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包容比批评更重要
8137100000030

第30章 容人之过少揭人短 (5)

人总是爱一点儿面子的,当双方在一起的时候,都要考虑一下:这句话说出去,会不会让对方难堪?或做这件事会不会给他招惹什么麻烦?如果都能这样想的话,那说话办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和误会了。我们来看一个幽默而亲切的生活小品。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忽然想起来面包忘了拿,于是又去柜台上取面包。当她回来时,却发现在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人,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那个人正在喝自己的汤。

“他无权喝我的汤。”老太太寻思道,“可能他太穷太饿了吧。算了,不跟他计较,不过,不能让他一个人把汤全喝了。”于是老太太坐在那人对面,拿起汤勺。不声不响地开始喝汤。

就这样,两个人都默默无语地喝着同一碗汤。过了一会儿,那人忽然站起来,端来一盘面条,放在老太太面前,面里插着两把叉子。两个人也不说话,又埋头共吃一碗面条。等到吃完了,各自起身,准备走了。

“再见!”老太太说。

“再见!”那人说。

当那人走后,老太太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餐桌上,摆着一碗汤,一碗显然被人忘了喝的汤……

当然,那位陌生人有足够的理由,不让老太太和他喝同一碗汤,但他没有拒绝,他不声不响地与她喝汤,还特意端了盘面条,继续与老太太共享。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把那人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如果不能给别人留面子,那么别人也绝对不会给你台阶下的;你嘲弄别人,别人也一样会嘲弄你。

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要顾及对方感情,巧妙地拒绝他人要求。当别人对他们提出要求时,他们不好意思说“不”,因为这样很可能会伤害对方的感情,造成两个人的关系疏远,但是,有时候如果答应别人的要求自己又确实有难处,或者自己会丧失许多东西。许多人在面对这种矛盾时都十分苦恼,不知道该怎样办。

其实,在自己确有难处,或者在答应别人的要求后,自己的利益会损失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拒绝别人。但是,拒绝别人要考虑对方的情感,尽悬做到不伤害双方的感情。怎样说“不”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在拒绝别人时应该注意不使他们的面子受损。如果既拒绝了别人的要求,又让他们丢了面子,那么他们心中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可是,如果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不让对方丢面子,使别人非常体面地接受拒绝,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指责别人要先指责自己

人多有这样的感觉,只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却很少看见自己身上同样的缺点。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儿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终于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炼”。

四个和尚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一个道行较浅。由于该修炼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浅的和尚负责。

“不说话修炼”开始后,四个和尚就盘腿打坐,围绕着那盏灯,进行修炼。经过好几个小时,四个人都默不作声。因为这是“不说话修炼”,无人出声说话,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油灯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负责管灯的那个和尚,见状大为着急。此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灯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几乎就快熄灭了。

管灯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说:“糟糕!火快熄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闭目打坐,始终没说话。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斥责他说:“你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怎么能开口说话。”第三个和尚闻声大怒,他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太不像样了!”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沉默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睁眼傲视另外三个和尚说:“只有我没说话。”

四个参加“不说话修炼”的和尚,为了一盏灯,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好笑的是,有三个“得道”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之时,都不知道自己也犯下了“说话”的错误。

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别人走错了路,我们往往会提醒人家。别人做错了事,我们会指责人家。可很多时候,我们在提醒别人的时候,忘了提醒自己;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忘了指责自己。我们要在心中放一面镜,眼睛看到别人的同时,心中先看到自己。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毛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却不知道先把碗里的吃完,可能就已经足够了。人们做好自己很难,永远只看别人表面的好,却看不见对方可能也会羡慕你。

有一天,上帝闲来无事,突发奇想:假如让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位生存者再活一次,他们会怎样选择呢?于是,上帝便给世界众生发了一份问卷,让大家填写。

答卷收回后,令上帝大吃一惊,请看他们各自的回答:猫:“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老鼠。我曾偷吃主人一条鱼,竟被他打个半死。老鼠呢,可以在厨房里翻箱倒柜,大吃大喝,人们对它也无可奈何。”

鼠:“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猫。吃皇粮,拿官饷,从生到死由主人供养,时不时还有我们的同类给送鱼送虾,很自在。”

猪:“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当一头牛。生活虽然苦点,但名声好。我们似乎是傻瓜懒蛋的象征,连骂人也都要说‘蠢猪’。”

牛:“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头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力气活,有谁给我评过功,发过奖?做猪多快活,吃罢睡,睡了吃,肥头大耳,生活赛过神仙。”

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主人保护。我们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风吹雨淋,还要时刻提防冷枪暗箭,活得多累呀!”

鸡:“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鹰,可以翱翔蓝天,任意捕兔捉鸡,而我们除了下蛋、打鸣外,每天还胆战心惊,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终日。”

蛇:“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青蛙,处处受人类保护。我们呢,走到哪里,都要遭人毒打,还要吃我们的肉,活着有啥意思!”

青蛙:“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意做一条蛇,人见人怕,都躲得远远的。我们呢,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现在却被人们想着法子吃,宴会酒席、饭店餐馆处处可见。”

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男人一律填写为:“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个女人,上电视、登报刊、做广告、印挂历,多风光。即使是一个无业青年,只要长得靓,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一句嗲声嗲气的撒娇,一个朦胧的眼神,都能让那些正襟危坐的大款们神魂颠倒。”女人的答卷一律填写为:“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一定要做个男人,经常出入酒吧、餐馆、舞台,不做家务,还摆大男子主义,多潇洒!”

上帝看完,气不打一处来,“哧、哧”把所有的答卷全都撕得粉碎,厉声喝道:“一切照旧!”先做好自己,这是每个人别无选择的路。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谁身上都难免会有缺陷,谁都难免会遇上尴尬的处境。虚荣的人喜欢藏藏掩掩、喜欢辩解。其实越是藏藏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辩解,却会越辩越丑,越描越黑,最佳的办法是学会从自身找问题。

从自身找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它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作为生活的一种艺术,具有调整自己和环境的功能。它不但能应付周围众说纷纭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还能给别人增添快乐,帮助别人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人总有一些地方不能与别人相比,如果故意掩盖,反而让别人觉得有笑料可挖,就越想把事情搞明白。这样,自己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与其让别人去挖,干脆自己承认好了,这样既满足了别人的好奇心,又释放了压力。如果再艺术地自嘲一下,别人笑过之后也就不会再去探究什么了。可是,世界上就是有许多人不想承认自己的不足,更不会以自嘲的方式去解脱自己。

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狸用尽了各种方法,拼命地想得到高墙上的那串葡萄,可是最后还是失败了,于是只好转身一边走一边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这只聪明的狐狸吃不到那串葡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和不满,但它却用“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来解释问题,使失望和不满化解,使失衡的心理得到了平衡。

连狐狸都会给自己台阶下,人的聪明才智到哪里去了?虚荣心让许多人骑虎难下,如果别人不给他梯子,他就不会自己下来。而聪明的人贵就贵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即使别人不给梯子,他自己也要下来。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着一句话,到时候你看后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世界,改变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

一天,王子又见到了智者。王子说:“我已经看到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着“接纳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自责和苦恼,因为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学会了欣赏自己。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着“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埋怨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别,而总是不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所以他学会了宽容别人。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着“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总是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更好的事情,所以他学会了包容世界。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慨叹:别人总是如此苛刻和不可理喻。特别是被人误会,甚至是被人曲解的时候,我们总想申辩、表白,或想极力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结果可想而知,犹如掉进染缸,怎么也洗脱不了。

其实,指责别人不如先指责自己,只有自己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够更好地容纳他人。在纷繁冗杂的世界里,改变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