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一出《将相和》,历千古而不衰,其原因除廉颇憨直豪爽、知错即改、诚心服理外,恐怕就是蔺相如不计私仇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非凡气度了。面对寻衅而来的武将,蔺相如不气不恨,不以牙还牙,而是一再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使他自动“负荆请罪”,最后结为生死之交。它宣扬的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生活中,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学习,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或矛盾。但是,如果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服软认输,那么最终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大打出手,彼此伤了和气。其实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如果当时能够忍让三分,自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实上,越是有理的人,如果表现得越谦让,就越能显示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钦佩。
我国汉朝时有一位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他在南阳当太守时,如果老百姓做错了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此举深得人心。
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说的那样仁厚,曾经让婢女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肉汤洒在他的身上,看刘宽会不会发怒。结果,夫人的良苦用心落空了,如果是换了别人,不是把婢女责打一顿,也一定会把婢女怒斥一番。而刘宽不仅没有发脾气,反而主动去问婢女:“肉汤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由此可见刘宽的度量确实超乎一般人。
还有一次,有人认错了牛,硬说刘宽驾车的牛是他的。这事要是换了别人,不将那人拿到官府去治罪,也要狠揍他一顿不可,可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牛还给刘宽,并向他赔礼道歉,而刘宽非但没有责怪那人,反而好言安慰了他一番。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做法,刘宽的肚量可谓不小。他感化了人心,也赢得了人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应该主动显示出自己比他人更有容人之雅量。大部分人一旦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面子,强词夺理。一旦自己得了“势”,便决不饶人。在这种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刘宽那样,即使自己有理,也让别人三分呢?其实,有些时候给他人让出了台阶,也是为自己攒下了人情,留下一条后路。
在一个餐馆里面,有一位先生点了一份饮品。过了一会儿,这位先生突然大喊道:“小姐!你过来!你过来!”等服务员过来后,他指着面前的杯子,语气愤怒地说:“你自己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浪费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一边陪着不是,一边微笑着说,“我立即给您重新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端上来了,碟子和杯子跟前面的一模一样,同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这位服务小姐把它轻轻放在这位先生面前,同时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放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那位先生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匆匆喝完茶,然后就走了。
这时候有位顾客对着这名服务小姐笑问道:“明明是他自己的不对,你为什么不直说他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让他也丢丢人?”
“正是因为他粗鲁,所以我才会用婉转的方式对待;也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还击。”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每个顾客都点头笑了,对这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每次见到这位服务小姐,都想到她“理直气和”的理论,也用他们的眼睛,证明这小姐的话有多么正确:他们常看到,那位曾经粗鲁的客人,每次都会和颜悦色、轻声细气地与那位服务小姐寒暄。
“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所以,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你要勇于接受忍让和宽容的考验。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精神,宽容让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统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公认的规则,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是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争论。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或许有时能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了。因此,做一个能理解、容纳他人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相反,那些只知道对人吹毛求疵,又没完没了地批评说教的人,怎么会拥有亲密的朋友呢?人们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当别人理短时大度地宽容他人,他人才会在你理短时容让你。所以无论如何请记住,哪怕你的“理”再大,也要让人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