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历代著名音乐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巴赫画像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
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刻苦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超,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和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生活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