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8071900000087

第87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自然科学名著(1)

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明朝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在环境的熏陶下,李时珍从小就酷爱医学,喜好研究医药,并在很早就立下了治病救人的志愿。李时珍14岁考取秀才,但是17岁、20岁、23岁三次参加乡试都与举人无缘,于是他决心放弃考科举,专心研究医药学。之后,他拜名医顾日岩为师,在师父那里苦读学医10年。而后,李时珍慢慢开始给人看病。34岁那年,他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掌管良医所的一切事务。以后,李时珍又到京城太医院任职,但不到一年便辞官回乡。回家后,李时珍一边行医,一边开始撰写《本草纲目》(1552年)。李时珍“搜罗百氏,访采四方”,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考察询问。终于在61岁那年(1578年),完成编著。《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李时珍的传世著作还有《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除医药学外,李时珍在化学、生物、矿物、地学、天文等方面也有研究。

·作品导读·

《本草纲目》系统地介绍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方面的成果,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全书取材精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是我国古代生物学、药物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生物学、药物学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

《本草纲目》的分类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在生物药分类方面,它基本上采用了“双名法”。其方法虽然不能达到现代所应用的拉丁系统双名法那么科学精准,但在明代却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方法。其次,在动物药分类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书中的虫类相当于无脊椎动物;鳞类相当于鱼类和部分爬行类;介类则相当于两栖类和少数软体动物类;禽类则为鸟类;兽类系哺乳类动物。这样的分类方法极具科学性,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一流水平。近代中外学者认为,《本草纲目》同时也有着生物进化论思想,为把人为分类法推向自然分类法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本草纲目》对医药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不但考证了前人记录下来的1518种药物,并以身试药,调查研究,搜询访验,为中国医药宝库增加新药374种,对后世的中药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药物鉴别方面,《本草纲目》纠正了明代之前《本草》一书中的许多错误和不科学的内容。《本草纲目》中,关于水银的记述,更能体现李时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态度和无畏精神。李时珍对水银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他彻底根除了服用水银以求长生的荒谬做法和谬论,还确定了水银的毒性。

关于生物对生存环境适应这一问题,《本草纲目》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讲解。以对动物药的描述为例:《本草纲目》每介绍一种动物药时,都会通过各类动物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对相对应的动物进行概括性的定义。《本草纲目》在有关药物的论述上,还强调了生物的生活习性要是受到了人工的干预,那么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就会发生改变。

在制药化学和实验研究方面,《本草纲目》所载制药化学包括升华、蒸发、重结晶、蒸馏、干燥、沉淀、风化、烧灼、倾泻等许多方法,相比以前有着突出的发展。

·作品概要·

《本草纲目》共记载了1892种中药,全书共52卷。卷一至卷四为全书的附录,包括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一些医药基础理论等。卷五以后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在这47卷中,李时珍把所有书中涉及的药物分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器服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每一部又被分为若干类,共计62类。其中植物1095种,矿石357种,动物340种。书中更有历代医家临床验方11096种,其中8100多个为新增,另附各种矿物植物插图1127幅。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共分为八个部分:一、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奇怪异名,并解说其名的由来;二、集解:集录各家对该药产地、栽培、形态、采集等的论述;三、修治:介绍该药的制作方法和保存方法;四、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五、主治:列举该药针对的主要病症;六、发明:说明药理或记录自己和前人的心得体会;七、正误:对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八、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病症。

《本草纲目》以先无机物而后有机物、先植物而后动物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矿物药一类,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对于书内所记录的每一物质,李时珍都给予了评论并阐明其来源,并鉴别其化学性质。该书以单体元素为纲,对各化合物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类,大体上对前代所存在的混乱进行了纠正和重分。

中医“众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

·作者简介·

张仲景(150—219),原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人。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张仲景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据记载,张仲景年轻时曾跟随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张仲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医术远远超过其师张伯祖,最终成为汉代贡献最大的临床医学家。

张仲景一生的著作颇丰,但大部分都已失传,只留下《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称颂。

·作品导读·

《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也越来越显著,是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指《伤寒杂病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已逾千家。日本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余家。此外,我国周边的蒙古、新加坡、朝鲜、印尼、越南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

《伤寒杂病论》是世界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医典。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创中医临床医学之体。自唐代以来,张仲景的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国,在国际医学界一直享有崇高声誉。在日本、朝鲜等国,人们称他为医学“先师”。

·作品概要·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全书共16卷。该书流传至宋代时,由林亿等人整理校定为现存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在中药方剂方面,《金匮要略》载方262首,《伤寒论》载方113首。除去重复的方剂,两书共收方剂269首,使用药物214种。《伤寒杂病论》一书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称为“众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它系统地总结了汉朝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书中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此外,对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药方也有很多记载。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现象,然后根据辨证分析,确定病症,最后再根据病症得出治法与药方。

《伤寒论》在《伤寒杂病论》中共占10卷篇幅,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综合地论述了传染病、流行病理论与治疗规律。

《伤寒论》在大量治疗传染病、流行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病候表现、治疗过程与愈后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又全面的综合性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以后,张仲景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学说。他把当时每年常发的许多热性病,按其发病初期、中期、末期时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治疗后的现象与结果,分为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这就是历代所称的“辨伤寒六经病”,也正是这些构成了《伤寒论》的主体内容。有的学者把六经病视为六个征候群,以帮助学者学习理解。事实上,太阳病所论述的基本上是综合论述了众多传染性或流行性疾病的处发症状、征候表现以及切脉等四诊之要点和治疗之原则方法等。在这些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张仲景以其渊博的医药学识,以及颇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与不同病人体质的不同反应,作出了颇富科学思想的综合、分析、论述和预见性结论。与此同时,张仲景还以“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集中论述了伤寒的切脉与切脉诊断等问题。

中医学理论体系创立的开山之作

《黄帝内经》

·作者简介·

《黄帝内经》虽冠以黄帝名,但并非真是黄帝所著。《淮南子》就曾指出:“世俗之贱今,必托之于神农、黄帝。”可见,《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著早已有了定论,可其书究竟成于何时,又是何人所著?对此,历代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黄帝内经》现存本的汉代原本由谁编订,现已无法考证。仅有的争论在于第9篇的部分内容和第66—71篇的全部及第74篇有关“五运”的部分。这些内容,一般认为是后人所伪造。由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版的注释中推测:这些部分是由唐朝时期的王冰所补入,这种看法也得到了后世学者们的认可。

·作品导读·

《黄帝内经》中的“内经”是指什么呢?对于“内经”有不少人认为是讲人体的内在规律,也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即要想生命健康长寿,不需外求,而是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

《黄帝内经》是先秦诸多医学家对其前代医学发展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黄帝内经》对十分丰富的医疗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内经》所包含的医学论述在当时已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书中有着众多的科学成就和十分正确的预见。一直以来,都为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医学家们所研究和运用。此外,《黄帝内经》也早已成为了欧美汉学家、私人收藏家、国家图书馆所广泛收藏的医学著作藏品。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章节已被译为英、法、德等文本出版。《内经》体系恢弘,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极其珍贵的典籍之一;它的丰富内容和重大意义,还在进一步发掘之中。

《黄帝内经》一书内容颇为丰富。全书分为《素问》和《灵柩》两个大的部分。其中,《素问》侧重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论述脏腑经络、腧穴针灸、人体解剖等。

《黄帝内经》全文以对答的方式写成。由黄帝提出问题,六大臣作出回答。当我们阅读时,应该把侧重点放在黄帝的提问和岐伯作答的部分上,这是全书的重点所在。此外,还要注意把握书中关于宇宙与人们情绪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习惯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病症与病症之间的关系的见解。对一般非医学专业的读者来说,《黄帝内经》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为了不让我们读起来感到吃力和难解,可以先通过阅读一些介绍性的基础辅助读物来做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进行阅读。

·作品概要·

《黄帝内经》这一名称常常分别冠于《素问》、《灵枢》、《太素》、《明堂》这四本书的标题前。北宋以后,它就只作为《素问》、《灵枢》的总称。《黄帝内经》由黄帝和同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六大臣之间的对话构成。在书中,他们对宇宙与人们情绪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习惯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病症与病症之间的关系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黄帝内经》以《素问》、《灵枢》流传甚广,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素问》:公元6世纪,全元起首次对《素问》进行全面注释,当时第七卷早佚,故只有8卷。762年,王冰补注,称为《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其中除72—73篇有目缺文外,经王氏补入了“旧藏”7篇。11世纪,北宋校正医书局对王氏注本又加以了校勘注释,并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后便一直成为宋之后历代刊刻研究的蓝本和依据,刊刻本多达十余种。

《灵枢》,又称《九卷》、《针经》、《九灵》、《九虚》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代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考。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已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将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程技术著作

《天工开物》

·作者简介·

宋应星(约1587—1663),字长庚,明朝南昌府奉新县北乡人。宋应星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官宦家庭,他自幼聪明过人,勤学好问。宋应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农业、手工业生产方面比较注意观察和研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8岁的宋应星和他的哥哥在江西乡试时同时考中举人,一时间即成为了广为流传的佳话。宋应星47岁时(明思宗崇祯七年),到江西分宜县出任教谕(管教育的官)。也就在这时候,他开始着手撰写《天工开物》。经过三年的努力,宋应星终于完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天工开物》。1644年明朝灭亡后,宋应星弃官回家,过隐居生活。除了《天工开物》外,宋应星的著作还有《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许多著作,但都已失传。

·作品导读·

《天工开物》从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出发,总结了历代以来在工农业生产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为丰富的一部古典著作,它更多地侧重于手工业,很大程度地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也是一部珍贵的书籍。我们阅读此书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天工开物》是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背景下撰写成的,所以必然有资本主义的痕迹在里面;二、对书中各方面知识的论述可以以现代学科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理解起来会容易得多。

·作品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