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土楼旧事
8160100000046

第46章 红白喜事礼仪讲究

从小孩呱呱坠地到老人寿终归天,土楼人有着一代代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把红白好事办得顺顺利利、风风光光。

一、生育:生男育女,传宗接代,后继有人。大家都十分用心操办。

1.做满月

土楼里有孩子出生,亲朋好友皆大欢喜,送鸡送肉表示祝贺,到满月这一天办酒席宴请亲友表示感谢。当天早上给婴儿洗澡,然后穿上外公外婆送来的新衣服,戴上长尾帽、项链、手脚镯等,穿戴整齐后由奶奶或叔婆抱着先拜天地,在鞭炮声中,抱出大门喊“鹞婆”(老鹰),沿着村里大路走一圈,孩子孩子做满月由婴儿母亲抱给外公,外公接过新人时说:“一手过一手,寿龄一百九十九。”外公抱着婴儿坐下来后用筷子在每样菜肴上比画一下,拿到新人嘴边说句好话:“喝酒,饮酒千盅,英雄海量;吃鸡,鸡报黎明,大好时光;吃鱼,鲤跃龙门,三元及第;吃葱,聪明智慧,读书头名;吃豆腐,大富大贵,福禄寿全……”最后用筷子通桌菜肴比画一下说:“吃遍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快高快大,长命百岁。”再把婴儿抱回其妈妈手里说:“抱回妈妈之手,财丁富贵样样有。”这样开斋结束,大家送上红包,祝小孩会高会大、长命百岁,然后宴席开始。下午,婴儿还要让其姐姐或哥哥背一下,养成以后让大人背着干活的习惯。

2.做“对岁”(周岁)

城里孩子周岁叫生日,土楼孩子周岁叫做“对岁”。孩子父母先择定孩子出生或前几天的一个黄道吉日做“对岁”,是日备办三牲层盒酒馃拜天地,祈求孩子快高快大、平平安安。小孩穿上外公外婆家送来的衣服鞋帽(第一次穿鞋),坐在簸箕里,许多孩子来看热闹。簸箕里面放着毛笔、算盘、书本、锤子、锥子等,让他自己拿,最先拿什么,说明他以后长大了要做什么职业。接着给孩子们分爆米花、糖果……希望大家高高兴兴、相亲相爱。

3.入学

土楼人重视读书,不分男女到6~8岁的时候都要入学读书,开学的时候穿上干净、漂亮的衣服,由父母带着到学校。上课之前要拜孔子先师,供品是放黄糖的爆米花,箍上红纸条连头带叶的葱、糖果等,祈求孔子先师保佑孩子读书聪明、学业进步。拜完后把爆米花、糖果分给同学们吃,大家相亲相爱,共同学习。接着拜见老师,教其尊敬老师,听从老师教导读好书。然后老师领新同学到教室上课。

二、婚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头等大事,礼节严谨隆重。

1.相亲:由媒婆介绍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男方带上糖果、香烟等礼物到女方家,不管成与不成男方都要包上红包作为“面花钱”。

2.“压定”:相亲后双方表示同意了,男方就要到女方家“纳彩”,男方要备办三牲礼品12盘,送到女方家下聘礼,用礼品拜天地祈求结亲顺利,中午在女家请其亲戚,并送上红包。双方谈妥聘礼等事宜后,女方给男方“时生日”(生辰八字),男方回家可请先生择日迎娶。

3.送日:男方按先生择好的日子,送日、开剪、安床、出闺、入门、吃婚桌、回娘家等项目日子及时辰。按送日的那天备好礼物,写好星期帖星期帖:说明新娘出阁、入门、回娘家的时辰帖。并聘礼一概送到女家,商定一切事宜等候迎娶。

4.迎娶:按择定日子,男方家张灯结彩,准备好花轿一顶,便轿二顶,喇叭乐队,还有猪头五牲,双鸡双鸭,柑、饼、蛋、金针、木耳、红枣、乌豆、米粄、糖果等十二样用簋装好,头一天便挑到女家。此外,还要带上新娘的衣服首饰,吃出门的匏勺肉,接簋、开簋、梳头、拜神、牵新娘、点灯、砍竹哨等仪式用的七个红包及出门鞭炮、阿舅炮等等,并用红纸书写“清河郡吉月吉日封”的封条把簋封好。

第二天一早,新娘梳妆打扮,头上插茉莉花、钩针、季笔(木工用的竹笔,避邪之意),出门时全家吃圆桌(簸箕桌),用簸箕架起当桌子,摆上酒、肉、汤圆等十二样菜肴,新娘坐在米斗上,新娘送给父母、兄弟姐妹红包,父母给新娘坠腰钱,然后父母点灯,点灯时说:“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财丁两旺,五代同堂。”接着牵新娘出门上轿。迎亲队伍要拖竹哨(把道路扫干净)、还有喇叭乐队、担灯(新娘的兄弟用长篮担着一对“保家灯”)、打丁轿(两个内侄孩子坐轿)、新娘轿(轿门贴有“清河郡吉月吉日封”的红纸封条)、担簋(贴有“某某郡吉月吉日”的封条,从封条上可以看出哪两姓联姻。簋内是吃婚桌的鸡、肉、果等食物)以及新娘进门用的鞭炮、丝巾、头布、枕头一对、毛巾等等,另有皮箱、用具等嫁妆随后同行。

迎亲队伍到了男方家门口停下,按吉时进门,新郎揭去轿封条,用脚踢一下轿门,新娘从里面踢开轿门出来,由族里长辈叔婆牵新娘入门,鞭炮喇叭齐鸣。新娘进门时抛下花生、清丁(一种糖果)、红枣、糖果等给孩子们捡着吃,这样更热闹。新娘直入大门,到正厅上,由叔公主持拜堂及进入洞房。

接着是吃婚桌,按既定时辰请命好的叔公叔婆主持,婚桌按吉利方位摆好,上面摆着新灯两盏(或红蜡烛),点着火的旧灯一盏,酒、鸡、肉、鱼、饭各两碗,红枣、乌豆、红蛋各两个,红汤圆两碗共十二碗。吉时到时新郎新娘坐好,一边鸣炮,一边由叔公先发烛点灯,用红纸引把旧灯火引到新灯,从左到右点着,边点边唱着:“左发花烛,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右发花烛,早生贵子、五代同堂。”接着由叔婆斟酒到红蛋碗里,用筷子把蛋夹成两半互换给新郎、新娘吃,一边说“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再依次逐一进行。

酒:夫妻恩爱,天长地久;

鸡:金鸡报喜,龙凤呈祥;

鱼:鱼水情深,同心同德;

饭: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豆腐:大富大贵,福寿双全;

汤圆:和和气气,团团圆圆;

红枣:早得贵子,三元及第。

尔后新郎新娘随意进餐。中午宴请亲戚朋友,新郎新娘逐桌去敬酒表示谢意。

当晚闹洞房,村里年轻人三五个一伙到洞房祝贺新婚快乐,新郎新娘送茶、递烟、送糖果,叫新郎新娘同饮一杯茶,同吃一块糖,夹湖鳅、唱山歌、跳舞……逗热闹直到午夜十二点。

第二天,新郎家要新办酒席请送嫁的新亲戚,酒桌上必有一碗“卵酥酒”(蛋煮酒一人一碗)表示谢意。

5.回娘家:按择定日子,新娘的母亲带长篮、火笼等先来新郎家后,新郎新娘即随其丈母娘回娘家,此谓“头转客”。当天或第二天,应赶在未到做饭时间前返回,家中没烧火、无炊烟,喻意夫妇相处心平气和。回礼是连头带叶的甘蔗,喻意夫妻相守,有头有尾。

经此一系列礼节走下来,结婚之喜事才算圆满结束。

三、做寿:土楼人从六十岁起每十年做一次寿,男做十,女做一(男人六十而女人六十一)。子孙按家境情况都有履行此习俗。届时寿星穿新衣戴新帽,亲友送来衣帽鞋袜、寿面、寿饼、寿桃、寿果……祝贺生日快乐、添福添寿。子孙们杀猪宰羊,敬天地保佑健康长寿,办酒席宴请亲友,有的百岁老人还在德远堂立石龙旗杆纪念。

四、丧葬: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规律,土楼人对六十岁上寿的人逝世后,都认真操办葬礼事宜。

1.老人一断气,子孙就开始焚香烧纸钱,戴着斗笠到河里买水给死者梳洗穿寿衣(男双件女单件)。棺内还准备鸡毛枕头、棺被、眠席、长命线、梳子、镜子、纸扇、红布,披在遗体上面,放下时说:“你得红,我得龙。”并扯一小块回来。女的还在双脚下各放一对莲花碗。

2.请风水先生择日,定下入殓、做道场、出殡等时辰。

3.请懂家礼、有文化的人写报帖、讣告等说明逝世、做道场、出殡等时间,以便亲友奔丧。报帖派专人送到其“外家”,讣告贴到常贴讣告的地方,村里人知道了则来帮忙。土楼人素来有“一家受难,万家帮忙”的精神,特别是丧事都会主动前去帮忙,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按讣告里的分工各执其事,有序进行。

4.风水先生在移柩上山前定好基地,挖好墓圹。道士们用竹片和纸制做灵屋,准备做道场超度亡灵。

5.出殡:在土楼门口大坪上摆好祭品,吹喇叭,敲锣鼓,小孩子擎幢幡挽联在一边等候,把棺材抬出来架在椅子上进行祭拜。祭毕由“外家”交钉,孝家子孙跪在地上,“外家”从子孙手中接过寿钉一根一根插在棺材上引好的钉眼中,插一根说一句好话:(客家话)一进丁(与钉谐音,下同),丁进东,子孙代代百万公;二进丁,丁进西,财丁富贵都顺意;三进丁,丁进南,家庭和睦万事成;四进丁,丁进北,福禄寿禧样样得;五进丁,丁进中,子孙万万丁,代代状元公。交丁毕再把钉钉好才出殡。担簋幢幡挽联先行,接着锣鼓乐队,再是抬棺移柩,最后孝家子孙、道士有顺序地送上山头下葬。下葬前,幢幡插在墓头上边,棺材放进墓圹,露出一尺左右,前面摆上牲礼祭品,子孙跪着,道士在墓头上“护龙”,然后入葬,用五块木板封住,再用泥土封紧,才算下葬结束。

6.做道场:正厅挂着阎王十殿王官及各种神灵画像,灵屋里摆着死者遗像,由道士带着孝家子孙以道家法度超度亡灵上西天。第二天一早,把灵屋焚烧后送牌位到家庙德远堂登座,回来时带灯到“灶下门”上挂着以示财丁两旺。

7.谢客:丧事完了即办酒席感谢亲友帮忙,孝家子孙到每桌前敬酒致谢。参加办丧事的每人分一个煮熟的蛋表示“驳壳”健康。“外家”回去时,礼品原物奉还,有礼包的要加倍回礼,出门时孝子孝孙跪送。亲戚回去时用红丝线拿到亲戚手上表示“变红”寓喻红红赤赤,健健康康。

办完丧事后,从死者逝世第三天,子孙要到坟上做“三朝”。用糖米糕、爆米花去敬拜,拜完把爆米花撒在坟上,寓喻银树开花,回来时劈一枝茶树连枝带叶挂在大门口,寓喻财丁两旺。每逢七天要“做七”,“三七”是女儿七,由女儿办牲礼祭拜,“五七”是子孙七,由子孙办牲礼祭拜,七七四十九天满七全家祭拜,一百天、一周年也要祭拜,祈求保佑子孙平安。当年过年不能贴春联,不能做年糕,端午节不能包粽子,只能做“发糕”送给左邻右舍,以示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