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荡三十年(下卷)
8125900000069

第69章 ·2007年:大国崛起 (3)

更令人瞠目的是,以该日收盘价计算,中石油A股加H股的市值大致相当于整个巴西或俄罗斯全年的经济规模,远远超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5个创始成员国的经济产出总和。【进入全球10大市值公司的其他公司为,埃克森·美孚(1)、通用电气(3)、微软(6)、美国电报电话公司(10),以及荷兰壳牌石油(7)、俄罗斯天然气公司(9)】对于这种高市值景象,国内业界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心情。中石油的表现进一步证明垄断的力量以及股市的巨大泡沫,有人将之与埃克森·美孚比较发现,后者的营业收入是中石油的四倍,而利润率只有中石油的一半,显然,很难将中石油的这种盈利优势归结为其竞争力的体现。中国内地股市规模现已超过日本,但中国GDP总量只有日本的60%。这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透过股市的狂欢,人们看到的是中国经济上升期所伴随的资本躁动,以及非理性的市场繁荣。

便是在这场股市狂欢中,人们仍然绝望地看到,那条灰色的操纵和投机阴影不但没有消失,而且有越来越浓烈的迹象。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的观察,2007年的资本市场进入到历史上违规违法行为最严重的时期,他提出了三种值得警觉的行为,一是日益猖獗的内幕交易,他认为当前的市场内幕交易是17年来最猖狂的阶段,“过去内幕交易还是小范围的,现在是全面做这个事情,这将严重损害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成长的基础和道德底线,要引起足够警觉。内幕交易将会使中国市场慢慢丧失其信心。”第二是目无法纪的操纵市场行为非常令人忧虑,第三,是部分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虚假信息披露和大规模的增发行为。

吴晓求的这些警告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人们在2000年就早已听得厌烦,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今年年初,*ST宝硕的表演就很能为这种担忧提供最生动的佐证。这是一只神奇的股票,它从2月份起接连走出10多个涨停,每股股价从2.30元升到将近20元,而它被炒热的原因是“这是中国股市中最垃圾的垃圾股”,*ST宝硕是河北保定市一家生产塑料制品、管材的专业工厂,在2006年的年报中,这家企业亏损16.62亿元,并存在逾期贷款、巨额违规担保、大股东巨额占款等问题,2007年的第一季度又报亏70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4.17元,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而且由于股权交易复杂,始终找不到“买家”。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因为“它面临破产,而且神秘买家未定,存在重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引起炒家们的追捧,从4月到5月,*ST宝硕连续发布了3份破产风险提示公告,但与之相呼应的却是公司股票一连14个涨停板,股价持续上涨,让人莫名咋舌。

如果说,股市的狂热已到了癫狂的地步,那么,发生在楼市里的财富传奇则令人无言。

今年以来,全国房价延续上一年的上涨态势全面飘红,很多城市都涨了一倍,甚至两到三倍。年初,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二手房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0.7万至1万元,到10月份,已经上涨到每平方米1.6万元至3万元。4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披露了上海某楼盘房价高扬的真相:真实成本约0.6万元/平方米,开发商最终向消费者发售时房价已抬高到了1.8万元/平方米,开盘当日,消费者漏夜排队领号。8月,杭州市区的一块土地被高价拍卖,楼面地价达到了1·57万元/平米,消息发布后的第二天,该地块边的一个售价为1.5万元每平方米的楼盘当即跳空提价6000元。房价如此疯狂,连赚到手软的开发商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年初,深圳一家地产业推出160多套别墅,600多户闻讯抢购,近千万元一套的豪宅每两三分钟成交一套,开发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在楼盘的利润率已经高到让我们不好意思的程度了。”

10月1日,美国《福布斯》亚洲版公布2007年“中国富豪榜”,一个陌生而年轻的26岁女子成了新一任的中国首富,这个叫杨惠妍的广东姑娘是广东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女儿,她个人净资产高达160亿美元,因此创造了三项记录:中国第一个资产过1000亿元的富豪、第一个不到30岁就成为全国首富、全亚洲最富有的女人。人们还记得,2005年的首富是盛大游戏的陈天桥,其身价为90亿元,不过两年,首富标杆提高10多倍,地产的造富魔力让所有从事制造业、流通业甚至互联网产业的企业家们都黯然失色。

在这张榜单上,前四位均为大地产商,分别是杨惠妍(碧桂园)、许荣茂(世茂集团)、郭广昌(复星国际)和张力(富力集团),前100名中有39人从事地产业。而在早前发布的《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中,排名前十的有6位是来自IT、互联网行业,相比较,这是一张颇有嘲讽意味的榜单。新华社记者在题为《福布斯榜单揭示房地产暴利》的评论中认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繁荣并非起步于房地产开发,而是始于加工制造业。为什么制造业出不了多少富豪?显然还是一个行业利润率的问题。”

地产业的暴利怪状,除了业者利用景气大赚其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个产业存在一条罪恶的“灰色产业链”。6月25日,《人民日报》旗下的的《市场报》刊登报道称,“四成利润被职能部门吃了”。据一位姓蒋的房地产开发商曝光,“我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商品房建筑行业。当年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价不过350元至400元,房价不过1000元/平方米至1500元/平方米,建筑成本占房价的1/4,加上土地出让金,房地产成本价格也不过是房价的1/2至1/3。如今建筑成本比原来只涨了100元至200元,房价却比原来翻了好几倍,房屋成本只占房价不到20%。”

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商均向外宣称“价格上扬”的最大原因是土地价格、开发成本上升。而据这位开发商透露,实际上,土地“招拍挂”没有增加房屋成本,而“暗箱操作”成为房地产商降低成本的主要渠道。“招拍挂”的项目一般分为3种情况:一种是规模较小的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开发商可以通过“内部渠道”了解政府方面的土地价格“底线”、“上限”,与有可能参与的同行形成“价格同盟”。由一家公司竞拍下来后,其他公司共同建设,但楼盘销售价格参照周边楼盘价格抬高销售。

一种是规模涉及几百亩土地的项目,土地连片开发就需要通过集体“围标”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地的掌控,开发商往往事先做好评估部门、招投标审委会的“工作”,通过招投标“评估”方式,排挤一些外来的竞争者,通过打压对手、减少竞争压力来降低潜在的成本风险。还有一种是获得规划部门的“风声”,在未来的黄金地段抢先“圈地”的做法。如政府搬迁、城市发展规划等出台前夕,地方政府决策层尤其是“一把手”对城市发展的目标指向,成为开发商趋之若鹜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房地产开发商就会连夜“跑马圈地”,因为这时候土地价格最低廉。要获得这些消息、“搞定”这些职能部门,就必须“有酒大家喝”,从楼盘开发中拿出一部分利润,让包括评估、规划、拍卖、土地、政府等部门“分享”。这位开发商对记者说,“我认真算过这样一笔账:一栋楼盘开发下来,成本只占房屋价格的20%,开发商能够拿到的利润占房屋价格40%,还有40%就是被各种“灰色开销”吞噬了。

碧桂园的创办人是1955年出生的广州市顺德区北滘镇人杨国强,他自幼家贫,据称17岁前未穿过鞋,早年曾放牛种田、做泥水匠及建筑包工头。他平时十分低调,几乎与媒体绝缘,出现在公开场合时亦沉默寡言,穿着的西装永远像大一个码。还有媒体记录,他在开会时,喜欢脱鞋、盘腿而坐。他是第一批涉足地产业的私营企业者,1992年就开发顺德碧桂园楼盘,此后多年在珠三角一带发展。碧桂园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在公司9个执行董事中,8位均为杨氏家族人士,唯一非血缘成员是公司总裁崔健波,此人曾任杨国强老家、顺德区北滘镇镇长数年,据称“对杨国强的事业发展进行了坚定的扶持和帮助。”2005年,杨国强将所持股份转予1981年出生的二女儿杨惠妍,今年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按所持股份的市值,杨惠妍一跃而成中国新首富。

碧桂园上市后,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房地产公司,而在此前的地产界,碧桂园在开发规模及知名度等方面均不是最突出的,而且其财务压力也非常巨大,公司的财务总监曾表示,到2006年底,企业负债40亿,净负债对股本比为160.1%。然而,尽管如此,它的上市还是受到热烈的追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到今年8月中旬,碧桂园土地储备达到54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碧桂园一向最引为自豪的是土地价格低廉,它在上市招股书中便宣称,“我们是中国拥有最庞大和低成本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此等储备为我们未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碧桂园的上市保荐人瑞银也在报告中提到,碧桂园所得土地的最低成本,以每平方米计,只有25元。有媒体披露,它在广州增城的项目凤凰城一期土地地价低廉到每亩3万元,而华南碧桂园的地价则是每亩6.8万元。公司招股书表明,在过去三年间碧桂园每年营业额的复合增长为56.5%,而纯利增长则为惊人的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