也会有家庭,孩子的孩子依然会建立家庭。不如从现在做起,教给孩子如何做才能使家庭生活幸福,使得这良好的和谐家风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建议一:家里某些事情要允许孩子参与

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个孩子使得父母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而且父母也往往这样要求孩子:“家里的事情你别管,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好好学习!”

但其实,这种只读书的孩子是学不会好好处理家庭问题的。一旦家里出了事情,他除了在一旁哭泣,什么都做不了。而他的这种情绪也许还会影响父母对事情的决策,使父母备感心烦,从而影响家庭的和睦。

父母要斟酌这些事情,对于一些十分特殊的事情,父母可以不让孩子参与进来,毕竟孩子的阅历太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其他的事情,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参与权,要允许他开口说话,允许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孩子对家庭的关注程度,他也会更热爱自己的家庭。否则,他可能会形成一种冷漠的心态,认为某些事事不关己,这将不利于他健康人格的形成。

建议二:家里任何人的建议都很重要

“你个小孩子,想得也太天真了吧!”

“你别瞎说,你不懂的。”

……

有的父母允许孩子说话,允许孩子提建议,但是,当孩子的建议说出来之后,他们却是这样一个反应。孩子的建议根本就是穿堂风,吹过去也就过去了,一点效用也不起。孩子的内心都很敏感,如果他的建议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父母否定,那么他就会想:“反正我的建议父母也不重视,还不如不提。”他以后可能再也不愿意参加这种家庭讨论了。

某小学5年级的一位女生给学校领导写了一封信,提了这样一条建议:“校园里,红色的运动器械和教学楼的蓝色栏杆显得格外不协调,能否把运动器械和栏杆统一为一种颜色?”信发出去后,刚好赶上放“十一”长假。假期过后,孩子们回来发现,运动器械竟然全部都被漆成了蓝色,那位女生的建议竟然被采纳了!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大家也都敢给学校提建议了,学校也尽量考虑所有的建议,同学们更爱学校了。

这个事实证明,孩子的建议也不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既然学校可以采纳孩子的建议,那么我们的家庭也可以。一位青少年问题专家说:“其实,孩子们给大人提意见,表明了他们的关心,同时也是善于思考的表现。”

因此,当孩子提出建议的时候,父母要耐心让他说完,并让他将前因后果都说清楚,然后结合问题本身考虑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在理。假如他的建议合理有效,父母完全可以参考着去做,也许他的建议就是那个最为贴切的解决办法。

建议三:家里既要分工明确,也要互助互帮

我们说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要为了这个家庭共同努力,不仅仅指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一个最根本的条件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家庭成员要各司其职。

其实,这就是要求家庭中父母要有父母的样子,孩子要有孩子的样子。父母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努力工作,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做好教育与养育孩子的工作;孩子也要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学识、能力、品德都有所提高。当孩子有了困难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帮他查找原因,弥补不足,帮助他顺利渡过难关;当父母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孩子也要充当“和事佬”,缓解家庭中的紧张气氛。总之,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先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才能为家庭的和谐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建议四: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

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让人连接得更加紧密的纽带。在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之间也要讲求信任,因为这是保证家庭和谐的最重要的条件。

父母要给予孩子最起码的信任,相信他会好好学习,相信他的各项能力、品德都能有所发展,相信他能成长为健康幸福的人。同时,父母也要相信孩子也是为家庭着想的,对他给出的建议和意见也要充分信任。

孩子更要相信父母,相信他们有能力面对一切困难,相信他们能够撑起整个家庭。对于父母提出的决策,孩子要相信这样的做法是有利于家庭的。

这样,当家庭中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全家人才能更加快速有效地讨论出解决方案来,并且也不会被其他琐事所困扰。而当解决方法决定之后,全家人要真正按照该方法去执行,要相信这个经过全家讨论得出的结论一定能带领家人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