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8138200000014

第14章 保持沉默,是一种大度宽容的伟大胸怀 (3)

楚国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于是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把魏国村民的瓜地糟蹋得不成样子。

魏国村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浇灌的瓜地变成这副模样,知道肯定是楚国的村民做的手脚,非常气愤地请宋就县令为他们主持公道。村民们个个义愤填膺,说也要去踩楚国村民的瓜地,一报还一报。

宋县令听了村民的倾诉,忙请村民们坐下消消气,然后对他们说:“我的看法是,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怎么不行?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没天理啊!”

宋县令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刚开始可以解解心头之恨,可是,然后呢?我想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到最后,谁都不会收获一个瓜,得不偿失啊。”

村民们问道:“这么说,我们该怎么做才好?”

宋县令说:“你们每天晚上偷偷去帮他们浇瓜地,结果怎样,相信你们不久就会自己就看到的。”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惊奇地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派人到魏国这边道歉,从此两国村民你来我往,更加和睦。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连楚国边境的县令也知道了,于是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就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修好,并派使者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宋就用宽容来回报邻国村民的怨恨,化解了两村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并且缓和了两国的关系,可谓一举而三得。

宽容是在处理非原则问题上的大度,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遇事让人三分,便可化干戈为玉帛。实际上,用宽容去回报怨恨,在我们饶恕别人的同时,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由此可见,宽容乃是利人利己的最好处事之道。

宽容是人格魃力对别人的征服,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和不好欺负,而遇事锱铢必较、剑拔弩张,除了能表现自己脾气暴躁,是一介莽夫之外,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不但可以化解他们对你的敌意,或许还有可能使他们成为你的朋友。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其他一些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你的政敌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的时候,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但是要记住,宽容绝非那种无原则的调和,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止境的迁就,不是对放纵、邪恶的默许,宽容绝非是金戈铁马的砍杀,看血流成河的快慰,它是用理智之手去拨动内心真、善、美的情感之弦,以克服短浅、狭隘、苛刻与冷酷。如同紫罗兰把它的香味留在踩扁它的脚踝上,是人生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对他人要鼓励大于批评

林肯年轻时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写信写诗讽刺和挖苦别人,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故意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彻底改掉了这种坏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讽刺一位政客的文章。文章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他向林肯下战书,要求与其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两人在河边见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使得这场悲剧才未发生。这对林肯来说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是了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为任何事而轻易攻击他人。

过于严厉地批评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这就是自己的一大过错。不随便谈论别人的是非是远离怨恨的方法。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攻击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项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批评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肯定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共事时,总感到疙疙瘩瘩……

人人都不愿受到别人的责备或批评。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也少不了责备或批评。通过批评可以改正错误。但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是不可随意为之的,否则,对方不仅不会接受,还会产生怨恨。至于教人为善,不要论调过高,不要尽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应考虑他的能力是否可能达到,只有鼓励对方法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才能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从才达到有效诲人的目的。

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干将范疆、张达告之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两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两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从这个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粗鲁野蛮,不讲情理的对待别人,也会把自己推向绝境。卡耐基指出: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往往是零。这也正是对“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的经典诠释。

爱默生说:“批评不应该是一味抱怨,全盘贬斥,或者全是无情攻击与彻底否定,而应该具有指导性、建设性和鼓励性。”讲究适度的批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你言词激烈,恶意相向,既会冲淡主题,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如此,好的效果无从而来,甚至还会恶化结果。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别人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到别人是否能够做到。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快、摩擦和委屈,和人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如果两个人之间谁也不肯妥协,而是针尖对麦芒的话,怨恨就会像一只气球一样,越鼓越大,最后会膨胀到让人无法控制的地步,直至爆炸。

面对生活中的怨恨与不愉快,我们只有不念旧恶,不计新怨,在应当宽容让人的时候就宽容待人。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道:“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话很简单,却异常的启人心智。

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就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年轻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在洛克菲勒的心里一直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拥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

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四处流浪,有一次,他来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小镇上并结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杰克逊先生已经年过五旬,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虽不繁华但是却令自己倍感亲切的小镇上。虽然他已经担任很多年的镇长了,但是镇上的人们好像不约而同地都忘了选举新的镇长一样,从来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杰克逊会是镇长?

事实上,杰克逊也确实是担任镇长的最佳人选,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善良博大的心。不论是镇上的原始居民,还是来到镇子上的任何一个人,凡是和杰克逊有过一定接触的,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杰克逊的善良和热情,同时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洛克菲勒租住的小旅馆离杰克逊镇长的家非常近。甚至每当洛克菲勒站到旅馆旁的大门前向远方遥望时,都会清晰地看到镇长家门口那片井井有条、长满各色鲜花的花圃。热情的杰克逊镇长每次路过遇到洛克菲勒时,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问这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当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镇长夫人总是会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而且镇长还会时不时地让女儿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点心。

洛克菲勒在这个小镇上住了一段时间后感到自己一无所获,于是他决定过几天就离开这个小镇,但在离开之前,他要特别感谢杰克逊镇长一家给予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照。然而就在他准备向镇长告别那几天,小镇上迎来了连续的阴雨天气,于是洛克菲勒不得不继续停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在心里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连绵的阴雨天气总是最讨人嫌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每当雨停的时候,洛克菲勒都会走出旅馆的大门——实际上洛克菲勒就住在杰克逊家的斜对面,看看镇长家门前因经雨露滋润而更感娇艳的花朵。这天,当他走出旅馆大门的时候,发现来来往往的人群已经把镇长家门前的花圃踩得不成样子了。洛克菲勒为此感到非常的气愤,他真为镇长和这些花朵感到惋惜,于是他站在那里指责那些路人的行为。

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踩踏镇长家门前的那片可怜的花朵。第三天,镇长拿着一袋煤渣和一把铁锹来到了泥泞的道路上,他用铁锹把袋子里的煤渣一点一点地铺到了路上。一开始洛克菲勒对镇长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镇长为什么要替这些践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铺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镇长的苦心,原来有了铺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着花圃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虽然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但是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没错,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那些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因此他们永远不会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拥有宽容胸怀的人则终生都生活在关爱与幸福之中,这些温暖与快乐不单单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一片茫茫沙漠的两边存在着两个村庄。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如果绕过沙漠走,至少需要马不停蹄地走上二十多天;如果横穿沙漠,那么只需要三天就能抵达。但横穿沙漠实在太危险了,许多人为了寻找捷径,结果再也没有从沙漠里出来。

后来有一天,一位智者经过这里,让村里人找来了几万株胡杨树苗,每半里一棵,从这个村庄一直栽到了沙漠那端的村庄。智者告诉大家说:“如果这些胡杨有幸成活了,你们可以沿着胡杨树林来来往往;如果没有成活,那么每一个走路的人经过时,要将枯树苗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给淹没了。”

果然,这些胡杨苗栽进沙漠后,很快就全部被烈日烤死了,成了路标。沿着“路标”,这条路大家平平安安地走了几十年。

有一年夏天,村里来了一个僧人,他坚持要一个人到对面的村庄去化缘。村民们告诉他说:“你经过沙漠之路的时候,遇到要倒的路标一定要向下再插深些;遇到要被淹没的树标,一定要将它向上拔一拔。”

僧人点头答应了,然后就带了一皮袋的水和一些干粮上路了。他走啊走啊,走得两腿酸累,浑身乏力,一双草鞋很快就被磨穿了,但眼前依旧是茫茫黄沙。当遇到一些就要被尘沙彻底淹没的路标,这个僧人想:“反正我就走这一次,淹没就淹没吧。”他没有伸出手去将这些路标向上拔一拔,遇到一些被暴风吹得摇摇欲坠的路标时,他也懒得弯腰扶正或者是往下再插一插。

当这个僧人走到沙漠深处的时候,寂静的沙漠突然飞沙走石,有些路标被淹没在厚厚的流沙里,有些路标被风暴卷走了,没有了影踪。

僧人像没头的苍蝇似的东奔西走,却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片浩瀚的沙漠。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自己能按照大家吩咐的那样做,那么即便没有了进路,还可以拥有一条平平安安的退路。

是的,给别人留条道路,其实就是给我们自己一条退路。对他人行善,关爱他人,实际上就是在善待自己,关爱自己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实际上就是善待自己,关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