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8071900000067

第67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哲学名著(3)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厅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做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做春,把五百年当做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做春,把八千年当做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

《道德经》

·作者简介·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吏,也叫“漆园吏”,所以他精于掌故,熟于礼制。他不仅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掌握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结束。但是王子朝失败后,却把周王室的典籍席卷而去,逃往楚国,其中就包括老子所掌管的图书,所以老子被罢免。为了躲避当权者的迫害,老子不得不隐姓埋名,流落四方,最后,他西行去秦国。在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归隐,便请老子把他的学术思想留下,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传说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不知其所终。

·作品导读·

本书基本是抽象的理论阐述,而不涉及人物描写,句式比较整齐,多用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些都是本书主要的艺术特色。在韵语之外,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散文,这种韵散结合的文体,既不同于《论语》的语录体散文,也不同于《诗经》的韵诗,使得它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善用比喻是本书的第二个艺术特色。为了说明比较深奥的道理,老子常用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打比方。比如为了说明“有无相生”的道理,他用大家使用的碗为例:如果一个碗做成实心的,看起来是“有”了,它还有碗的作用吗?就可以说这个碗的意义上是“无”;而如果将它做成空心的,它的中心看起来是“无”,可正是这必要的“无”,使它有了碗的功能。

本书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它的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格言警句,独具启发意义。和差不多同时期的语录体文章《论语》相比,显得更加精警凝练。

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都受到本书不同程度的影响。东汉末年,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视本书为教派经典。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在朝的玄学家注重本书的无为而治,在野的玄学家提倡本书的“自然”之说,本书的思想成为抒发政治主张、批判现实的武器。大唐王朝更是自称为老子后裔,为之立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帝王对道教更是情有独钟,宋真宗甚至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每个朝代处在鼎盛时期,都是采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理念。

本书影响不仅时间久,而且领域广。在宗教上,它是道教的经典;在修身方面,“功成身退”是文人入世的信条;在军事方面,“以柔克刚”成为军事家奉行的准则;在管理方面,老子的“以人为本”是日本企业最基本的信条;在艺术方面,“道法自然”成为书法家、绘画家、诗人遵循的理念。本书精警凝练,处处闪烁着智慧之光,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蕴含人生哲理。

本书在世界上也备受关注和推崇,形成了老子热。《道德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可以和《圣经》相媲美。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如奥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汤川秀树等世界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作品概要·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是《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是《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全书文辞简洁,哲理丰富,而且体系完整,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社会各个方面。本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的观念。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的“道”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本书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阐述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对立范畴:阴阳、刚柔、强弱、智愚、损益……它认为这些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同时这些对立的双方又是互相转化的。对立面的转化有一定量变的积累过程。他的辩证法是来自实际、返诸现实的。

老子的“道”,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观点是人应该师法自然,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老子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用无所作为任其自然发展的办法,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反对使用智、礼、刑这些手段来治理国家,反对向人民征收赋税,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只要没有“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最好的办法是使人民“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国家就太平了。

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是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他的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这是他政治思想的进步因素。不过,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经典章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为学日益,为道益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哲学之经典

《形而上学》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法学家、政治学家,被誉为最渊博的学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明塔的御用医生。亚里士多德早年丧父,在他的监护人普罗克塞那抚养下长大。他早年就曾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17岁时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兼任教师工作。公元前348年,应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召唤,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他重新回到雅典,在城东郊一个名叫吕克昂的体育场开办学园,经常漫步在阿波罗太阳神庙的林荫小道上,并向弟子们讲学论道,因此有人称亚里士多德学园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染病身亡,雅典发生了反对马其顿运动,亚里士多德也因此受到株连,被控“亵神罪”,成为政治打击的对象,因此他不得不把学园交给门人主持,逃离雅典,前往伏比亚岛上的阿尔西斯避难,并于第二年病逝。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颇多,但是历经战火,流传下来的大约只占了四分之一。多数研究者一般把亚里士多德的现存著作分为五大部分:一、自然科学,主要有《天文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论灵魂》等;二、哲学,主要有《形而上学》、《物理学》等;三、政治伦理学,主要有《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四、美学,主要有《诗学》、《修辞学》等;五、逻辑学,主要有《工具论》等。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内容丰富,见识深刻,言简意赅,是西方公认的各门学科的必读书,长期具有法典的权威。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品导读·

《形而上学》是对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性总结,是一部划时代的鸿篇巨著,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哲学教科书。它创立了以本体论、四因论、潜能和现实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哲学开端,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终结。对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和阿拉伯哲学来说,亚里士多德就意味着人类知识的总和。在教会神学中,《形而上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绝对权威仅次于《圣经》。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

·作品概要·

《形而上学》阐释了一种学说,有时称为智慧,有时也被称为“第一哲学”。其任务是描述实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征,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将形而上学的对象描写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意思是,存在物之为存在的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形而上学研究一切存在物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

《形而上学》全书共十四卷。第一卷,预备性地讨论了如何以因果解释问题。他考察前人的各种解释形式,发现自己的“四因”说揭示的就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真理。此番论述是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乃至柏拉图哲学的主要资料来源。第二卷简明地讨论了科学原理。第三卷提出了许多形而上学的难题,并初步讨论这些难题,其绝大部分在形而上学后几卷中详细阐述。第四卷阐释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念,即对存在条件的一般研究,包括矛盾律(不能既是P又是非P)和排中律(或者P,或者非P)。第五卷有时称作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辞典,致力于解释一些模糊的哲学术语。亚里士多德对大约40个关键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和甄别。第六卷返回第四卷讨论的问题。第七卷至第九卷是一个整体,是亚里士多德最晦涩的作品,无法概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实体?世界,即独立存在、可认识、可定义的万事万物,其基本成分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讨论相当曲折,涉及质料和形式、实体和本质、变化和发生、现实和潜能等观念。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似乎是,实体在某种意义上是形式,并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特殊形式。它们是用这类短语称谓的事物:“这个人”、“那匹马”或“这棵橡树”。第十卷是独立论文,论“一”,即讨论整体、连续、同一以及相关概念。第十一卷简单概括了《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前几部分,通常认为是伪作。第十二卷阐释亚里士德的“神学”。他问道,必须设定多少个原因才能解释世界,最终获得神的概念。不过亚里士多德说的神,并不是对现世感兴趣的人格神,而是纯理智的,对现世盛衰漠不关心的。另外,第一推动者不是暂时意义的,它不是世界的创造者,而是一切运动的源泉。实际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根本不是创造的,而是从来就有的。就此而言,第一推动者是世界万物的终极原因。最后,第十三卷和第十四卷,长篇讨论数学对象的性质,绝大部分内容是对柏拉图进行批判。

·经典章节·

§§§第一章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