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解读”
“你是一个乡长了,应该遵照古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才是。”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一个人说了一些动听的话而来举荐他,亦不因某个人行事有缺陷和不足便连他的说话也完全不理。”
孔子认为,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孔子最初对人是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后来,他从弟子宰予白天睡懒觉这件事上认识到这种看法的偏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公冶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不管身上有什么缺点,不论智慧愚蠢,他都有说话的权利,他的话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有价值。孔子认为,对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也就是要考察人的实际行为。有些用人者常常被别人的言辞迷惑而轻率地用人。在用人的问题上,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应该慎重,不能以片言之语而论事,有的人能干但口才不好,有的人呢,则是能说,口若悬河,但是却不能真正地做什么事。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存在某一点或者某几点的不足而对其言语完全否定,以自己的好恶肯定或否定他人。所以决定对一个人的任用,不能只看他会不会说话,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事。还要做到只对其“话”进行具体分析,而不管这是谁说的。采取“对话不对人”的态度,对别人的言语权尊重,同时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广纳雅言的方法,这才是聪明人的最佳选择。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人生智慧”
汉文帝到上林苑的虎圈去看虎,提了几个问题,上林苑的主管都没有回答上来,可是管虎圈的小吏却对答如流。文帝对这个小吏的口才很赏识,要提拔他为上林苑的主管。
这时,陪同在旁边的张释之走上前,向汉文帝问道:“陛下认为绛侯周勃这人如何?”
文帝回答说:“当然是一位能臣。”
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呢?”
文帝又说:“也是一位能臣。”
张释之点头说道:“这两位能臣都不擅长讲话,说话时经常张口结舌,哪像这位一张口就喋喋不休,能说会道呢?秦朝的刀笔吏争相比赛看谁说话更敏捷干练,却从来没有从办事效果的角度考虑。这种坏风气一直延续到秦二世,天下局势也就不可收拾了。如果陛下仅因这个管虎圈的小吏口齿伶俐就破格提拔,恐怕天下从此会追随这种风气,争逞口舌之能,而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了。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
这一番话,让文帝明白了“以言举人”的弊端,他最终没有提拔那个小吏。
不惑于言论、身分地位、能力、德行、故事而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即成就善于学习、善于处世知人的智慧修养。真正象诸葛孔明、辛弃疾那样文采德行与才干兼备的天纵英才是非常少有的。推荐人才要全面评估一个人的才干、品格各方面,而不是仅根据他的言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贤才懿德者未必都有身分、地位,德行低劣甚至罪犯群类之中也是藏龙卧虎,不乏文彩斐然者,其知识与言论也足以可观之处,大可不必执着其身分地位与德行、故事而善用其言可矣。
毛泽东主席有一段著名的话: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就体现了“不以人废言”的原则。
在我国古代,封建皇朝的统治者们也注意到这一原则。例如汉王刘邦,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能够充分运用“不以人废言”的原则,重用韩信、陈平等,终于打败了项羽。刘邦的“不以人废言”还表现在赦免蒯通这件事上。
在楚汉相争最激烈的时候,刘邦率领的汉兵一直处在不利的形势下,蒯通曾装扮看命先生去会见韩信,煽动韩信背叛刘邦,自立山头。待刘邦统一全国后,杀了韩信,后捉拿蒯通。蒯通实在无处藏身,自身前来投案。在刘邦面前,蒯通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骂韩信是自己找死,因为他当初不听蒯某的忠告才落得身首异处。刘邦本打算把蒯通这样的叛贼投入油锅烹之。但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宣布把蒯通无罪释放。这件事被后来的史学家、文学家称颂不止。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在处理问题时,既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对人抱有成见,要全面地、客观地看一个人。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