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8071900000065

第65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哲学名著(1)

中国古代哲学划时代的著作

《论衡》

·作者简介·

王充(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是东汉时期极其杰出的思想家,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王充祖籍原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因其先祖立有军功而受封于会稽阳亭,后其先祖居豪门而骄横,因而渐渐失去爵位,王氏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王莽政权彻底消失后,王氏一族在当地安家,以农桑为生。军功的彪悍遗风使乡邻们深受其害,致使仇家愈发地多,至祖父王汛时,为躲避世家仇敌又迁到了钱塘,并从此弃农经商。而王充的父亲王诵因与当地豪族结怨,最终又迁居到上虞。王充十岁时,王诵去世,王充成为孤儿。

王充极其好学。他6岁开始读书写字,8岁到书馆上学,后游学于洛阳书市,结交良友,博览群书,到京师洛阳上大学(中央所设最高学府),师从班彪。

王充回乡后曾在县、郡、州里做过官。后汉肃宗特聘他去京城做官,终因得病未能成行,公元97年病死在家中。其一生所著作品大多遗失,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

·作品导读·

《论衡》一书是东汉时期思想界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激烈对抗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旨是追求真知、反对迷信。该书对先秦各家的思想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系统批判,开启了“批判继承”的理念,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被后人称之为“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小百科全书。因其“诋訾孔子,厚辱其先”,反叛了汉时儒家的正统思想,故遭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攻击和禁锢,一度被视为“异书”。

《论衡》的部分内容因其时代关系,有局限性,在社会历史观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唯心论,但在当时文化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其中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成为后来中国无神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品概要·

《论衡》全书共38卷,计85篇。其中《招致》篇遗失,所以实存84篇。《论衡》细说微论,解疑释惑,以“实”为据,痛斥虚妄之言,成为评定当时思想言论和价值观念的一杆天秤。其意在于“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其主体思想包括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反对迷信现象的无神论思想以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

汉武帝时代,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而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中国的绝对地位奠定了基础。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从此成为了汉儒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说,并由此生成对一切事物都带有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看法。儒家思想者认为天地是由“太初”产生的,“太初”是虚无缥缈的本原。针对这种观点,王充则提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统一的物质元素,天和地都是从元气中分化而来的,人与物产生于天气和地气的交合中。“气”有“阴气”和“阳气”,分有形与无形,生命的生是“元气”的凝结,死,则复归“元气”,这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元气”产生万物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不是上天故意的安排和制作,由此否定了天地生人、派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王充认为天地生得万物,就如同夫妇生子一样,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的发育是在母亲腹中自然形成的,由此否认了造物者的存在,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观点。

两汉时期,“灾异谴告说”风靡朝野,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如果君主统治无道,老天就会用寒温不节、风雨失调来谴告。王充则指出:自然灾害并非政治黑暗所导致的,更绝非是什么上天的谴告,它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论衡》反对迷信的思想还体现在无鬼神论中。王充继“元气”自然论的观点解释出人的生命现象后,又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形知观,得出人的生命乃是阴气和阳气交合而成的结论。王充认为阴气构成了骨肉形体,阳气构成了精神意识。而由阳气构成的精需要依赖由阴气构成的骨肉形体才能产生出聪明智慧等精神现象,明确肯定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原则性。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如同世间万物枯荣一样,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人死之后,精神离散而形体腐朽,肉体化为尘土,精神无所依附随之消亡,还原为本来的气。平时人们所遇之“鬼”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从而打破了“鬼神说”。

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上,《论衡》则反对神化圣人,否定了圣人“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王充指出: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任何人都必须依靠感觉经验和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了解事物的本质,圣人也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而成的。他反对把圣人神秘化,反对一意孤行、盲目听认圣人圣言,强调要对事实加以“效验”。

而在历史观上,王充指出:国家的治乱、朝代的兴衰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的,这个客观规律正是由自然原因所决定的,有着治乱往复的规律。

·经典章节·

《论衡》累害篇第二

凡人仕宦有稽留不进①,行节有毁伤不全,罪过有累积不除,声名有暗昧不明②,才非下,行非悖也③,又知非昏④,策非昧也⑤,逢遭外祸,累害之也⑥。非唯人行⑦,凡物皆然。生动之类,咸被累害⑧。累害自外,不由其内。夫不本累害所从生起⑨,而徒归责于被累害者,智不明,暗塞于理者也⑩。物以春生,人保之;以秋成,人必不能保之。卒然牛马践根,刀镰割茎,生者不育,至秋不成。不成之类,遇害不遂,不得生也。夫鼠涉饭中,捐而不食。捐饭之味,与彼不污者钧,以鼠为害,弃而不御。君子之累害,与彼不育之物,不御之饭,同一实也。俱由外来,故为累害。

注释

①稽留:停留。②暗昧:昏暗。③悖:违背。④知:通“智”。昏:糊涂。⑤策:计谋。昧:愚昧。⑥累:毁伤,祸害。⑦行:实行,施行。⑧咸:全都。⑨本:探究,推原。⑩暗塞:愚昧不明。卒:同“猝”。卒然:突然。钧:通“均”,意为“同样的”。御:进食,食用。实:等。

译文

一般做官的人常有保持原状不被提升的,品行节操有遭到毁谤而不完美的,罪过有累积而不能免除的,名声有不清白的,这并非由于他们才能低下,也不是因为其品行违反情理,更不是头脑糊涂,主意不高明。而是因为他们碰上了外来的灾祸,接连受到损害的缘故而造成的。这种遭变累害的情况,不仅只在人类中存在,但凡有万物的地方都是如此。只要有生命能活动的东西,都会被毁伤或遭到损害。这些毁伤损害都是来自外界的,而并非从他们自身内产生。人们不去追究祸害从何产生,而只把责任归咎于被祸害者,真是些头脑糊涂,不明事理的人啊。作物在春天萌芽生长,是人力可以保证的;但是到秋天要有好的收成,却是人力未必能保证的。不知何时牛马践踏了作物的根,镰刀割断了作物的茎,长得好好的却不结果实,到秋天就没有收成。没有收成的作物,是遭受祸害生长发育不顺利、未能长成的缘故。老鼠爬进饭中,只好扔掉不吃。其实扔掉的饭的味道,跟那些没有被弄脏的饭的味道是同样的,只是由于老鼠的损害,只好抛弃不吃。受毁谤损害的君子,跟那些不成熟的作物,扔掉的饭是一样的。受害因素都是从外界而来,所以称之为“累害”。

不可不读的儒家经典

《论语》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后期的鲁国。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大臣,后来迁居到鲁国。孔子天资聪明、谦虚好学,虽然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仍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识日进。30岁时,孔子已因博学而闻名天下。

早年,孔子曾在鲁国执政者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后来,鲁国发生了内乱,孔子于是旅居齐国。鲁国内乱平息后,孔子又回到鲁国,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古代文化典籍。此时,孔子已因博学而闻名天下,他门下的弟子数目极多,竟然达到三千之众。

50岁后,孔子被鲁国国君委以司寇的官职,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了矛盾,所以,孔子被迫离开了鲁国。此后,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贤明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此期间,孔子仍然坚持进行教育活动,并留下很多著名言论。

公元前484年,孔子重新返回鲁国,此时,他已经在外周游了大约40年。回到鲁国后,孔子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他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定本。公元前479年,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病逝于家中,弟子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孔子一生从没有为自己著书立说。他逝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平日的言传身教收集整理,编辑成《论语》一书。

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人。他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而且还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说,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品导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既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论语》大量使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纡徐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论语》善于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深刻哲理,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同时,《论语》中经常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造成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效果。

自西汉武帝以后,由于孔子及儒家地位的提升,《论语》成为每个文人的必读书。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

《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它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是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作为构成中华文明的儒家经典,《论语》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文化价值观、道德素质、风俗习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东方的“《圣经》”。

·作品概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等。《论语》的篇名取自篇首的前两三字为题,没有什么意义。全书言简意赅,古朴生动,既富于启发性、哲理性,又幽默诙谐、口语化,体现出语录体散文的独特魅力。

《论语》的核心是仁的精神和境界。《论语》中对“仁”这个概念作了多角度的阐释: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主体。孔子对“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除“仁”之外,孔子还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等。但孔子认为这些都是局部性的东西,虽然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孔子把求仁看做是人生的根本原则,认为求仁或违仁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孔子还提出“仁政”的学说,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他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过分剥削压榨,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并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孔子还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以身作则,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但是,孔子以德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里根本不会受到重视,所以,孔子才会在周游列国时四处碰壁。

《论语》中还体现了孔子对天道的看法。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天命而言,孔子更加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论语》中还表现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主张。孔子并非一概否定功利,他重视公利,主张见利思义,旨在谴责见利忘义、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要人们追求合乎正道的利益。

·经典章节·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

《庄子》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