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酒局中的应酬潜规则
8073900000056

第56章 婚宴上的习俗与规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酒,尤其是在各种风俗和人情中。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出生、结婚、死亡都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而在这三件事情中,酒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代替的。

首先,一个小孩出生后父母要办三朝酒、七日酒、满月酒等;若家里有人亡故,在举行完丧礼后,吃丧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对生前帮助过死者的人的一种感激。结婚的时候就更要摆上几大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喝喜酒。如果没有酒的存在,就不会显现喜庆与礼仪来。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虽然有人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围城”,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乐于构建起这个人生的里程碑,而婚宴便是这里程碑的竖碑之日,这是所有喜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宴席。

提起喜酒,人人都会想到从前的女儿酒。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坯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在现代,酒宴已经成了人们结婚之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举起酒杯,既是对新婚夫妻之间合法关系的一种认可,又是一种诚挚的祝福。在这一刻新婚夫妻的耳边响起的都是“祝你们白头到老”、“祝你们永结同心”之类的祝酒话。而新郎新娘对婚宴嘉宾所敬献的酒,则表示着双方永远相亲相爱的承诺,以及对长辈、亲友的欢迎和谢意。

婚嫁酒席和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共同饮酒这种形式,早在古代就已有了较多的相关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就已出现了男女相爱而饮酒的记载。《礼记》中更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周朝时代贵族士大夫阶层所举行婚礼的6个程序。这6个程序又称“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是指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经得女方家长同意后,男方便可派人送去礼物,并正式向女方求亲,这个时候也需要置备酒席来迎接宾客;“问名”是指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问女子的姓名及出生年月,此时女方家需要置备酒宴款待对方;而此后的“亲迎”,也就是要真正完婚了,这是整个结婚过程中最重要也最热烈的一个日子,新郎将新娘接进门后,要设置酒宴与所有的来客和宾朋一同庆贺。在婚礼之中,新郎和新娘还要喝交杯酒,这表示两人要永结同心,永远相亲相爱不分离。

满族人结婚关于酒的风俗就更多了,比如“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交杯酒可以说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就有了交杯酒这一说,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意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还要举办“谢亲席”。就是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也是我们熟知的。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还有“回门酒”。即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到了现代,生活中在庆贺婚礼的时候仍然沿袭了不少饮酒风俗。人们不仅要在婚宴上饮酒,还要大唱饮酒歌,有向媒人敬酒时唱的“敬媒人酒歌”,有媒人回敬新郎、新娘时唱的“媒人回敬酒歌”,还有“筛酒歌”、“贺新郎新娘酒歌”,等等。这些婚宴上的歌曲,每个都与酒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歌,婚礼可能会显得庄重和素雅;但若没有酒,那么婚礼就没有了喜的味道,更难表达对新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