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过:“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完成!”人生能有几回搏?做任何事都有风险:低风险低回报,高风险高回报!你勇敢地往前迈进一小步,你的人生变化就会是一大步!中国有句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虽是俗语却道破成功的天机:要想成功就要敢于尝试,大胆地去做没有把握的事!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部分人在抱怨:为什么成功总是别人的!殊不知上帝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但有的人能做到三分把握,十分付出,而有的人却觉得机会渺茫,所以不紧不慢地懒散度日,不肯倾尽全力,成功自然也就归入前者囊中。
渥沦·哈特葛伦年轻时曾是一名挖沙工人,艰苦的劳作坏境促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他对树蛙非常感兴趣,所以他萌发了想成为一名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的想法,但是以他的教育程度,又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这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梦想,但哈特葛伦仍然在用他的汗水浇灌着。
从1969年开始,他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专项上。他每天都会收集150个标本,几年累积下来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并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让他在研究树蛙的方向上逐渐成为专家。到后来,他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因此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即使仅有1%的可能性,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去追求。你付出多少,上帝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汗水和时间的累积能垫高通往成功的高度,多一分付出才多一分把握。同样三分把握的事情,只有你努力了、奋斗了,十分的付出才能换回十分的回报。
伍迪·艾伦说过:“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你的目标上,你就能非同寻常。”你的时间和精力能拓宽成功的可能性,不管你有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做好这件事,倾尽全力就会有希望。
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做了600首以上旷世之作遗留于世。而其他活了70年、80年的平庸音乐家却比比皆是。歌德通过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他27岁被任命为瓦马尔参议员以来,在政界里也相当活跃,做出了很多业绩,1815年被任命为国务大臣。除此之外,他也绘画,还从事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做事“高调”者与未成事者之间的差距,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而在于是否多努力了一点、多费了一点心思。在成功之前,他们也没有把握自己将来就一定会成功,他们只知道一直不停地努力,所以才有了卓越的成绩。所以说成功不在于你有多大的把握,而在于你付出的多少。
在王文华的自传里他写道: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从小学到中学,我从未当过学生干部,也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可是在进大学后,我被选为了学生议会的议员。我很想写一本小说,然后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再组织自己的剧团上舞台演出。一年之后,我组建的学生剧团在学校的大礼堂公演,大家都说这是个奇迹。我说话有点口吃,家人想了无数办法都没能让我改过来,可是我自己在一个月内就纠正了这个恶习,因为我加入了辩论团,而且要去参加国际性的大专辩论赛……MBA毕业后,我觉得自己可以去当一个作家,于是我回到台湾开始写小说,转眼就是十来本,我就这么成了著名作家。
所谓十拿九稳的事情,往往是获得回报最少的事情。要做,就去做那些没把握的事儿——你觉得没把握,别人同样觉得没把握。但是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关键在于你是否曾经为自己的梦想拼搏过、奋斗过,而不要把大量精力放在掂量自己有多大把握上。不要因为没有把握就消极处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是能有把握的呢?逃避不可知的未来,逃避不能把握的结果,只会输得更惨。
所以面对没有把握的事,既然你已经上船,唯一要做的就是掌好舵,投入你全部的精力大胆去干。成功的机会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用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换来的。不是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而是不做没有准备的事。迎接生活未知的挑战,全力以赴去做只有三分把握的事!