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史
8062500000045

第45章 戏曲艺术(4)

秦腔唱腔主要以七声徽调式为主,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击节,节奏鲜明,七字一句,音乐为板腔体。

秦腔的伴奏乐器文场有二弦子、板胡、二胡、笛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铰子等。主要击节乐为梆子和牙子。还吸收了一些民乐和西洋乐用以丰富音乐表现力。

秦腔的传统剧目有3000多个,解放后整理、重编,使不少传统戏在思想、艺术上有所提高。目前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剧种。

八、长沙花鼓戏

湖南的花鼓戏是山歌、小调和花鼓发展起来的。长沙花鼓戏是众多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支,是以长沙官话为语言的花鼓戏。虽然解放前,长沙花鼓戏一直被当局斥之为“淫戏”,但在广大农村,仍是十分活跃。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兼有声腔格式和民歌结构,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属曲牌联缀体。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分文武场,主要有唢呐、堂鼓、大锣等,后为增加其音乐效果,增加了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

长沙花鼓戏以“三小”的戏最重(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其传统剧目有300多个,解放后对这些戏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改编,也创作了一批新戏。长沙花鼓戏的主要剧目有《刘海砍樵》、《补锅》等。

九、二人转

二人转素有“身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儿”的说法。虽然至今关于二人转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他是从东北身歌、莲花落以及其他多种民间说唱、戏曲及歌舞的影响结合,长期流传逐渐形成其特有的风格的。

二人转的唱腔极多,约有300多种,并且有一些剧目专用曲牌。

二人转的伴奏乐器主奏乐器有:唢呐和板胡、竹板等。

有人认为二人转仅是两个人一台戏,其实不然,二人转的演出分为“单”、“双”、“群”、“戏”等四大类。在表演的形式上也有着它的独到之处。

至今东北及河北等地的农村、城镇,二人转的演出活动仍受到观众的欢迎。

近现代戏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戏曲的主要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大戏;新兴的地方小戏;与资产阶級政治运动相适应的戏曲改良运动。

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随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的地方小戏从街头卖唱的形式逐步发展为独立、成熟的新剧种。如评剧的前身“蹦蹦”,沪剧的前身“东乡调”,越剧前身“的笃班”,楚剧前身“黄孝花鼓”,吕剧前身“琴戏”都分别进入了唐山、天津、北京、上海、汉口、济南等地。

戏曲改良运动在全国形成一定声势,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或作家,从事的戏曲改良活动,著名的闭体和个人有汪笑依、刘艺舟、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田际云、李桐轩、康子林、成兆才等及“上海新舞台”、奎德社、易俗社、三庆会、警世戏会和广东的粤剧“志士班”。他们在名称、制度上进行一些改革,如改“优伶”为“艺员”,改戏曲行会为“侠界联合会”,创建比较平等的固定分帐制,建立自己的剧场,设置研究戏曲艺术改良、编撰改良新戏及培养青年演员的部门。在戏曲文学、表演、舞台装置灯光、化妆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编演了《武昌光复记》、《孙文起义》、《新华梦》及时装新戏《新茶花》等。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戏曲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运动前夕演出了《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编写出了轰动一时的《杨三姐告状》。秦腔的易俗社作家范紫东写了嘲讽迷信教条和封建道学的虚伪的《三滴血》。周信芳演出了《学拳打金刚》、《英雄血泪图》,程砚秋陆遠演出了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进行尖锐批判和充满激愤之情的作品《青霜剑》、《荒山泪》、《春闺梦》等等。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谭鑫培之后的余叔言、言菊朋、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等。还有川剧的周慕莲、汉剧的董瑶阶、湘剧的吴绍芝、秦腔的刘毓中、蒲剧的王存才、晋剧的丁果仙、粵剧的薛觉生、滇剧的栗成之、评剧的白玉霜等艺术家。1919~1935年间,京剧的梅兰芳、程砚秋、粤剧的白驹荣、昆剧的韩世昌应邀赴国外演出,将中国戏曲艺术传播到日本、美国、前苏联和欧洲国家,使中国戏曲这门独特的戏剧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

五四运动后,戏曲在军阀混战局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发展充满艰辛。戏曲艺人受到压迫和敲诈,甚至生活在和生命都没有保障。演员刘鸿声、康子林终于累死台上,小香水倒毙在街头。与梅兰芳齐名的女演员刘喜奎,也不得不退出舞台躲避灾祸。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获得了崇高的威信,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在文化上也成了领导这场民族战争的核心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在上海发起了组织戏剧界救亡协会歌剧部,又先后在武汉、长沙组织了戏曲演员战时讲习班,分别成立了汉剧、楚剧、湘剧流动宣传队和评剧实验宣传队。田汉在这时期创作的《江汉渔歌》曾被誉为旧京剧的“创格”,是五四运动以来戏曲改革的重要收获。

1938年柯仲平、马健翎领导的陕北民众剧团用秦腔的形式编写了《查路条》、《十二把镰刀》、《血泪仇》、《大家喜欢》等表现陕甘宁地区人民斗争的新戏,获得了成功。

1942年,毛泽东总结五四以来国民党统治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后,针对发展戏曲艺术,解决传统戏曲与新时代矛盾的根本问题,在为延安评剧研究院建院题同时,明确提出了“推陈出新”的方针。

1943年初,延安文艺工作者动用陕北民间歌舞形式,编演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优秀的歌剧。1944年,胶东解放区的《闯王进京》表现了李自成起义及其失败过程,影响较大。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作有京剧《九件衣》及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祥林嫂》,田汉的京剧《琵琶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戏曲改革“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据1959年的统计,全国戏曲剧种从建国初期的100多种已发展到368种,戏曲剧团也有3000多家,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秋江》、《柳萌记》、《许雪辨踪》,秦腔《游龟山》,桂剧《拾玉镯》,湘剧《琵琶上路》,汉剧《宇宙锋》,晋剧《打金枝》,豫剧《新花木兰》,楚剧《葛麻》,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昆剧《十五贯》,绍剧《于谦》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以后,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黛茹》,《六号门》,昆剧《红霞》,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湖南花鼓戏《三里湾》、《打铜鼓》、《补锅》,越调《游乡》。

粉碎“四人帮”后,重建了戏曲艺术队伍,恢复和发展了戏曲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使群众喜爱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传统剧目,如京剧《谢瑶环》,蒲仙戏《春草闯堂》,吕剧《姊妹易嫁》,评剧《秦香莲》以及新的艺术作品,如秦腔《西安事变》,越剧《报童儿歌》,《三月春潮》,京剧《南天柱》等重放异彩。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戏曲艺术不断地适应新的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亟待深入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