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
《周易》
·作者简介·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高深的文化典籍,其作者至今没有定论。传说中先有伏羲画卦,后来周文王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推导、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再有后世孔子作传,乃成《周易》。此说并无可靠史书佐证。后世认为,《周易》产生于殷周之际,经历代先师圣贤不断努力完善而成,其中多数内容形成于战国晚期。民间又称之为“无字天书”。
·作品导读·
古人常用《周易》来占卜预测、决策国家大事,常有奇效。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古人未掌握科学学术之前的一种依托方式,其中虽有与科学相符之处,但并非真正的科学,因此今日我们只能将其当做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
《周易》在社会史料、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和思想意识的进步发展,人们结合了《周易》中所阐述的思想理论,在美学、哲学、医学甚至气功学等方面加以研究,衍生出多种学术内容。
阅读《周易》,重在理解其最基本的概念和内在含义,以及它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基本看法。但大部分读者阅读原文会显得相当困难,可参考一些相关的集解或注释来理解。
·作品概要·
《周易》又称《易经》,也称《易》,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即为《易传》,它是《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也称《十翼》。《彖》是对卦辞的解释。《象》是对爻象和爻辞的解释。《系辞》则总论了《易经》的基本观点,阐发这些基本观点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运用。《文言》专论乾、坤两卦的基本概念。《说卦》论述六十四卦的排列秩序。《杂卦》说明卦名的意义及其相互的作用关系。
《周易》可谓是古代的卜筮学、哲学、预测学、信息学、系统学、伦理学、宇宙代数学的混合著作。涉及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丹术、养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占卜等各个领域。另外,其中多数包含着极具思想价值和实用操作技术。其所阐述的基本要义为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双层意义。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起源,无论自然界还是人和动物都是由两性相交而生。万物在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中产生和变化,因此,世上没有东西不在变化。变化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发展到最后阶段,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经典章节·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系辞上传》
译文
天尊而高,地卑而低,乾坤的位置就确定了。卑低、尊高一经陈列出来,其位置也就确定了下来。事物的显贵和微贱随之各居其位。天的动和地的静都有一定的规律,阳刚阴柔的性质随此规律而判然分明。天下各种意识观念以门类相聚合,各种动物植物以群体相区分。吉和凶在同与异的矛盾中产生。悬于天上的日月星辰等成为表象,处在地面的山川动植物等成为形体,事物变化的道理就从这些形态、事物变化中显现出来。(所以说阳刚阴柔互相摩切,交感而生成八卦,八卦又互相推移变化,交感而生成八卦,八卦又互相推移变动而衍生成六十四卦)
譬如雷霆在鼓动,风雨润泽,日月往来运行,出现寒暑交替的现象,这是上天表象的阴阳变化。又如乾道构成男性,坤道则构成女性,这是地面形体的阴阳变化。乾的作为体现于万物的太初创始,坤的作为体现于承乾而生成万物。乾的作为以平易而为人所知,坤的作为以简约见其功能。平易容易使人明了,简约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明了则心志通同容易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可齐心协力以建功绩。有人亲近处世就能长久,建有功绩立身就能弘大。处世长久是贤人的美德,立身弘大是贤人的事业。所以,明白乾坤的平易和简约,天下的道理就都懂得了;而懂得天下的道理,就能遵循天地规律,而居处适中合宜的地位。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
《资本论》
·作者简介·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又名摩尔,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市犹太家庭,毕业于柏林大学,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他一生之中的主要成就是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创始并领导工人协会(国际工人协会),把世界各国工人的各种运动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指导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从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在多年的工人运动实践中创立的理论,因以唯物主义的角度、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作品导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其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资本论》以深沉犀利的笔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护者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武装了全体工人阶级,并在政治经济学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全书所涉及的有关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因此,《资本论》也是一部天才的哲学著作,同时,以其对英国社会经济历史的高度概括又可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虽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依然是今天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作品概要·
《资本论》就是讨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则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任何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畴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就是剩余价值。纵观《资本论》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可见,《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问题。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上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上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解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列宁在谈到《资本论》一书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做“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做“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
《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只要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是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经典章节·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象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这样。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们的量的规定性为前提,如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等。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么,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英担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英担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里面。那么,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