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8151200000001

第1章 序(1)

反映伟大时代历史巨变描绘人民群众精神图谱

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文学精品

刘云山

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60年前,刚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主席应茅盾同志之邀,为《人民文学》创刊号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这一希望,是党的希望、人民的希望,也是时代的希望、历史的希望。60年来的中国文学,始终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始终与祖国进步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建设新中国的旺盛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取得新的历史性进步,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创作活力更加旺盛,当代文学在记录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巨变、弘扬民族精神,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每一位作家艺术家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呼唤着更多的好作品问世。我们要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我国文学事业持续繁荣,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一、文学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优秀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成为人们前进的指引,就在于其中蕴含着有益于人生和社会的可贵价值。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凡优秀作家总是力图形象地表达对那些体现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肯定与赞扬,从而引导和鼓舞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著文章、写文章,要传道义、担道义,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正如鲁迅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不体现价值取向的文学作品。

价值观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活动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个取向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学的灵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在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和活跃多变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要创作出能够启迪人、影响人的优秀作品,首先就要有主心骨,有正确的创作思想。这就需要我们的作家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在多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立主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创作实践中,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更好地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文学创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好文学与人民的关系。“人民文学”的“人民”,不仅是刊物的名字,也应当是文学的方向、文学的旗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的赞赏是作家艺术家的最大荣誉。新中国60年文学发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我们把“人民”两个字写在中国文学的旗帜上,写进中国文学的历史。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文学创作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怀百姓情感、写百姓生活、当百姓作家,把人民作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主体,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人民,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二、文学创作应当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文学创作只有汇入时代的主流,才会有广阔的前途,才能锻造出传世之作。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适逢民族复兴伟大时代是作家的幸运、文学的幸运,鲜活生动的伟大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精神,呼唤着我们的作家去记录、去表现、去讴歌。这就要求广大文学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寻找和发现文学创作崭新的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写史、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和语言,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弘扬主旋律,应当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那种把主旋律作为一种题材,等同于红色历史、革命战争、英雄人物,其实是一种误解。主旋律代表着一种精神,反映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有了这种精神、这种价值取向,不论什么题材都可以体现主旋律、反映主旋律,成为主旋律的鲜明乐章。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那种把多样化与主旋律对立起来的看法,也是一种误解。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繁荣的标志应当是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文学创作最忌重复、趋同、跟风、扎堆、克隆,一个面孔、一个模式。文学创作应当在丰富多彩的题材中贯穿主旋律,以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来表现主旋律、弘扬主旋律,努力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有主流也有支流,有光明也有黑暗。应当看到,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到处铺满鲜花、到处充满高尚,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要不要反映,而是如何反映。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把握事物,抓住本质、反映主流,从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有利于人民幸福出发,以文学的方式反映社会变迁中的得与失、喜与忧,更好地体现时代潮流,更好地感应时代脉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文学创作需要不断深入生活、汲取营养

文学创作是艰苦的精神劳动,是作家对生活的勘探、开掘与发现。把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对这个问题的精辟论述,至今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地说,在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我们有时解决得好,有时解决得不够好;有些人解决得好,有些人解决得不够好。解决得好,我们的创作就上得去,就能拿出好作品、大作品。现在,我国文学作品数量应该说已经很多了,但真正富有生活底蕴、能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还不够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生活的深入体验不够。现代农业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文学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闭门造车,就不会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资讯十分发达,不出门就能获得丰富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深入生活?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通过各种媒体,固然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很多素材,并且我们也要利用好现代传播手段,但不能以此代替深入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挖掘到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媒体报道很多,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心灵也会受到很大感动,但这与现场体验到的震撼程度是很不一样的,许多到过抗震救灾一线的作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深入生活应当是作家的必修课。深入生活,要提倡下得去、蹲得住,避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深入生活,不仅要熟悉生活,更要培养对那里的生活、那里的人的感情,如果不到生活中与人民群众接触交流,不在生机勃勃的实践中经风沐雨,对所要表现对象的真情实感就无法培养起来,创作激情就无从谈起。深入生活,不仅要有生活的积累,而且要有经济、科技、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就难以准确深刻地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应当说,现在我们深入生活,条件更好了、内容更多了,但要求也更高了。

当然,有了生活之后,还要用心进行提炼、开掘和萃取,这就有一个如何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问题。现在社会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复杂、更五光十色,理解把握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我们的作家掌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国情,还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要有广阔、深邃的眼光。优秀的作家往往既有生活的积淀,也善于进行生活的再造。许多优秀作家的成功,既得益于长期深入生活,更得益于对生活积累的反复淘洗、筛选、发酵和提升。如果说生活是粮食,文学是美酒,那么创作就是对生活的酿造。没有这个过程,生活还是原始素材,还不能变为感染人的文学作品。对作家来说,需要有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需要有驾驭和把握生活的高超能力,需要有充满理想的艺术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保持生活的鲜活又不拘泥于生活,使写作成为生活的深加工,成为思想的再提炼,成为感情的炽热燃烧。

四、文学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创新,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的积淀,又蕴含着时代的理想,既延续着传统的特点,又创造着新颖的内容和形式。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中国文学积淀了深厚宽广的思想、情感、文化、语言和艺术资源。继承,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守我们的文化立场,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学的优雅、博大与深厚。要从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汲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滋养。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阅读和审美也提出了崭新要求,必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意味着超越,需要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气,需要不断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原创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大力推进文学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发展。现代传媒对文学创作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建立在现代传媒基础上的文学样式,在文学创作的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新实验,对文学的创作观念、创作方式、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要高度重视利用影视、网络等传媒手段,借助电影、电视剧、视频、动漫、网络等样式,不断增强文学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网络文学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尽管它还在发展变动中,不那么成熟,但毕竟出版数字化是个大趋势,网络文学有海量的作品、广泛的读者,而读者又以青少年为主体。对于网络文学这样的新事物,要积极研究,大力扶持,加强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五、文学创作应以更宽广的胸怀面向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向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学创作经验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越来越多,让我们看到了世界文坛的斑斓,领略到了国外文学家们的风采,从中学习了很多,借鉴了很多。当然,外来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每一种文学的优长都与其产生的文化土壤有着内在联系。学习借鉴,有一个文化上跨越、艺术上对接的过程。在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地球村”里,文化的民族性正越来越被珍视、被推崇。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的是中国文学的创新,为的是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学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弘扬我们文学的中国本色。

面对国际文学发展潮流,中国作家应该以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更加积极地面向世界。“走出山外”,才能更加真切地识得“庐山真面目”,才能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要主动走上世界文坛,通过作家之间的往来互访、作品互译、文学研讨等各种方式,学习世界各国文学艺术中一切有益的养料,包括有进步意义的创作思想、有价值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表现手法,使之变成我们的文化财富。同时,要大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通过优秀文学作品向各国人民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国人民丰富而美好的心灵世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现在,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或了解不多,有的还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学交流,广交国外、港澳台作家朋友,巩固和扩大与海外华文作家的合作,建立和开拓与外国主流作家的联系渠道。要加大文学作品译介力度,下功夫把各方面文学翻译人才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并加强同高水平的国外汉学家的联系,使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进入国际出版市场,让国外读者看到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能不能走向世界,我们能不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最终取决于我们自身,取决于我们的文化自觉,取决于我们的自信、自重、自强,我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守民族的文化立场,勇往直前地探索文学创造的新路。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之路。“走自己的路”这五个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近90年的丰富经验的浓缩、结晶。“走自己的路”,当然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光辉之路。对此,我们应该有百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