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前儿童游戏
8074300000004

第4章 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自19世纪下半叶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外有许多的心理学家研究儿童游戏,由于研究者的指导思想、方法论的不同,所采用的心理学理论不同,研究的角度及实验的对象不同,同时也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在20世纪初,经典的游戏理论已经形成。到20世纪中叶以后,主要流行三种游戏理论派别,即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和活动游戏理论,它们对当代儿童游戏研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80年代以后又兴起了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研究和指导我国学前教育的游戏实践,而且对于我国的游戏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学派游戏理论是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认为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他曾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来寻找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纽带。他认为游戏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并提出了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分别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

一、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

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什么是游戏和游戏的实质。他认为应当以同化、顺应在儿童游戏中的比例来解释游戏,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同化是指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动作。如:儿童学会“抛”球动作后,就试着去抛手中的任何东西,把抛其他东西的动作也纳入到自己的抛物动作图式中,同化并不要求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结构,只是丰富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是指使主体改变自己的原有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儿童要想拿到一个玩具,必须先移开一个障碍物,这就要求儿童在抓握玩具动作以前先要改变自己原有的动作(抓握)图式,改作移动动作,否则就拿不到玩具。

然而认知活动的这种同化、顺应过程,并非始终是协调和平衡的。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结构发展的不成熟,同化和顺应之间往往是不平衡的。它表现为不是顺应大于同化,就是同化大于顺应,其在儿童活动中的比例,就决定了儿童活动的不同形式。

当同化大于顺应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这时儿童只是以现有的认知水平去理解外部事物,而不顾外部事物本身的特点,一味地按主观意愿去行动,将外部事物改造成能适应自己原有水平和主观意愿的事物,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总是用已有的经验去同化现实,将现实改造成为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自己的世界。如:儿童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与理解扮演司机,将椅背当方向盘,做“开汽车”游戏,这时,教室变成了马路,小椅子变成了汽车。

当顺应大于同化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模仿活动的特征。这时儿童则完全认同外部事物的特征,机械地重复外界所提供的范例,即使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也顺从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模仿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儿童不知其所以然地顺从权威,从而处于一种他律活动之中。

只有当同化、顺应平衡时所产生的活动才具有智力活动的特征。主体在吸纳外界新知识的同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和整合,理解和认同新的知识,使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学前期儿童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因而往往不能保持这种平衡,而表现为模仿和游戏。所以模仿和游戏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同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

可见,在皮亚杰那里,游戏只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动,它的价值不是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二、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正因为皮亚杰把游戏看成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游戏是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然与智力发展阶段相对应。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戏划分为相继出现的三个阶段。

(一)练习性游戏

这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时期的游戏形式(又称实践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0~2岁),此时游戏的目的,是要取得一种机能性的快乐,满足生理上的要求。其形式为重复偶然习得的动作图式。

最初,婴儿是对偶然产生的新动作进行重复。例如,当婴儿发现自己转头就能看到玩具时,这个动作的效果就使他一再重复这个动作;随之,婴儿对重复动作本身的兴趣大于动作的效果,例如,当婴儿不断地拉一根绳子使一个玩具移动时,他便不像热衷于拉绳子本身那样热衷于这个结果;再以后,婴儿开始将习得的各种动作进行整合性重复,这时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为整合而整合,集中在达到目的的途径中的障碍,例如:当婴儿在将一个不倒翁玩具放到桌子上时,不小心掉到地上发出响声,他便重复这一系列动作组合,从而游戏动作便日益复杂化。这些重复动作就是游戏。

在皮亚杰看来,练习性游戏的愉悦来自儿童控制自身和环境的感觉,当这种控制能力被反复地证实后,儿童便沉溺于发展着的能力和自信的情感中。

(二)象征性游戏

这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的游戏形式(2~7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超越直觉动作的形式,在初步的语言和表象的作用下,试图把符号和被表示的对象进行联合,然后去理解外部世界和表现自己。所以象征性游戏反映了符号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也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同化性倾向,即以表征的形式把世界吸收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过程。如果说练习性游戏是作为机能价值而存在的话,那么象征性游戏便是作为表现价值而存在的。

(三)规则游戏

这是发生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游戏形式(7~12岁),这时象征性游戏结束,规则游戏开始发展,一直持续到成年。

皮亚杰认为,规则游戏是继续在表现着一种对现实的同化倾向,规则导致娱乐活动的集体形式。规则游戏是由于通过感觉运动阶段动作的练习和掌握,使动作技能提高了,又经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智慧的整合,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有双方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是以规则来协调的,规则或是既定的(上代传下来的),或是同伴协商产生的。

因此,在皮亚杰看来,游戏就是通过同化改变现实,适应个体需要,而不必通过顺应来进行平衡,受顺应的约束。儿童在游戏中扩大认识,形成概念,思维变得更灵活,所以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重要方面。

皮亚杰以其独特的研究方式,打开了从认知发展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局面,尤其是他对以往的游戏本能论提出了挑战,大胆提出了游戏发展的阶段论,这无疑对研究儿童的游戏具有新的意义。然而,由于他的游戏理论过于强调认知作用和智力的作用,因而导致了忽视制约儿童游戏发展的其他因素,如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等,这不能不说是皮亚杰游戏理论的一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